jiandandian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19:41:11
jiandandian
xZN#ɖ~,TVOrF2pԚ0_c TilTFdS¬N'SUgJ*u{[G?#D螪? O*mEr }yf[b£HD6cܩײiu=yLY(7^wcq{źNr(~ʹӉ-&C^JdB oeÖbLqөM1[b}D?-JK&'7/{n:gY\$p:Y ߝNE~ 2hTq&oaZf:,tҲ`C P$hl6 1u.qSDַ17AA"1)^#nAL),tSy{9|"1@Irk#uy"nCE:/1$:+Lx]C$NU&n:5gcTJDhBC6=cpX9hx78,\>7^L+>ftwBC j aST?[+Pr ѐ^ˢCBbˑ?ၾ #yɼ[9;Fث |&Nt >+xiS%{ئ{6!S4~ 9kTuP>p:}vT)t"8ɜgFpOCN2{ %d%)UCᦔL P*} Di]4PYuYj(.&;?vbeZPQV/Hyt5(B*)v}2ƤzuHiOPiO6zً(F=,A~<1F@ԍ׽|tR3oc)ycBЫ"4~ڻ΋ޱ!/ku~rw{wppQpS8 ƛ@w) 1%$|)sqhJlU6X{9G@HR#js_u|D(E '}ا^-ˋwq5})+=:כxPF3Zș{]ovddH ) aW=5"!SZg{Gnt+| 3X}@*U;qIqӲiZVǨ,Ŀˁ=\ ]OjY{FBA tZ{x D٦jOVd'!:yfQ܅0r؎0k:DΧtS:@|"oj &SQLi)9O']m+7ٽ|uPڃNJ;!~/i!0{ƐM^" 7=' VPlyw"&s (h5@i:|_CF3ؔB?Qf8po}3{_R`8AgBk%j#*]n4f<> Od`Ă+ J(}'hl.!T9%E_s+_vAccH ؙ˶b`@ "+Jyh)ױ8`nۧ)qӯDM-J@Qؘͭky73>:,5V?M-!>Zx#t}⊭NIFQ EOT+k-grTnvTks*J;'kݳw~G2m!efˈFߒK璕,^lW{-lC(O'z_{rZu9+J;K}E$] Orl,4m ^ \5nXZf˳+W6 ]ЫJQX%eec&۫@ULluYxӮ[0@O;Ed@} FW{uu]Sͫ*Ds+4գ1m8wq6j寿Ê@4XgjTҮnxc@ m]M6\W^dLÛ@f=O%ɥufPW/ YH\Ҩ7ЋCL8R A*[E͹i=d W8",/Z~ :l3GzRd.%B$k' u].L~W]oˣ J":_9m%UO.œ1 ~aJ@kgA ) OT21`0p|#wvjfI%CUAo+$2]MV②,qF&NuuΧU5wpk*=ɃjO#:'B;'zպ[k1!-vV<æ2c GU.P32 ()]i^`e6adžֳ;aS , um0x4S4*x,NCKߌ2|c qY?+aKUKJնHN}}qBGkT~wU4"E|K-l0ѴL)<]jqS<eLEbRJ K i&Wb;JYb~k~P j_1wL|K&_[&#gr׾hbz7MLU-]?|&xۦi.W @\?~,єױB:jΟȮ3;$yC{`v| yc~pg1}+m@{I}~{f$,ofoagiCGxZTc]'5@0(\-XKFY#[@sp4k6[R8XE[/o5KطE^rQds),b 1j^ oeux]%]t׸]L_!f~ "ˋz#ϋ]Kp|G-{byRi$닪^ߋRbe4Fe,SX`Mf Ɨ/(Ca\$K0~*0内G)=b), ;T"z*X~vKGªx7H3Ƙl1g,=`&1U |;FZh9BOa Y/ԂsOdJ·PN&dŗ!1>~-Lːʰ22=2=PˈL9R2=2 _K1##q,8e A6S+tyBTI9")_[@;S1iLQ3}0)tKjWHhAUED /IE} -lhl@B4*r%M )MWhiz(b15ME.CN##i]5-(45]D5}[#ot5u1`k9ʚ*Ts6{F\Kꚾ\H^nE@U[[ YHb^qȦIe [1^Dh#+M'6>C6vGRۘH& @&;7U=%)i47(znZWoq75MeH7:[ozJf7b1¿rN˿Ne48m.OKSd8H$ QxhR hqQE8_Eo#)xGU=&"7Hr˒#7

jiandandian
jiandandian

jiandandian
太学
太学
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人.汉灵帝熹平四年(175),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两汉时太学在培养人才和促进文化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政治的腐败,太学生开始参与政治.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以图解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东汉晚期陈蕃、李膺等人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和响应,于是太学生也成为宦官打击的对象(见党锢),不少与党人有牵连的人遭到禁锢.熹平元年,太学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达一千余人.
魏文帝曹丕黄初中恢复了洛阳的太学,有博士十九人.太学生在魏明帝时增至千余.时依汉制设五经策试之法,通过考试的可补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西晋武帝时太学生三千人(一说七千余人),依《晋令》规定,试经及格者可拜郎中.西晋时教育体制的重大变化,是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专设了国子学,形成了贵族与下层士人分途教育,国子学、太学并立的双轨制.东晋学校教育相当衰微,南朝则有所复兴,国子生多为士族高官子弟,称之“国胄”或“世胄”,可以经明经策试入仕,而太学则往往仅存博士而无生员.
十六国时期,一些少数族政权亦曾设立太学以及四门学、郡国学、律学,生员身分有所限定,一般限公卿大臣子弟充当.然各政权兴废不定,学校也时设时罢.至北魏道武帝,设立学校,称国子太学.后又别立太学.国子学一度改称中书学,后又改回.郡学也称太学.孝文帝、宣武帝时,又增设了四门小学,形成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三学并立之制.南北朝后期至隋,又逐渐形成了律学(习法令)、书学(习文字)、算学(习计数)三学.
唐代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分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高宗龙朔二年(662),又在东都洛阳设立了一个国子监,与长安国子监合称“两监”.
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入学后,要根据将来考进士科还是考明经而分科学习.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这与进士、明经科的考试要求,基本一致.学校每岁向礼部荐送参加科举考试者.如学业不佳而多年不堪荐送,或荐送后屡年落第,则往往要被学校解退除名.
唐代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两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时进士不由两监出身,则深以为耻.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天下举人皆补学校.但安史之乱后,由于政治混乱及财政困难,学校由盛入衰,生员不及旧日三、四分之一,太学、四门学的入学资格只好降低,生徒在应科举者中的比例亦大为减少.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新政(见庆历新政),始以东京开封锡庆院兴办大学,招收内舍生两百人,采用胡瑗的湖学法制订“太学令”.宋神宗赵顼时,扩建太学,增加学生名额达两千四百人,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宋徽宗赵佶时,兴建辟雍作为外学,太学(包括辟雍)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时废除科举,人材皆由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在临安府重建太学,至宋末学生达一千七百多人.
宋代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庆历间(1041~1048),内舍生由太学供给饮食.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起,外舍生亦由太学给食.南宋时,外舍生入学,须纳“斋用钱”,方能在官厨就餐;贫者减半纳;内舍生和各斋长、斋谕免纳.学生各习一经,随所属学官讲授.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考核学生成绩和学生升等的制度,称“三舍法”,规定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准予免礼部试;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准予免解试.上舍生不再参加公试.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学生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宋代学官与唐略同,然无助教、直讲,又增学正、学录、监书库、监厨官等.职员称学职或职事人,有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大多由上舍生或内舍生担任,每月有俸钱.工人称斋仆、贴斋等,亦领“月给钱”.
宋代太学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随着理学的逐渐形成和政治斗争波澜起伏,太学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一些太学生如陈东等人,曾上书言事,推动了抗金斗争.宋代太学制给后代以很大影响(见国子监).

太学
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

全部展开

太学
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

收起

太学
太学
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

全部展开

太学
太学
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人。汉灵帝熹平四年(175),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两汉时太学在培养人才和促进文化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政治的腐败,太学生开始参与政治。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以图解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东汉晚期陈蕃、李膺等人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和响应,于是太学生也成为宦官打击的对象(见党锢),不少与党人有牵连的人遭到禁锢。熹平元年,太学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达一千余人。
魏文帝曹丕黄初中恢复了洛阳的太学,有博士十九人。太学生在魏明帝时增至千余。时依汉制设五经策试之法,通过考试的可补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西晋武帝时太学生三千人(一说七千余人),依《晋令》规定,试经及格者可拜郎中。西晋时教育体制的重大变化,是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专设了国子学,形成了贵族与下层士人分途教育,国子学、太学并立的双轨制。东晋学校教育相当衰微,南朝则有所复兴,国子生多为士族高官子弟,称之“国胄”或“世胄”,可以经明经策试入仕,而太学则往往仅存博士而无生员。
十六国时期,一些少数族政权亦曾设立太学以及四门学、郡国学、律学,生员身分有所限定,一般限公卿大臣子弟充当。然各政权兴废不定,学校也时设时罢。至北魏道武帝,设立学校,称国子太学。后又别立太学。国子学一度改称中书学,后又改回。郡学也称太学。孝文帝、宣武帝时,又增设了四门小学,形成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三学并立之制。南北朝后期至隋,又逐渐形成了律学(习法令)、书学(习文字)、算学(习计数)三学。
唐代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分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高宗龙朔二年(662),又在东都洛阳设立了一个国子监,与长安国子监合称 “两监”。
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入学后,要根据将来考进士科还是考明经而分科学习。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这与进士、明经科的考试要求,基本一致。学校每岁向礼部荐送参加科举考试者。如学业不佳而多年不堪荐送,或荐送后屡年落第,则往往要被学校解退除名。
唐代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两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时进士不由两监出身,则深以为耻。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天下举人皆补学校。但安史之乱后,由于政治混乱及财政困难,学校由盛入衰,生员不及旧日三、四分之一,太学、四门学的入学资格只好降低,生徒在应科举者中的比例亦大为减少。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新政(见庆历新政),始以东京开封锡庆院兴办大学,招收内舍生两百人,采用胡瑗的湖学法制订“太学令”。宋神宗赵顼时,扩建太学,增加学生名额达两千四百人,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宋徽宗赵佶时,兴建辟雍作为外学,太学(包括辟雍)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时废除科举,人材皆由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在临安府重建太学,至宋末学生达一千七百多人。
宋代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庆历间(1041~1048),内舍生由太学供给饮食。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起,外舍生亦由太学给食。南宋时,外舍生入学,须纳“斋用钱”,方能在官厨就餐;贫者减半纳;内舍生和各斋长、斋谕免纳。学生各习一经,随所属学官讲授。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考核学生成绩和学生升等的制度,称“三舍法”,规定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准予免礼部试;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准予免解试。上舍生不再参加公试。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学生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宋代学官与唐略同,然无助教、直讲,又增学正、学录、监书库、监厨官等。职员称学职或职事人,有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大多由上舍生或内舍生担任,每月有俸钱。工人称斋仆、贴斋等,亦领“月给钱”。
宋代太学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随着理学的逐渐形成和政治斗争波澜起伏,太学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一些太学生如陈东等人,曾上书言事,推动了抗金斗争。宋代太学制给后代以很大影响(见国子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