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说:“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那古人这个“小学”都是学什么?有什么“课本”?恳请知者相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4:42:59
《三字经》里说:“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那古人这个“小学”都是学什么?有什么“课本”?恳请知者相告,
《三字经》里说:“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那古人这个“小学”都是学什么?有什么“课本”?
恳请知者相告,
《三字经》里说:“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那古人这个“小学”都是学什么?有什么“课本”?恳请知者相告,
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才能奠定扎实的基础.按中国的古礼,也就是周公之礼,小孩子六岁就读小学,先从生活规范开始学起.八岁开始学字,也就是学六书;十八岁束发,行冠礼以后入大学.因此《大戴礼记•保傅篇》中说:“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小艺;“诗书易,礼春秋”六经,是大艺.传统教育中的小学阶段,是先学习做人以及如何生活,然后再传授知识,学习六艺;最后才是六经的大学之道,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走的路线.
生活规范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子游在《论语•子张篇》中说的“洒扫、应对、进退”,不要小看这六个字,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是中国文化教育一贯的传统.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活教育,大多是与职业、赚钱相结合的技能培训,与传统的生活教育是两回事.小孩子娇生惯养的多,特别是富家子弟,家里都有佣人,他们自己哪里会洒扫庭除.现代人不会扫地、抹桌子的多得很,扫把乱挥搞得尘土飞扬,一块脏布越擦越脏.连最基本的洒扫庭除都不会,今后他们如何面对生活呢?
应对之事就更成问题了.常有这样的孩子,你问他:贵姓?他就回答:我贵姓某.府上哪里?他会说:我府上某地.应对的礼仪根本不懂.至于进退就更难了,一件东西该不该拿、一件事情该不该做,这些都是大学问,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教.如见到长辈如何问候、到亲友家拜访,该站还是该坐,站在哪里、坐在哪里等都要教育.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小孩子见到长辈一声不吭,到客人家里拉抽屉、开柜子,没有一点规矩,可见我们的小学教育大有问题.
传统的小学要教授文字,除了上面提到的训诂、句读以外,还要学习汉字的结构和起源,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之学.在形声义三方面,给小孩子打好文字基础.这方面的教材,周朝用《史籀篇》,秦汉用《仓颉篇》,以后出来《急就章》,六朝以后用周兴嗣的《千字文》.
此外,小学阶段还要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六艺教育,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礼是生活规范,乐是艺术,射是射箭,相当于今天的健身,御是驾车,相当于今天的军训;书是文字和书法,数是数学,相当于今天的自然科学.可见,传统小学教育的内容绝对不比今天少,可能还更全面.可惜,古六艺的传统教育今天已经没有了,在日本还有点依稀仿佛的影子,日本人将其转变为“八道”,即茶道、艺道、花道、书道、剑道、棋道、柔道和空手道,作为八个文化传统保留下来了.
小学期间,行有余力的可以读“四书”,但是老师一般不开讲.什么时候开讲呢?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是要到大学阶段,老师才详细讲解四书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