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太阳有多大,那月球呢?月球有多大,上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21:29:19
我知道了太阳有多大,那月球呢?月球有多大,上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x}[okIv_aLҍ#& p бfF@^ RoH.Q]")G@?L|:![v"nLnPd]WZ_^w·A+7ý'Q}UbpڢZ?8h,NUZ4ӃF;/7֥K*0VuЈѿ*_K*{}ss{EPe[7bjrRe݇4=Yn.MS3#?ׯ<0;o*xtj[aabM:s/u_}WaxvH3•UN\9{9z]U:/Tyi9Ơ՝]Y\=eH* 8ػTg[v&,hpSe2;h8wO UeFа|ً=;RnM:ͺmS_W_NC[ܱ'z̧NS'C $J>z1iVK!jtDH |t6U KsTLJ4AC⪔nZZS6ÃcN̹NooX_p, & : 0}%w{YFѝ{Qy%ąNOZ}֮Mw,UC9fN4UERZ{6CKz ` > IVhRGGS:|<W/THӅgZנ}>hT~]W[.M||!"%gxLWfоs/kw5 .v@zj-FXZ#:ˇA>mRf"rB8tynsu?񔗰P" يj,W&xUT >lN'T ~ * Y saa6c"[\hv}иe%~Qڌ-1\FU'}3&Nh0,(HI&I)T}.BoXo'YN%2o֭g[PWG-t vBDzM F&''CñNC:NuX>ƎTxw/7"Kx;NQ0n%#ᙙ\jdaP?L.[ltj.OTS)!uF gAݧ&'#ѩi`ѷ6I .щ(&^yr{t,pOmكS {L?fLU(}Oln ''4tYZ W~Kޅ#Oӓc}:[}8 Y“´ƶtV Ât#UGGF(EL/e܃$l/E=nѹroWFlc<I"R*_*$n{BpM/Ӡ6W-=^{o j1Oc- J57 4fO6Z9jKψ漏 3)tHt?+p'YW)SQI4ia".>#Uw&3V 긁&3҄i⶗وQEڑsNQ,~63,:`ܢ_gstr{{4j5`N+Y-K Y ~4sD4db$`ODZ#NI;WK#܆)QA[Eto]^(V^m;14!!sK y}>,NPʹ;~͕.Q}ZrPJ^/3CXn9vsVRUWP}%J41pFbK{@)ZcYW|[EƪXvvX[;?>21ޮ?.NI`l $Q#(аp5bd_[Gw(>:+\k5e#p &Ȱ> GTiZƽ O_N쫿a-`: uNB^pE7}rض BY 2A8$mXZal=KAϐ:\10Ķ~: XNzkD&sgagk.ň `x2amo{swd"x)/)A[ \x+|X]e)(-(]-1ywB#4`9 t]vi"okԌq${KSi3}ޮO෍.PzG̒ev K4]&2I E 4FNTܛQGCMHVCEmз# Ckև +/n@h:sgt ۥ x`ͺzP'ܞK$p"$(ں٢MTL6 ..c!t 5+""YNf۪Y܁AcK9"*n4$EclDa9 ĭ} ӺdAq*ŐsKs޳S@XrMƫqR;`l]ufŒg[6#/F qvi/aZVCyցs GJ쩓CW6HϤx5mc^s20 dS"ŏ Alם I$/}[QRIEh"5xYN5f- 斶FG 3Ҿj<ƫZO/ o4D vmoEݯ .;, Ѩ(eσ_y L49{-)7i 7P Uz7i5hHϨO ablF}AkCɋoSܒ/VV&Y Oֺнlj& 0} tX?!g?MX1~'O.CXNK$U(꓿[n$@Y= f< Aw.jp+w|ΤL-1n $/v-PG-4w #/Y:{= [Ƅ㦑r垱8/J9= $,Yem (0vl׈óf%tvmjst^:~@ ` %Kl&< ֿ~%j4 Hi^Hr/a_` x>.9{\rQZr* %D/+Cut%٬,[kf:U3C}.0 y~Hwm0߀  0+oyͧNIO>(zҖS@?*PcP"*,%tEigZo& og+ d8 e :A&_rP-E|K"16r5'`"n]p* Qcr5U*kbcGlMyPYRuY(TIjq#ӭ8kíg1\j hA- `%X%K{֬CBsDxy!2y[:xFCiugxZ*M@21g q !=u{NЫdV ??E=jl6ÃA9k8N^ԓr <]y BC£H!bEzd a(>[8(} x~N\c"h+5kRb/n3L.&>\IP:Awϣt b1f48mg~V3Lt(:?-MZ@(]gVFxbz*2e .w2"rl |"c~af{LKD$a/g5Q@4 B&gfie" \=E"c i$:15-P)iHƀ.rdnbfۚEyc_fBt h&&"ɉ,.*؏YB̼?yrZn.hfb'NQL-6X%/S-> Z4t֓IMTDDA-4?u tg)4Q]ZB6cVAYڔl1@r:"8<;Ҋߣ/³qb,ж|RQ 17.p}ͅC?'"Ah̾^gΩ hr=\!A"Bl2KHc+"F AVkPأ{cHouQ^W2|;|ؘ!z``ՈIj^YE|igoH*M2ȚͯGVo.fGhF۪}R0u n(!P0J{M*CV2H:O$lfQN7h΅5 j>:X!+#S4ZKu3z9@l@d7LND"p%Vm ONG7lw #ndp1Ț+/S\C ͥf9m|BtF͵l. +<*r̊q\A; ;$2߹6n!: \S6ōD8a5b:FI+A6$"h(Gbkʦ1- fƊ\ i4= 踥~YXL2% ;y4UI] &P LE ǎ*$H8!'B;H HX!y82%4S?D9R߅(YcQS.1-F¾M+̼oČɱ5% 8)3 6`уDMGD& D$CT@݀su$vJ3οslK)"0Encay,,wŏU;ITd+N gE| ǯgI+QU;nݮ!i#$V}z=K!fzj^稁PPt&Et{4djr&ZVPdϬX60ɉ. 9ʰM;[ ]$yz[r$Gɒ?Ze+8>sR ڇ‘Ij$5LX_=#37oC_/_>COZ+G:X c1$ h™p0R ٥tІd9|N ,,:;W| -wONM(ЫY$Ț[Fti*VPٙ(0e0n5LBK8,Gpˡ ҼǬrGLMx2ޮ.4;V^9aGDdXXR"_M$w(igwq2׫{`مrALP!RI4?=X%pDs5ѾwpuIvB$Ro?DU>wYI\C#YtY˒R_?>CSM=4 ]q׾Pd~b:: ڋ ;*UlLE^޹40!h<== |$b56pJ3;jAgwĴQF :K"a͖) *wE[5t$M Yy(^+^ZN{`Z/&}6zi0Ziqq(ZNߨޮDe ɊDX,iXZ' .82$1KB\-<eEtPdL0n̢-gcW69Pd5r3MX\=^Ȟm)ʹ\ i$]ШwҏHdb,k\ob(|6cFpW 4ꭰyLW"{I$ߵBD (p|o3ǝkJoWkuόS(/sVr-m^d1_{Z}Ua"P#eZO ]6Uʟ^?e; m%7OBrDit- Eje]M2abOƖf qsQi QQ!pj7Ge["^CR/(EY*:fNeꬦ PË{u}XZöO3<ź*1a2 X$%< \_]3,ψ!Jܨ@ɄL<13kDC!ᅉN%ad_J,&mс]biI+CNe8~;s7q%]KT@i#'(=t_*s04„c~DNObKEq8ρEDp%;sE떑,B [](Ql>(SDG?Lt&+[T9tRox?6[Fx,r6x׸8h] IJ~h|CK b }ƃFv T7~ĹTB:"Lxf7!8Hyba=Xϒsr.0"8"9͆{mDb^^uĄ5-dRG̸0,7{1`A:oxHS+)L.fA;kh3PdbZlX ;WNrkkc<$-M iI7\qio\©ϛRV} Ge+/=n*moG)(W$:_x5f+2TȁA8¶51M=q`w꣩::2DT(4N8%mvr)r9&##m fJWf:ahZ?ŴQd-GߖpPɏ{GHVUަH +#^rsCw#Z|w0M*0zHmL94؇(3.TX9Zx.- &fۏ٧uZ CHDo@ϨUEw'Zo埭G!O{92-Y&v.>|%;M>"2@x}jik̤8SSpGRE&398\"b箖@ "- =iT&ʫ0Gʹ/DL‰|Csc>qqTHԺz@p^XJ=;'3Kii%H=Ã!׌`&cJ$vb'ɪx]UOB-T[lذ´Bur띜!v_զK#Ջ i3"nZG.~\ή[r^5's$*-4%K{EUU?&&)ĸѝ.RC=vb,F%IXbL2A/6?OF6e 2P{0k43/!u2z̋qNN&z.[)d~22&ddXd,gs/N։@ޔB ;O9PbYɸ:\ޯW^v)\w۳}.9_B %IĐCEx<Awi[y8]Zγ6N9hl .4`97M{t!gH'ͤ’e&#M Ѡ`8M:ŶszABNoUrEwNdmr'O!B@׈ M4&\ʽHO|sNC , 5{p>>?vA*çH`+A| MJ6[:5Ģ'~ڹcgN@ IO!12}MM;0'VX%T4 ̑qJ Rq=Tb=xFc%cx(/f#qĜ5M0HNPuz NL dBTk@C+$ / |QȻEAj`//Q+;.dpU1DSeFEmZC6~,gu0O7c|Ņ O44gwn0hrFORDH݄F[l1Yf%jŎ]gaɯ9FOjvٱ2 ^pj@ue}\J܌?3gKZEIQCoJsdcz B̵!ny5ޢ .9+LWY_M#oe̛6/םnŧ iZֲx%~Etq)|7GM%lF p2|15j߫,C}"UNӷ56D4_V\4YH/HOnxi.d&-[$8Ѻ$ 1`O$: w4d0MFڻ7qyKW>kt"ku HX;Zi΢lɒqu;*#4A-`T-dl "ۂywވ%PG&vVD6`!9;)E1[@MpLۨ:$;OW܈FWBub"&k$YN3Xh(4~,,mCЎ,`Ehي2I?Itf T"dgQet}:E˟80 5M)pX!&Y kBP]Ԕ/LC.]SO|VdUu'*4Ӝ:^~ or] tR+mН lG|Cc~]{Aw^B?#-T)}I7Ds;gW ]k6/f>*;S;[^{W88@_ڄY$D"$&w,ik\TJ#i{G7z6fLZeZL.Wc|MBO˹IHV,JW6Y($Az"ЎDdqAܛ%E%>xAMR\֍d~LJ"}Ĭ:*.d(ԣbz 4|-4Y5'}# szƹA.ͤDR 2b$Kjx1uX9GP\"BArwS G.Q밍N;f[(&&.,|zဵW*34^^']pU[q ѡ:c`ff5*xU>U̲&OqYPmj%*Jٸ.(;3Ғnm5>.Ҳ ѐEqޱ( kCAJ<1[m/2K夋ÓgpHs%I6-ˤ\9+Wn֠LVDhSi\l@@DI C+>얮)UN \rJpQ%0Yp3<()wb]ҞFgX1oM!8foQ">؀KS'}/=Y e؅[SPPkۼ)0h'| :菿Y{ޣN,~ ;ۃS+("-K5DSXߺRM(0&i{LuđD 2 1pڶL|T%71-OfOu蛿Af02U\_c0h6p-(;u%-"-E_u64ejps-^'$68.ڦUDznd lFMV$Nǔ/f^CspS T81؅^?h1jЅ" HEn먘6Œҝ?1Jq}ISkVuk9ʑ,'|yph\M]v{P ۤ& {u]e ֳL4zׂ#Gr ?u]HL0Fܒd|ߏMe9Ƽ0Le ڛ؎iNRkqwJR`'1֓o L Rp׈A|X$?1c܎Dž`@[k^;y =lo!daRaNv5 |uZlc4 |a5RR0 *Z͋n*"\)]x=Iv-|N@ڂ`C<ޕ:vNg 4 ԡi[ogtٕ5i/Ŋ pIg?ca5$( BzCLJM#uas) hFjyڶ\$(p&芴B{5dd ^AΡbe"ciTQs5;5'-@U*-Q"IXycI&#X9:UcE+ֵ?$Wohh0XTĤ]g( ̋d|8 5[-3<ps"*,NMZ꺓 y$$d}~.U8_hQǫI1@.9=9?tɫ$VaRX䇅:Ş$PJ{M>  yjF)>N"}̍ZZ5kݞ|19R86nR''yp\if,6`p3Ξ6)Eb ܓ0pkg{cSz[JƬB_Pgq"\dhAcD,Ia冎vDppore.IÁM5>Kh)7Җ:n&/w%Հ :6Aumr^[QX?TKod&!6Yn]]V|/ fA\j tVZ8jv\J? 5917M!ᴎhl;s7 O#H%@Ȫ $P[yyh'.;6J&DtdV j6 15 ZŕKj ,T||0wmo=(63%Lq#A:f%D0i`GA04,:1$'ˌi>ˈoɯSӶ^f[ņ )]u=,䫏Q2~b ??yH=lMl`uv[}uѡfbE+Q`*W:У̵T[ȳ"8g`$W{2L# @웰ilIjS΁ZgJbuI$b` ` #֓mgR WpzGWYgbƪo pV -o%+' |nn A,K׭=;1(gef6:]7W$Hco>E# G!ɪL'D$d@?G޺cK5:/J~u2m xR{ 7߉ :hH4 '!Ft;ˊuż+OtD o,&.(33išf41: ru2h:_ NKv ݵ+j,EB| qb0(Y?_硡IskihiOXނK_FeZً0-%*ݢO\*Z'}05(|ܣ̮z/S _TR@*zgAR;nɁZܲm< ddǢ-wyKl2 %D? XI[gEpS߅de0KU-b,&䆡,0gw#DBfPA=*"}/lJf6$m0"d3joC.w.Zy:`RƦ[[ٟ)~VSX+#i]DE-߽>x B-̱bCrKZx9x?a4i(/ gHACӷC8j]4hS5q mi6LBC 8S#(*jC,_gPK&ncxwOdTeXc5WJBixu+nn G0%ۭ_l)üE$_-翠xU{ab9^`s~=`9Nїi{гOA(L^ف.% OSŲ ym{|D(įLj76+6ʻ`=Uv~4D'.vt59l\_M-RmƑTǸr.v#P{4>kn~fT B<4-lhLMD8)q; krvipy[9@7̭: 0qMWNYpq.Tu;] "Y!7Q6U6>Q^8F/d{8E/lMVL_>' ivS|U.wKȘ,nƌ7<˹^Y?= 9Tȳ_^l"2&2dfL4v&Ƃ8^cR$5).p'txl^nȹ-lZ?F}Lmk@mHkF%Z&G>eט3

我知道了太阳有多大,那月球呢?月球有多大,上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我知道了太阳有多大,那月球呢?
月球有多大,上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我知道了太阳有多大,那月球呢?月球有多大,上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
轨道半径:距地球384,400千米
行星直径:3476千米
质量:7.35e22千克
月球没有大气层.但是来自Clementine飞行器的证据表明可能在月球南极,处于永久阴暗面的大环行山处有固态水--冰.这如今已由月球勘探者号飞船证实.显然月球北极也有冰,这样未来月球探索的代价将略微便宜一些!
月球的外壳平均厚68千米,从Mare Crisium下的零公里到背面Korolev环行山的107千米.地壳下是地幔,可能也是它的内核.然而它并不像地球的地幔,月球的只是部分特别炽热.奇怪的是,月球的质心与它的几何地理中心向地球方向偏移了2千米.同样,在这一侧其地壳也较薄.
月球表面有两种主要地形:巨大的环形山与古老的高原和相对平滑与年轻的maria.maria地形(覆盖月球表面达16%)是由火山喷出的炽热的熔岩冲蚀出的.大部分的表面是由灰土层尘埃与流星撞击的石头碎片覆盖.出于未知的理由,maria地形集中于靠近于地球的一面.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全部展开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收起

一、月球的基本参数:
平均赤道半径: ae = 1738000 米
平均半径: a = 1737400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1.618 米/秒2
平均自转周期: T = 27.32166 天
扁率: f = 0...

全部展开

一、月球的基本参数:
平均赤道半径: ae = 1738000 米
平均半径: a = 1737400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1.618 米/秒2
平均自转周期: T = 27.32166 天
扁率: f = 0.006
质量: M⊕ = 0.07348 ×1024 公斤
月心引力常数: GM = 4.902793455×1012 米3/秒2
平均密度: ρe = 3.34 克/厘米3
地月系质量比 E/M = 81.30068
离地球平均距离: R = 384400 公里
逃逸速度: v = 2.38 公里/秒
表面温度: t = -120 ~ +150
表面大气压: p = 1.3 × 10-10 帕
二、圈层结构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它与地球有着密切的演化联系。根据对建立在月球上的阿波罗11号和12号月震台记录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月球表面和月岩的研究,可知现今的月球内部也有圈层结构,但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并不完全相同。月球表面有一层几米至数十米厚的月球土壤。整个月球可以认为由月球岩石圈(0~1000公里)、软流圈(1000~1600公里)和月球核(1600~1738公里)组成。月球岩石圈又可进一步分为四层,即月壳(0~60公里)、上月幔(60~300公里)、中月幔(300~800公里)和月震带(800 ~ 1000公里)。软流圈又称为下月幔。在月壳的10公里、25公里和60公里深处,均存在月震波速的急剧变化,表明在这些深度处存在显著的不连续性。月球表面至25公里深处为玄武岩组成的月壳第一层次,25公里~60公里之间为月壳的第二层,由辉长岩和钙长岩组成。上月幔由富镁的橄榄石组成,中月幔和下月幔由基性岩组成。月球震源的位置位于600~1000公里的深度之间,平均月球震源深度为800公里。由于月球表面岩石的密度并不比整个月球的平均密度小很多,因此,可以认为月球核不会是较重的铁镍等元素组成,它可能呈塑性或部分熔融状。在月球1000公里深处,月幔温度不会高于1000°C。根据对月球内部状况的了解,固体部分圈层结构并不是地球本身所特有的。月球的上述圈层结构,也是月球的演化过程中整个月球物质圈层分化的结果。
三、月面特征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没有水,大气极其稀薄,大气密度不到地球海平面大气密度的一万亿分之一。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生命,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已经知道月海有22个,总面积500万平方公里。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较大的月海有10个:位于东部的是风暴洋、雨海、云海、湿海和汽海,位于西部的是危海、澄海、静海、丰富海和酒海。这些月海都为月球内部喷发出来的大量熔岩所充填,某些月海盆地中的环形山,也被喷发的熔岩所覆盖,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暗色熔岩平原。因此,月海盆地的形成以及继之而来的熔岩喷发,构成了月球演化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
月球上的陨击坑通常又称为环形山,它是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环形山(crater),希腊文的意思是"碗",所以又称为碗状凹坑结构。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陨星撞击的结果,二是火山活动;但是大多数的环形结构均属于陨星的撞击结果。1924年,吉福德(A. C. Gifford)曾把月坑同地球上的陨石坑作了比较,证实了月坑是陨星撞击形成的。因此,陨击作用是形成现今月球表面形态的主要作用之一。许多大型环形山都具有向四周延伸的辐射状条纹,并由较高反射率的物质所组成,形成波状起伏的地形,向外延伸可达数百公里。环形山周围有溅射出来的物质形成的覆盖层;溅射的大块岩石又撞击月球表面,形成次生陨击坑。由于反复的陨星撞击与岩块溅落,以及月球内部喷出的熔岩大规模泛滥,使得许多陨击坑模糊不清,或只有陨击坑中央的尖峰露出覆盖熔岩的表面。
从叠加在月海上的陨击坑的状况判断,以及从月球上带回样品的放射性年龄测定表明,月海物质大致是与陨击坑同时期形成的。月海年龄大都在35亿年左右,而月陆高地的形成至少在月海熔岩喷发之前10亿多年已经存在,因此原始月壳是更为早期形成的,并且是大量熔岩的不断喷发,月球物质长期圈层分化的结果。研究表明,月球的圈层结构是继大约46亿年前它所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天文演化阶段之后,又一个持续了约10亿年之久的一个圈层分化过程。月球上大型环形山多以古代和近代天文学者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开普勒、埃拉托塞尼、托勒密、第谷等。月球表面陨击坑的直径大的有近百公里,小的不过10厘米,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多达33000个,占月球表面积的7~10%,最大的月球坑为直径235公里。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布满了密集的陨击坑,而月海所占面积较少,月壳的厚度也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正面的月壳厚度为60公里左右。由于月球表面之上缺乏大气圈和水圈,所以月球早期的熔岩喷发和陨星撞击形成的月球表面形态特征能够得到长期的保存。自1969年以来,宇航员已从月球表面取回数百公斤的月岩样品,经过对这些月岩样品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这些月岩曾熔化过,月球表层物质主要是岩浆岩组成。月球的年龄至少已有46亿年。

收起

去百科查

??月球概况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

全部展开

??月球概况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地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为同步轨道,所谓的同步自转并非严格。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日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日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经天秤动。
严格来说,地球与月球围绕共同质心运转,共同质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径的2/3处)。由于共同质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好像是在“晃动”一般。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地球和月球均以迎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迎时针绕地运行;甚至地球也是以迎时针绕日公转的。
很多人不明白为甚么月球轨道倾角和月球自转轴倾角的数值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轨道倾角是相对于中心天体(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转轴倾角则相对于卫星。
月球的轨道平面(白道面)与黄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保持着5.145 396°的夹角,而月球自转轴则与黄道面的法线成1.5424°的夹角。因为地球并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较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断进动(即与黄道的交点在顺时针转动),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期间,白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倾斜于黄道面)的夹角会由28.60°(即23.45°+ 5.15°) 至18.30°(即23.45°- 5.15°)之间变化。同样地,月球自转轴与白道面的夹角亦会介乎6.69°(即5.15° + 1.54°)及3.60°(即5.15° - 1.54°)。月球轨道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使它出现±0.002 56°的摆动,称为章动。
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月交点--其中升交点(北点)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面以北;降交点(南点)则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以南。当新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日食;而当满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月食。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见)。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 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的亮度随而变化,下表[]以满月亮度为100,列出不同月龄时的亮度值。从中可以看出,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据推测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
月球的数据资料
平均轨道半径 384,400千米
轨道偏心率 0.0549
近地点距离 363,300千米
远地点距离 405,500千米
平均公转周期 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
平均公转速度 1.023千米/秒
轨道倾角 在28.58°与18.28°之间变化(与黄道面的交角为5.145°)
升交点赤经 125.08°
近地点辐角 318.15°
默冬章 (repeat phase/day) 19 年
平均月地距离 ~384 400 千米
交点退行周期 18.61 年
近地点运动周期 8.85 年
食年 346.6 天
沙罗周期 (repeat eclipses) 18 年 10/11 天
轨道与黄道的平均倾角 5°9'
月球赤道与黄道的平均倾角 1°32'
赤道直径 3,476.2 千米
两极直径 3,472.0 千米
扁率 0.0012
表面面积 3.976×10^7平方千米
体积 2.199×10^10 立方千米
质量 7.349×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水的3.350倍
赤道重力加速度 1.62 m/s2 (地球的1/6)
逃逸速度 2.38千米/秒
自转周期 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同步自转)
自转速度 16.655 米/秒(于赤道)
自转轴倾角 在3.60°与6.69°之间变化 (与黄道的交角为1.5424°)
反照率 0.12
满月时视星等 -12.74
表面温度(t) -233~123℃ (平均-23℃)
大气压 1.3×10-10 千帕
月球周期
名称 Value (d) 定义
恒星月 27.321 661 相对于背景恒星
朔望月 29.530 588 相对于太阳(月相)
分点月 27.321 582 相对于春分点
近点月 27.554 550 相对于近地点
交点月 27.212 220 相对于升交点
月球运动
月球是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的轨道运动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173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
月球的自转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椭圆轨道的不同部分,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与赤道的交角。
天秤动
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日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日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又由于月球轨道倾斜于地球赤道,因此月球在星空中移动时,极区会作约7度的晃动,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再者,由于月球距离地球只有60地球半径之遥,若观测者从月出观测至月落,观测点便有了一个地球直径的位移,可多见月面经度1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
月食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太阳,月球,地球,行成一条直线,太阳光被月球遮住,所以每当农历15日前后可能就会出现月食。
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
以地球而言,当月食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 180 度,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15日前后)。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 (称为黄道和白道) 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约 5 度的交角,所以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连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
月食分类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的4倍,在月球轨道处,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而如果月球始终只有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即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发生月偏食。月球上并不会出现月环食。因为,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的多。
太阳的直径比地球的直径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月球进入半影区域,太阳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这种现象在天文上称为半影月食。由于在半影区阳光仍十分强烈,月面的光度只是极轻微减弱,多数情况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一般情况下,由于较不易为人发现,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另外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蚀这种现象。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所以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
据观测资料统计,每世纪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发生的百分比约为36.60%,34.46%和28.94%。
月球的构造
据猜想,月球可能是空心的。月球是冰行星,在与地球擦过时被地球吸引力,有了轨道。在探测月球时,发现月球表面有一部分是重金属,那一部分的密度比地球大(所以月球只以一面对着地球),然而行星的核是重金属组成的。刚才提到月球是冰行星,在被地球吸引时,表面开裂,水倾斜而出,导致地球的“诺亚洪水”,后来月核填补了此开裂,月球从此无核。再有,月球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小,说明月球内部有大量空气存在。但这一理论有待深入考察。
月球地形
环形山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是月面的显着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 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形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 7-10%。
有个日本学者1969年提出一个环形山分类法,分为克拉维型(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还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圆状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形(环壁较低,可能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 )碗型和酒窝型(小型环形山,有的直径不到一米)。
月海
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所见月面上的阴暗部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广阔平原。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保留下来。
已确定的月海有22个,此外还有些地形称为“月海”或“类月海”的。公认的22个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正面。背面有3个,4个在边缘地区。在正面的月海面积略大于50%,其中最大的“风暴洋” 面积约五百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九个法国的面积总和。 大多数月海大致呈圆形,椭圆形,且四周多为一些山脉封闭住,但也有一些海是连成一片的。除了“海”以外,还有五个地形与之类似的“湖”——梦湖、死湖、夏湖、秋湖、春湖,但有的湖比海还大,比如梦湖面积7万平方千米,比汽海等还大得多。 月海伸向陆地的部分称为“湾”和“沼”,都分布在正面。湾有五个:露湾、暑湾、中央湾、虹湾、眉月湾;沼有腐沼、疫沼、梦沼三个,其实沼和湾没什么区别。
月海的地势一般较低,类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准面低1-2千米,个别最低的海如雨海的东南部甚至比周围低6000米。月面的返照率(一种量度反射太阳光本领的物理量)也比较低,因而看起来现得较黑。
月陆和山脉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称为月陆,一般比月海水准面高2-3千米,由于它返照率高,因而看来比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陆的面积大致与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陆的面积要比月海大得多。从同位素测定知道月陆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征。
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差的众多环形山外,也存在着一些与地球上相似的山脉。月球上的山脉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脉名,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等,其中最长的山脉为亚平宁山脉,绵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过比月海水准面高三、四千米。山脉上也有些峻岭山峰,过去对它们的高度估计偏高。现在认为大多数山峰高度与地球山峰高度相仿,最高的山峰(亦在月球南极附近)也不过9000米和8000米。月面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个,5000-6000米20个,4000-5000米则有80个,1000米以 上的有200个。月球上的山脉有一普遍特征:两边的坡度很不对称,向海的一边坡度甚大,有时为断崖状,另一侧则相当平缓。
除了山脉和山群外,月面上还有四座长达数百千米的峭壁悬崖。其中三座突出在 月海中,这种峭壁也称“月堑”。
月面辐射纹
月面上还有一个主要特征是一些较“年轻”的环形山常带有美 丽的“辐射纹”,这是一种以环形山为辐射点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亮带,它几乎以笔直的方向穿过山系、月海和环形山。 辐射文长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最长的一条长1800千米,满月时尤为壮观。其次,哥白尼和开普勒两个环形山也有相当美丽的辐射 纹。据统计,具有辐射纹的环形山有50个。
形成辐射纹的原因至今未有定论。实质上,它与环形山的形成理论密切联系。现 在许多人都倾向于陨星撞击说,认为在没有大气和引力很小的月球上,陨星撞击可能使高温碎块飞得很远。而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不能排除火山的作用,火山爆发时的喷 射也有可能形成四处飞散的辐射形状。
月谷(月隙)
地球上有着许多著名的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月面上也有这种 构造----那些看来弯弯曲曲的黑色大裂缝即是月谷,它们有的绵延几百到上千千米,宽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 那些较宽的月谷大多出现在月陆上较平坦的地区,而那些较窄、较小的月谷(有时又称为月溪)则到处都有。最著名的月谷是在柏拉图环形山的东南连结雨海和冷海 的阿尔卑斯大月谷,它把月面上的阿尔卑斯山拦腰截断,很是壮观。从太空拍得的照片估计,它长达130千米,宽10-12千米。
月球火山分布
月球的表面却被巨大的玄武熔岩(火山熔岩)层所覆盖。早期的天文学家认为,月球表面的阴暗区是广阔的海洋,因此,他们称之为“mare”,这一词在拉丁语中的意思就是“大海”,当然这是错误的,这些阴暗区其实是由玄武熔岩构成的平原地带。除了玄武熔岩构造,月球的阴暗区,还存在其他火山特征。最突出的,例如蜿蜒的月面沟纹、黑色的沉积物、火山园顶和火山锥。不过,这些特征都不显着,只是月球表面火山痕迹的一小部分。
与地球火山相比,月球火山可谓老态龙钟。大部分月球火山的年龄在30-40亿年之间;典型的阴暗区平原,年龄为35亿年;最年轻的月球火山也有1亿年的历史。而在地质年代中,地球火山属于青年时期,一般年龄皆小于10万年。地球上最古老的岩层只有3.9亿年的历史,年龄最大的海底玄武岩仅有200万岁。年轻的地球火山仍然十分活跃,而月球却没有任何新近的火山和地质活动迹象,因此,天文学家称月球是“熄灭了”的星球。
地球火山多呈链状分布。例如安底斯山脉,火山链勾勒出一个岩石圈板块的边缘。夏威夷岛上的山脉链,则显示板块活动的热区。月球上没有板块构造的迹象。典型的月球火山多出现在巨大古老的冲击坑底部。因此,大部分月球阴暗区都呈圆形外观。冲击盆地的边缘往往环绕着山脉,包围着阴暗区。
月球阴暗区主要出现在月球较远的一侧。几乎覆盖了这一侧的1/3面积。而在较远一侧,阴暗区的面积仅占2%。然而,较远一侧的地势相对更高,地壳也较厚。由此可见,控制月球火山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地表高度和地壳厚度。
月球的地心引力仅为地球的1/6,这意味着月球火山熔岩的流动阻力,较地球更小,熔岩行进更为流畅。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月球阴暗区的表面大都平坦而光滑。同时,流畅的熔岩流很容易扩散开,因而形成巨大的玄武岩平原。此外,地心引力小,使得喷发出的火山灰碎片能够落得更远。因此,月球火山的喷发,只形成了宽阔平坦的熔岩平原,而非类似地球形态的火山锥。这也是月球上没有发现大型火山的原因之一。
月球上没溶解的水。月球阴暗区是完全干涸的。而水在地球熔岩中是最常见的气体,是激起地球火山强烈喷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科学家认为缺乏水分,也对月球火山活动产生巨大影响。具体的说,没有水,月球火山的喷发就不会那么强烈,熔岩或许仅仅是平静流畅地涌出地面。
月球的成因
月球的起源莫衷一是: 对月球的起源,大致有三大派,但仍未定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46亿年前,与地球一样是宇宙的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另一些人则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从地球分裂出去的。然而,太阳神号几次带回的数据显示,月球和地球的组成成份大不相同。不少的科学家认为,月球在很多年以前,偶然被吸入地心引力范围,因而才意外地纳入地球的轨道。但也有人引用天体力学来反对这种说法。
一、分裂说。这是最早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在《太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一文中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这一观点很快就收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无法将那样大的一块东西抛出去的。再说,如果月球是地球抛出去的,那么二者的物质成分就应该是一致的。可是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发现二者相差非常远。
二、俘获说。这种假设认为,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因为运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还有一种接近俘获说的观点认为,地球不断把进入自己轨道的物质吸积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月球。但也有人指出,像月球这样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将它俘获。
三、同源说。这一假设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浮动的星云,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星体。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相应要快一点,成为“哥哥”。这一假设也受到了客观存在的挑战。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人们发现月球要比地球古老得多。有人认为,月球年龄至少应在70亿年左右。
四、大碰撞说。这一假设认为,太阳系演化早期,在星际空间曾形成大量的“星子”,星子通过互相碰撞、吸积而长大。星子合并形成一个原始地球,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相当于地球质量0.14倍的天体。这两个天体在各自演化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以铁为主的金属核和由硅酸盐构成的幔和壳。由于这两个天体相距不远,因此相遇的机会就很大。一次偶然的机会,那个小的天体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剧烈的碰撞不仅改变了地球的运动状态,使地轴倾斜,而且还使那个小的天体被撞击破裂,硅酸盐壳和幔受热蒸发,膨胀的气体以及大的速度携带大量粉碎了的尘埃飞离地球。这些飞离地球的物质,主要有碰撞体的幔组成,也有少部分地球上的物质,比例大致为0.85:0.15。在撞击体破裂时与幔分离的金属核,因受膨胀飞离的气体所阻而减速,大约在4小时内被吸积到地球上。飞离地球的气体和尘埃,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的引力控制,通过相互吸积而结合起来,形成全部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几个分离的小月球,在逐渐吸积形成一个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月球体成分及资源
45亿年前,月球表面仍然是液体岩浆海洋。科学家认为组成月球的矿物克里普矿物(KREEP) 展现了岩浆海洋留下的化学线索。KREEP实际上是科学家称为“不兼容元素”的合成物--那些无法进入晶体结构的物质被留下,并浮到岩浆的表面。对研究人员来说,KREEP是个方便的线索,来明了月壳的火山运动历史,并可推测彗星或其他天体撞击的频率和时间。
月壳由多种主要元素组成,包括:铀、钍、钾、氧、硅、镁、铁、钛、钙、铝 及氢。当受到宇宙射线轰击时,每种元素会发射特定的伽玛辐射。有些元素,例如:铀、钍和钾,本身已具放射性,因此能自行发射伽玛射线。但无论成因为何,每种元素发出的伽玛射线均不相同,每种均有独特的谱线特征,而且可用光谱仪测量。直至现在,人类仍未对月球元素的丰度作出面性的测量。现时太空船的测量只限于月面一部分。
月球有丰富的矿藏,据介绍,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富含铁、钛的月海玄武岩;第二种是斜长岩,富含钾、稀土和磷等,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种主要是由0.1~1毫米的岩屑颗粒组成的角砾岩。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种左右的矿物,其中6种矿物是地球没有的。
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而整个月球表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月表层的铁不仅异常丰富,而且便于开采和冶炼。据悉,月球上的铁主要是氧化铁,只要把氧和铁分开就行;此外,科学家已研究出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制造水泥和玻璃的办法。在月球表层,铝的含量也十分丰富。
月球土壤中还含有丰富的氦3,利用氘和氦3进行的氦聚变可作为核电站的能源,这种聚变不产生中子,安全无污染,是容易控制的核聚变,不仅可用于地面核电站,而且特别适合宇宙航行。据悉,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估计为715000吨。从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吨氦3,可得到6300吨氢、70吨氮和1600吨碳。从目前的分析看,由于月球的氦3蕴藏量大,对于未来能源比较紧缺的地球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许多航天大国已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
月球表面分布着22个主要的月海,除东海、莫斯科海和智海位于月球的背面(背向地球的一面)外,其他19个月海都分布在月球的正面(面向地球的一面)。在这些月海中存在着大量的月海玄武岩,22个海中所填充的玄武岩体积约1010千米,而月海玄武岩中蕴藏着丰富的钛、铁等资源。若假设月海玄武岩中钛铁矿含量为8%,或者说二氧化钛含量为4.2%,则月海玄武岩中钛铁矿的总资源量约为1.3×1015~1.9×1015,尽管这种估算带着很大的推测性与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月海玄武岩中丰富的钛铁矿是未来月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克里普岩是月球高地三大岩石类型之一,因富含钾、稀土元素和磷而得名。克里普岩在月球上分布很广泛。富含钍和铀元素的风爆洋区的克里普岩被后期月海玄武岩所覆盖,克里普岩混合并形成高灶和铀物质,其厚度估计有10~20千米。风暴洋区克里普岩中的稀土元素总资源量约为225亿至450亿吨。克里普岩中所蕴藏的丰富的钍、轴也是未来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
此外,月球还蕴藏有丰富的铬、镍、钠、镁、硅、铜等金属矿产资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