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黄帝内经 注解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02:36:29
需黄帝内经 注解版
x|YR+KT,L9|=7P:: 8t9L="j=B!ެJ;y )»ݮݸ pg&gcp _̞MbZ-*ޫ?;_ŕmt|"_Fya=N1/+[K1~2M~y [ϪX?<^ܙʎ)䂝'{Z̲`5b&}fVt0(xf27'ѴF_slr OVzճ{roV0_L䇶Plx z XOs8zQIg S?݇6{s_HO[Ş)v8 {afG6XyLqh{ Azy˯Lqk)ckR8/Hu9fjWN=e a-7- ;%[Wt=+EzTH1 A|rޮ-%d>c0KSk J(<'NM~='Z{ c:%wVYb׃{_(5Wyϥ»^x{iE((^o۝>@yg RطGSB4 d+`s =̅=,n_xUjآ?ԞͰ!0xXw:ᬗ Eyl7-'>k[*C8}gGYޓV11HfOl"eŃ؝[wFp0[]v!̮iB߀Vqnړ[/V–w0 YKM~z#kVj4% Va:Ճ[/x4Yg8t? .)&#O dK+ƿX!XJ9RhOLnza,gӳ~'q$8;w_IҽN&3Y:.4K˪˕{/׷]YO.ݻ ]۽oz r`zՄ.g3Ȭw4EE>X2&ٓHWgr;h#EETSJl^PXjD J\n~s~BLf&2IHfؔn/bośFYh o˺CbצOʺ{k8P/^HjOJCO4bF/vgA?UTte[-5xg,hcr l,gerkkZ]ga_21 pXvXwçG3;XΦ koCX~9 e ǃᣥjmX}eilhfft8JmLk/ᆆhC+7L1z lڷ;Эᩜ !jdܱ1P>3f<[P'4X$ @hz؝My$ *.30lH{ϙ™οHn1?!|n C%s9Hqx>Mc!T')XUS\ň m]@.~a7C㋳w4<淘P3{E\0ޛj,ZD%X!yvqJs&*pUפ`VzNQ u>^K>G@/X)U% +@w5*b{TѾ~.b_/ZK_#6&<-Ienqm o10 `M.ɥ 5WbwwY7Fh^ڳ{{tW Ni-ѯ74sf\23*T akiw@?DAyl؄i=☚QלJzc8I,#xKɯ6&RՁm3NB~Spɦ-"EۃIǮQHؙғ!9ro?=5af nQ-r@Z o,z򚢋!P&yvށnO%Su^fdv0l&u,0o\fԾFƈZ>PȴSCcP}H~31%>yz.1_=INҭ;|fb_7\$!i]q JR)!>Q '"{')B1rdK˵]Rv`X?t0 vGF 5Fl"nP,E8,ZO``?E"j iën9wYOe%-SnP#ZR)p-3օ&\EΖZێJf6צ` v5.o9o+<>,f<g+0@kÛ[wumdbCyS!gXj\/bI$fxP c+_1)5?}3Y* vԖ[>e wmgUH(?`wb 롢Ɵ|B-ty={{F<ͮڍTP4ݖ7vGJqtpO+ 6vtst;L߿\3Td%p+ũr(:Txdz'aqoF~{S8AzhT,w;/~~zkV.fw<ȳ}1wLj?T8g䳿ܲK D|`Q攄D 9٬C?;C_J%NZS M,hi&; 1w랓}榲skLw^vF5&Q8D.kxfqO΂/pdpҵQ[4Y+rz CT p#ݗrj.a=30;ݮ5۩j3%wSR?.[/߹DP QJbkEqhy+Y %!'۽wT.ASL\CA6Y8wo*Xk534.72 ܿ4Y4Àkpdy'(k]=Eo1zQ݄0=ux-N9 [ud[j"kRL s-?$Xˣ U'PڤɿH+2cݘ. 䋦kq#'g2ԽDZ3X^Ԧ\ZUb5(F4;0՞ lMg3;K)٩cW$8鉻w~Q uNG)V}lB3 orUߏL̦K>|d Lm,=lVgc¢oצ,7WYJag-q`Zh!ĩv/niRb3Of)Qk@6EowL"֠yOR.re6$pW h̴$i3wNROsgmg7Pm]+1oIsxV, Zjq0h"F44{dpzbnTTѷ5bqdhwau:#ϥ=7T#W3㧞)Sngn%f2 =V"i:] hH{El8:MdRQl0s12YR!6[=wS; AږpK}5ƞBM>(;':oނs@Ie-/qAX wxJSTmO'(czx.ؘ߸D Yr|CUrQ:u7/ұdJL3Q_ڮ>&5 9^?7$4N9"iFt>%0K!4ZhGfRpϴR?cAd ܏zVl74ޣg#6hf\҇k;4Uw3^fCoDCeDZ_N&l7vzUȱ17xHԷOIܬr$ԖXZ#Rl#'^"f#퍨%z^Sp6:3θ" 'lN)=+Sy ;-revlkg/61IXw 7M$h=oO Sf"gu\-͕1F cSjBh?RK$obT4{J`oLc>UEC[:DX:l~zs.8›6۬k 5/ .ؿOH˺WNeʮYC.k3yѝyN@\JF&t??D)EtVs38kmEsFDxb>ՋAe!|mDrn>ln vܪj9}>Y%C:GTVrT/%L/%kVֈ"G0Ƙ,i|6 NUd=#ol)\}-ד44o5o3lg' Anw Y5 }%3duJk]q^T/ܾ6iڽaj$9bVrHމH!:܁Dݮ[]+X4]a}ͲId 8_ (t=7COn~2 $BX5H_?<օ瓴EO/aq\TkY1NM} _dOP=y/i7fUޏٽA_0.VF86)/Seŗ{V%WB'&\`[eIT Lڼ/%7ix}IZ_r/jAϝZA:b7O4'El36B^C8z/Ed ކCIIgn4),NS1e|u4t/-]!Q8WY 'x׏~dE4 vp#ZHzOݟn:bSPe"LgvDpFy?q!K^-ӡogncɼ7H E*D*N_Ͱ O F׏h)`xRJe@&e2Қz;uσ=>_G_MNLsS@RsQyTQc{ /E&=>,\>Ŕ~$A| ;\zJ.KD =&Xqa*8y"Bm*$ *6s@ H|'b-ǙRЉ2~$S9Z':[[t?AtOIBIm:I!t!$#3gg-Kê >!tpW~PΓ ELgz ճ6)Nr"1Q5wKhIf1)(8 cH+^]OFd[6̡X^N`-o:WJ~БbOO[hvLG(˯/iW_g9e6 w؛u= ӹ6ΉC!|RD'QWy Vy?< &S? 6 LPorsf5Ӫ䠶%}ܽ_O${W ן6^ݯ=I%_jA%EjKlI#|61qip?_??pC>~y2KD]7U/ߓODi=n'/a<

需黄帝内经 注解版
需黄帝内经 注解版

需黄帝内经 注解版
这是前四章.邮箱给我,我给你发全本.
黄帝内经白话文(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从前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歧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麽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黄帝说:人年纪老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受自然规律的限定呢?
歧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四十八岁时,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肾主水,接受其他各脏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所以五脏功能都以衰退,筋骨懈惰无力,天癸以竭.所以发鬓都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也不能生育子女了.
黄帝说:有的人年纪已老,仍能生育,是什麽道理呢?
歧伯说:这是他天赋的精力超过常人,气血经脉保持畅通,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虽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变枯竭了.
黄帝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年龄都可以达到一百岁左右,还能生育吗?
歧伯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称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中古的时候,有称为致人的人,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其次有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处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应,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离开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装饰普通纹采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形体不益衰惫,精神不益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其次有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
黄帝内经白话文(二)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主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界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就会伤及肺脏,使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要发生飧泄病.
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象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的渴望得到的东西,把他密藏起来一样;要守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疾.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蕴藏其德,运行不止,由于天不暴露自己的的光明德泽,所以永远保持他内蕴的力量而不会下泄.如果天气阴霾晦暗,就会出现日月昏暗,阴霾邪气侵害山川,阳气闭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云雾弥漫,日色无光,相应的雨露不能下降.天地之气不交,万物的生命就不能绵延.生命不能绵延,自然界高大的树木也会死亡.恶劣的气候发作,风雨无时,雨露当降而不降,草木不得滋润,生机郁塞,茂盛的禾苗也会枯槁不荣.贼风频频而至,暴雨不时而作,天地四时的变化失去了秩序,违背了正常的规律,致使万物的生命未及一半就夭折了.只有圣人能适应自然变化,注重养生之道,所以身无大病,因不背离自然万物皈发展规律,而生机不会竭绝.
违逆了春生之气,少阳就不会生发,以致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违逆了夏长之气,太阳就不能盛长,以致心气内虚.违逆了秋收之气,太阳就不能收敛,以致肺热叶焦而胀满.违逆了冬藏之气,少阴就不能潜藏,以致肾气不蓄,出现注泻等疾病.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生命力,破坏真元之气.因此,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结,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
对于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加以实行,愚人则时常有所违背.
顺从阴阳的消长,就能生存,违逆了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正常,违逆了它,就会乖乱.相反,如背道而行,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格拒.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黄帝内经白话文(三)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麽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苍天之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固密,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专心致志,顺应天气,而通达阴阳变化之理.如果违逆了适应天气的原则,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壅塞,卫气涣散不固,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人身的阳气,如象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由于寒,阳气应如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因于暑,则汗多烦躁,喝喝而喘,安静时多言多语.若身体发高热,则象碳火烧灼一样,一经出汗,热邪就能散去.因于湿,头部象有物蒙裹一样沉重.若湿热相兼而不得排除,则伤害大小诸筋,而出现短缩或弛纵,短缩的造成拘挛,弛纵的造成痿弱.由于风,可致浮肿.以上四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伤人,就会使阳气倾竭.
在人体烦劳过度时,阳气就会亢盛而外张,是阴精逐渐耗竭.如此多次重复,阳愈盛而阴愈亏,到夏季暑热之时,便易使人发生煎厥病,发作的时候眼睛昏蒙看不见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混乱之时就象都城崩毁,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
人的阳气,在大怒时就会上逆,血随气生而淤积于上,与身体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发生薄厥.若伤及诸筋,使筋弛纵不收,而不能随意运动.经常半身出汗,可以演变为半身不遂.出汗的时候,遇到湿邪阻遏就容易发生小的疮疖和痱子.经常吃肥肉精米厚味,足以导致发生疔疮,患病很容易,就象以空的容器接收东西一样.在劳动出汗时遇到风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积化热而成疮疖.
人的阳气,既能养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而使诸筋柔韧.汗孔的开闭调节失常,汗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阳气,以致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俯曲不伸.寒气深陷脉中,留连肉腠之间,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为疮瘘.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而迫及五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由于寒气的稽留,营气不能顺利地运行,阻逆于肌肉之间,就会发生痈肿.汗出未止的时候,形体与阳气都受到一定的消弱,若风寒内侵,俞穴闭阻,就会发生风疟.
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始原因,而只要人体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劳逸适度等养生的原则,那麽,肌肉腠理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虽有大风苛毒的侵染,也不能伤害,这正是循着时序的变化规律保养生气的结果.
病久不愈,邪留体内,则会内传并进一步演变,到了上下不通、阴阳阻隔的时候,虽有良医,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蓄积,郁阻不通时,也会致死.对于这种阳气蓄积,阻隔不通者,应采用通泻的方法治疗,如不迅速正确施治,而被粗疏的医生所误,就会导致死亡.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则困乏而衰薄.
歧伯说:阴是藏精于内部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迫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片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
风邪侵犯人体,伤及阳气,并逐步侵入内脏,阴精也就日渐消亡,这是由于邪气伤肝所致.若饮食过饱,阻碍升降之机,会发生筋脉弛纵、肠澼及疥疮等病症.若饮酒过量,会造成气机上逆.若过度用力,会损伤肾气,腰部脊骨也会受到损伤.
大凡阴阳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能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阴阳的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所以阳气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会竭绝.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才会正常.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就会随之而竭绝.
由于雾露风寒之邪的侵犯,就会发生寒热.春天伤于风邪,留而不去,会发生急骤的泄泻.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会发生疟疾病.秋天伤于湿邪,邪气上逆,会发生咳嗽,并且可能发展为痿厥病.冬天伤于寒气,到来年的春天,就要发生温病.四时的邪气,交替伤害人的五脏.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气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骨气就精强有力.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会长期保有天赋的生命力.
黄帝内经白话文(四)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麽回事呢?歧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他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冬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
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长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春天多发生嬶衄,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冬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若冬天不进行按等扰动阳气的活动,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洞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痹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得温热病.夏暑阳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酿成风疟病.这是诊察普通人四时发病的一般律.
所以说:阴阳之中,还各有阴阳.白昼属阳,平旦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黄昏,则束阳中之阴.黑夜属阴,合夜到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黑夜属阴,合夜到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人的情况也与此相应.就人体阴阳而论,外部属阳,内部属阴.就身体的部位来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从脏腑的阴阳划分来说,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了解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道理是什麽呢?这是要分析四时疾病的在阴在阳,以作为治疗的依据,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都要根据疾病的部位来施用针刺和贬石的疗法.此外,背为阳,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腹为阴,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肝,阴中的至阴为脾.以上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的例证,所以人与自然界的阴阳是相应的.
黄帝说:五脏除与四时相应外,它们各自还有相类的事物可以归纳起来吗?歧伯说:有.比如东方青色,与肝相通,肝开窍于目,经气内藏于肝,发病常表现为惊骇,在五味为酸,与草木同类,在五蓄为鸡,在五谷为麦,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岁星,春天阳气上升,所以其气在头,在五音为角,其成数为八,因肝主筋.此外,在嗅味为臊.南方赤色,与心相通,心开窍于耳,经气内藏与心,在五味为苦,与火同类,在五畜为羊,在五谷为黍,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荧惑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脉和五脏,在五音为徽,其成数为七.此外,在嗅味为焦.中央黄色,与脾相通,脾开窍于口,经气内藏于脾,在五味为甘,与土同类,在五畜为牛,在五谷为稷,与四时中的长夏相应,在天体为镇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为宫,其生数为五.此外,在嗅味为香.西方白色,与肺相通,肺开窍于鼻,经气内藏于肺,在五味为辛,与金同类,在五畜为马,在五谷为稻,与四时中的秋季相应,在天体为太白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为商,其成数为九.此外,在嗅味为腥.北方黑色,与肾相同,肾开窍于前后二阴,经气内藏于肾,在五味为咸,与水同类,在五畜为#,在五谷为豆,与四时中的冬季相应,在天体为辰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溪和骨,在五音为羽,其成数为六.此外,其嗅味为腐.所以善于诊脉的医生,能够谨慎细心地审查五脏六腑的变化,了解其顺逆的情况,把阴阳、表里、雌雄的对应和联系,纲目分明地加以归纳,并把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记在心中.这些理论,至为宝贵,对于那些不是真心实意地学习而又不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切勿轻易传授,这才是爱护和珍视这门学问的正确态度.

木有达。

黄帝内经太素(修订版)/黄帝内经注释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