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以上的好书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10:41:46
800字以上的好书读后感!
xXYr#x#ptb1a_M(Q")Q\EI*.w)P_}(v xe_~V܄^):?7p9ԓ@AO8o>pSyz7j)+ÏܼFAӧ}{e>Q^;Ы~QAj.˪P'Y̦, ҝ Jy%z5\AZ;W۾Pk"\4tg<$YU'لri 3uxza߯^9mtᙍ-;8 y/Wםӥ8VTmW6:ԾGD)}b@g_ێռwKθj}Bnܒ]=9񪗣LUAt ' =$L?qhF;6=DcE9dU$/r8e$ U㓭)T(nDgk#=^E765 y6/3.r:s'j~2 zVgOdX|Y* NER'r)숨qo9:$ &//x\ n9&.=mJzC,xjN@ٴ,sq<<&kyoDzeHfaQb@)$332ympgK&vR9$S?eʚ'¨H3jQ޴fuM-V$MjG#FKt %/R#5i: ( eɢIvTz~{]CP*S~r S [*1満3jWd[`Ca8zc"h##gh Y|Rě4X7Y9Nc,< 1ETDކv(XQt_fQ2X˅lHm>v2r㨛s蝀,AI~UӼ0 硟/mU&k S/s<%gx0hFA۪\A'_:rԤ_Uvx C؆ғW*qk,dCc<R-x8iPڪKE=CzYWnIZk9[Sbg*<8_bO!ţf"jg dGne'vU73ӓo4wԅ:낕Q_qI@H֌/6/DPK]5)B NW9 r>95{BeM1gT&!Xe>JPis3cRh$gt(KW$5O'w p5@/0H!;i,=ң7fNY9-EY\LR+daE +lq{69fjR"<\SһaYp fw"| /s~i i*Vgj(ˇ/cp3

800字以上的好书读后感!
800字以上的好书读后感!

800字以上的好书读后感!
读《上善若水》有感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灭,老子朝逃往楚国,用今天的话说55岁的老子失业了,回到了家乡(可能是务农吧,这一段没看仔细).这时比老子小20岁的孔子曾拜访过老子,向老子请教学问,典故“孔子问李”就是这样来的.孔子将老子比做“龙”,来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测、难以着磨.二人见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说:“逝者如斯乎”,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信奉“礼教仁义”的孔子与一心想“回归自然”的老子两位圣人之间的交流,为后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铺下了奠基.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幅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在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体道之物.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水总是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里.苏轼也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
余秋雨的《都江堰》中也写道: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看似没有造型,却能作为滋润万物的救星而被殷殷期盼……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一切成功的治水方案都是因为人领悟了水,应顺了水,听从了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出现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便是道.
老子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不过,如果我们具备一项这样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