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于”和“之”的意思要说出意思还有读音要标出感激不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1:27:48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于”和“之”的意思要说出意思还有读音要标出感激不尽~
xVnF. IM)hWZt. ʲ$zY[,YN-)Wˡ)9E43{s/^j_^=" vi_nyHKZ[r*CuVnd8^ؽ'y>uo L/~.7~R|-%N'Bt ~첡N΃r`DGyKiT_IioK &@0ߡ $uB^JU.B3p1Գ s.OMvoGmA15—VM8.Ukr;~$f]oSw-~!SV ו־pA `=~*ƕZܷro). U- #mf 6q, ,,Lh]~AK k[P[wWK!o<Āvٟ|GP5r.ϦopN`{LIZ㝉F@m_BT)0 T~õobf-aR rdMdq&[: ' o`)<8Y J5G؉npgIk! Zn=ۚ`4%mYS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于”和“之”的意思要说出意思还有读音要标出感激不尽~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于”和“之”的意思
要说出意思还有读音要标出
感激不尽~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于”和“之”的意思要说出意思还有读音要标出感激不尽~

zhi(一声)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度外.等闲视~.
[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往,到:“吾欲~南海”.

yu(二声)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