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说的“仁”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用“天地不仁”反对仁,以“吾有三宝”提倡慈,仁慈有何区别?为何庄子又已“至仁无亲”提倡仁?道家对此到底如何看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13:11:35
老子所说的“仁”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用“天地不仁”反对仁,以“吾有三宝”提倡慈,仁慈有何区别?为何庄子又已“至仁无亲”提倡仁?道家对此到底如何看待?
xYn#I[ĉx0qW(R!!fH$ O{ɿSUJ6 yH.UNU~NAU`4OR&?ا*7VΡ>yr:UsoȽFji)V) זuu[yoWS֕t:IwCUtT/'T%n@ܘy,_;vQF*ԯ[Kx`4.l}ӕJӄѩehA[߭| Q":Q:W`y3ld4UΨʍǺ7<1-Sx>oas`+KlU%(观. 8:ޞ]]"[vH0%SxN,a1wv"fxO3XxӁ^9ExBR( %Wkx5c= 껤`x&en3/ 9Uc&è9"ԂQZ6,bH; `s'^G5#{"fm #rQ1݋8j䗜U0}ʀجR#EYQG+} IgĬ>aq-g9A=f&תKT9pcOqKaeE f]178=}i+~ƴDUz8fw^/ &3 8'w2AbK8.ӝ9 ̿縀_ }mU9%S.ޫb9eLH$ P5$홊&6@ [f0hf:8~BeJf_\r ra/iY^A6S$sa)Ęu~xn:m~vmfyy9h198-Z,Fʹ%r9ZJI;*2V6I46n)fES'rtO[QزN[K1 -<aMG~&P:mrc5Gj5Iʱu_hZ oQd\ 8t| \O$/PA}}sIJ}.JDN23i}gɰ'E[4!%5T5MhnK3q WT.AD\x/jG$G]UN{GYޠ)7 ;KTV$`#P<]Ϣ$l T1_DuF< d*JS:@T䎍{>Kz$ϳfxoH {ɷ>hZG~yPK (bQ[!}pVIUTpB{gBE7ǂnҺoM.KPي-D}#;+߹%9%堖wx;7yJA?Q!O+2nD(r7KF#)w4~ZˤfrZ؋I+ DWKP|P/lBާ\iYt㜊4Fg>Y8 0]Шi@F8QS.itNze":&Cn˵tTs+ʽ| f3:KUW=yeɘQVc btϞ3t {mF!3"4#CNh a uyg2kt!;3cs„7%1Q,^窨tȒ4Z ?f2 F$I7 OhZjrRRLZ4T,4+0K, ;+a-Eu:KfeIjT%^Tj tɠ@US"a9|֢:V4aVGrKOFݦO%gX27TЮm%S؅j!n%"֔ÊHO.DѺQʒE͘Sv1aM.r\\r k:DU2 _'hs~&#Fb@(ȰIʱWEPS .EI4/nCvSQ]DPԽzr tyn"WB{'($`},J>߁|@U}nپwYs M%TCt6v Fo}mXZeSέ[syg`Z wq5#bƔ G r0n)'2eFuK1V%!G*=|RUx!:u[V[ѮBwMa_h|w_~ݟ۝~귟j_>>ۋ/ >h{

老子所说的“仁”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用“天地不仁”反对仁,以“吾有三宝”提倡慈,仁慈有何区别?为何庄子又已“至仁无亲”提倡仁?道家对此到底如何看待?
老子所说的“仁”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他用“天地不仁”反对仁,以“吾有三宝”提倡慈,仁慈有何区别?为何庄子又已“至仁无亲”提倡仁?道家对此到底如何看待?

老子所说的“仁”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用“天地不仁”反对仁,以“吾有三宝”提倡慈,仁慈有何区别?为何庄子又已“至仁无亲”提倡仁?道家对此到底如何看待?
杂谈老子的“道、德、仁、义、礼”
  笔者理解实际上这五个字说明的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所有现象分不同层次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和理解,如果用现代语言来描述的话,老子的《道经》是指自然哲学或自然辩证法,而《德经》则是指历史哲学或称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仁是指社会管理科学,义是指道德行为准则,最后的礼则是道德行为规范的具体语言、行为表示,从最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到最具体的言行约束.
  老子《道德经》中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其实就是自古以来多少次被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或政治家、社会学家等等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过的各种哲学观点、历史观点、政治观点到法律制度、社会契约、行为准则的一种最古老的人们认识自然、社会,然后如何根据某种意识形态指导从大到国家、民族的社会活动小到社会成员日常生活行为的一种描述,可能也是最完整的描述.
  恐怕没有人准确地令人信服地叙述过老子这个人的生平履历,究竟老子是如何能做出这种完整描述的确实是一个难解的迷,.在老子所处社会发展水平的古代,极为有限的信息交流手段,估计也是很有限的人生阅历,仅仅凭借这些有限的经验能做出对自然、社会这样宏大、复杂系统的虽然是“大写意”但相当完整的认识和描述,确实应该说非常难得,或者也可以说老子称得上是个天才.但这也说明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可以从一个局部很有限的小天地而大至上描绘出整体的境况,所以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说.
  这里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一般的解释都是“失去”前者而后“才有”后者的意思,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虽然从字面上来看是能自圆其说,但是整句整体的的含义却变得相当费解甚至可能是大相径庭.笔者认为这里的“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丧失、丢失或失去的意思,而是变换为、转化为或具体化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最高层次抽象的“道”是“看不见”“摸不到”只能靠直觉来把握,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切都在演变进化之中.但是“道”又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体现在“可道”“可名”的所有世间万物运动形式中.而“道”也只有具体化或转化为“德”才能“可道”、“可名”,也才有较为具体的实际意义.“失道而后德”用现代语言来描述的话就是自然哲学或自然辩证法只有明确地表述为或称指导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展开,才开始有较为具体的意义,才能使更多一些的人们得以掌握和理解,也才可能进一步具体化为“仁”--现代语言表述的社会管理学,即“失德而后仁”,从而进一步使得社会组织管理具备实际的可能性.再进一步由“仁”(显而易见这里的“仁”与儒学中的“仁”是完全不同的含义)即社会管理学的一般原则指导并具体化为“义”--即道德行为准则,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即开始具备了实际的可操作性.而“准则”仍然具有某些抽象性或一般性,要使准则能够使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充分理解并遵守还需要再进一步具体化为“礼”--即体现道德行为准则的具体语言和行为表示,这是到了最实际最具体的层次.在这个从最高抽象层次到最低具体层次的转换过程中,每下一个层次都是上一个层次的具体化,而具体化的结果是上一个层次看上去是“消失”了,但其实质性的内涵体现在了进一步具体化了的下一个层次的形式中,因此是《道德经》中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笔者以为上面的叙述只是一种总结性概括性的描述,是一种相当理想化、形式上颇为严谨“精致”的描述,像所有概念一样只是用文字形式显像化了的思维活动.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变换或转化必然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能是由具体的、不同的人在具体的、不同的时间和具体的、不同的实际生存环境中来实现的.
  空间上,具体地说有人擅长直觉把握和抽象思维可能就是通常指称的思想家、哲学家如老子、孔子、马克思等等,有人擅长总结、概括、归纳和文字表达可能就是制定纲领、策略、规划的理论家、法学家、管理学家,有人擅长调解、斡旋、语言表达、组织指挥可能就是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等等等等.当然也可能有几百年一见的天才可以既是思想、理论、哲学家又是政治领袖、军事统帅、社会活动家,像毛泽东这样的杰出人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人们又分别具有不同思维特点和倾向及不同语言文字表达的理论、策略、法律或社会契约.
  时间上,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任何人一生可能活动的空间范围也是有限的,都是生活在具体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一生的时间里从思想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囊括或者完成全部的工作.因此这种从抽象到具体各个层次上的转换一定会经历几代、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传承和实践过程,而时间只有一个方向,每一代人都实际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这样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传承、理解和实践上的“失真”、“遗忘”、反复和曲折、甚至可能以讹传讹、“误入歧途”.
  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不过是永远处于变化中的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任何显像的固定的表现形式都只能是各种具体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各种尺度的具体层次和领域中物质运动形式相对稳定的表达.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任何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任何可以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任何人类的思维活动、意识形态及其语言文字表达(所谓理论)都只具有相对意义,都是具体性和一般性的矛盾统一,越是具体的越不具备一般性,最高层次的抽象最具备一般性但一定是以丧失具体性为代价的.因此《道德经》这里所说的“礼”即某种道德规范具体的语言、行为表示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仅仅是某种道德规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如果这种约束人们举止言行的道德规范不随历史的演进而变化则一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强行维持某种“礼”则一定是以社会的动乱为代价而遭到抛弃,即“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虽然纸张和文字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使得前人的思想成果得以积累、传播,后世的人们“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是前人的任何思想和理论都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不可能传之百世而皆准,前人的理论可以指示出方向但绝不可能预见一切.即老子所言“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正如恩格斯晚年所说“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的复兴一定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和“扬弃”,而绝不能是引经据典、穿凿附会的“忠实复古”.
  【细说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http://www.126blog.com/u4/yule520/defaul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