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02:25:0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xT[n@J#!kiPELxĀ1nBIhqH e/ܱ- cRJZ ]]߹s Ã2\Q? ȟ;grFܟSǑS;:>{bWvYdyn' qkqm>pe6d0}팯jsؠTg$s&RxeywA&ȒHA/k,V-ۇ+ev6{&e`dF~202!݁U oZx_T!^d ABHв{<b)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提起"三军",现代人普遍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实际上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而且与现代陆、海、空三军实质意义也相去甚远.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