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是啥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21:42:18
x|[o#ו_؎1Fɜd!'s<(i%nLeo(onDR%JE[)1w]U,< ]^{o}Rո_Y yld@>ҏ}G_Yn koܙinȎ2nЩAQ 5iS?0S6nw $LzXŀp S1=1k붚檀V*BdcŹ9SS@򡩇Lkc|ɇN?gF*;q2nv 'tu[*mxɞ`{xiMX0sZ{+޽p0`ݽ}(#_Z7qMXY) (랜/&:Ǫ [ ~ej8,_񗭨򗍑uճkq zsN}ЩǞ7_wuu^T5~ݳUhā錬 q܉S?x {*`ePq7l5eC(}+~+q!f7|zaB9M4#[,NkVlgiRL=)ڕN`8$! i|Й3N.'==EэSvclhұϺ 3b1:$/ p d~Nu7=ocؤ7f%K:@Ct&-JcզroE.'z޳rw)DUӈ#'E)aBZ m6# $6Fpy v_6$f1AQS؅1vol!j4Kulr {K4/hGhI{h۵<$7 r\_3~󗸀eWFV_znb;Sd^ŭe ;)5 MG*)T(4\m)>|VX0NsiVVD4P >LNFs#@uو?>8Zj!ay< p /ZR_2 0fPW9s܏D0~,õT:qk#S N&a(#TvG#pTXAu^X[;fM*}[DoփV*n&qi.?=!c2 &NqKx vno|\!ޱ6_^3<Ɯ;}e6VdoӘvPè\UOp?_ ފʫ0^ldj=ٲ.X t&j1knJoۀ4*c~ ?`eW% /pɄ0SŬNie1`ކS!p S;uwD]YK9UFĜjjo\: oժ{3F*V!7^o! gxDksVl.~||[ąm Nn12j1/O-bG0Ӗ *AwgFgVe8%ΜFS 4߇slVSg`~T{;Ua)|9}F>yGӹq 3zŕ4/M(;noʖUAD|K )d25w1NXǷL4~JԀv-ܙ&ai@q@0SzHK짷o`կHZื48W"HDM7̕;^?Nk•0 f^wj'wd>M \Fin(OIϔ)@D@?v',_ _'!R#V?P!?ߴ vAo?3 ^r86$oOQ:' 6Eeh+*uh.t ;c}F :S* xާۇIHKV'Ks~ z1L xM! jb;Tdcbp}`b]1so8q \,ɣ`"enrܠ19͖:B4ǹ9 y9li$v_/=ӧ_~P7{Os?ÿq0EgާkHTL(u ~f&"ͩ088сx;@M3{GŚ&msRѠ 7x쌊~~Sp svNN;49ZKL./o-{7SԴ@B*XqCDTF5Mj:/p>t {v#8P2jۯY"qaft$5m:I+rij؋n> hQp<8%V뵒xDX6?59 R̲rD{?L=d(bp`Wy&#d bXfU;vD;=aV3gQ75F} wSspHμŨ9g00)hYIkE <~tpʘ64a "E:4(\?<VfWɅ0SUB!9xs>fک?WO/roZCpԡsK柿_>YXἱ)N}?9qb eL2sH*3`QzT g qDs9< cԆ3MuԳ J"ts"@ے}{NEyU7`<%$D #|'P p#N3y`tN1BuХA7:X}^e'q|j;J7,>abjz^<sN׽5M /a3C۬W!-q s})3j hEw7 Mv;%o3 cCp7Wh2N t&RHÑlfƒR3<.'.(Mvօcdupo^|lnJQ}ɷMYPSĆ#F:lxf%*bq( P˝1 !'O>h'tG-1s8M 6#>ť/i/Hy?kVZjzTQ/ #@  ٸ~s- :ss/=sFZ1H}p B# \R;JP^e&H/|t/_<]Xi=EnN_,fDbk8uqP,G # +o3bݯ_9cNj/taY^l`AtE?_9>VHm$GaaqO sY!_2WPɳ ~O_o~rI&VyDzry떊DKߵ\_>-3LÿX.wOc`^sv|!n" /lGV|HLۦB@pۧ|'ӹg@uqo:i'+n/]N՜Uux֢XMt2閨ɧ~HݓvUV7EPɨZŬ_3,,~a z~/O#zꑵ ?)>>L~6'xbUGz4)0L]:j ~a!F2OYx1O-t@<0svet1f& si3AJG8-Ss&%Pbf,4NJ$Yޒ$='CQo@4FCN3%/7ü31Ϭb+ڙCf$VcG9+ȏA :=eJ=6$WJ{ #l-i[uEso}LFG@+( +#(u|袓gJ `wgú죏>[s|8)x!&U"UJxHϊgKw+rZ޶$q(䲈P2\{`*-/cuM( _蘽:(WИ:ɮkMp&$|?UذK8]̩yOzA9'L+ZnZA-;ҀXG{n`_p$VI^o ݈z#h_0+X23MQc1XbD<|iI*:md=+q`JMJ8a-nwB&ЩVʖKHVKMٍ*WΨIri*cLa$Hss-fxܥwbJ ÈiO}m̐suO}MZˉ|c?:;=z`3AJpUt5 Go(ü,Ll g` Lҽ99*RZOVA=Uwqr*LVί"ku&tbͷZ, sW@Cc)G<.1 `F{i0DzU]ꩼw7> 7oSl$.$)'ȿ"f0wB22d&ٽB]Qbn8&"@TPhZk_#RR*@f܉Ay^opjHZ=pw<[ҮKP$p2>neĐ᣻YĮR69Is&;x'80l (3S^yuX_g# ҒXf]B8j}qAzjLL! I5U104"HjA_D@iaWF0]{0&MJ'Bb_MWE*~%^׀H:arz{eFƝy} Ʃ>eœȈ";N#o afDB$!Ocހ L&W:_9iB {mi($g{J; ekeU]'Nh0&41Ҭ~x܁|$$`I\$Q1W0 AH [YF?ynt wmy?C*nztGOfՆ#82-pn_/:!4H{s+Y߭ulC&[!}Q<؛LBknXM30/j092>M;8'kJu"c݅v3\6ai]ЅIkHb衉Eк&@fv7;S;uP0{Xބ@?3l,nhHjW>gN#`.kLx簨Z1z7U/ Qd6"hHcyt05??:Ԋ/WrNZ\xh3O+8xi5]>Hv;v|/؅HDM07|ښ̸yRƮ/?|/Oct}%B0:U 6R&h/Av쒮ctY/UV=fN Aؘ dvҀful_V5#sZN눟5s9@62Ϭ[q3%3؍2KIkn=I .L麗YQIYMOqdޟ׈%k%sXa Yq{`NYXmk32dQ;U+|lh+X9i4t8k,l ^ԐM[~(ތDAhp%] Ɯ}g4 ɂܔDb'/5/<\o坕?$5-6L_KvIN6Mm۫$-wާqgg,e35-|=<1YlmC\#O޸ s*i=iFi!@wL7E ˊhU[13:𽧪U+{Z>Z,o-KvTP;䌘i.Y˘Jz!6! + FJzRxXjmܸȝ 6oo{նo 3~x$=&qN:٣G=c'w4KkN eRЃ caoqZSx_䶉4 ɬaGo!>b20(*C򝍘kUIXK;-` it6Aѥ3a^EgWC ӳd{3jkhg6(ś30),B˦WzX%?(dy$LfHQ)kg[!ɋ1U[3ze׶|ʸ8<UFNӆg:Ozom W|w};[

"乌托邦"是啥意思?
"乌托邦"是啥意思?

"乌托邦"是啥意思?
乌托邦是托马斯·摩尔写的一部拉丁语的书的名字,全名为《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它出版于约1516年.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另一个说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是一种理想国,并非一个真实的国家,而是一个虚构的国度,有着至美的一齐,没有纠纷.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
摩尔本人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摩尔本人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
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理想之国

理想之国。

理想中的地方 语出名著乌拖邦

乌托邦用于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

乌托邦 英文为Utopia
指一种理想中的国度。
意图创造这种国度的人是不想这样称呼他们的构想的。

美好的地方

乌托邦 指一种理想中的国度,和一种理想中的政治体制.也可以理解成空想社会主义.英国一位商人为了实践空想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专门买下一块土地作为实验场,其命名就为乌托邦.最后以失败告终.后来乌托邦就被指代成无法完成的理想.

现今引申义
[编辑本段]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
托马斯·莫尔和《乌托邦》
[编辑本段]
《乌托邦》一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书的全名原为《关于...

全部展开

现今引申义
[编辑本段]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
托马斯·莫尔和《乌托邦》
[编辑本段]
《乌托邦》一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 这部书是1515-1516年他出使欧洲时期,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一说是“ 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乌有之乡”。
莫尔本人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劳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莫尔本人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
乌托邦用于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图为摩尔《乌托邦》一书中的乌托邦地图)。
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 (这一提法被马克思多次引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定义
[编辑本段]
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 。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乌托邦的探寻
[编辑本段]
直到十七世纪之前,乌托邦一般均被置于地理上遥远的国度;十六与十七世纪欧洲航海探险的发现,使人们大为熟悉这个世界,因而使此一有用的设计销声匿迹。自彼时起,乌托邦所处的空间或移到外太空(十七世纪开始有月球之旅)、或海底(像经常发现的传说中沉没于大西洋的大陆文明)、或者地壳底下的深处。然而渐渐地乌托邦就由空间的转置变成时间的转置,这一进展最初是由十七世纪的进步观念所鼓舞,之后则被李尔(Lyell)的新地质学和达尔文(Darwin)的新生物学中钜幅扩张的时间观念所鼓舞。,乌托邦不再是较好的空间,而是较好的时间。威尔斯(H.G.Wells)乘著他的时光旅行家航向数十亿年后的未来,史德普顿(Olaf Stapledon)在《人之始未》(Last & First Men,1930)中,则用二十亿年的时间比例来表示人类朝向全然乌托邦境界的攀升。
从空间到时间的转置也使乌托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学的现实主义。乌托邦此时被置于历史中,然而无论距离乌托邦的极致之境是何等遥远,它至少可呈现出:人类或许是无可避免地正朝向它发展的光景。十七世纪科学和技术的联结加强了这个动向,例如培根(Bacon)的《新大西洋大陆》(New Atlantis,1627)和康帕内拉(Campanella)的《太阳之都》(City of the Sun,1637)中所表现者。随著十九世纪社会主义(它本身即深具乌托邦色彩)的兴起,.乌托邦主义便逐渐变成关于社会主义之实现可能性的辩论。贝拉密以及威尔斯的乌托邦(《现代乌托邦》〔Modern Utopia,1905〕)皆是为正统社会主义辩护的有力著作;但是摩里斯(William Morris)则在《来自乌有之乡的消息》(News form Nowhere,1890)中提出了另一种吸引人的讼法。这个异种的替代说法乃因“反乌托邦”(dystopia 或 anti utopia)的发明而出现,此乃对所有乌托邦希望的逆转和猛烈的批评。这个观念由巴特勒(Samuel Butler)反达尔文主义的《乌有之乡》(Erewhon,1872)一书所预示,而在1930和1940年代达到了顶点,尤其表现于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和欧威尔(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1949)这两本书中。在这暗淡的年代理,只有史基纳(B.F.Skinner)的《桃源二村》(Walden Two,1948)维护著乌托邦的火炬使之不熄,然而仍有许多人在这个行为工程(behavioural engineering)的,乌托邦中察觉到比最黑暗的反乌托邦更可怕的梦魇。但是乌托邦主义却在1960年代强而有力地复活,例如像马孤哲(Herbert Marcuse)的《论解放》(An Essay on Liberation,1969)这样的著作;而在未来学和生态学的运动中也可见其蓬勃的生气。
或许乌托邦主义是人类情境所固有的,也许它只内在于那些受古典和基督教传统影响的文化之中;但是我们大可同意王尔德(Oscar Wilde)的话:一张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是丝毫不值得一顾的。
反乌托邦
[编辑本段]
反乌托邦(Dystopia)是文学 ,尤其是科幻文学中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流派。反乌托邦主义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 。反乌托邦主义的代表作是1932年英国赫胥黎所著的《美丽的新世界》,英国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以及俄国扎米亚京的《我们》。
《美丽的新世界》以美国梦的实践为基础,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具体地说,《美丽的新世界》预测了600年后的世界。书中描写美国汽车大亨亨利•福特代替了上帝,因为福特发明了生产汽车的流水线,使生产飞速发展,这种生产方法终于统治了整个世界,公元也因此变成了“福元”。在新世界里,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安于自己的“等级”,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亨用定量配给的“索麻”——一种让人忘掉七情六欲、“有鸦片之益而无鸦片之害”的药品。作者描写了一个保留区内的“野人”,他来到了盼望已久的“新世界”,开始时为物质环境的改变而涕零,欢呼到达了——美丽新世界,随后终因他还有血性,无法适应在流水生产的社会中的白蚁式的生活,加上他认为自己的心上人放荡而无法忍受(新世界的名言:每一个人属于每一个人。故无所谓“放荡”可言),使他最后的精神寄托破灭,终于在孤独、绝望中自尽身亡。在这个“新世界”里,社会安定就是一切,影响安定的思想、艺术、宗教、家庭、情绪及各种差异荡然无存。“野人”的形象就是今天人类的化身,他的处境和悲剧结局令人不寒而栗。
《我们》是一部融科幻与社会讽刺于一体的长篇小说。讲述“我”——未来的大统一王国的数学家、设计师的故事。大统一王国由大恩主领导,人们高度一律,都没有独特的姓名,只有编号。我是号码503。这个王国的人们连作息都严格按照王国发下的《作息时间戒律表》来进行。王国的人们也不可能自己去找对象,而是在统一领导下由王国的有关机构指定。给那些编号的男女发一种粉红色的小票,让他们凭票进行性生活。比如今天男号码503的性对象就是女号码O-90。但是503也偷偷地看点禁书,发现古人居然还生活在自由之中,也就是说还生活在无组织和野蛮之中。“使我一直困惑不解的是:当时的国家政权怎么能允许人们生活中没有我们这样的守时戒律表,对用餐时间不作精确的安排,任人自由地起床、睡觉。有的史学家还谈到,当时的街上好像灯火彻夜通明,车马行人通宵穿行不息。”
更令号码503奇怪的是:“这个国家居然对性生活放任不管——这真是咄咄怪事:不管是谁,在什么时候,进行多少次,在什么地点……都由着人们自己,完全不按科学规律行事,活像动物。他们也和动物一样,盲目随便地乱生娃娃,真让我觉得可笑!”
这个大恩主领导的大统一王国充满着很多科学的创造发明,在他们眼中,我们这些古人是不可思议的。在我们眼中,他们已经科学进化得近乎完美。比如,他们已经用科学手段来写诗歌了,把数学法则融入诗歌之中。又比如说,他们天才性地创造发明了“一致同意节”。
由于号码503受到古书的异端邪说诱惑,以及克制不住自己体内的古老欲望的复苏,503的思想被国家护卫局侦破,最后被送进了一种叫作“气钟罩”的刑具里处死……当然这个大统一王国里已经有不少号码已经背叛了理性。“西部街区仍很混乱,那里又哭又喊,又是尸体,又是野兽……”
故事似乎是在一种谢主隆恩的气氛中结束。号码503在临死前坚定了对王国理想的信念:“40号横街上已经筑起了一堵临时高压大墙。我希望胜利会属于我们。我不只是希望,我确信,胜利属于我们。因为理性必胜。”
《1984》由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于1948年写就。他的另一部重要小说是《动物庄园》
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两部名作《动物庄园》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1949)创作。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1984》描绘了极权主义的乌托邦
《1984》的内容:到了1984年,世界上的国家已经减少到三个。大洋国、欧亚细亚和东亚细亚,小说是从大洋国展开叙事的。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是这样的;这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位于顶端是老大哥,他是万能的,从不会错的,他从不露面,他的大幅照片户内户外却到处张贴。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盯着臣民。老大哥的下面是以他为领袖的内层党,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再往下是外层党,底层是普通群众,占大约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党有三大原则:“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愚昧就是力量”。
国家有三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第一是“过去的改变性”——历史自然可以随意改造。第二条是“双重思想”,即同时接受两个相互矛盾的事实:一面故意撒谎骗人,一面诚心诚意地相信自己的谎言;一手遮盖客观事实,一手却紧握这个事实,等到于己有利时便拿出来使用。第三个教条,是以“新话”为精神建设的最终目标。“新语”的全部目的是缩小人类的思想范围,使人们拥有的表达思想的语言少得连思想犯罪也不可能。“新语”在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指鹿为马的服务于权力的语言体系。
政府机关有四个部,即:富裕部、和平部、仁爱部和真理部。富裕部使人挨饿,和平部主管战争,仁爱部对群众实行严密的思想控制,而真理部负责造谣。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温斯顿就是真理部中负责篡改历史的一个小人物。他在这种劳动中对极权产生了厌恶情绪,厌恶控制,厌恶泯灭个性的监控体系;女主角朱丽娅也是外层党成员之一,出于共同的厌恶,他们相爱了。爱情挽救了他们的肉体和灵魂,成为他们反抗体制的内心动力。最后“组织”发现了他们的行为,他们双双被捕入狱,在狱中被洗脑。最后他们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出卖了爱人,心中仅存的一点人性的光辉彻底被体制的黑暗吞没。
这是一个斗争、背信、恶魔似的残忍的世界,国家的目标是培养仇恨,打击他人,效忠老大哥。这是一个恐怖统治的社会,在这个地方,全体人民处于完全监视之下、自由与思想是城中绝迹的珍品,屈从与无意识被训练成一种全民心态。
目前,国内尚无一本全部收集“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文集(三部小说不超过50万字),但是分开出版的已经有很多,如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先生翻译的《一九八四》,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前《苏联文学》主编顾亚鸣女士翻译的《我们》(作家出版社),著名翻译家孙法理翻译的《美妙的新世界》(译林出版社出版),以及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奥威尔精华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奥威尔散文全集》、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的《一九八四》、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远方出版社出版的《美丽新世界》等。今后,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希望能有一流的出版社尽快策划类似选题,鼎立出版三册合一的反乌托邦文集,以满足读者、收藏者和市场需要。

收起

乌托邦,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本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Thomas More)所著书名的简称。作者在书里描写了他所想象的没有阶级的幸福社会,并把这种社会叫做‘乌托邦’。意即没有的地方,后来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

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