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自嘲》详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19:35:12
鲁迅的《自嘲》详解
x\Yn#IJ_7`wV4B34f.@&6")j#r(H},GW^assLevUM dA_͞=3 d莗Sǟ^]__o~ǿ>5nS4ixA>7/,W*sq1=OsGх;x{^ b{g5Q)4R-GțNľ~.mTX7wn-x;Rٸ{)g1cU?7STZvƏ޼zy|bu'OŦvc|PW0MzS m_?,E#D;"]jz$?Fҵ?緓5MB Ӎk[ZXQch)Z~_~"lzyvb<֙8rTUJ*ږݩbŸȧh]ea}!c2xŰmJ6`=>^Ӛ_Cajjn ]?ufS5.^};6m۪:![thK/:G]/ ؃Aҵ_h`Wn-!iFs1U;UNjq*Nk⎯٢u*5.‰bx~^ 'lo1C,#>NaVHT4ƽA"-ȑrz-Gy^g)#'S4mž> B򷷼<#MB[=zbTVɊΤPd1j @rYNWYrK(? ljÒ>ĠQx_=lUw;%UҢA<hSr<8TzZ1@A"0X99@cz'<g9Ė EV)11.,X) +:sA8, Noug93:<i2U&1UvRRީ-ݞUSyMu2I̎CKQ wr@x ɠ8sw~z*񊃈[kř,Xth ]hGdT|AjE3FYܮ*gDYd/&jq ㋒bFnO0OE=ĿI[cO w1fήo%qh=ÿcMT0{ tt5nES;޼9׌*#]sfňj3 s@1/0n Ib540a/ <+٪l^u=(c.c2ID*l<%AaTX(ϥtƹ_Ӻ&T ?zTvc\RTfڝفW In-TA|+{m,J"iDnPvn`FOW'( /ADHME @3QqF .9p}rKn{ %sA`<1Y!՛1D?f@n#ܨ3fq溘 ."ў "j~ Ƥ)bbCJx|{l4jiYl6:X1z~g"S6l'?|hg>F(` ؑ=xo`?`Ifke]4گ9-&0^>#4ȔVGIsΨ巒2V%XbjT= 4*0Z˺u[ӖTp3dGM,4Ip<&$ɬ؞a; ГhsGxԯ$jXH݁Ԣ+J.]0"3i=i]fQ2GQ39k*h=yU|/u(yq&h;dd" &Ȓ /]י;C.4~]~׆em -f|/*$ LȓVǡ?J'؃E ^֞ CBd610!|v`Ҁ{F(QЈuV0vI;`@$-d'5@ڏOd9d[kJ?Jp?!V vqK]92n* s)ML2  $H6r0צä)?foOT֙y!|/jt@>T =q:WMiR)|[U3lI*ó2n7% k#-ؘ*!FKйPg ¶gb`8Ӭ'z^Ȩb)tFS\J_EK.c f`pm$ߪw*Ы/^_B9[)oVom7д6EE|j#%Zʒɾu/ΈKYim\DF7cZC.s<"LZW`ڽ?Uo &**z$bf!n1^ ez xI.U;ń[qH0kf^l17V&-:sDDU +A[EW:|mDZZK>#X<蚍+UΛHLy߯-K0AIE&8 M{."LťNrOPDRѯAZl?/_b._ 9!7fQb?g3}&we`YsZHe&4#i} }nu͋ QP@:#$6*,'pgIbmꟊ7Hka9ʦ{'_L?5⇃e(&3f_(hŽ3*něhS|,RO۴J]T\_ySy{yY/)g3S@22J66Bhu[R򥯔fHO=3=H\D_.|iVTy?/ eäD`atXppxUKԣ .lX c D !pj dO%@!$<<8|n˧eQ\IQ[2a(^NMp2sP6QOD%LZ2:JQ9 V k))8<kfc LWѓIM+kI%, )ҝ9[*z15~f]9&3RALȔt:սJ)o@$wtV_2b Rv"Ø&OjHKcQqb+}),.Hש4+䋪Ģ)%DYz_vh"ɵΰ$IgnF$Ll8L߲BJR-2 ICsՁ3N^E2Nm~+PWnkޢ5b X׺nfk8@+־y¤έץ֊Iz;^λˎmÆtK/Táw-U5w}4hHͭs-O`!䒼`lxy&ݣfg*4Lfԟbp6;Q$<5/#hIMIٿDF\J S'sL<*ьnSr,~uƭLNxff-}~Kf$9iಉ8ak~,`V{mҙӸҷ&1*g^h LCCTE^RxmJÑ}w-ltJ%HrŲ#TenzmJ$V,*R)An9P 9t;' "ǩra-kFG#?ROF `)cXvX;&n6$,0u"XVN^T'ce2zS&qMcM̋>yLvPOTIQģGנkTTeKCĦ^+ƥqA_'NhZIܸcRy%dK4 >yw(Njo.̋Hk~E."ҋH"ҷ/" 0ڵ'U̡mQzGmUkof{2 r" ܩ~875y̓PO+/_yD+3}D.d짌gp6nW,-셃Kx81Ay@r"ZEsA\A]Dٮ݊Jf= C wto;G 7=gellI[GN~LtLMCҫNi1vٖtvcmkj5}#i; 0٠VV.("W~?uCڎXzy2K*N00۰Aup㗟I?ra('#jo3,u;uk6畬|Ql2Ի$+(Fڦ&)qQ\P}GM#F0 2:VWюDbn݇I;Kw2w-nrQ,ݢ5k4{+k]s͎XO%u i.tYXAL(J@->3ٍ醘]DbgLdA2#: #1Tށ 8ɘl*w}(ϒ[rՒA5SM#1{J/7FLg,hQR ghpt^·䛸5~ؼNv`"E*3'gen_ \&~ ;'a蝦J<9BQւ]aoܠރȭ  g˸3Qbk.7Ȑ݂dpns%.μ֪ FOGh[{CY(29M\dzGͯuM&wD2\L_s 'Px+xP_ *װ߸ %cPruvudMϳ.@=׮l3O2|9&Q `6-5ٯ2 񡣮]CK%E`mP]pW|oE_n &Ι&U:nxeYsnhu#dYkJ"]24uo_9[vVS_TDN2zZeb#3b2_rX.ŕOKkzݫt-W#vD,|%g2@7L]D3`&,7o& YSި P%x0e5/+=\iJf?d|e0D`e_ H^;ǿ6Mo/r<}E:ɚr=ջl$WХZ&X>Kf|PiMVfUJZւE^fd+'.8ET4 /.oLԬa63WWYۂwޕf'JJ,{ҿ%iW5J-KqkAn/vVfsUVVڟ=x{k03kc*S$`37}HMe?WOˏ[smTkK—yWxb2237.-PvjյMc{G|~K_?F|_"緌+p'p{0*hv~nY# A#{k@Ř]9dkwpfEjn*J0.:pY]py? Θ+N^50Jh"K \ [Y}`HR)TΞ́﫚}'9z߻hnS*tooMaդ}7XP;nw}Xwne}t)B:Z髫#;R񥍻ej 0'jvyxCS9/ 77/s}ǒ8T{%y[n-(weD~?o7

鲁迅的《自嘲》详解
鲁迅的《自嘲》详解

鲁迅的《自嘲》详解
原诗
  自嘲①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③.   横眉④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⑤.   躲进小楼成一统⑥,管他冬夏与春秋⑦.
  注解
  ① 《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3日: “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道:‘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凄成一律以请’云云.”按,十月五日郁达夫在聚丰园宴请其兄郁华,请鲁迅作陪.闲人,(《三闲集·序言》里说:“我将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印为《小说旧闻钞》,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而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指为‘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所以把杂文集名为《三闲集》,又自称“闲人”.打油是自己谦称是打油诗.偷得半联,有三种说法:一、郭沫若同志认为即借用钱季重的“饭饱甘为孺子牛”,不是半联而是半句,见注④.二、借用南社诗人完姚鹓雏(锡钩)的诗句“旧帽遮颜过闹市.”三、熊融同志提供,那天鲁迅赴宴,郁达夫开玩笑道:“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用上一天想到的“横眉”一联回答他.郁达夫又打趣道:“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解脱?”鲁迅说:“嗳,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所谓偷得半联就指第一句(《别》,《人民日报》1962年2月22日).按,一说是借半句而非半联;二说,检《南社诗集》没有找到这句诗;三说较合.日记所载诗中“破”作“旧”,“漏”作破”.后来鲁迅为日本杉本勇乘写扇面时也曾与这首诗,诗中‘对”作“看”.   ② 华盖:鲁迅《华盖集·题记》:“我平生没有学过算命,不过听老年人说,人是有时要交‘华盖运’的.……这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华盖,象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古今注》:“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这是指黄帝仿云气作的车盖.   ③ 漏船句:《吴子·治兵》;“如坐漏船之中.”《晋书·毕卓传》中毕卓说:“得酒满数百斛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④ “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不仅意义深长而且形象鲜明.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但鲁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鲁迅在这里给予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这同《无题》“一枝清采采湘灵”里的“无奈终输萧艾密”一样,“萧艾密”指敌的众多,跟“千夫”的指敌人的多一致.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所指责的独夫,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毛主席说“‘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是极正确的.   ⑤ 孺子牛:郭沫若同志在《孺子牛的质变》里,提到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引钱季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指出“但这一典故,一落到鲁迅的手里,却完全变了质.在这里,真正是腐朽出神奇了.”(1962年1月16日《人民日报》)《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齐景公爱他的孩子,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绳子,让孩子骑着.孩子跌倒,扯掉了他的牙齿.   ⑥ 成一统:这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⑦ 管他冬夏与春秋:即不管外面的气候有怎样变化.鲁迅在白色恐怖下经常遭受压迫,所以比做交华盖运,比做“未敢翻身已碰头”.为了避免反动派的追踪迫害,在过闹市时,用破帽遮住了容颜.就是这样,处境还是非常危险,象漏水的船载着酒在水流中浮着,一不小心就会沉没.处在这样危险的环境里,鲁迅采取的却是决不妥协的坚强的战斗态度.
  典故
  《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的“孺子”指春秋时齐景公的幼子荼.齐景公非常爱幼子荼,一次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绳子,让他牵着玩.不巧幼子荼跌了一跤,因此扯掉了景公的牙齿.   清朝洪亮吉《北江诗词》卷一引钱季重诗:“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将“孺子牛”解释为“小孩子”.
  题解
  对题目《自嘲》的解释:一是说:“至于鲁迅所题‘自嘲’二字,只不过是一种曲笔,实际上,鲁迅先生是无需乎自嘲的.”既然无需自嘲,那末为什么要“自嘲”?说曲笔是不是说没有“自嘲”的意味?问题还不清楚.二是说:“本诗名为自嘲,实则是对敌人的讽嘲.”那么是嘲敌而不是自嘲.要是真的没有自嘲,那何必题《自嘲》呢?三、“自嘲就是自我戏嘲.鲁迅戏嘲自己的什么呢?戏嘲自己的遭遇,戏嘲自己的境况,也即戏嘲敌人对自己的种种迫害.”“它是自嘲,每句诗戏嘲的对象,始终都是自己.”戏嘲自己就是戏嘲敌人吗?每句诗都是戏嘲自己,难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两句,也是戏嘲自己吗?   那末“自嘲”应该怎样解释呢?“自嘲”这样的题目是有它的来源的.《文选》里有一类叫“设论”,收了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班固《答宾戏》,这三篇题目里就有嘲和戏,第一篇《答客难》就是解嘲.这三篇都是解释客人的嘲笑自己,不是“自嘲”,同“自嘲”不同.但《汉书·东方朔传》里说:“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谕.”是东方朔假设一位客人来嘲自己,并不是真有客人在嘲戏自己,还是自己在嘲戏自己,再由自己来解答.扬雄的《解嘲》、班固的《答宾戏》,直到韩愈的《进学解》都一样,都是自己假设一个人来嘲自己,实际上是自己嘲自己,再由自己来解答.所以《文选》上称东方朔等三篇为“设论”,说明这位嘲自己的客人是作者假设的,即作者的自嘲.这类文章都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嘲己,一部分是解答,实际上是自嘲自解,不过形式上作客嘲自解而已.   鲁迅的《自嘲》就是从这种“解嘲”的文章中变化来的,去掉它的形式上的客嘲自解,采取它实际上的自嘲自解,而称为“自嘲”.过去的“解嘲”,实际上分自嘲自解两部分,鲁迅的“自嘲”也分自嘲自解两部分.过去的“解嘲”,先假设客人向自己提出问题嘲戏自己,鲁迅的《自嘲》也先提出问题来嘲戏自己,如“运交华盖欲何求”,实际是提问句,交了华盖运还要求得什么呢?过去“解嘲”的文章都有嘲戏自己的话,象东方朔说的“唇腐齿落”,扬雄说的“官之拓落”,班固说的“纡体衡门”,韩愈说的“跋前止疐后,动辄得咎”,“头童齿豁,竞死何裨”.鲁迅也有类似的“自嘲”,如“未敢翻身已碰头”,跟“纡体衡门”的怕碰头,和“跋前疐后,动辄得咎”相近;“破帽遮颜”写自己的形容,同“唇腐齿落”、“头童齿豁”写自己形容的也属一类.这是写自嘲的部分.   过去的“解嘲”写到“解嘲”这部分往往自占身分,如东方朔说的“计同范蠡,忠合子胥”,扬雄说的“今子乃以鸱枭而笑凤凰”,自比凤凰,班固说的“和氏之壁”,   “旷千载而流光也”.鲁迅也有解嘲的话,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的深刻的意义,已经由毛主席阐发无余,自然远远超越前人.因此《自嘲》有自嘲的部分,并不象上面引的解释认为“自嘲”是曲笔,是“对敌人的讽嘲”.说自己交华盖运,未敢翻身,破帽遮颜,怎么是“曲笔”,怎么是嘲讽敌人呢?难道说交华盖运就不是交华盖运吗?说交华盖运又怎么嘲讽敌人呢?《自嘲》又有自解部分,也不是每句都是自嘲.   当然,鲁迅的《自嘲》同前人的“解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不同.前人是客嘲自解,鲁迅只称“自嘲”,这是命题的不同.前人借客嘲以鸣不平,借自解以占身分,主要是自我解嘲,对自己的不平不敢触及封建统治者,还有美化封建统治者的作用.鲁迅的《自嘲》,是革命的诗篇,是敢于刺向国民党反动派,是表明了他对敌人的藐视,表明了为革命事业战斗到底的决心.那末用前人的“解嘲”来比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正说明鲁迅在创作上的发展,正象鲁迅的《我的失恋》有所继承而又有发展那样.指出这点,有利于我们对《自嘲》这个题目的理解,使它更符合于诗的实际.
  翻译
  诗的题目叫“自嘲”,离开了“嘲”的艺术特点而直接阐释此诗,那就会让读者把本诗理解成一首豪言壮语式的明志诗.“嘲”的艺术常规武器是反语,这首诗整个来说是说反话.反话自然应做正话解,但首先要从反话来鉴赏,才能领略到鲁迅在本诗中体现的他那种特有的犀利、辛辣、乐观的幽默风格,对人民无限爱对敌人无比憎的情感,从而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现试用白话直译如下:   (鲁迅)在白色恐怖下经常遭受压迫,还没有翻身,就已经遇到了困难.为了避免反动派的追踪迫害,在过闹市时,用破帽遮住了容颜,就算是这样,处境还是非常的危险.就像漏水的船载着酒在水流中浮着,一不小心就会被江水吞没.无论凶恶的敌人会对我们怎样,我们都绝不会屈服.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具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处于反动派的迫害下,我选择了躲避,躲进了小楼,浑然不管外面的气候有怎样的变化.
  理解
  这是一首人们熟知并传诵的名诗.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极其精当地阐述了诗中这一联的正面意蕴,也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对于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鲁迅诗中表达的思想无疑很重要.毛主席对这种精神给予极高的评价.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是写实,但又不限于写实.当时反动派丢掉东北大片土地,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国民政府躲避敌人威胁.迁都洛阳,一直到这年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迁回,所以讽刺它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里.   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不仅意义深长而且形象鲜明.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但鲁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鲁迅在这里给予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这同《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里的“无奈终输萧艾密”一样,“萧艾密”指敌的众多,跟“千夫”的指敌人的多一致.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所指责的独夫,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毛主席说“‘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是极正确的.
  分歧
  关于《自嘲》,在解释上还有一些分歧,可以讨论一下.   其次是最后一联“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解释.一说“最后两句是讽刺当时那些只顾自己舒适自在,不过问政治的人”.二说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迁都洛阳,直到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有迁回.三说“‘躲进小楼’再一次表达了鲁迅一贯主张的‘壕堑战’的思想.‘小楼’是掩体的工事,是前线的战壕.躲进小楼,乘机出击,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四说“‘成一统’意思是自成一统,与蒋家王朝针锋相对.‘小楼’虽小,但作为对敌斗争的一个前哨阵地,是与无产阶级整个革命斗争联在一起的.”   再看前人写的“解嘲”,在后一部分是怎么说的.东方朔说的是“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扬雄说的是“惟寂惟寞,守德之宅”;班固说的是“慎修所志,守尔天符”.都是讲自己安于寂寞,有以自守,不是讽刺别人的.一说讽刺不过问政治的人,是不恰当的.要讽刺的主要是敌人,对不过问政治的人是教育问题,不是讽刺他们.鲁迅讲的“躲进小楼”同前人的“廓然独居”,安于寂寞,在形式上也有相近处,当然两者的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退守,后者是战斗.   “躲进小楼”怎么战斗呢?是不是以小楼为壕堑作壕堑战呢?我们只知道当敌人攻进城市作街道战时,才躲在小楼里,以小楼为掩蔽袭击敌人.鲁迅反文化“围剿”而战,怎么以小楼作壕堑呢?反文化“围剿”而战,一定要利用报刊作为战斗阵地,向敌人进攻,离开了报刊这个战斗阵地,即使躲进小楼,又怎么去攻击敌人呢?鲁迅的壕堑战,是他写战斗的杂文时用各种笔名.来迷惑敌人,是他写战斗的杂文时用各种巧妙的艺术手法来蒙蔽敌人的眼睛,是这样来掩蔽自己,进攻敌人,而不是“躲进小楼”来保存自己,打击敌人.三说恐怕不符合实际.四说认为“躲进小楼”是坚守阵地,“成一统”是与无产阶级整个革命斗争联在一起.但原句是说“躲进小楼”成为一统,即躲在小楼里成为一统天下,并不是以小楼为据点,再同革命根据地联系起来,才成为一统天下的.正因躲进小楼成为一统天下,才和“管他冬夏与春秋”相应,外界的政治气候不论怎样,管他呢!即不管的意思.倘以小楼为据点与无产阶级整个革命斗争联在一起,那就得密切注意外界的政治气候,怎么可以不管呢?所以四说不免求之过深.   那么这两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成为我的一统天下,管他外界的政治气候有什么变化,这是“自嘲”,但又不限于自嘲,也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这两句,既是“自嘲”,又是借“自嘲”来猛烈攻击敌人,刺中敌人要害的一击,这才显出“自嘲”是革命的战斗.这两句跟“横眉冷对”一联作了有力的配合.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此句表现了鲁迅坚决与反对派斗争到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
  创作背景
  鲁迅此诗作于一九三二年.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载:“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在此之前的十月五日,郁达夫请鲁迅吃饭,同席有柳亚子.“闲人”指鲁迅自己.“打油”是鲁迅对自己诗作的谦词.鲁迅晚年得子,疼爱有加.那天去赴宴时,郁达夫借此开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遂用“横眉”一联回答他.郁达夫又打趣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这便是鲁迅创作此诗的由来.   后来,毛泽东出于政治的需要,对此诗作了新颖的解释.臧克家的诗《有的人》中,对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也作了转述.我想,在“反右”或“文革”中,谁如果用“小孩子”来喻指“无产阶级”,那肯定是大逆不道的.
  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