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翻意 《送东阳马生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07:06:07
断句翻意 《送东阳马生序》
xZRcɕD\]Ta<.LgItqHP $@$tCz]sf̣sRH 䈊nts{[y1`rptjVc oO~*;zD1hvH]8;ʵ]?1n#~޷ [i;aC3KؑctUܮv`f9#Q:e͉pMlLFTyiTf`ׇ*&q̈́~ڞUN ]uFjRCȄmJ~Wt` Z|fvOwExװq3&v-Ap'2QsZ5ш7f"ն넵Dn@fEn׌Z $7\ʋZd˔#EDEd[ǘLvD7"sidbvDv|fs``s!j _vњ`7XQJaliќ;0DtBg yk. Z7V̌ٶq>};]߱*fR 4o)۵~g݈5\a?Fs&j-þJV.ف$v}ߎ ϛU1%hoEl+Ly1oS蚉}k8Ss^,'}2lhsXv_S{peXZ'>82V.lX.fnn[lktƭaj歕ᷕ0_HD(JQiڑ?k|ZAC[V'nRv(J 0 [7}gc8tyրE;PU"S$h?F%_WRjjh3J*ہOS'fKel3hXh6{ b1,ѬϳTau"t*R=~ZLu %(Kqmjh^iTPZ=DŽн}_É"]QIi90" eL- ЛwG !.uPXbh=G0VYG\[IѬUF՜9.CoR7+walѮ-3˵ZOѮu?pB,48-l84WBn8ڊ-!Yen nsv0 e`2Gݵ.(Z9BC.!$< rB9u2]MO~3$J&f0^zps Us`6[PHU EV. 4B\-8X 1C*|+%DCSah"XG(8ض @:s+Eȶ$Leڹ! IҸLBfrNAJOݦ)0P#+t(#p^̹ؒ(UwڭC0)YoC197ȉ^B8 *(ЖK{C[y cv\ŢT\֖ʦh ;|A:!LD)c!N2);اD\rV 1rk}=0WP$ "l!q^ zu"rK79Sڮƈi{d/@"|0MXyI/;!5ʆ:(v/h C"2۠/95 OgLlv,IT p x QP:)# 3(_BdA4XejTd|nm#8ң ';} 0-y2:j OypX Qދ1>F{'ϕDVw6lɜ"4:#f5 .pE84B!.<X8~1 uxY~*/tUdT_nSDYݫ]#pF _Զ,o5Bk+wRBTA'јX&4G1:˯=&paM83;lS$5_g f+?lteq5'U|r(m! '(B>k*^¯9PYJ8g*qc_R(gQce>RźKt5U3uwר޼^ArHi͵SWp0W8`u_E|߾; 3_SVv\7ҕ]/z/)7cdXI뀃cݩ !:膼ey}]P>_/Ӣ7BYsjO9k/rpzhg#є -Ax h!Ҿ YJjwѬsh֦B ;Sw ~D9Ń YХ~1T/w$T;E;rih Sj'p}yҽ$H#@~HC:i]֤p‚yFvn^S!B|YgӕJOqͪz%!H-|eX3+DjgHPt1.Wj؊ԿWd(c"e/ejD#G #mݨWYiHg:r*f1{Tix:R: 3,Vg+5^$]ǫ2څDr"M%QۄKT, Lʙ@fu%u6ʤ\J)Geiiʇ4QZӪr0TqS^Ť2y)'ĽTGe_RIKi;SMZZ>!q!%¨BZ'gzΰD)M/?B6*λ us滻Y\R18g7 309]#46'793:INGX9d_$q;4 Nn~2XJ1IS6 N*ldP H,*CCP 1 }L*L;+Nᇪb*sDzc,QRԃUp[2L*0cEsFead yI9FuH98D̕G9}T}@*3QH9)>FJI㘄8O%҈SzOT4H@ğI+Ő ߣNDr]z)<`*VF2vW&iGt])W|{S8({D:U=vJ9Oez{ =~gP~p=. U{DT~QQ"J>BGUGQB|x*%~)յNKuNړ2E=DM6\S%*gPTeOr)DUO8&z$Tx6e&J?B[7?ʌqꪒUy$LS ZV$Vix*aCTVUYUPwL%rQJ[W`}.AXc"ItGsھZ[H

断句翻意 《送东阳马生序》
断句翻意 《送东阳马生序》

断句翻意 《送东阳马生序》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mào)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èi),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dǐ]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选自《宋学士文集》(又名文宪集)
译文
  我年轻时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赶紧跑去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就能够广泛地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交往求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缓和自己的言辞脸色.我站着陪伴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脸色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解释;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巨谷中,隆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深达数尺,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冻僵得不能动弹,仆人用热水浇洗(我的手脚),拿被子围盖(我),过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同屋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挂白玉环,左边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宛如神人;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大概我的勤奋而且艰苦就像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这些学生在太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要是)他们学业有不精通,德行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就是用心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学习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称赞他贤能.去官之后进京朝见皇帝,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做见面礼,言辞很流畅通达.同他论辩,语言委婉、神色和悦.自称小时候学习用功、刻苦,是可以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1]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2]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2]余:我.   [3]嗜:喜欢、爱好.   [4]无从:没有办法.   [5]致书:得到书.致:得到.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词. 借.   假,借用.   于:向.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7]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8]走:跑,赶快去.   [9]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0]以是:因此.   [11]加冠(guān):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2]患:担心..   [13]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14]游:交往.   [15]尝:曾经.   [16]趋:赶到.   [1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请教.   [18]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   望,声望,名望.   隆:高.   [19]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20]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   [21]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提出.   质,询问.   [22]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23]或:有时.   [24]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25]至:周到.   [26]复:这里指辩解.   [27]俟(sì):等待.   [28]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箧:书箱.   屣:鞋.   [29]穷冬:隆冬.   [30]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31]舍:指学舍,书馆.   [32]支:通“肢”,肢体.   [33]媵(yìng)人:婢仆.   [34]汤:热水.   [35]沃灌:浇洗.沃,浇水洗.   [36]衾(qīn):被子.   [37]拥:盖着.   [38]而:表承接.   [39]乃:才.   [40]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41]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42]朱缨:红色的帽带.   [43]腰:挂在腰间.   腰,名词作动词.   [44]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5]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6]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敝,破旧   [47]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48]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和穿的.   奉:供养.   [49]盖:大概.   [50]道:说,讲.   [55]诸生:指太学生.   [56]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57]县官:这里指朝廷.   [58]廪(lǐn)稍:官家给的粮食.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59]裘(qiú):皮衣.   [60]葛: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61]遗(wèi):赠送,给予,这里指接济.   [62]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代指有学识的人.   [63]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64]流辈:同辈. 流:平.   [65]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66]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67]谒(yè):拜见.   [68]撰(zhuàn):同“撰”,写.   [69]长书:长信.   [70]贽(zhì音至):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71]夷:平和.

答: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通过其艰,反衬其“勤”,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能够如此勤奋。 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

原文及翻译
原文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jiǎ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qū)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jià...

全部展开

原文及翻译
原文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jiǎ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qū)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jiàng)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shè),四支僵劲(jìng,多音字)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shè)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bì)衣处(chǔ)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mào)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zhuì)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miù)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ǐn)稍(shāo)之供(gòng),父母岁有裘葛(gé)之遗(wèi),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è)余,撰(zhuàn)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hé)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dǐ]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选自《宋学士文集》(又名文宪集)
译文
  我年轻时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赶紧去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就能够广泛地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交往求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填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缓和自己的言辞脸色。我站着陪伴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脸色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解释;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巨谷中,隆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深达数尺,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冻僵得不能动弹,仆人用热水浇洗(我的手脚),拿被子围盖(我),过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同屋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挂白玉环,左边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宛如神人;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大概我的勤奋而且艰苦就像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这些学生在太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要是)他们学业有不精通,德行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就是用心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学习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称赞他贤能。去官之后进京朝见皇帝,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做见面礼,言辞很流畅通达。同他论辩,语言委婉、神色和悦。自称小时候学习用功、刻苦,是可以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1]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2]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2]余:我。   [3]嗜:喜欢、爱好。   [4]无从:没有办法。   [5]致书:得到书。致:得到。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词。 借。   假,借用。   于:向。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7]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8]走:跑,赶快去。   [9]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0]以是:因此。   [11]加冠(guān):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2]患:担心。.   [13]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14]游:交往。   [15]尝:曾经。   [16]趋:赶到。   [1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请教。   [18]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   望,声望,名望。   隆:高。   [19]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20]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   [21]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提出。   质,询问。   [22]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23]或:有时。   [24]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25]至:周到。   [26]复:这里指辩解。   [27]俟(sì):等待。   [28]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箧:书箱。   屣:鞋。   [29]穷冬:隆冬。   [30]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31]舍:指学舍,书馆。   [32]支:通“肢”,肢体。   [33]媵(yìng)人:婢仆。   [34]汤:热水。   [35]沃灌:浇洗。沃,浇水洗。   [36]衾(qīn):被子。   [37]拥:盖着。   [38]而:表承接。   [39]乃:才。   [40]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41]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42]朱缨:红色的帽带。   [43]腰:挂在腰间。   腰,名词作动词。   [44]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5]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6]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敝,破旧   [47]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48]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和穿的。   奉:供养。   [49]盖:大概。   [50]道:说,讲。   [55]诸生:指太学生。   [56]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57]县官:这里指朝廷。   [58]廪(lǐn)稍:官家给的粮食。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59]裘(qiú):皮衣。   [60]葛: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61]遗(wèi):赠送,给予,这里指接济。   [62]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代指有学识的人。   [63]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64]流辈:同辈。 流:平。   [65]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66]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67]谒(yè):拜见。   [68]撰(zhuàn):同“撰”,写。   [69]长书:长信。   [70]贽(zhì音至):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71]夷:平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