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故乡到底在哪里要有证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6 19:53:55
老子的故乡到底在哪里要有证句
x][r*IJ/ j)Yf6xAI)`/u3"3j sNx *1?TUIf<=܏)5WG<-*;Vιjc)nQJU??"uϿRS}]T$V08HZjX>F+X*zn>\Ã39NwzYK\)\I-fAf/[fnT*Xg@71PegZEU^Ьo1~z?U^}{jx/UkoAwu!gz20WOP<~#! )| cK~Ue O~o:l›'Lʣ<*/'xNˑΞ@2{:}ևSe%#dmǘd>LջV' # 9mHaO Y2cV&x&if+˛-vۖ"ʉ[޲2fJP`){󳸁/Q+A;NjOuuZJa<=QQZBU$?F|JeIyJE/B$"|B| ~M6QWU՗eeg]?@8SKKW"Y͓D̯ͻ], 5e[EoA?X$ԇ1}}pETAY9g<Ph,T=h凲 @e\<$ӿ}\E^иK-4-h hwF6!* 7ϞUݜTtg;Wi :s>*ctZm:Ug#HPaDDXf5s,a0H& >f̢mѲVeu/2X7zإQK%B{f4Ō%|@2U#`aZ'tJxf[-לټɷ6S#5^T!99@>Xߘ7lLK|975|rO\c UF_qh; GjUᮯu#uu ZE呺;qTU]Xm"Z䣩s8aoj=,ןa wK*= *M\)Ot7FxxGݘ=/囶_i?B|L,z>TwZ<+ =(9W1Ǖzs^VmdD>U1O6S{gn٭@!wB(,`pjye [%迬|sC PH`BEGy-g|Bv-B [V;W.,g^5Ýzr@FMRF%,4"y/<oE qJ`MKyD)T.`җ]_|+%N0eR PI7YL_ Zt>\CsԹStbzbCD*U.ӀnРdy֗7^*Kg8HOǯ@F*|ݶTUu4`׷@q;uF90 38섏is FMja]!𬎷/1 W`,dɊVF"jwh2#ByGwqM%6᣽E^41GjfBt[t3 -LXXe,> YުnCf.'#Da>ƍw Fep.:+#<\uXvE}'RUhRSe_ ba[Ƶ^}5UAj!Jq NgW\֣ɬ̨ R]-miclQ*`߰8ԙOADp4 i"UV ȇVi){;S+u<IM@ iciT>@DJxH"dbyc^ XtEdɱ3j|V7h(=QxrΘA~ڂjא"BHB#ð_6M`q5ǐXnaWb2c6z#MlWt,km. Ό'Pu6}_C!Qnwi]P_"X&|knfY׺[ x$T9-ں)4orI @7SQZΧ<KakqfP&Zc00Bm2n2Jx~zblC tj4WFG1B3'=P2[j">}3貛#12#@ey̘u7a_@^Sρv"D@kʾ6iiJ\(}!g݌l QC&ˤ**mXrV9 Xhp.Ch:!iz ּ3{DL3m؊Rz\M1̻ɝKjN G0yd%WC1@x3a9'p 61kB&g8DԐ B)o-&Xbv*}xƸd: Q7Ezw'zi#))_oд<:CjB /iFhFFo 3`X i}dik~{"faJ/= /4njh/X# ,"?ƢImC1u S:Pos4w_ݗzҢwK^}n#LXX>ף'~#o )m[4: %:ibz݁ܰ"Utٮ$ЍUpDsLW^p֋socpG) uQY//55zFEM+U"zJlFeP,FRfX,ǰ0J 0Ɂ)x V/fI%B?ZFBrP8ủH&,-QQaʈꬪFpVxkK ɾhۺw{ mhHB K*Ӂ)ѻLx2{'pWAc Gp]7Q\Gۯ2k=qh9OvϞ ɢHלb37c>6K-Fj[Zp-L9ݭs>{SnxwACa"2*Azo*Ju&U.˴ T~;p$ x 9Y)-]U /  $⟽Z{& }e2(#fm`޲:5aZLְCt# S8zL Qxrg67aN@JݝO$\޸IzVQ nBG32oK6Fd b`%ȁ2DM]4 dͳ$=jj7ef ?Đ"Gx b~wwNHIiMڊCQS> VS-""|7o⑍əXB>X= ޛ9FE7ح!0r$;sKlVUq :~[FI8r4cg5F9s@gq,׌*]1|Y!]@̯ɳ] 4%KBNjPcM461Ut7&gcTS%)ص?^ݢ >*7g:`ndgU>/ W-$<84bxdxt32`ۍYI'EI*&eC+Vʐ]nZaQtLU~2O)ۘ槉{*ޜg]%?Ym<ːG7ju#:f"1 `%B1A:#c%12*nXI2D,[AȵJϣd0 3% `L XxP f,rY8xH=T$eFN1![(yԭ 8E޷AB7$J!\7;TgE@liǬ l{ 8'VnRiǚ`L#*Ĝa?e[_y4 ѧf2J589=lWE5r @,-ex;WCKOʄjLv'NpowI;6zl=h|lfO0 nHYFv4@uZc-X7 ¦ѽ ^8pXٿ*0X6"omGNrp%|/|'lg{ĺL~?얁*Q0\P<ύ[V#FD P|s'XXG'֜RQrY.9۶ ]nԨ7ZՈ *|[hpBei* |.G|57`xfb9&X-~8POҟbt-J M;J\wtOx#rI7 qJRXûKAU#oq 5;UY(`1 %*dh8Xi(ޖ[ )Vqg8NSw% #t*=5hkފ.|}Њ-aİ NC!cw;clΝXᆺTSf [mR)tbզ<ʷq.w ,OgX_:99("4e8t)8pyHpE5S{G1sNZ $vL}\a/yq)ŜyQhDG_G+GaPpt.>Ky4wJm`%MǮSfk]fk-V5gnMbA~6Cq3&TUG%bkL2=Rqs~|qCDBXi^ K'~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9%uX

老子的故乡到底在哪里要有证句
老子的故乡到底在哪里
要有证句

老子的故乡到底在哪里要有证句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管理藏书的史官).他与孔丘同时而略早.孔子到周,曾向他问礼.老子见周衰,即离去,莫知其所终.一说老子即太史儋,又一说老子即老莱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
老子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分上、下篇共5000多字.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强调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他抨击当时的统治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他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充满着辩证唯物思想,是人们经常引用的经典语言.在物质上,他强调“知足”与“寡欲”,进一步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出人无私心时处理事情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各尽其力而不争名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他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的思想,这和当今重视环境保护的观点相当吻合.难怪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强调,21世纪东方文化将逐渐取代西方文化,即“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济西方文化分析思维之穷,把全人类文化提高到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
《老子》是一本道家的哲理书,但它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之句.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维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修词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其修辞比况,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
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由于周天子己经没有能力维持整个国家的和平,于是诸侯常常互相打战,弄得民不聊生.老子很讨厌那些自大的王侯,也很讨厌那些替王候出馊主意的读书人,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计,因此就写了一本书叫做《道德经》,里面告诉我们王侯欺骗老百姓的方法,以及那些出馊主意的读书人所说的道理,其实是错的.《道德经》里面首先记载了「道」,「道」有很多意义,老子认为我们的世界就是「道」变成的,「道」也有「行得通的正路」以及「宇宙间最高真理」的意思.
老子认为「道」产生我们,供养我们,却完全没有要我们回报他,他又从来不会伤害我们,因此我们都要像「道」一样不可以伤害别人;我们要学习「道」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更不可以要求别人回报.甚至别人给我们很高的名位,我们也不可以自大的以为我们的名位是应得的.
老子思想中,还说如果我们要真的很伟大,就要像大海一样能够容纳所有的小溪流.他还说我们和别人相处,要像天和地一样,互相包容,大家才能够长久快乐的生活,千万不可以只顾自己,自私自利的独活.
老子还认为世界上死掉的东西,都是长得过于巨大和僵硬的;活着的东西都是细小以及柔软的.因此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都不可以过于自大,也不可以僵硬,否则我们就会走向死亡之路.
老子所写的《道德经中》除了以上所介绍的之外,还有小朋友不容易了解的哲学、美学、兵学、教育学…….等等.
老子被公认是古代世界的三大圣人之一,与希腊的苏格拉底和印度的释迦牟尼齐名.二十多年前中国大陆的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了最新的《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前几年又在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发现《简本老子》引起了学术界很大的讨论和研究.根据统计,有关老子《道德经》研究的书,在世界上就有一千七百多种,甚至纽约时报还选老子为世十大作家的第一名.所以慢慢的老子思想就变得越来越受世人重视了.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是老子最后去那里呢?有人说他骑着青牛到西域塞外隐居去了,却没有人知到他住在那里.
老子
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在世界的东方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镇降生了一位伟人老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被当代评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会上仅有一些哲学观点出现,从《老子》开始形成了系统的哲学理论.因此,鹿邑这块宝地,即是降圣的仙乡,又是东方哲学的发源地.
据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郦道元《水经注》称:“边韶老子碑云老子楚相人也,相虚荒,今属苦,城犹存,在赖游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元初涡河由太清宫南边改道走太清宫北边).翻阅历代国史,各种词书,名人论著以及《河南省志》、《归德府志》、《鹿邑县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确记载,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史学界、哲学界、宗教界及研老专家,或著书立说,或撰写老证论文,认为老子生于鹿邑太清宫镇证据凿凿.据《毫州志》记载:“太清宫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属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顺治时期,今安徽与江苏合称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项“辨讹”,专门考证旧志中的讹错其中有对李耳的考证.结论是:“李耳,归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邻六县,惟谯、城父二县今江南境,余俱属河南.旧志载李耳凤阳人物中,误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却有这样两段记载:“太清宫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犹存,旧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改”.再一段是:“陈抟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地,旧志收入颖州,与老子误同,兹并削之”.写得明明白白,自动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记载.一九九一年,新华社合肥五月十日电,报道安徽毫州决定举行世界老子学术研讨会的消息称:“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称聃,是与孔子同时代并齐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家乡在与毫州毗邻的今河南省鹿邑县”.实事求是,是我们传统的学风,应该发扬光大.
老子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从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群众尊称为老君爷.老子由人而神有一个历史衍化过程.唐代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非突然而来,盖早有“太上玄元”之名.从司马迁讲“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说明西汉时已流传着老子修道养寿是活了几百岁的活神仙了.东汉边韶《老子铭》曰:“老子先天地而生”,又曰“老子离合于混沌元气,与三光为始”.老子在后汉时期,已经完全神化,成为尊神、教主,所以汉桓帝于宫中产黄老浮屠之祠,把黄老与浮屠并列,前者是道教的教主,后者是佛教的教主.这里所谓的“黄老”即指老子而言.因此在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命中常侍左官到苦县(鹿邑)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年)桓帝在濯龙宫亲祠老子.可见这时老子已经成为神圣的教主.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道教宫观,鹿邑的太清宫始建于汉延熹八年,老君台始建于唐初,香火久盛不衰,老子以太上老君受到群众的尊奉.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两千五非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从古至今注释者三千余家,出版发行量居世界第二.当今,兴起了全球的“老子”热,老学研究空前高涨.最近几年各地连续召开国际性的老子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三年德国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四年鹿邑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五年中国社科院在西安举办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这样频繁的国际性研老活动,历史上是没有的,它樗着老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达到了新的水平.
老子思想所以能够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对远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主位的影响,并对现代文化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指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的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体体论、辨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 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藏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思想体系.所以现代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仍需要借鉴老子哲学思想.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义.他提出了作为人生价值根源和基础的“道”范畴.老子的“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成为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应顺任自然,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在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上,老子提出“无争”的处世原则,主张挫脱解纷,和光同尘,反对争功名利禄,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长生久视之道”.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我们要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和谐的天下,创造美好的人间.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管理藏书的史官).他与孔丘同时而略早.孔子到周,曾向他问礼.老子见周衰,即离去,莫知其所终.一说老子即太史儋,又一说老子即老莱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
老子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分上、下篇共5000多字.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强调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他抨击当时的统治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他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充满着辩证唯物思想,是人们经常引用的经典语言.在物质上,他强调“知足”与“寡欲”,进一步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出人无私心时处理事情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各尽其力而不争名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他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的思想,这和当今重视环境保护的观点相当吻合.难怪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强调,21世纪东方文化将逐渐取代西方文化,即“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济西方文化分析思维之穷,把全人类文化提高到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
《老子》是一本道家的哲理书,但它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之句.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维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修词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其修辞比况,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
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由于周天子己经没有能力维持整个国家的和平,于是诸侯常常互相打战,弄得民不聊生.老子很讨厌那些自大的王侯,也很讨厌那些替王候出馊主意的读书人,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计,因此就写了一本书叫做《道德经》,里面告诉我们王侯欺骗老百姓的方法,以及那些出馊主意的读书人所说的道理,其实是错的.《道德经》里面首先记载了「道」,「道」有很多意义,老子认为我们的世界就是「道」变成的,「道」也有「行得通的正路」以及「宇宙间最高真理」的意思.
老子认为「道」产生我们,供养我们,却完全没有要我们回报他,他又从来不会伤害我们,因此我们都要像「道」一样不可以伤害别人;我们要学习「道」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更不可以要求别人回报.甚至别人给我们很高的名位,我们也不可以自大的以为我们的名位是应得的.
老子思想中,还说如果我们要真的很伟大,就要像大海一样能够容纳所有的小溪流.他还说我们和别人相处,要像天和地一样,互相包容,大家才能够长久快乐的生活,千万不可以只顾自己,自私自利的独活.
老子还认为世界上死掉的东西,都是长得过于巨大和僵硬的;活着的东西都是细小以及柔软的.因此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都不可以过于自大,也不可以僵硬,否则我们就会走向死亡之路.
老子所写的《道德经中》除了以上所介绍的之外,还有小朋友不容易了解的哲学、美学、兵学、教育学…….等等.
老子被公认是古代世界的三大圣人之一,与希腊的苏格拉底和印度的释迦牟尼齐名.二十多年前中国大陆的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了最新的《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前几年又在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发现《简本老子》引起了学术界很大的讨论和研究.根据统计,有关老子《道德经》研究的书,在世界上就有一千七百多种,甚至纽约时报还选老子为世十大作家的第一名.所以慢慢的老子思想就变得越来越受世人重视了.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是老子最后去那里呢?有人说他骑着青牛到西域塞外隐居去了,却没有人知到他住在那里.
老子
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在世界的东方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镇降生了一位伟人老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被当代评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会上仅有一些哲学观点出现,从《老子》开始形成了系统的哲学理论.因此,鹿邑这块宝地,即是降圣的仙乡,又是东方哲学的发源地.
据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郦道元《水经注》称:“边韶老子碑云老子楚相人也,相虚荒,今属苦,城犹存,在赖游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元初涡河由太清宫南边改道走太清宫北边).翻阅历代国史,各种词书,名人论著以及《河南省志》、《归德府志》、《鹿邑县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确记载,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史学界、哲学界、宗教界及研老专家,或著书立说,或撰写老证论文,认为老子生于鹿邑太清宫镇证据凿凿.据《毫州志》记载:“太清宫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属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顺治时期,今安徽与江苏合称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项“辨讹”,专门考证旧志中的讹错其中有对李耳的考证.结论是:“李耳,归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邻六县,惟谯、城父二县今江南境,余俱属河南.旧志载李耳凤阳人物中,误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却有这样两段记载:“太清宫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犹存,旧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改”.再一段是:“陈抟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地,旧志收入颖州,与老子误同,兹并削之”.写得明明白白,自动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记载.一九九一年,新华社合肥五月十日电,报道安徽毫州决定举行世界老子学术研讨会的消息称:“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称聃,是与孔子同时代并齐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家乡在与毫州毗邻的今河南省鹿邑县”.实事求是,是我们传统的学风,应该发扬光大.
老子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从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群众尊称为老君爷.老子由人而神有一个历史衍化过程.唐代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非突然而来,盖早有“太上玄元”之名.从司马迁讲“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说明西汉时已流传着老子修道养寿是活了几百岁的活神仙了.东汉边韶《老子铭》曰:“老子先天地而生”,又曰“老子离合于混沌元气,与三光为始”.老子在后汉时期,已经完全神化,成为尊神、教主,所以汉桓帝于宫中产黄老浮屠之祠,把黄老与浮屠并列,前者是道教的教主,后者是佛教的教主.这里所谓的“黄老”即指老子而言.因此在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命中常侍左官到苦县(鹿邑)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年)桓帝在濯龙宫亲祠老子.可见这时老子已经成为神圣的教主.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道教宫观,鹿邑的太清宫始建于汉延熹八年,老君台始建于唐初,香火久盛不衰,老子以太上老君受到群众的尊奉.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两千五非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从古至今注释者三千余家,出版发行量居世界第二.当今,兴起了全球的“老子”热,老学研究空前高涨.最近几年各地连续召开国际性的老子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三年德国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四年鹿邑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五年中国社科院在西安举办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这样频繁的国际性研老活动,历史上是没有的,它樗着老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达到了新的水平.
老子思想所以能够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对远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主位的影响,并对现代文化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指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的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体体论、辨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 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藏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思想体系.所以现代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仍需要借鉴老子哲学思想.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义.他提出了作为人生价值根源和基础的“道”范畴.老子的“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成为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应顺任自然,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在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上,老子提出“无争”的处世原则,主张挫脱解纷,和光同尘,反对争功名利禄,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长生久视之道”.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我们要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和谐的天下,创造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