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我是正方:知难行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09:49:10
辩论,我是正方:知难行易.
x}r"˒tcF3=rԷ|X$M\TBB!$M&"Y=2IT3 2##|G߂}Пz6{hOwmO&q;Epy`O_reVMcMw5>烷Sϟ:Aq;79CDPM|3-󝧃]9՚0{<U}5N5Ǚml.i礼Ks+|Va?=ӭzimũ3;cԀFrC_M b_$,هj1Wgw1;CeeLmC _mיJj1;'&5?Xӄ}ڷtt}Kqt(u6e0 r&,S)y[TVۨ -^-ttxP=ZmsդsEdOW6e';ט#7ZdySd{|Laz 5SLaM[=_͏u -4Pߏp4+j5 ۻ2Wl Ze>:v2u/LbUEE,OQ'sv?P&X9Jp!uS0 9zbݜ/ @)N'ᴧ_ -N=ˆubk* ԡ _W H}?iLJx.8\? #qPıQOD?){8b Oj.ҁ-_Rc N&)Ylzءfn}vB2tBԈAUzUk/rRlccV^?|^@9֕ȃ|YiDG?!jY =E KWM22\^W)w(KY1V1;ikQՉYaMrz" v<6]NN0:\*y9 WohI?Zv skQ`"&>\d[!IcH" FZ raӃPW\LƬ#_\sQlW"7"66G?N,fYZJw A%GH$+l3:[*y/"n>(mSi:6Jƀ]hدq3KXh۴0֟bFh*t@!b*ٌ/Z*Iv^:g1 EM/ف&KG*V#]^[('um-ڜ#*E"*vFe>aKCA^&$F8r!,;@!A2KBh83tVg3ͱyŽWlAQpRZ_9=ț2w8TvQ9iue~+C^VB5^OUQ؋Pf{L;l+ .-j_{DgҦ%lQ7}! mI)yCW(:74B|G~xFf ~ 8htpޛfyoL&:ij m J jZ"j[O8XӆiG554ȫyt=.ib#yMxxBG f4Ezvv D8R+;Z8 /.t `v^R3Y*<\MbtyS>C ~_Pe7^*uhT^{O\9bEEW֚X_۔ǘ`vхsG6HaE {;DL/g~/GĒX'ۦ~ 5Gu}Ns5e zsfO9&NLh32a UzM0X4JMN^P$>otq9t)EN#\_?P;I*0igʷFBgZ*6ovm+ϴIfBM4,FB_ˆt&B!-eI..u^ S&7֤{<`Sa(V"Đn)|SX<7xht[ PL^qɚ>Ϳ^1Չ g?gݢmUIw(ppa<_'~ sX CGWp7sx"lmֽ9LMӓsx'f4枝7پiIz=~[{|,-iw'$K7ofSTE~Z!A KZ$,&ۢMϣJ1ktYGA:MJDR,t}%Q63v RK-YΎu2}1mZ_ڗHs+Bk8%{Û0o{vZQ Be0*#$358Y0IKo#3 p/ >c!T@@&"]t8Atk\{mo@e.Zv,IH땖6V)yQG|0;Mq魖7zTWA42lC_~A:paV>28\{1m4$ј "p V-~&6@%ձt@/F#Sc:%HStTFWN nZE-\&O@_猀 pXp*]g'7ʜBФ*Eʷ4RJ$DD뭨_Pd(D;=+б'si@5>_?B&U$A ӖvH$`F! j @S8$մ87hDLB=ߣP}zZzyq Px︻5a`#_i#OGM\Q" R#-:CC#Iq.r@ȪczC/".."7{SGlk!ԦT2%Ֆ[6{00SHB'r;-'OMF m`p\:fԥ[lzUo7TnMxd&{D Ɲ00@ٍ=7]+dfCKwسK1rvmsHJW JIL$Xь̦~Pѫ[Yȯ"Dxjs^.Vʳz炽s.9xYG3>PՅکcG`O)3?a6樈Ϻ>`h$B+{zՉqd+` e_ߘ XV k\VͰ*ѝ}W_RT}$_F理LVT;ۅ:fB@%|W݇*a N^PqJ#6T%p  ړ))Uy1%%ӟIyZoJz17rfj]r.!x9Kl (K\ ކ\7Sgz;!L;#lMqXUU&) n$0\S.M:@Es7WZ}䡺T7!:R;' ).&r7&Jڱxd):\hW@Q A+{D!tN!C4RO?a&% b եDDdxh s6Gko$@.| 5q%# T~CxҖ$U*b7iy{;X'"D e \Dzer~͋4v|6ٺR>RbNlDn̴ :J_D97I]n%H*o4ЅaUnHajD$K/Md8h3F>]COFuj{tL(P,8[X9{Ə"f wj$"B}IeOG7' ^޲[tRn3(oJssid2-}dfӠ\M$ъЮ&]{vа/sy;G q g^2ѺưuHrZb]*kɶiw}n_ĜMrϠfVkG`[4mouv(1엠6#V(?VSgJhyQʌ\PQ1݋$Q$;c kN9iq7t\vR>ԯ2ݙ8{DX"-3ϟ!(mԭ ɿxQ T=hɠԦ)^0=6 /L X -[uLI*` D<ԤG>#*YlH0ȴnI"8J? 70_F⭻urDpq59eP:N'Cso$/&ַ{jbo7B9JGD)PB?iODc_EՋ e#S)‹Q|+2ܤw0@q F]bmDG* G>+ϘIşhFoPR ,xyW`\Bl4laB}#5rS֛o~=G-DGHc0.QqQSPURgڭj٤ֹi^7qn$`KF@S1TDB}uqǦ(lBA*=˷hF2 ɀd+ x0C^#t$CE:4m$ϓVrԀ\4V WZ«\dlع+Ҭ&Na ?CUOڎu |2$,"2q? AJ2t͗ݪ,8g_b_98Io:mK;&#'Hjۣ{Y{vLLIS& n!NEFRm$d"\O"XnIv_}R*'={\?0D$[&%!ܹU"[."ly)C}"ffSʹZm X恄diJ(tQ{2yݟL}oEyű$ ӒA^|U]huiQS:ãBY]<0>_8AI~sw>cGS1jn$Xh5eS#si'F¥VH (@7$$iSq[C;wN^KVىH,Ȏ Ţ+N۔O8f~ɟI3S_kpCJLW lrKS$6Wqj{ q ;7.MUnWUrf;f I+~5?C~g l2,cԥ)?HnIx;_6UFY]6o$yKg(/$TR7KnctRb;KNO 6D V`㤽h5bh{LiG;c[9{h4(&\cJ0Z\WoĶ6ԥms)!lFaITVzPVu% |^2-F2'sL%qʸ^M2!ū҄Pgg>ō59h>X8|kl5hhk }Q|0`/gt@+\tY^Q2EmOJAv@if 9rJ7nx[+k+M< =# ]̆!$uYySXE.?i/1?$JD&5^0mnڗGwr1䋸'|=ף~3 ۟Q eb,W[>՜}4 rnHn ˣ"R6:W7L`%A"3KH qVgCb̜J=J #P6p(3aaM Yn0$>əi/pC>YI je5r?'n?[poǼ2pj{aQ@1xu ^QAr~HajXfru֘pnPԞ&e@Qa$.tbsO#;Sa[wbPZ{q#UU yUL}bt8:g*%Gh~ؗYm%krlopC;T [5m*VB$cܣ/1ܖR׀2D}ṷ*2oR\%<*Gp_I}c"@\Qn IQc&FpU2jmmqӄt9?V! DS Sdzb8ynM(]2==:ݑEs]6cqkg҉$ ]f0;NYnKWl0e]XNًFAƨMMdƗlzqY2$t2VsKOJ?=F6v*+]d4SIld#Hlsϧ 6Pe.h _d O߸h~a LRYg.ԭG[lj#V+)Шtt)7g2+ί&2/Iט,MiԤJWM~žLgqS܋^'ꙖmPgO2'ǁʱRbT~;Q!=q{Cs,7wh#1m͔[s0:Uь+pS2yoy'#s;3_w%xʔKlTͨsgYDyS9^u:"=Wrd"(g_\@@FM nZx,0iso#煻m{_!PijTJ܊BӭTå&i:LtQ,Ggc5S('JH%=Y}kWnL.E_34%H J4A?kEiypy0:ʩy&1tp'Ac V=hS|iM?M)ڢ1@TFP]c}U>WM;2pK>48tf r;aЧS:yֺu9VqGD,pV5@"$c#\O*įnCC!CfmN z-Q0! sYyqdknBBO7b[^2fV  OH/[}t ѝ 4}7nN]يZts7$ŌS^劆xC?z>Jp2inH߄~]BU.u%ǮW!]Mzˆ\E߳

辩论,我是正方:知难行易.
辩论,我是正方:知难行易.

辩论,我是正方:知难行易.
这是以前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题,网上视频辩词都很多的.获胜的好像正是知难行易.这场辩论很精彩的,研究一下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来自宝岛的对方辩友,大家好!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钻之弥深,仰之弥坚.”①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纬编三绝.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引进.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谢谢各位!(掌声)
主席:好,各位观众,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是如何破题立论的.、请反方一辩顾振豪同学发言,时间3分钟.请!
反方: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题目把知、行两个东西分开来,就是要我们讨论其中的难易程度.如果把纯粹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把知包含在行的过程.这是还要讨论行的必要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知行学说.大体而言,知只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科学经验的所谓知识.接下来让我从这两方面,分别论述“知”和“行”之间的关系.第一,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但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却是日益堕落.所谓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社会不安的秩序才是我们所应当面临的问题.这时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难道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智?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一般的公民道德吗?传统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下下.”①孟子不也说.‘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②吗?王阳明先生更告诉我们,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佛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用的.这难道不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实践方面.由于人心的懈怠,由于外在环境种种的限制以及变数,所以说行难更甚于知难啊!从第二个方面——科学经验方面来说,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等到加速器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掌握住这样的概念.爱因斯但发明相对论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通病是什么?一般的通病就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方才要在这里解析什么是知难行易.什么是知易行难.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情况,才能够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所以知不单只是知,行也不单知行知行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顾振豪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二辩邬健敏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观点,时间也是3分种.
正方: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显然,他们把今天的“知行关系”偷换成了“言行关系“,嘴上说一说就代表你心里真的知道吗?鹦鹉经过训练还能说人话呢,但是我们能够说这些鹦鹉像对方辩友一样学识渊博吗?显然不能啊!(掌声)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开拓新领域,已成为世界潮流.人类已深深懂得知难行易,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健步而行.我方之所以认为知难于行,更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今天,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做了:万多次实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可见知有多难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于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辩友难道还要告诉大家说知很容易吗?叔本华说得好: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入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将在迷茫的大海中飘泊啊!第二,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求知不止包括一般原理,更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传说远古时鲧盲目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结果反而使洪水泛滥成灾,而禹以父为鉴,摸索出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第三,认识规律比按规律办事更难.认识规律是一个积沙捡金的过程.规律不是推销员,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它有待人们不懈探求.改造利用沙漠资源就是一个认识规律的难题,一旦人类攻克了这一难题,沙漠变绿洲就不再是海市蜃楼.综上所述,知是一个艰难曲折过程,他需要“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责任感,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更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一次我方认为知难行易!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邬建敏同学的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二辩邻里属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也是3分钟.
反方: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命题呢?对方辩要知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啊!对方辩友,在这样的命题下,我们看看今天的立论点该站在哪里?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知识、所有知道的事情都是假的,除非你一一的去实现.举个例子吧.今天我们知道丢垃圾是不道德的,我也知道不丢垃圾是道德的.那么当我在丢垃圾的时候,你能告诉我说:我那个时候已经忘记道德喽,我不知道道德了?等到丢完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的说:我的道德又重新出现了.换句话说,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方辩友在这样的架构下,只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到底什么是知?什么是未知?不要忘记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方辩友不要混淆了.好的,再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告诉大家,知虽然可能是很难的,但是行是更难的.首先,在天时方面来讲,孟子说过:“虽有智慧,不如趁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若不是三国的时代趋势,刘备的三顾茅庐及赤壁的东风巧现,孔明纵然有运筹帷幄之智,也无法大展雄才,大行其道,终将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呀?我们再来看看地理环境的限制.凭借今日建筑方面的发达科技我们就可轻易知道建筑长江三峡大坝要用什么办法,要用什么材料,但是从动工到完成也必须花上15年的光景.这工程浩大艰辛,全然都是环境所致的.再者,知易行难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逻辑.人人都知道男性女性要互相的关怀,男性要平等的对待女性,但是经过20年漫长的妇女运动,妇女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善,所以我们才要在北京举行妇女大会继续努力呀! (掌声)再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现今社会的个体不论是环保、女权、民主、法制、教育、和平、文化、道德都体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而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真正含义,才能使人人去了解,去透悟.坐而言不起于行是国人的通病.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使人人勇于立行,耻于空谈,才能发挥真正中国传统愚公移山的力行精神!我的申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林立书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三辩韩璐同学发言,时间也是3分钟.请.
正方:大家好!对方一辩给我们谈到道德伦理,又说嘴上一套做又一套,请问这是真正的知道道德吗?请对方辩友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呢?对方辩友又说,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而是说不愿意去做,那么,这是不是要给小偷找借口呢?因为小偷说“我真的不是不知道偷东西不好,可是我就是忍不住要伸出第三只手”啊!对方二辩又说到了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那么既然对方辨友认为知易行难,我们想要请教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打开男性封闭的心灵?怎样才能让男性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呢?好,我方认为知难行易.翻开历史史册,人类求知探索的伟业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生命诚可贵”,但是李林塔尔为了科学却献出了生命.“爱情价更高“,但是诺贝尔为了事业却终生孤独.李时珍遍尝百草才获得“回春之术”,司马迁励精图治终成《一家之言》.对方辩友你一定也还知道,大热问呕心沥血几十年才孕育了《进化论》,布鲁诺用生命凝成真理,“魂归去来兮.”“艰难困苦,玉汝予成.”古往今来,就是这用热血和生命叩响知识之门的求知者铸成了人类文明的脊梁.正视现实人生,行正如辩友所说的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对已知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知比行更难.“求知之路漫漫兮,人类上下而求索.”和平难,难就难在尚未达成各国的共识;反腐败也难,难就难在还不知道制止腐败的办法;治艾滋病更难,难就难在医学知识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而有知,行就会化难而易.博大精深的知识、入木三分的思想的确来之不易,可是换来的却是行动中的大刀阔斧,工作上的从容自如.越洋电话让“天涯若比邻”,电波送衷情;信用卡让我们“一卡在手,走遍天下”.
(略)
正方:这求知的过程当然也是知了.我们说知就是求知、得知嘛!行才是行动之义.对方同学说知很容易,那么请您告诉扎伊尔的人民如何去防治那个可怕的埃博拉病毒,那可是比艾滋病还要可怕啊!
反方:对方辩友说得好.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把知的过程也界定成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今天基本上知是无所不在.然而不是!今天,我去求知是一个行为,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有任何困难的话,那就是——求知的行为难,而不是知识本身难哪,对方辩友!(掌声)
正方:我们讲知行相比,当然(是)就知、行两个过程相比喽,对方同学把知压缩成一个结果,而把行扩展为一个过程.那么一个结果一个过程如何比较难易呢?(掌声)
反方:如果按照对方所说的知难行易,原则出现后那接下来的步骤应该是很简单的.那么,两千年前柏拉图告诉我们一个“理想国”的境界到今天为什么还没有出现?
正方:对方辩友,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达到理想国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还是知之不深呀!对方辩友刚刚又说,知识很容易学,那么我们又请问对方辩友了,这世上有没有外星人呢?我们怎么样和外星人做交流去做朋友呢?
反方:对方说(实现)“理想国”是没有方法,那马克思早就说过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行步骤,为什么仍然需要毛泽东、邓小平先生的致力改革?中国为什么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行”难道不比“知”还要难吗?(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难道您没有看到吗?在我们提出改革的正确策略和方法后,中国17年的改革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哇!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喝了那么多参汤补药,也治不好她的肺病,可是今天痨病能治,绝症不绝,请问这不是知的功劳,难道还是“行”的功劳吗?(掌声)
反方: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今天知是一种静态的认同和理解.任何一个具有中学程度以上的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伟大公式——“物体所散发的能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都知道原子弹是根据这公式制造出来的.那么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你没有看过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做出原子弹嘛.(掌声)
正方:对方同学记不记得这句名言呢?法国的蒙田说:“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对方同学说死记硬背就等于完全掌握知识了吗?(掌声)
反方:那么换句话说,对方辩友,今天如果有一个专治胃溃疡的医生,而他自己又得了胃溃疡,难道你要说他不懂如何去治疗?不懂如何去保养吗?
正方:这个医生就要去找一个更能精通治疗胃溃疡的医生来治疗他的病啊!对方同学刚才说来说去无非是说,学习也不是求知,苦读也不是求知,只有那一张文凭的结果才是知了,那我们干嘛还从小学读起,干脆直接读大四拿文凭好了.(掌声)
反方:对方辩友,我们都知道人都会犯错,按照您的说法,只要犯错就是不知,那么我们有两个问题请您正面回答.第一,如果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有谁知道道理?第二,如果按照您所说,一直保持正确的观念才是知的话,那么真知,您的知,要在哪一个世纪——是不是人类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掌声)
正方:对方同学说的好.宋朝的陆九渊就说过:“真知非则必能去,真知过则必能改.”如果他真知道道理的话,怎么不改正错误呢?
反方:那么也就是说,在对方辩友的架构之下真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可能要等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改成“吾爱吾师,吾更爱不知”啊!(掌声)
正方:我们说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对方辩友,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积累一下真知,怎么会说真知要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有呢?那么说你们四位辩友坐在这儿都是“无知”的人吗?(掌声)
反方:对方辩友说得好.对方辩友你也承认了真知是经由行动的不断检验而发生的,那么难的应当是行动的过程,困难重重,当行动的过程克服了困难之后,真知就自然产生了,这也就是今天的“格物致知”①的真义呀,对方辩友!(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说知行中来,所以知易行难.那么我们知道,人也是由猿猴进化来的,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说做猴子是苦不堪言,难上加难,而做人倒是“轻轻松松过一生”啊!
反方:对方辩友,请你不要套用王阳明先生所谓的知行合一那个知的定义了.对方辩友是不是告诉我们说,木炭必须经过压缩的过程、压力的过程才会变成钻石,那么其实木炭就是钻石,对方辩友可以这样解释吗?
正方:对方辩友搞错了,把知行合一的恰恰是对方辩友.我们一再说求知的过程就是知,我们的行就是运用实践这个知,怎么能说我们是知行合一呢?
反方: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说不断检验出错误的时候,得出来才知,按照对方辩友这样的逻辑的话,那么我不断知行,知行,难道这不叫“知行合一”吗?!
正方:难道这一个人在不断地由知然后再指导行,然后再由行再得出知,这就是说,知行都是“知说是行,行就是知”吗?那么对方辩友,你们今天坐在这儿到底是来知呢,还是在行呢?你们是知行一体吗?
反方:对方辩友,这也就是所谓的“致良知”嘛!你所说今天要用一切的努力去把知发现出来,这一切的努力就是行为.今天行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探索真理,一种是实践真理.您怎么能够说实践真理才是行,探索真理就不是行呢?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掌声)
正方:我们说探求真理当然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了.我要请问对方辩有的是,你们说行难,你们想不想把行难变成行易呢?
反方: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辩论的是一种理论的现象,一种真理的所在.(我们在这里讨论)“行难”跟我们要不要去勉励人们去做是两回事.今天就算辩得出行难,我们还可去勉励人做,怕就怕今天您主张知难,是不是在告诉人们说难的东西你先不要去管呢.
正方:不是说不要去管,而是要化行难为行易.怎么办?就要去解决知的问题呀!对方辩友,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王书礼副教授也说,近年来台湾地区,犯罪问题严重,而要寻找到有效的策略则是难上加难.请问对方辩友,您是不是也深有同感呢?(掌声)
反方:所以大家都知道不应该有犯罪,不应该有暴力,不应该有坏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层出不断,难道这不是他不去做吗……(哨声终了提示)
正方:对方辩友说得好,正是因为对方辩友知道不应该去犯罪,知道不应该去犯错,所以我们看到四位同学是翩翩君子啊!
主席:请正方继续发言.
正方:对方辩友说,现在向好人学习都很难,要谈道德也很难,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进行道德反思,知其所以然,请问是不是更难呢?
正方:“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又说:“学而不厌,诲而不倦.”请问对方向学,这是知易吗?
正方:对方同学刚刚举了很多(关于)辛苦的例子,但是辛苦流汗就是艰难吗?对方同学是认为在操场跑两圈难呢……(哨声终了提示)
主席:对不起!时间到.(掌声)好,各位观众,刚才这段自由辩论可谓非常的精彩,而各方的第四位辩手所将要作的总结性陈述,往往更是举足轻重.我们先从反方四辩林正疆同学开始,时间4分钟.请.
反方:大家好!中国人真是了不起!怎么说?因为中国人能用一个字象征很多种含义.怎么说呢?今天对方辩友所说的“知”,实际上是一种知跟行结合出来的产物.今天所谓的真知是要经过不断地行动做出来的“知”,那个中间“行的过程”,指的是“知的过程”,那不是“行”.然而,各位,让我们来想想看,究竟为什么我们要讨论这样的题目,讨论这样的题目的真谛应该是让大家站在同样一个立足点来比较纯粹的认知跟实际的行动两个哪一个比较难.对方辩友却想要用颠倒的方式告诉我们说,追求真理的过程叫做“知的过程”,不叫做“行的过程.”然而,请问各位,爱迪生发明电灯用了好几种金属的过程,难道不是一种行的实践吗?他目的是为了印证他的理论,不是吗?我们想告诉对方辩友,任何理论存在的目的都在于它要能够解释世界.然而,我方一开始所强调的道德良知的知确实是知易行难哪!今天,难道大家能够说去杀人的人那一瞬间他不知道他是不应该杀人吗?不,他知道.只是那一瞬间,他被他的欲望以及冲动给冲昏头了,他忘了不能去杀人.而对方辩友的说法是:“只要你在犯错误,你就不知道喽!只要你做错了,你就不是真知喽!那我们就不晓得了,一个人如果要获得真知恐怕真的是所谓盖棺论定,到他死的那一刹那去检验他的过去历史,哪一件事情是他从来没做过的,他才是真知.这样,是公平的吗?(掌声)再者,我们就科学知识上的知来讨论,到底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在座各位,谁不知道圆形是什么形状,然而现在给你一支笔,你能够用手画出正圆形吗?(掌声)这就是标准的“知易行难”哪!即便给你的是圆规,也会因为颜料的深浅、线条的粗细不同而画不出科学上的正圆形.这难道不是“知难行易”①的最佳写照吗?诚如我们在刚才的辩论过程中所告诉大家的,如果对方辩友以有没有犯错误来对知不知作为概念的话,那么,今天抽烟的认识不是到死的那一刹那,他真的流下了最后一滴眼泪的时候,对方辩友才要说“他真的知到了”.(掌声)然而,当他拿到烟盒的时候,看到“吸烟有害健康”的时候,它其实不知道,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合乎在座各位的经验法则吗?我们希望告诉大家的是,孔子曾经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今天我们把纯粹心灵上的体验与认知上跟实际上的行动上的难易比较出来后证实了知易行难的命题.然后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正因为行比较难,所以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大家一起来实践.如果向对方辩友所说的行易的概念的话,大家其实不必去探讨行的法门,大家只要去蛮干就好了,因为行是那么容易嘛!道理之间应当如何小心谨慎不用去管它了嘛!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第一,对方辩友在知跟行之间没有办法准确的划分.对方辩友还想要告诉大家追求知的过程,那是“知”,那不是“行动”,纵使你拼命去做,那是“知”,那不叫“行动”.第二,用知易行难的方法较能够解释世界,用知难行易的方法就能够给人类较多启示.因此我们要告诉大家,这样的观念出现是理所当然且势在必行的.谢谢在座各位!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林正疆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四辩杨蔚同学为正方作总结性陈述,时间也是4分钟.请.
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大家好!刚才我们和对方辩友在知与行孰难孰易的哲学命题中探讨了这么久,求知的过程实在是艰难啊!对方辩友雄辩的口才诚恳的风度确实非常感人,但细细想来,这似乎并没有遮盖住他们立论上的某些偏误.
第一,对方同学知行不分,把知的功劳都记在行的帐簿上.知行比较应该两个过程的比较,而对方同学把知看作一个静止的结果,把行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请问这二者如何可比呢?第二,概念不清.对方一味说知有两种,一个是“科学之知”,一个是“道德之知”,可对方同学说来说去,都是大谈道德,我们今天就不要科学了吗?道德之知是什么,对方说是良知,那么对方说的良知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吗?人们轻而易举的就能知道了吗?第三,偷换辩题.对方同学举了大量事例都在论证言行关系.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知行关系,言绝不等于知啊!下面我进一步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行先知后.能行未必能知,能知却必定能行,所以知难行易.第二,行动中可能会遇到些障碍,这归根到底是因为知之不足,或者知之甚少,要化阻力为动力,人要依靠智慧的指引,所以知难行易.第三,个人探索求知易历尽艰难,而要众人达成共识则难上加难.我们和对方辩友刚才辩论得如此辛苦,不就是因为我大家不能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吗?但是只要众人知了,便能众心齐;众心齐了,便能泰山移.所以还是知难行易.今天,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地平线上,聆听21世纪文明的涛声,我们思考的绝不仅仅是知与行难易问题,而是人类如何继往开来的命运决择.回首往事,“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古训,令我中华步履沉重.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目光只停留在人伦道德的狭小天地,只相信天经地义,天命难违,而科学则被斥责为奇技淫巧.知易行难的传统观念使人轻知怯行;而轻知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难怪中山先生激愤他说:“中国近代积弱不振,实为此说之误也.”立足现代,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人已经摆脱传统礼教的束缚,知难行易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当今中国,科技兴国、发展教育已是基本国策;环顾宇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是蔚然成风.“知识就是力量.”新的科技革命的号角已经奏响,只有知难而上,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展望未来,人类仍须孜孜不倦地求知,我们的未知领域还很多.如何永保和平,让那口衔橄榄枝的白鸽自由飞翔,我们尚无良策;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还知之不足;如何从根本上抑制人性的贪婪与自私,让真善美的甘露遍洒心田.我们仍在探求.求知是艰难的伟业,求知更是永恒的挑战.让我们记住阿基米德的名言吧:“给我扛杆和支点,我将撑起地球!”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