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国大革命一,它为什么叫“大革命”?二,这样规模的革命为什么当时只发生在法国?三,法国大革命是发生在路易十六世,而此时的专制程度已经不及以前,那为什么大革命偏偏到这时才爆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1 13:22:14
关于法国大革命一,它为什么叫“大革命”?二,这样规模的革命为什么当时只发生在法国?三,法国大革命是发生在路易十六世,而此时的专制程度已经不及以前,那为什么大革命偏偏到这时才爆发
x}[ocv_9F sFsfNpb!#@bU-JDBuE[❀OfX{o>_U>y0ŒD]jպ|Rտ?6=̴ګk=[coL7r1۟c ϱ?Y oŁw4jO|c~4t?Yo^MSs1ŸIvý7AuZ S,;&_}f*Eƍ?9?O` NJ-ɡ9΃/ɞ1ӑ׸G%#$-pM>f4,`l}30x!$}ݧ>0GMT R((HE^7^6*صO[Bd9ʚ\}.{ oX11ڟdry4HHiD1rrFeT9?B8$y\J*hbժdLS A97=JP0IkQz][fATJ~'mrCÔ ^H7 ꏭAs _`W/wV_r ;IMb5=v&1xȫ⍩!5V{“fƳ&sArz߽̞;3"'6x fx&3 W&ڤ![ ڻoypUs@7 ߗ1?? iscUˁ{v+- ~_%V+hA'+W*j@>f|z0Wk9oiΏNd~9CL*qi fTvZUm],`, ݞ1.y9s](3 ˪vM/p #7]>*sLݔ_c{VL5cXپ~ƜtrVERœ2rP /ވl[fX9峦>,LJ Ŝz^~c|e&ϫ{4%6<G3KIQq?1;ʏ}QqJS \9y؁4g4X+I0귋 %%/UBE$ 9[3%x]wT'AXt>P~֒\I##,{6տxvD.R݃`$V"p^ #Z3R#?}MN*q}prOiOd2t#-.׽,ۉn%8]C1Īօ{!%2WٴYh%g)>xE]+CXXIJ-x]%WRy{ܢ8ObG P,?:D%@+ _ La7 s 1Ch?YߡOr0] 'Y&`9z~rHg|ΑG:9Ke.-SKHb`g&T@׫z xkJ9_"66"#a-{ă0tϝW\^ݽ}5M].S{"d`poRX̻T0سxX%>܂mwze @t-4 3,xJ*t @)YNK XUPZ>192 vq\dp|6orr\W LA?!^\$T3,h|TZcqe?|hX$$OhB (d!߫bp^^);XDkUһk#ӡ9 ]@@3Gݙ9+2#& ^' mr/±צwP0'"Fk edbܘqu~a0:>Tߤ89 ըٳo=ȰVbFA0C+zU,%)%,rێhÖwLJR;5ٶ؈B ]s/4̷ [S5U0ë怲AII߲x5̼%?סIuٍ[;̕Ú/pR"tY0jx]䏎D;^FMŮ+1':+6 @i2i:UP1:OJpo ;wuQF k,A{qI_bL$3r>v@Žb3΅vmߊ 0M˵vPTld`7&Hw,- /Kg!c,ḱ׻/ ~6uӈn]opΧ"s$ Za #WEXb@<#HW{SK2As~>*Bihoy /|qˌ= UO\ xm_) -_IrR|Gd#F#wA_ z6QveSѲ8}p!4iJL^1ՆHvJy '暁kDgvj~sPEb#S~]IrS`N0' ѠR3~\UL@T$f`8lQ٫YfK@ p*iZ'H7 +#b=X4LM#K"hS9 YE{˽Z2&Zq2 ~m3 2GB|;2)ky18: xkEolo9= 0㾦n{U{E:p0Rf$x7v/jUYv`Q wd:s Vg%53çrA6O9:z辰-C7LN_E߽+Bz ]HeNWPY Ud>TS{wKlA ]q></e~9LW2`rr^C\, %~};'0-"DE)c)}}m (*B:WS!Փur/QGUh]+JO!2( (a]|=H*WfT.5_{Z8 bCM]+¶N wez 2drЎk}.jCnxdJҫ=\"&W{dɁVZ{#+ 2N\̤vq5[7?c1 "fR3n\Q @2. X:-4|f0Nd`Qu3mG@',g?d+ׂƔk |J͓A԰- S1IS&f)&(G9yhrȿͫg s,s9tZo#J<+Kks"_& e&x٘Jpb9g}ߘRwqbJ'0 nd,y0j13Ũ8`f O6JhCzdni|1:2{$SmS]& 蟦\wNMݶ_<ϱK_#. ҉hHє0Y$܈ SPEx (ɡBZ9x򑩳S5.R,ģiǺx;/y=ۇzcir O0 aD}8 8K,S@0gr7vwf)ƼLeuy{D r~uh1km sHMhuoMeRE-5%]Zo8t.zqgQ[cx6\,n*) c A +WLI/)rd-Ǻ,:0anE?$-N:'X37xzC@*;&VC楦uZvC Z apHb$YcjHnBs[uMU6>Q}ekS{ ܦ&Soς)Ў GsJQ$gG7x `O˶X}Sݕ-NMl:UfZf "|`Bۺdj.6}suZLIl9l](skDmYZ"JNmǶ`ՠXUcލnDV1Vf T3ezIzqD?dP.Di7^@avt0sU:ei5^@r4Lu*Z;6>'.罎imO}d~NuDB\NcXZk 0äвBLP+cs nFĈ k7KEڔ&5l؈V:TU B97E&lk .'۠w&[xhZ{ʷY"®^r*OJ &^/J>> urRPUM՗9,F0"2@L5 py%ߺF5zT̔i2  +>zf;pW DRBMKTӨyZb\r{ 9Hķ,Le[u"ڡWuaD=ѦkXw-rxU#s) [ 7fWW JF'pp7|E3T $Ge:Wekvb6Nь׸1YDUK })3ۄAցC1qfKg_x9i1x$_"vNt.(5P 3@w F0mتPcܟm<"LuDװ]Ml>^#Ec?zKⶴj-,l՚r& )2w21٘ٔ8>7uW,{l5O4jb@vʶ+8{jm16 (tķ,H}0[yqa^MVR8W@[a vpP436=OÝw5ﲕYXP2/hوܧK1>akӏTI0CͰgAI.JIC">6!jn xPHk:?q6n\-RkO@mH$v4_17SEu%iտ~>6܏נ麮ft_F0j8:˦"X ,h2H_hϲZ9BFV%ad?K&El&ϤsGS 2k""%p7_Ƽud#㳉%)dwX&гGHbuE$ 8!I= \+cR'dbr'u&ur3i3 II k`V[+p @.{Ģj4kA+uf51owȻŁPFÚkFG-;9Zɤ5uA$Mn`b8Jj|yJ9ʑZfb$?/Q/=?11Ie2rPj*5C&;b`1AA{>\Y=k HW11λ)홲zF}s҅r!`"rT =j=t";ɜwpk4!Ab"Et#@T~c@=W̭7i)Ui_!E,oXW^MZ|i}5KnIδݍ{u Ę,qup /p,#U7>|OBF,l‚YEQǒw ?+5߶MZCEo*hׁ]"ӻ'_upxh2b +Gڽ40j?0M7% 2ڔbl9wediǏ&yD.cK/w9+b$G3cpN.\i9#iǒkDሁ, &/3rGLmuv*1K^@MVٌrC.%^J'V;^&'VORzh\Όh=*0DK !4e!ڭ޿n\$O}B"3R>dK',M"y8 4ujlU#鳠o@7UM$R["7~>Wg5;CbqR"wE_.MqBTLV+P+}>#1w`"ZpI;N|$TXa ՑW9g\σ4q=ҊmHǗ c"F9lSֽ- Ϩft0T4 D\~򂌩txtk\o{llXmH[)0oO?;5,ߊLEo{Цg`3M3MIG)'*f[0ݛḘh3դ΋!t𐁙b 4 >p0.5<äDp CȘE#m zs4vaдnXFx8GZrٛBGg6пz߰|?WXA%w\Ӫk9E2; Į4rC-||;N|S׹:ҋ]&yҔ՚q  G';׍P棐Ii=ylP,eEVGjDOd>@lݰV/6vkjU5DL81 KYrTBbױ66 $Zщia;MEg\vqk0g]tOJgt%Z{Rwu\(tv'jyee ֞t؉CI? xNhsA/tВD,3f4XVՉ^*J_x$ 댎jeX;6"a6Q٣RMNEY g;tOqZc/ѥc/`&ddYϤƤ_ XkQ?.Ì]5Ն)Uދ];d`3:7^AmpK|kB4T(1&0Tf#+M=cSF=ۛK mSe7E2"Ѱ&]de^z>H׻aKẽGn[D+`A:z4&nw۲!)AjV#ӈWAVcE!Ax[;"I "XS rSњ4U:93ܨLtً4n'ۄm:eZi'nIN\~%nB(گN;v$cF?̌Gh)ɌAqRKfix56^=s8`x-LiXP2o Ͳ_^%GtYa;eы%Wi#k*ÁM%"')ydHR+ҏ`Gxc<:W{z҄lK;buՒi;l.0/G9pۍv%q X('ڭ1MM냇ҍ7-B%G8^u]9ջuLJ_>eͮɤyBD(/uߗ]Kw,55u(Ifm$+5]5ʿ~vmfd^.̀D[6~`ee*V6^DABhZ^CEnʓޫZ+"2}Psjh6r%򠣽sM.ݢT~qxSeޟŲF@؉)tǿ/z۳_J<߬mY! Hd|Wn0W$R?8k8±h PB5\nl)ۤMGDτ yK迫W 5"]dVy48$h&}ʚޥ^% sPA$yעa5M`ht`_ޗ!iˡl5rѹUn|7]'m$^z$ƥ90hXS#Wk*dSF|qVR]F&tӡ)ֶx4RpDVS? [n򎷴E[иC^ dDvm>|gbY Ci:jbsSvk&ν|HN7 rj5a>\d(YA@)kjSÖ#@#nN.;،nw?)rI\x=IG8&¢/A3uGIX:Wf{ Df Ϥī.n/ lS)rNwӞ $~mj@ zXCjnNGBL-z#arVgxpF^P6֕Tѧ.E46:'L8a?¹maچ/%;}<%9[z?&l4fdځ=fREH_}\g4?}M1xBw:g rz4i|QIIf EC~Ÿ-ZXd֖"PlBBT_Oaç;+8O"^ޏH^tM@*m|}8MXtJ6Wpy c [Td/NFb*9V4y Y/ qx3f#d+ڙ=[RI$OҊk,Vzif\Y<4EdJ'BL+w^е ym <ݿ_ £ۧAabK?\-fa-})i;`C/aU/ys~w؉Vڟ :_OƝ?)RL^3+3M0 !s, 7!(q4:A W|xI~'+0Ʒ}g߭Eִzi^,,˰w傘_ a%2m%'ʿ:ԥ8i.vs#/\tx"EYOجUYCe7;֍?-WoZd$"cJh. i{V7]I?;fFBްLۡl OG{c0 :n? D{ⳞLn^ ^"LӁ]P[kG reZUk84 DUp V[NOP0#}K$7%:6"w*A0e$wr,"xSwIc 39^w؉htt'DZg%r2@Ho&\5 4pu'0npL^/H8Ҽ:w,=֋Ol^5k1"Mv3{sLd1p,Mcw~Ϧyɣ])gj*/v>O(+Vsr?|+] ݟ(X-`J1,-5`=xm>wfLB36emҦ28Hn 4s \ȴ:L" 﩮 9b؝40^sZPCFq tPBp=kg$yfj|mF^<:+ԃԚo*ի̅a sUlWYj%6p1R^ޞS"qZW7irkm^hkW}#o"=

关于法国大革命一,它为什么叫“大革命”?二,这样规模的革命为什么当时只发生在法国?三,法国大革命是发生在路易十六世,而此时的专制程度已经不及以前,那为什么大革命偏偏到这时才爆发
关于法国大革命
一,它为什么叫“大革命”?
二,这样规模的革命为什么当时只发生在法国?
三,法国大革命是发生在路易十六世,而此时的专制程度已经不及以前,那为什么大革命偏偏到这时才爆发?
请逐条回答,莫复制粘贴!

关于法国大革命一,它为什么叫“大革命”?二,这样规模的革命为什么当时只发生在法国?三,法国大革命是发生在路易十六世,而此时的专制程度已经不及以前,那为什么大革命偏偏到这时才爆发
一,它为什么叫“大革命”?
我认为这只是个称号,不必太多计较,之所以称“大”,应该因为其影响之大,不仅撼动了法国,而且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二,这样规模的革命为什么当时只发生在法国?
首先当然是法国在全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国家(德意志尚未统一),也是欧洲大陆封建专制的典型其他小国革命根本不足影响欧洲乃至世界(如几百年前的荷兰),谈不上规模,德意志封建还在走上坡路.
同时,法国封建制度在路易十四后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力量日渐强大,终于在无能的路易十六时代,爆发革命.
三,法国大革命是发生在路易十六世,而此时的专制程度已经不及以前,那为什么大革命偏偏到这时才爆发?
这个很好理解.专制程度在顶峰(路易十四)真是封疆最辉煌时期,当然不可能发生大规模革命.而之后盛极而衰,走向衰亡.正如中国的乾隆之后清朝衰落一样.

革命(revolution)
【拼音】gémìng
【释义】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近代则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
【出处】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

全部展开

革命(revolution)
【拼音】gémìng
【释义】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近代则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
【出处】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关于“革命”这个命题,人们曾经进行过不少的探索。在中国古代,曾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论述,意指纪元前商王汤讨伐夏桀和周武王讨伐商纣,实施变革更替朝代以应大命,顺民意。这里的革即变革,命即天命,是从神权政治观出发对革命作出的解释。
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美国的亨廷顿,先后有不少思想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意义的革命和政治意义的革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
1.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在其《罗马史》中把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看作是一种道德行为,认为这是有道德的人战胜了塔奎尼乌斯王的统治。在英国革命过程中,爱德华·海德认为,革命是获取理想政治秩序的途径。这种把革命看作是实现正义,实际上是用道德的标准而不是用政治的标准解释革命,把革命看作是恢复旧秩序,而不是建立新秩序的观点实际是一种保守主义的观点。
2.革命是一种权力转移的方法。美国政治家杰克·A戈德斯通认为,革命就是“不同集团,其中包括前政府,都力争使自己成为中央权力”。(《中外政治格言集萃:政治的智慧》第122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换言之,革命就是争夺权力的公开较量,就是某些阶级或集团将国家或中央政府的权力转移到本阶级或本集团手中。这种观点指出了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权力斗争、权力转移,但是没有把政治革命的权力转移与一般情况下的政府的权力转移区别开来。
3.革命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分析产生革命的原因时指出:“有些人看到和他们相等的他人占着便宜,心中就充满了不平情绪,企图同样达到平等的境界。另一些人的确有所优越,看到那些不能和自己相比拟的人们却所得相等,甚至反而更多,也就心中激起了不平情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236页,商务印书馆)于是,低贱的人为了追求平等而进行革命,同样的人为了取得更优势的地位而进行革命。马基雅维里指出:“人们因为希望改变自己的境遇,愿意更换他们的统治者,并且这种希望促使他们拿起武器去反对他们的统治者。”([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6页,商务印书馆)这些观点主要强调了进行革命的心理原因,但忽视了进行革命的经济和政治根源。
4、革命是一种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曾经指出,革命就是消灭和改变僭主统治的过程,就是恢复正义和正当秩序的过程。而现代社会科学家们往往把革命和巨大的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认为任何革命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夺取政权的事件,而是一个变革社会的过程。这种从动态的角度解释革命,把革命看成是一种变革社会的过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从本质上阐释革命,只从动态的角度解释革命是不全面的。
上述四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革命的含义,对我们理解社会意义上的和政治意义上的革命的含义有不少启发和借鉴。要全面地科学地理解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上的革命的含义,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的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冲突和对抗。当这种矛盾、冲突和对抗大大激化时,就会发展为政治革命。一般说来,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两极分化的加剧,人民生活的急剧恶化乃至极度贫困化,就会引起阶级矛盾、冲突和对抗的激化,必然引起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进而引起革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解决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第二,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反动落后的统治阶级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都不会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都会竭力反抗进步阶级的革命,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进步阶级只有通过暴力才能达到变革社会制度的目的。
第三,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政治行动。这种政治行动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它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社会矛盾运动规律决定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83页)而这种社会革命或称这种政治行动是任何试图取得统治的阶级获得最终胜利的关键。由于以推翻现政权和破坏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行为,将导致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深刻变化,所以,恩格斯又把这种政治行为看作是政治的最高行动。
【演变】
在中国古代,“革命”的意思很窄,只指改朝易性;语源是《易.革卦》的彖传:“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是变,命是天命。这一词义,两三千年里没有变化。
“革命”现在的用法,是从日本语来的。旅美学人陈建华,在98年的《读书》上写过一篇文章,指出晚清王韬的《法国志略》(1890年),第一次使用了现代语义的“革命”、“法国革命”,而王韬这个用法,和他这本著作的很多地方一样,取自日本人冈千仞的《法兰西志》和冈本监辅的《万国史志》。
在日本,“革命”这个词本也是从汉语来的,但到后世,已经被改造,可指变革,如“明治维新”便被称为“革命”,再后则与“国际用法”接轨。据冯自由《革命逸史》讲,1895年,孙中山来到神户,见到当地的报纸,上面说“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对陈少白说,这个意思很好,以后我们就叫革命党罢。陈少白的回忆(《兴中会革命史要》)与此略同,并讲到此前他们也只以为做皇帝才叫革命,自己只算是造反。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已接受了西方“共和革命”的内容,复加以排满的“种族革命”,故不但与保皇党势难两立,便与改良派也互相水火。
由于“革命”的现代用法初进中国时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以及这个字眼在本土原有的语义,使它从一开始就有两种色彩,一是暴力,二是正义。特别是后一点,使清政府只说“乱党”,“贼党”,“叛党”,而绝不愿对孙中山辈使用“革命党”这样的虽然已经流传开来的字眼。孙中山《革命运动概要》说:“革命之名字,创于孔子。中国历史,汤武之后,革命之事实,已数见不鲜矣。”这在当时,是为自己的“革命行动”争取合法性的努力,但稍后,很多人已指出中国历史上只有造反和变乱,鲜见革命,而此时的革命,已旧瓶新酒。所以章太炎说:“吾所谓革命,非‘革命’也。”(《革命的道德》)就是这个意思。
“革命”很快流行起来。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著文提倡“诗界革命”,“革命”获得更广泛的语义。1902年,主张保皇立选的康有为写了一篇《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选不可行革命书》,第二年,章太炎回敬以《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这是当时,是影响非常大的一场争论。(同年邹容写了著名的《革命军》。)
1949年后,“革命”的词义变得越来越宽泛和具有压迫性,包容了上次革命行动的一切成果和与正统有关的各种现象,并成为价值体系中裁决一切的核心词。在理论上,马、恩曾提出“不停顿的革命”的设想,为毛泽东继承后,演变为新的继续革命的思想。
毛泽东曾说:“看到革命两字就高兴。”在那个时代,“革命”一词,真可以用“一切”来形容;而“反革命”是一种罪名,要被枪毙的。还有一种用法,叫“不革命”,是落后分子的标签。
1980年代以来,“革命”的极端色彩淡化了一些,而用法更宽泛了。在很多场合,它是“变革”,甚至是“变化”的同义词。但它那种来自过去时代的“正义”性,始终是主流用法。同一事件的对手,仍要争夺“革命”的身份,争夺话语的上风。另外,“继续革命”的理论虽然不再使用,但它的某些内涵,仍然被继承下来。
1990年代后,在知识分子中间,开始在“革命”一词的用法上“西化”,有意在世界通行的语义上使用这个术语。1995年,香港出版了李泽厚和刘再复合著的《告别革命》,提出“革命”是激进主义和情绪化的,“二十一世纪不需要革命”。这本书在两个方向上遭到批判。
现在“革命”一词的歧义,主要的方面,是在“革命”是否与暴力相联这一点上。即使在西方的现代用法上,“革命”也经常用来指各种领域里“新”的变革,比如医学革命,生态革命,未必有手段激烈的含义。当然“革命”尽管被广义地使用,仍然保存那种令人想到法国大革命赋给的狭义。当与“改良”成为对立词时,便有这种色彩。
[编辑本段]马列主义的“革命”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历史设想中,主要的思想是以一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个时代彼此更迭的思想;革命从它最全面的意义来说,是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剧变性的跃进。在陈旧的制度同争取自由的新的生产力之间,进而从人的关系上来看,在旧秩序内部的上层阶级同下层阶级之间,在以前的阶级同向它挑战的新的阶级之间,各种冲突的汇合,会带来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原来被剥削的阶级同新的统治阶级合而为一。后来,只是对于现代欧洲的革命,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有时间认真加以考虑。马克思在1843年已经开始研究英国、法国和美国的革命(他的笔记中说明了这一点)。所有这些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虽然美国的革命也是民族的革命),是由中等阶级中野心勃勃的一部分人领导的,本质上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扩大的需要促成的。
在所有这些除旧立新的尝试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快考虑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1524—1525年伴随它最初的最豪迈的阶段的德国农民战争(恩格斯在这方面写了一本书),认为这是最早的革命;虽然作为市民和农民打破封建优势的努力只获得很有限的效果。17世纪40年代英国的暴动要成熟和成功得多。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竭力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战斗,它不会推进到如此程度;这也就向他们暗示这样一个一般原则,所有一切造反的运动必须推进到远远超出资产阶级自身利益所要求的目的,如果不可避免的反动不要超出像1688年那种结局所代表的限度的话(参看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另一个一般特点是,走向前台的新的有产阶级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就能以反对旧秩序的全民代表的姿态出现,甚至在当时自认为如此。
1848——1849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左派方面参加了德国的激进运动,有机会从内部看到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对终于导致失败的犹疑不决和软弱无能深感厌恶;后来他们在这方面思考了并写了许多东西。对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使马克思深信,欧洲的革命以1847年的商业萧条为背景,群众的不满掀起了革命,在下一次衰退和再次发动群众以前,新的叛乱不会有任何机会。事实上,中欧和东欧的资产阶级甚至对支持他们的工人比对他们面前的政府更加惶惶不安,决不会再冒险试验,除非是半心半意,如1905年在俄国。它能够在旧的框框内获得一种地位,尽管不是政权,使它能毫无阻碍地发展工业,这也就是对它有实际意义的一切。
恩格斯曾经企图(在《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中)把这种情况纳入马克思的设想,就德国而论,把俾斯麦的“统一”描写成“革命的”,这个例子说明他和马克思使用这个词多么灵活。另一个例子是马克思关于印度农村被不列颠的压力所破坏是亚洲历史上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的说法(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7页)。但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概念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虽然这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已由马克思主义学者生动地加以阐明。在英国,还无法颠扑不破地证明阶级之间和它们所代表的经济体系之间的冲突。甚至1789年法国的情况(这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或诸如此类的观点得到比较广泛地承认)仍然很有争论。然而人们承认,马克思的假设所起的最大的作用是促使人们去探讨整个问题。
另一种革命即共产主义革命在很长时间内萦回于少数人的脑际,但是,马克思经常强调,在它的物质条件具备之前,不可能有实际意义。那就是说,共产主义只能是继资本主义而来的事物,它带来一个新的工人阶级,它第一次有可能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因为它不代表另一种所有制形式,而是摆脱一切所有制。它的执政将是一种道义的改革和社会的改革,因为它会清算过去,扫除人类的肮脏东西,使它从新开始(参看《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第1部分B3)。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早形成而且从不背弃的另一个信念是,伟大的变革不可能在这里和那里个别地方发生,而应当是决定性数量的工业国同时行动的结果(同上,第1卷第1部分A1)。
马克思从1848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的失败中作出结论说,这只是像一个犹太人在沙漠中的旅途那样漫长的斗争开端(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68页)——后来这成为斯大林特别喜爱的形象。在以后的年代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得不承认,1848年他们被青年的急躁情绪所左右,在资本主义在大陆的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就指望推翻资本主义,这是很不成熟的。政权是不可能靠少数热烈分子,即没有整个阶级的力量作后盾的战斗先锋队的突然袭击来夺取的(参看恩格斯为1895年版《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写的序言)。
恩格斯后来认为俄国可能是这条原理的例外。1875年他考虑到那里的革命可能会被战争所促进而迫在眉睫(《俄国的社会状况》)4;1885年他告诉一个俄国记者,如果说布朗基主义的幻想(由一批密谋者推翻整个社会)可能在任何地方有些道理的话,那肯定是在彼得堡,因为沙皇制度如此不稳定,猛然一推就可以把它推倒(致维•查苏利奇,4月23日)。在其他地方,事情会缓慢一些,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潮也许是武力的较量。马克思可能认为,少数国家,首先是英国由于其长期的政治传统,可以避免最后的严峻考验。但是,英国的发展情况令人失望,工人阶级在宪章运动失败之后退到了非政治的工联主义,缺乏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在法国,政治精神比较活跃,但1848年以后不久,马克思懂得,在一个主要具有农业性质的国家,没有农民的援助,有限的工人阶级不可能取得政权,他估计,农民日益加深的贫困将保证这种支援(《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七)。
1870年以后,德国迅速的工业化使它似乎成了工人阶级将率先行动的国家。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不久开展起来,在帝国国会的议席不断增加。恩格斯更加注意它作为选举力量的增长,因为他作为军事问题专家,也意识到新式武器正在加强各国政府的武力。1892年11月3日,他曾写信给拉法格说,巷战和街垒已成为过去的事情;在同军队作战时,社会主义者肯定要吃大亏,而且他承认,他还找不到解决这种困难的好办法。但这就更有必要把群众吸引进来,尽可能扩大运动的范围,在德国,要把它推进到军队的主要征募地区,如东普鲁士。
恩格斯在1895年为马克思的《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了这些告诫。然而,他的文章被编者由于担心书报检查而大肆删改,他对此极为不满;他在写给考茨基的一封信(1895年4月1日)中抱怨说,这使他容易被歪曲为“合法斗争的崇拜者”。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久就发生了。1898年,即他去世三年之后,伯恩施坦开始提出导致关于“修正主义”的争论的种种主张(参看修正主义条目)。在这场复杂的争论中,伯恩施坦的主要论点是:资本主义在最近的将来的所谓不可避免的崩溃,只是愿望中的想法;但是,按照一般的理解,争论是关于原有意义的革命究竟是否仍然是一种实际可能性,或是说,现在是否只应依靠宪法的方法。
在俄国,在1905年革命以前,不存在宪法权利,以后也没有多少宪法权利。列宁决心创立一个能够准备、然后领导革命的政党;和所有的前人不同,他最充分地贯彻了事先筹划的革命主张。在1905年主要带有自发性的暴动中,他的党太小,没有经过考验,无法取得很大成就,它无论如何未能超出资产阶级民主的范围和泛泛的土地改革。但是,它的失败表明了软弱的俄国资产阶级的不坚定,正如1848—1849年表明德国资产阶级不坚定一样。因此产生这种似非而是的说法,它的革命要由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领导的群众代替它、甚至撇开它进行。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导致“不断革命”的策略,毫不停顿地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确切些说,现在的民主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这里,存在够多的复杂情况促使左派方面进行无穷的争论,正如修正主义在西方那样。
1914年当欧洲按照它的统治者的命令服从地拿起武器的时候,列宁试图反击这种责难,国际曾经愚蠢地预言战争意味着革命。他写道,它从来没有保证这一点,不是任何革命形势都导致革命,革命不能自行到来(参看《列宁选集》第2卷,第620—621页)。只有在号召已经准备暴动,而上层阶级无法在旧秩序下维持下去的时候,革命才可能发生。这是一些不以政党和阶级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1916年3月,在战时的另一次论战中,列宁宣称,社会主义革命不能设想为一次迅速的打击:它是一切战线上一系列的紧张战斗(参看《列宁选集》第2卷,第717页)。
在俄国,1917年发生了列宁所期待的总危机。托洛茨基在他的历史(见“参考书目”⑧,附录2)中写道,任何革命都不可能充分符合它的发动者的意图,但十月革命却比它以前的任何革命都更充分符合一些。在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它却离开正道。他和列宁曾经指望它成为欧洲暴动的讯号;对于他们如同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胜败要在国际舞台上决定。但是,东方和西方相距过于遥远,其他地方的社会主义者并不太乐意仿效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感到被人离弃,首当其冲。不久发生一场争论,列宁以考茨基为主要论敌。问题是,这是否是一次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列宁谴责他的批评者背离马克思主义而信奉改良主义。考茨基却谴责布尔什维克以马克思曾经认为任何革命后的过渡必不可缺的无产阶级专政为借口凭籍恐怖主义执政。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恐怖主义有别于这种专政的观点,在1870年9月4日恩格斯给马克思的信中得到说明,其中把1793年的恐怖政治看成是人们自己惊恐而从事简直无用的暴行来支持他们自己的信念的一种制度。
以后几年欧洲另一些地方举行暴动的尝试失败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曾经在狱中悠闲岁月中思考经验教训,这位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葛兰西。他根据19世纪意大利的种种事件,区分出马志尼的积极的起义和卡富尔所倡导的“消极的革命”,后者以耐心准备作为通过人们头脑中的“分子变化”造成社会力量改变构成的方法。他设想,也许二者对于意大利都是必要的,他认为欧洲的其余部分在1848年以后倾向“消极”类型。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在1918年以后,更慎重地说,在1945年以后,欧洲社会主义可以说有一个类似的转变。在西方,对革命目的的追求实际上已经意味着相信社会的彻底改造,以别于仅仅用零星的改革来修补旧社会的任何办法。在苏联,可以看到向这个方向的缓缓移动;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苏联理论已愿意采纳下列这种观点,随着社会主义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建立,它有可能在其他地方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政权。
这个论点是在毛主义(参看毛泽东条目)的偏激学说的压力下得到承认的。毛主义同莫斯科争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权并一再重申斗争的国际性质。较近几年,北京已经放弃它的极端革命姿态。但是,自从列宁在1914年以前认为殖民地的革命运动很有希望,乃是对欧洲革命运动的支持以来,武装斗争已经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在那里,这始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因为亚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有外国背景的右翼军人统治,似乎没有留下选择余地。社会主义和民族情绪或农民情感往往交织在一起,但在许多地区,提供指引线索的是马克思主义或它的某种改头换面的东西。(参看民族主义;战争条目)
(VGK)
参考书目
①谢尔治•布里西安纳:《潘涅库克与工人委员会》,1978年英文版。
②罗宾•布莱克本编:《革命和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读本》,
1978年英 文版。
④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选》(1929—1935),1971年英文版。
⑤E..J.霍布斯鲍姆:《革命家》,1973年英文版。
⑥卡尔•考茨基:《社会革命》,1902年英文版。
⑦弗•伊•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1918)。
⑧弗朗兹•马雷克:《世界革命哲学》,1966年英文版。
⑨列甫•托洛茨基:《俄国革命史》(1932—1933),1967年英文版。
⑩J.沃迪斯:《革命新理论》,1972年英文版。
肖邦C小调练习曲《革命》
这首练习曲,是表现肖邦对华沙革命失败的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1830年11月,正当肖邦离开祖国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爆发了震动波兰的华沙革命。肖邦得知起义的消息之后,心情非常激动。他恨不得马上起程回国,和祖国的人民一起参加战斗。正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所说“……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1831年9月,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终于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当时,肖邦正在赴西欧的途中。噩耗传来时,他几乎到来疯狂的地步。他在日记中写道:“啊!上帝,你还在么?你存在,却不给他们以报应!莫斯科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么?或者你自己就是一个莫斯科鬼子!……我在这里赤手空拳,丝毫不能出力,只是唉声叹气,在钢琴上吐露我的痛苦。”肖邦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乐中,写出了这首著名的练习曲.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向结合体现出来的。这首作品虽然前后连贯,一气呵成,但它仍然有着许多细微的变化。 练习曲从不协调的属九和弦开始,引出了一连串汹涌澎湃的十六分音符。音乐出现得十分突然,因此,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它好像是肖邦内心感情的总爆发接着,左右手同时并进,两道音流奔腾不羁,犹如千军万马、好浩浩荡荡。突然间高音部出现了一个刚毅的曲调,它清澈、明亮,好像是冲锋陷阵的角号。这段音乐除了表现肖邦内心的愤慨和焦虑之外,还包含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它仿佛是愤怒中的抗争,痛苦中的挣扎。 音乐在展开中,越来越趋向紧张,一系列的转调和变化音把全曲推向高潮。练习的高潮处是一个胜利凯旋的形象,它仿佛是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的片刻幻想,但又不是诗情画意的遐想,而是对华沙起义爆发一瞬间的回忆。在接近结尾的时候,音乐由强到弱,出现了一个悲伤的音调。它象哭泣,悲悲切切;又象诉说,发自肺腑。然而它的背景仍然是起伏汹涌的澜涛。这肺腑是肖邦对整个命运的哀哭。 乐曲的结尾又回复到自豪、刚毅的形象。音乐在很强的力度下,从高音向低音冲击,并且左、右手八度同奏,气势逼人。最后,在特强的力度下,奏出了大调的主和弦,它象征着肖邦内心的满腔仇恨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