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03:00:38
李时珍的故事
xu|r2ITOcꞞ6k~pm!]b - HBbIw""3+sܓEuͨdFDz?WEJE}o^hl;^LzluSw>ba6]E^h̯:~4OĬ1Z~hd?v5Gj8&7ւisQvQl6],GY^36kog99 ZԲ?3z]6)nI'k~1t+6‹vz{$ f)ϚHpMrƤ0)7aJ,g; 7/,l6z>v1[0+v!rc9SAy'bro7cHfqd;qeA]{u˝9ֵW4G-ߨs{bQsm$[4*v'XVU,l}bN(a^=fk?n^gi]Ό%3ӽ<_,~*xkw#;mgG~ad ?W>6lmJc!4+eQl3y3 +>֭9ٖWU'mK=, Fa; 4tsyk$h(v@pf\3ﴩQ&1hP5I'mg2og{} 员^VY޸_vڶ_ maulט TkO;:s9ibK3gT,pǪ1S/d_{%^sԚ_{ 𵯷:*P!fP@p0(X`iR׏pk%}`ʇW_8'"Kn{stuzܴ#vPIV  w}G..~ .U&J"Ϊ!)CPPM{Ex=/,䝢ƚ~Lď#غpIbFNԂC iRf&aUbq g̱br}`n"l6ѬS!5O>5fhR%AL:Ӎh9^X>Bo@Mbοpl 7q0{i:A,fR726܋zPӫ6[PKA5x!>7 fG4w::dQf=Gjk:ȶA|nݷˮ7ϏQ]ZhI8 ٷ. >ípT9XN<4`qC*F.>y3 %ᏘdS=c<~29"c%C`xO?oNвzc7CPSq]]ެr^KӚ/hq]&T >_B)MM,:Am#̭.)3׻WtE@;#a5c"Wu2efWf u)R,2mN0+"4 ]trS-d)8\'z-"ieQग़r+9j$ڍ+vPc:#!{{x@"νw[o ^G=& B(W_qN3#2<Gӛ۟VHI75(,uN=`iMNZI>m`Ŏm:Ht7qo{? "u0Xë5hEV]%lJZ*\xE~0 A#:EX{*4t\O[$J)B"S0Uh_ R9 >%] cw.rrr`Pu<7wO*/Бz;\1J1@$ZSa{ Z8a,̢JփABה+_܂$U$ƀ1 zv/= 0$D&,󞾄8fBŻ!T/N՛9/雿i[c~/S }}.d1b4fag OC ,ɟ aPT"-'^-oepb}\r`\p_sB W1TJM(Nq̟^R;a>(I7 B͇Z0m?B [^pI۹j!å],[!hLJ<2FɣLj$"e>S/j4߯ `4vFŊ ckL/62^(pe`sIm!#"d~e?c$^wLV{]4Y` F[@ OoAc W O~&DK%UJyHdAYWKgy]4S CD΀;> @$^--pmK+~r$h/Oluق{{=RХ#ܐxZ{/Ht.ul6¢Ώ?|;{@GqAyM,zIm-s*)SH5ݢNHfEJws?+&HZ+1O2y{ 7ER6O?yws,pa5WJ9cv!<ۧ%:f@hhJm띷Cj("#ú!%ɒJ3qW{8b[v<ےl@2JM"9Ftb$&q9PcdƳ\!o BD$`64'9k"a~nnl@G32`MLԄL`ĭ_[fF@C$mnV7"haW DQALFSo|{Q~55#-Ս>IBYs1 Rysċ9L{)E[̇]?G{HK");$`PtWL@Ўer#!X'#8f}|a ?Ka6qLQ uQ;2tr߈I>)uU(5zPԌ#]+؍l.K9Y^aSA(H*8wADvi|G{(VEhb3 G- )/LiF~Z;&MiŧPwXќDF hOgLIH!fY6&T} ]M^σyi)BفY")J86 0yGZ@x=R(šY a!,w&A ီy}x lVM -茵 gO˒s5 |AӢ:waDRŠx/Oxi?!)^:8Rl7,`ǝ]#v+,nzo61ܱ 0? %o6(7&WB^İ?Ӡ˫Y$(󞩁#59sDvyGWH 9h=Ȯ|72ED[I/rc蚹h^F S^ KpqCS5SGQ3?#60s?G[mJ"1,8hG\(zm pll0h_wDb;C嘧{#U$aҒ~>yDva҄x pK0I<5v"V Oų3w]*z/s&ہY'tx96JL0ƀe(lAD;^\Apn,A| /ޱ} nKvT0Lp%xM[ݽ.ft% zڢu%fB؎QLn{b˯@cvȞiMTXýZk)VYOP-^+ iițKLI''b1']Ͱa];xyۻ92{ˑ3?v!13 oEr>@ﳷGI3lV6Zvх&Ѹ߬0O& pg7̆  _vUe 3"İcV`=Ma{\yK\Nl^ 9ͼbe;C4V֟Q( r du1e;ק"$je[@H VU`\x{P dyh0\e{fb3E FpÂlPO` *6{m:i1gbVyfJuf^mKuyAW[B̔+xXRi=wV4/<{fl;R#ExNfeuvaG)u=X밆Q}A60PQ-A79A(RAحQ "&%ߚ0`Z QC&gxkgR楠).Xmgx= nn+w4#ɌHj)KR}[?|^C(nK :|!g:O7ž]*AKc-5q;h,/aWa@mL#OIۯ QϤYqR&XV8i;k7,;ncg}; :)_& zE39|D ` :X dJ֘Pa0S dk{^Dف,s|5|W&lo$eZ P xtH= `,Udʓ׏ ]o2JĄl:I!4{@Qb1k^Shq>QVl`jOsV@_i'Y lzξmK˶vb>_$@ ctewD+;e;0g_QeQ;`y0ίS(`no͉!@Bɼ̚uYsد?t teiT[f╆YgɦFX9 gFOD4,t|%1`]5D ^Ӟw@rtñT7&*embr#TtG7 ]nlvs`aQZ"Fޠ_5jh,]fS;K @Y)Ϗt)y—L-h> UvGTg{wگNa1Ep).9P5BhFG4ء#R#$㬭Y <%r,}~K^WI(s &%@Mΐ]-}DM8둭 q0*\D=z#QsHJkq}sUX/b4sp|G Jd~yIXêMb`uq9=1 S^P+*4#?8 :%}V ڱgkI*Q~Nvs’*.ìfPuªXjd{ӱ_F,ʣ'l­L1GhӜʄG5tu{`Feo'/&\&1e,>305'R)~ Bway^ɸYو ѽ %}|w1:aSW,\Ҝ(VX'mf2HBi%A=aB̷/Nѹ \,oҲ+RFK>YjCcyOjF;LKބIѥAߙI~JݵI0?H$;Ń?َ9lz'qbC_G{ͳ8 %1`?=&cQܝ2Lehg%{Kk(j13;m?8h}czoy L.L"zQ} \A28laЇ; uTPzJvQf3c ,e>wnYyA\wT.a|@yJX*z혙mucY8}G;Q_X"ҿBQ"U\BvLxZYAX"c H1'~bpWwqDLHMQׯeF˰ BJ4/EjK! Ҕ;9O}&,8N,L4xHc]{޿O3( e%]]>TVpXaQ]mĴn4 ~.J|]CjWrWXX GFhPY|ԅAY>$ïݡuv=LKYIR~:`T)ssUQlwPUkً_򆎿z>*|AKWsWpYtx -zABnfNؾ2f ?ѓZea22 ƿ-1'&%ݜH1SJSO1d#f M^E:emY-둀2ğ-3E)PI& ಏPѦc'LqWxupO|,1j6 k/35>v7%F=/4bPafI#=jهd6~DO Xlw/?& -$O~'z$&BDp"Z b12=4{O ,Œc}.d`2,O9}KY9gVx8K49rQHJH|3^1p\Ea/_o951#)uG

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
1、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于是,人群欢动.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于是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这就是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2、还有传言李时珍“活人断其死”的故事.传说李时珍在以一根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3、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曼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在做曼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4、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
  5、李时珍出生在明代一个医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他自幼也喜欢医学,长大后当上医生,并钻研医学,成为中国伟大的医学家.
  当时,嘉靖皇帝迷信仙道,祈求长生不老.方士看准了皇帝的心意,便大炼不死仙丹,取悦皇帝,因而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炼丹热潮,但不少人服用仙丹后中毒死亡.
  李时珍知道仙丹多用水银、铅、丹砂、硫磺、锡等炼取,含有毒素,于是大声疾呼:「丹药能长寿的说法,决不可信!」
  他列举服食丹药后死亡的例子,但有方士反驳说:「古代药书上说,水银无毒,服食可以成仙,是一种长生药.」
  李时珍说:「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可以参考,但一定要经过分析,我们不能尽信书上所说的.古书上也说过,『食黄金能成神仙』,但有谁见过有人成了神仙呢?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吃仙丹望长生,结果还不是死了吗?所谓仙丹的成分,大多是有毒的物质,吃了不但不能长寿,反而会令人中毒死亡呢!
  李时珍虽然坚决反对服食仙丹,却以科学的态度应用炼丹的方法.他亲自研制水银来医治疮疥等病,又利用炼金术烧制外用药物,他还把研究的数据记载在《本草纲目》里,对后世影响深远.
  6、1518年,李言闻的第二个儿子李时珍出世了.当时,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个瘦弱的男孩,日后会成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李家后院,种着好多药草,都是喜欢研究药学的李言闻采来的.李时珍从蹒跚学步之日起,就和这些草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喜欢看这些花草发芽、开花、结果;喜欢看父亲怎样把它们制成草药,为别人治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些草药的性能日渐了解,越发如痴如醉,整日消磨在庭园之中.当时,医生被豪绅贵族视为“下九流”,社会地位十分卑微.李言闻对所受歧视刻骨铭心,自然不愿让聪慧的小儿子重蹈覆辙,而把改换门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时珍身上.
  李时珍虽酷爱医学,但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厚望,只好把心思暂放在那枯燥乏味的八股文章上.他聪明颖悟,才智过人,14岁便考中了秀才.李言闻乐得心花怒放,以为这下儿子升腾有望了.谁知事与愿违,从 17岁起,李时珍接连3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严峻的现实,教育了李言闻,使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子,强扭的瓜儿不甜啊.从此,李时珍放弃了功名,一心一意当起了郎中.
  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李言闻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庙“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方.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他都背诵如流.
  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人.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泄不止.李时珍思索了半晌,说道:“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我先给你们开个方子,试试看能不能治好.不行的话再找我父亲.”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迫不及待地说:“好,好,郎中的公子开方子还能有错?”另一个病人也捂着红肿的双眼,连连催促时珍开方.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李言闻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忙问:“这是你开的?”时珍小声回答:“是的,不知道对不对?”然后,把病人是什么症状,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这些药有什么性能等等,一股脑儿说了一遍,讲得头头是道.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这时,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性,十分羡慕,暗自下决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让父亲看看谁的医道高明.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又有两个眼痛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而那天正好只有果珍一人在诊所.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样,便不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处理.不料,第二天一早,这两个病人就找上门来,说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要李言闻看看是怎么回事.果珍在一旁不敢隐瞒,只好如实相告.李言闻一听就连呼“错矣”.果珍还不服气:“同样的病,同样的药,为什么弟弟对,我偏错了?”李言闻答道:“有的病症看上去差不多,实质却不一样.”接着,把为什么那天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而今儿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的道理讲了一遍,把个果珍说得心服口服.李言闻总是这样,从医理和病情两方面给孩子们灌输全面的医学知识,使两个儿子都大得裨益.
  7、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洪水如猛兽般冲决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乡亲们流离失所,到处是一片哭声.洪水刚过,瘟疫开始蔓延,病魔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和父兄一道,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这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叫道:“李大夫,你给评评理!我爹吃了这家伙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我去找他算账,他硬说药方没错.我们信得过你,你给看看.”说着把给父亲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喏,这就是药渣.” 李时珍抓起药渣,一一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自言自语道:“这是虎掌啊!”那江湖郎中一听“虎掌”,慌忙分辩说:“我绝对没开过这味药!”
  “那肯定是药铺弄错了!”年轻人说着,就要往门外冲.李时珍忙拉住他,说道:“别去了,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就以《日华本草》的记载来说,就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了?”“对,我开的是漏蓝子!”江湖郎中急地插了一句.“是啊,药铺有医书为据,打官司也没用.”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不久,又有一位医生为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说成是同一药物,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人吃了怎能不送命呢?这一桩桩、一件件药物误人的事,在李时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毫无疑问,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漏误.若不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会耽误治病,重者要害人性命啊!
  深夜,月光如水,烛光摇曳.李时珍和父亲在灯下倾心而谈.听了儿子的一番宏论,李言闻语重心长地说:“你想重修本草的想法不错,可是难啊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恐怕只有朝廷才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关于本草的书,相当浩繁,你虽然读了一些,可研究得还很不够,远远不能适应修书的要求.还是先在读书上狠下一番功夫吧,你说是不是?”
  父亲的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李时珍的心.在以后的10年中,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以及历代名家著述和大量关于花草树木的书籍,单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为修订本草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
  8、1551 年,明宗室武昌楚王闻知李时珍医术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礼仪和医务.李时珍本不愿与皇亲国戚交往,但考虑到楚王也许会帮忙,使朝廷答应重修本草,于是就打点行装进了王府.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子的暴厥和其他不少人的疑难杂症而名扬朝廷,被举荐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这太医院,是明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院中拥有大量外界罕见的珍贵医书资料和药物标本.李时珍在这里大开眼界,一头扎进书堆,夜以继日地研读、摘抄和描绘药物图形,努力吸取着前人提供的医学精髓.与此同时,他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李时珍很快便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
  1552年,35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较顺利,但写着写着,问题就来了:所谓本草,是古代药物学的代称.它包括花草果木、鸟兽鱼虫和铅锡硫汞等众多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由于其中绝大多数是植物,可以说是以植物为本,所以人们又将药物直称为“本草”. 东汉《神农本草经》成书,到李时珍诞生前的400余年间,历代本草学家都有不少专著问世,但却从未有一部能概括这一时期药物学新进展的总结性著作.李时珍责无旁贷地挑起这副重担,并意识到了它的分量,却仍未料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数.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叶,本是蕲州的三大特产,可以主治风痹、惊搐、癞癣等疾病,是一味贵生药品.但他从药贩子那儿买来的“白花蛇”,有时是另一种蛇冒充的,跟书上描述的大相径庭.那么,真正的白花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人亲自上山,捕捉到一条白花蛇,仔细一看,果然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
  从此,李时珍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除湖广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那些种田的、捕鱼的、打柴的、狩猎的、采矿的,无不是他的朋友和老师,为他提供了书本上不曾有过的丰富药物知识.
  9、一次,李时珍路过河南境内的一处驿站,见几个车把式正在把一些粉红色的草花放在锅中煎煮.他凑近去看了看,见不过是南方随处可见的旋花,却不知这些车夫煮它有何用?便向他们开口讨教,一个车把式答道:“我们这些人常年在外,风里来雨里去,盘骨多半都落下了伤痛.喝点旋花汤,能治盘骨病呢.”李时珍用心把这种药草的形状、药性等记了下来,并把它写进书中.
  还有一次,李时珍带着弟子庞宪来到武当山.这武当山,风光绮丽,草木繁茂,古树参天,野花似海,是天然的药物宝库.师徒二人仿佛探宝者发现了钻石矿,一下子被这些花草迷住了.九仙子、朱砂根、千年艾、隔山消?这些名贵药物一一被他们采集下来,制成标本.这天,庞宪劈藤开路,仔细寻觅.突然,他眼睛一亮:曼陀罗花!这是华佗配制麻沸散的名药!李时珍显然也非常兴奋,指点着花儿对庞宪说:“可惜,麻沸散早已失传了.这种花有毒,究竟如何配药,还得重新试验呢.”以后,为弄清曼陀罗花的毒性取得可靠验方,李时珍又冒着生命危险,亲口尝试,证实了它的麻醉作用,并把它同火麻子花配合,制成了手术用的麻醉剂.
  李时珍一路考察,一路为父老乡亲们治病,深受人们尊敬与依赖.有位老婆婆,患习惯性便秘达30年之久,虽多方治疗,终不见效.李时珍运用从民间学来的偏方,以适量的牵牛子配成药,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还有个妇女鼻腔出血,一昼夜都止不住,怎么治也不见效.李时珍用大蒜切片敷贴患者足心,不大工夫血就不流了.这个方子,也是他从民间采得的.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李时珍深切地感到,这广阔的田野上,处处都是知识的天地,日日都会有新的收获.就这样,李时珍几十年如一日,在医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终于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理想:1578年,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终于脱稿了.
  遗憾的是,李时珍生前并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终身为之呕心沥血的这部巨著印行.1593 年初秋,这位76 岁高龄的老人告别人世时,《本草纲目》还在南京由书商胡承龙等人主持刻版,直到3年后才印出书籍.
  这部旷世名著有190多万字,每一个字都浸透着李时珍的心血.书中编入药物1892 种,其中新增药品374 种,并附有药方11000 余个,插图 1100余幅.其规模之大,超过了过去的任何一部本草学著述.它综合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许多领域的科学知识.它那极为系统而严谨的编排体例、大胆纠正前人漏误的确凿证据以及继承中有发扬的科学态度,都令人赞叹不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 17世纪初开始,《本草纲目》就在医药学界不胫而走,辗转传往世界各地,先后被译成日、德、法、英、俄、拉丁等十几种文字,被公认为“东方医学的巨典”.19世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评价《本草纲目》,说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的一生,成果卓著,功绩彪炳,为祖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如今,蕲州雨湖南岸的李时珍墓前,有一座用花岗石砌成的墓门,横梁上镌刻着“科学之光”四个大字,这便是华夏子孙对他的最高赞誉.
  10、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原序中自述,读古书典籍,就像吃糖啃甘蔗一样,“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一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中,增删考证而著作成功的.当《纲目》书著作将成,要贡献朝廷之时,李时珍已经七十六岁了,也自己预见了将死时期,果然很快地“遽卒”.李时珍在未逝前,写了一个上书表遗给其子建元,命他送与皇帝.
  没多久,神宗万历年间,诏修国史,命令中外贡献四方文籍,建元将父亲遗表及本书《纲目》献予.天子嘉许,朝廷命礼部誉写,分两京、各省布政刊行,从此“士大夫家有其书”.本草之学从这以后才算是集大成了.李时珍遗书上皇帝的表,大略是说:历代,经久远年代后,许多的药物有同物不同名的,有同名不同物的,有难以辨识的,有些分类不对的,有些药物有毒却和那些无毒的药形态相似,增加采药困难,这都影响治病的效果.还有些历代发现的新药,以前的书中还未记载,于是增补、订正了许多药物.旧籍记载的一千五百多种,在《本草纲目》书中,增加三百七十四种.分为十六部,共五十二卷.根据药物的“正名”为纲,而“附释”的则为目;再加上以集解、辨疑、正误,详细的将其出产地、药物的气味、主治都记载于书中.著作本书的参考书籍非常多,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只要有攸关者,都收掇在书中.虽然称之为医书,实际是将万物以及药物的理讲明了.希望皇帝能“特诏儒臣补注,成昭代之典”,如此,本书便能成为指导医生们使用的很好的参考典籍.李时珍晚年之时,自号“濒湖山人”,著作有《所馆诗》、《医案》、《脉诀》、《五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诗话》.因为他的儿子建中当官,所以他被封为“文林郎”.李时珍不只是一位好的医生和本草家,他还是一位修神仙之术的修炼人,每晚都打坐炼功,以神仙自命.观顾景星《李时珍传》即知:“余儿时闻先生轶事,孝友,饶隐德,晚从余曾大父游,读书以日出入为期,夜即端坐,其以神仙自命,岂偶然与?” 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有一段评述张紫阳八脉经的记载:“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谬也.”正说明了修仙家所观察到的奇经八脉和医生所认知有所不同的秘密,就是反观而照察到的.
  另外,作为精通医学和修仙者的他,很重视“奇经八脉”之秘要.所以在他的《奇经八脉考》中,认为医生和修仙者一定要知道“奇经八脉” .他说,“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医而知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牡幽微窍妙得矣.”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由于本草学中对一些药物的来源、性质、鉴别、制法及配方的叙述,涉及广泛的化学知识,因而本草学成了中国古代及中古时代化学的一个丰富内容和源泉,是我国化学史中辉煌成就的一个侧面.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是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