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第三条岸.啥,啥意思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1 12:01:16
河的第三条岸.啥,啥意思呢?
x|Yo#_293ve0p97 &%F\EQMD\ĝʘ_U&a7~_}w7'޿9Yg|1m}2[fɛV%_ 4{0\K,F`<=`&UƤ8Uq1sEӺ2h&n'Nd1_ F~<ݺݥsmaxf{WsHT3MFfSo0㩐k0L,XF}dߜ0wxt$bq%>#X&w>Tp7n7SB0I%MŸ Ӻ끸Fme5}V#XpS&d,[:եSB]46x񚗸ll/%ZymeIS׹ #2i7{`vQzj*PM7nTwIt›1lnɪ[w{w3}Dg44ܜ M+R57˓uHĝHb*vYw Ym+7Ű?aR >D!(ćg`jTBw{ܴM^mǪzyD`mVHG䏿_Y|p1f}76I:M .~mJ =Y dXfӍ'QDqߜx,7oȖ̥UnRn|*U/Ҽuȿ'Edpksm17L<_qVkۂ{T@ | ~7_oWnJۭ7O>?ŏ?>'}駯+;_Vd7|~rc^pJSRIvYݴ~*Moͤxy͚W-Y"oI^ A'XNbGte%u:Ní=LS4t2=+WuJnXqkHWWS7Ρ}s71,((&q j=x_t6G -{nBجJAkFX-ms]'cŽ*/0E`[-.+CU]g;?>Am@RggĪ}Ш1̏#-q jy ?zFNX;\2,7ͤUV -VQT,l4~g&#/NʱW`x0lG^j(qL 9 R/pM.ԅi7B٢bBl5vp Pf`5`]g QV'y/yN2ݥpL-0"} <ڥxF0 mbO|ņAbpDSM(>>NoQh"%$K(J/%CEuE=eI<i{m6*0/A<`6N$h)C+lM6>ZPS5Uկ bUMiWՋ!ڧB}>]VtU=45Z@lU(Sv]}jyݎA {IsqwL͸TlC-?up%hY2wG̭Daj.bnP`pK&i[cb=2V18%%$W#D?Q(զmAif^K#Ӛt(kr=(h5 > -u`5ʇK]7o 523*Fhz%u&)JX^8tPmܾ M*IV&W^2^솤^;嵟cgd&6/ZJϞG ld^jm &@msj,Aa/nID6})ʖo18~rqL6dFTy,cbaNR]R,Rw!c50(] j XAul"VZiGDVL$Fɼsw8ӈXΐjBTt)OC%&½o3|Kך5ÁIeuZjLL1sv(2_AmX\Qǚ,FLQ5lRmʺFLWsFK}}sUFa38kݨ%atD{19 2b"|3nY!B+^4 iI?f:ző~,/KT,baJT)n7U:f??[y\4\@:pn| h 2 yu0HgCoP̔waJ0oE?A/3NiP(VC Ni[U*!HU^RlkJ2 Kx@%Hıc&$\D:׺# xIuӦhOhAK{Ͽ q3 E׻XQs0جy[+WI0<'KC:~N0h&@fОByOh07pSִd2zٺE .zIb.mmw4٘mA^$('* 2Ȳ_*S7M U? <mx_IUPa8 R֢k` B%po%iIqtP( |[!U6lsLēQE 0z0hQ1i|n 4Vvdɜ\~W(bn͚P]VP-]F!\:'7t|觎"!^QҜaH^|sսwj/f_AY& ѭ#b!b%! .['TS0S6}TQw"q3s z7[OrÚ :;;AngNA%؁Gރ~˜ޙ!HU"9[myzZTiZ5* Vf8w'a0/F^,+{r)ܛ /r zY ;.2~sޙi/ώy@|I_Qa1&)2!Զ0Xn tcX8u6 씗o&}/{v|Y -)Fa8Z^=7Ybpw2Qg&WVXjsq|&ވ @"_h COI+$1]W?䓿/M׿Oï׿g,՟3:Qtf6E`KE0&S^ ,]{qvH"_W*i k9J"K@C;K*S8g= ڗw)}J^[ͥ[hFy%TsMuTڛP9_RQRlRψMM}s_iv촆ik9ttM #%{qҎ[xvi^湯TOh(" ߸=39W(pM 9ٴyML,n9Tz[Җ1 oZ&M놘:|hD`ĶtkL,y1L\}պګLV7._g߰T'[ݰy~ i1 ya~};EӚ5sfBvcMgtK`y;z ԰$)XԹ2Nԛ;)<:hMj9yBBJ}6Yrbu1qzїY}4{$[~fCt^HgHY P,iXOVj"4uo7^Nµg29L058kl4#h!SkVů jGD&]ȮLLvūm޻{4R3q^}¤$7UHX6{ۓ2sixysCu0zR'((ؒ?1 Fh!ܛ`&oaL|!T֪7z|q{{ޖMbLL2ībFĻ  RPIqMƩp{zFГ!eM6 f+쁸=hSy7-5VNkM(x1,Nb1iYZ? h;`^YO0< P(Y@qtR=9H2)#Ifa>,Eam:\ S3#weǦ,Vʕnl'[gO_LO&ITú rAQ5 W1dFh|twi EobMnK6؜6+#5o΢2 ?h`O+0Z8A(}dM tNÔ5T ].bF֧V7ۄ2LBMroM- O-jGkNFY+Q.<\(۬ۘ[qQBż=I.B7* aʑf=AAg?$<#vBpUm,{ݺuQbΤ{^hF:QPBB'Z&Dڽ^ bJX INJ'X_D`cB&6$%Cсx} \NoYSL2gq[6C9|",%蜹ƹ߫R ʪ4aQ+W "0ܷOr`_ u+^B4"Zk♲Fz/ qMZ+WN>f6&TlN~K9aFbT:71 Mvzkvs=_)ZjFwJ xYzyp֟5%ͨvI}*ǦmEo]P lV"X b %֦s-WXk$OҩRjaIAc<&GV*؏pP]Y~ %)w#x&ݏf}%V}_:,O;K`RIWd0,l>5EVGnZLI26n5HPj[/,aD<{^ Kb~bo-T^<{S+(\q*`!߆R Cc`'Luؤ#'l> ZR?'RE[ e7hX{]vAM>}4~i|z>](m䊭ʙ *l&TveaۋyNDOlmZ%5YGx+gqp1*ɺ&drq6D;.aX. M~]2I61iT"%T.Ĉ9RI`4M6Wov-dzEy7ƝVOX<k{`iӽנҋU>v@1l_~U9@` =cfkGP`p,@?P+ ?Щ׏!1[.}vP@[>8*k!DeV5x＀ytex1ݓ2Cgd/Wq 8:LqX-ZL Eh@VyRⷧ&׌[rp|/Bzm\դcVu+ڛ*GE/Áfۿx?~_ғCYY~>{ܹ# K\G،o7xٷ

河的第三条岸.啥,啥意思呢?
河的第三条岸.啥,啥意思呢?

河的第三条岸.啥,啥意思呢?
《河的第三条岸》是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一篇小说名.故事主题是:本分的父亲某天忽然异想天开,他为自己打造了一条结实的小船,挥手告别家人,走向离家不远一条大河.不是远行也不是逃离,而是独自一人驾舟河流上飘荡,只需儿子送来食物,别无他求.家人想尽办法让他重返故土,但他依然故我.最终,已经白发染鬓的儿子对他隔岸发誓:只要他回来,一定继承父亲未竞的事业.父亲兴高采烈向岸边靠近,可是儿子却实在无法忍受仿佛来自天外的父亲形象,在恐惧中落荒而逃.父亲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
杜拉斯有句名言,一本打开的书也是漫漫长夜.我们写作就是在这永不停止的时间长夜上穿行.写作是对时间缺席的挽留,是在河流第三条岸上寻觅出口.我们在尘世间孤寂、狂傲、不安的灵魂,渴求在写作里被施洗、被安抚.人世的一切像流水和时间在不断地丧失.我们独坐世界一隅,艰辛写作,在河流上寻觅.写作,是为了发现通途.我们要用写作的光,烛照自身孤独和黑暗.

寻觅河的第三条岸,是一种可能性的抉择.岸,也许不存在于三维空间,可它存在于五维、六维空间、存在于心灵、意愿、灵感和精神空间.那是灵魂梦境、是自由天堂.顺应心灵意愿荡漾在水光潋滟中,是一种生存乐趣和境界.

对此,我们有权尊重父亲的抉择,我们有权为精神而活;所以,我们相聚,虽然陌生,却早已熟悉.

文章来的,前几年广东高考卷的阅读题,写的非常好,很感人,很有感情,第一次看时,快感动得哭了!还有我觉得写得很好的文章《好望角》也是写得非常好!

河的第三条岸 很多人的赏析
作者:hededisantiaoan 提交日期:2007-8-17 11:21:00 | 访问量:1480
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在我看来是一部恐怖小说,也是一部诗意小说。这没有任何矛盾之处,有比平常琐碎的日子里遭遇“诗意”更恐怖的事情吗?当然这个“诗意”不是“诗情画意”的那个诗情。《河的第三条岸》显示了我们在遭遇诗意的时候的那种惊惶失措。也...

全部展开

河的第三条岸 很多人的赏析
作者:hededisantiaoan 提交日期:2007-8-17 11:21:00 | 访问量:1480
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在我看来是一部恐怖小说,也是一部诗意小说。这没有任何矛盾之处,有比平常琐碎的日子里遭遇“诗意”更恐怖的事情吗?当然这个“诗意”不是“诗情画意”的那个诗情。《河的第三条岸》显示了我们在遭遇诗意的时候的那种惊惶失措。也许罗萨并不是说父亲是河的第三条岸,父亲和母亲都是河的一条岸,而我们站在没有根基的第三条岸,绝望,恐惧,不知所踪。
这是我的BLOG为什么叫作河的第三条岸的原因。它展示了我在小地方北仑刚刚开始“尽职、本分、坦白”的日子的生活状态。
大江引用过托尼莫里森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要看的书没有人写过,那你就应该卷起袖子自己动手了,我想说的是,如果我的生活全在一部小说里,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就只剩下阅读了。小说全文如下:

河的第三条岸 (巴西 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 )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也许是更沉默寡言一点.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 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小船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要恰好供一个人使用.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突然是想去做渔夫吗?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离开我们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条大河流经,水流平静,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

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象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父亲没有吭声,他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们一起向河边走去.我强烈的感到无畏和兴奋."爸爸,你会带我上船吗?"

他只是看着我,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个手势,要我回去.我假装照他的意思做了,但当他转过身去,我伏在灌木丛后面,偷偷地观察他.父亲上了船,划远了.船的影子象一条鳄鱼,静静的从水上划过.

父亲再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每个人都吓坏了.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 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

河上经过的行人和住在两岸附近的居民说,无论白天黑夜都没有见父亲踏上陆地一步.他象一条被遗弃的船,孤独的,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父亲离家的头一天,全家人在河滩上燃起篝火,对天祈祷,朝他呼喊.我感觉到深深的痛苦,想为他多做点什么.第二天,我带着一块玉米饼,一串香蕉和一些红糖来到河边,焦躁不安地等了很久,很久.终于,我看见那条小船,远远的,孤独的.父亲坐在船板上.他看见了我,却不向我划过来,也没做任何手势.我把食物远远的拿给他看,然后放在堤岸的一个小石穴里,从此以后,我天天这样.后来我惊异的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命在废弃和空寂中流逝,父亲却一点都不在意.他从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从没生过火,他没有一丝光亮.仅仅拿走我放在石穴里的一点点食物,对我来说,那是不足维生的.他的身体怎样?不停摇桨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滥时,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常常这样问着自己.

姐姐生了一个男孩.她坚持要让父亲看看外孙.那天天气好极了,我们全家来到河边.姐姐穿着白色的新婚纱裙,高高地举起婴儿,姐夫为他们撑着伞.我们呼喊,等待.但父亲始终没有出现.姐姐哭了,我们都哭了,大家彼此携扶着.

后来,姐姐和丈夫一起远远地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时代在不知不觉中变了.母亲最后也走了,她老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留了下来.我从未考虑过结婚.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尽管他从未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因这件事责怪父亲.

我的头发渐渐的灰白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对?我到底有什么罪过?我渐渐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踌躇不前.同时爱讲到疾病和死亡.他呢?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终有一天,他会精疲力竭,只好让小船翻掉,或者听任河水把小船冲走,直到船内积水过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呐!

我等待着,等待着.终于,他在远方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我庄重的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的叫着: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下去不可,回来吧,我会代替你,就在现在,如果你愿意的话.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战栗起来.因为他举起他的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毛发直竖,发疯似的跑开了,逃掉了.因为他象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我一边跑一边祈求宽恕,祈求,祈求.

极度恐惧给我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我病倒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从此我还是一个男人吗?我不该这样,我本该沉默.但明白这一点又太迟了.我不得不在内心广漠无际的荒原中生活下去.我恐怕活不长了.在我死的时候,我要别人把我装在一只小船里,顺流而下,在河上迷失,沉入河底.
*另附作者简介——
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生于一九○八年,卒于一九六七年。出生于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MinasGerais),医学院毕业后,到乡村一边行医,一边收集民间传说,后出任巴西外交官。著有小说《广阔的腹地:条条小路》,另有短篇小说集《萨加拉纳》等。他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小说的文体、主题、语言等方面进行了革新。
我倒觉得,“河的第三条岸”代表着希望:河的此岸是“尽职、本分、坦白”的庸常生活,彼岸是父亲执拗的反抗,我--这个跟我们每个人都很相像的人,在此岸(他没有跟母亲和姐姐一样搬走)和彼岸(他也害怕父亲终日浮游于河上的生活)都看不到希望,因此,他希望可以找到“河的第三条岸”。事实上,无论如何,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他的生活只有一条岸,尽管他没有离开这里,本质上他的生活还是“尽职、本分、坦白”的。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作者在小说中其实只写了一条岸,也就是我给父亲藏食物的石穴上面这条岸,因为这条象征着生命的河流,“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
另外,你在回到北仑之前,博客也叫“河的第三条岸”,可见小说和生活并不能等同,不是一码事。
“河的第三条岸”是巴西作家罗萨的一篇小说名。

故事讲的是一个本分的父亲在某天忽然异想天开地为自己打造了一条结实的小船,挥手告别家人后,他走向了离家不远的一条大河,并不是远行也不是逃离,而是独自一人驾舟河流上飘荡,只需要儿子送来的食物,别无他求。家人想尽办法让他重返故土,但他依然故我。最终,已经白发染鬓的儿子对他隔岸发誓:只要他回来,一定继承父亲未竞的事业。父亲兴高采烈向岸边靠近,可是儿子却实在无法忍受仿佛来自天外的形象,在恐惧中落荒而逃。父亲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河的第三条岸”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这是一种生存方式的抉择。当生活让我们无法抵达此岸或彼岸,我们只能在第三条岸上飘荡。“第三条岸”并不存在于三维空间。可是它存在于五维、六维空间。这是心灵的空间;是意愿的牧场;是灵魂的梦境;是自you的天堂。顺应心灵意愿荡漾在水光潋滟中,其乐融融。我们凡夫俗子无法感应它,因为我们为活着而生存;而有人能感知它,是因他为灵魂而活着。既然这是父亲的选择,我们有权利尊重这样的选择。我们纵然做不到,但我们无权抵触并排斥。因为世界是宽容的,我们的包容也是宽泛的。

我还想把它看做是一种方法论或认识论。众所周知,一叶幛目犯的是认识论错误,而刻舟求剑犯的是方法论的错误。一叶知秋使我们明察秋毫。入木三分让我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知道世界是美好的,属于认识论;善于把自己经营得和这世界一般美好属于方法论。我们知道河流没有第三岸,但感知它在,属于认识论,我们觉得自己正在第三岸上散步飞翔,这就属于方法论。

其实,我宁愿把人间看作我的人生第三岸。让天使上天堂吧。让魔鬼下地狱吧,我属于不好不坏非驴非马,我只徜徉于人间。

“河的第三条岸”好似一个谜面,有一万个人读到它,就有一万个谜底。
偶实在不行了,你这个问题跟下面这个网的问题一模一样!
http://www.pkucn.com/archiver/?tid-107891.html
下面是我摘抄的!
这部只有六千字的短篇小说,印证了契诃夫的话,契诃夫说:“我能把一个长长的主题简短地表达出来。”“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故事的叙述就是这样朴素地开始,并且以同样的朴素结束。这个“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的人,有一天订购了一条小船,从此开始了他在河上漂浮的岁月,而且永不上岸。他的行为给他的家人带去了耻辱,只有叙述者,也就是他的儿子出于某些难以言传的本能,开始了在岸边漫长的等待。后来叙述者的母亲、哥哥和姐姐都离开了,搬到了城里去居住,只有叙述者依然等待着父亲,他从一个孩子开始等待,一直到白发苍苍。
终于,他在远处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船的后部。我朝他喊了好几次。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喊出我急切想说的话:“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我会代替你。就在现在,如果你愿意的话。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我突然浑身颤栗起来。因为他举起他的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毛发直竖,发疯地跑开了,逃掉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
罗萨的才华使他的故事超越了现实,就像他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河的第三条岸其实是存在的,就像莫斯科存在于三姊妹的向往中,戈多存在于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无聊里。这个故事和契诃夫、贝克特剧作的共同之处在于:等待的全部意义就是等待的失败,无论它的代价是失去某些短暂的时刻,还是耗去毕生的幸福。我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辨认出等待的模样,虽然它不时地改变自己的形象,有时它是某个激动人心的主题,另外的时候它又是一段叙述、一个动作或者一个心理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细节和一行诗句,它在我们的文学里生生不息,无处不在。
这篇小说,不如说是寓言,写的是一位老人驾着小船,远离家人和所有的人,独自在河上漂流,从此再也没有回家,再也没有和任何人讲过一句话,最后杳然不知所终。老人和他的船,在儿子眼中就成了“河的第三条岸”。这个故事或许会让我们想到塔希提岛上的高更,阿尔的凡高,以及所有那些走出人的疆域永不上岸的人。这样的对峙,需要一个人付出何等的勇气和力量。他们的存在,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之外还能够看得到梦想的若明若暗的光亮。毫无疑问,“第三条岸”是存在的。
我对罗萨《第三条河流》的理解
1.“父亲”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我认为“父亲”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绝望之中。他非常平凡,“在我的记忆中,他既不比别人快乐,也不比别人忧伤。他一直沉默寡言,家里的事全由母亲作主。”他不比别人快乐,可能因为他没有感觉到快乐;他不比别人忧伤,也可能因为他不愿流露自己的忧伤。“父亲”的这种“一直沉默寡言”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首先,他很孤独。没人理解他,包括最热爱他的儿子;生活也缺乏清新感,他活得很无聊,他找不到归属。另外,他已经绝望了。他对生活失去了激情,没有一点兴趣,他的心灵已经充满着绝望的情绪。
在此,作家尽管没有说他绝望的原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推知:生活的沉闷、无聊、琐碎、荒诞······使他深陷绝望而不能自拔。孤独和绝望使他企图逃离,离开这个充斥着卑琐和荒诞的世界,而去寻找另外的清新、永恒的世界―――第三条河流。
2.“第三条河流”是什么?
“第三条河流”既不同于离家一里的那条河,也不是人们沉浮其中的生命之河,而是超脱现实、清新永恒的死亡之河。作者在等待父亲的过程中理解了父亲:“我开始感到了衰老的痛苦:生命竟是那么短暂、无望。”这时,作为儿子的作者,才开始触及父亲的灵魂,走近父亲的绝望。“我觉得他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因为,父亲已经自己流放了自己――从世俗的生活中突破,置身于一种非现实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去等待(追寻?)死亡的永恒(永恒的死亡?)
因而,“我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危机,成了名副其实的行尸走肉。”——在父亲的眼里,又有哪一个人不是行尸走肉呢?——“我的前途一片空虚,我的命运就是在孤独、绝望中等待死神。”至此,作者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理解了生活。在这样一个颠倒混乱、污浊不堪的非人的世界里,任何一个正派的人,坦诚的人,都感到憋闷、压抑,甚至将会被窒息而死。最终,作者也要“把自己装入一条小船,任河水把我带到天涯海角。这河水······这河水清新、永恒······”
3.《第三条河流》强烈的批判意义。
这篇小说表面仅仅写了父亲的孤独、绝望和他荒诞不经的离奇故事,很少写到家庭以外的事情,但这丝毫不影响作品强烈的批判意味。如果说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那么一颗草同样能够显示严冬的肃杀。从“父亲”和“我”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给了他们多大的压力和打击;那个世界里,普通正直的人生不如死,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寄托,普遍的感到孤独、绝望。人们只有等死:一种人就像“父亲”和“我”一样,采取和现实决裂的方式,自己放逐了自己,去追寻一种超现实的生命价值——永恒;而大多数人仍然在无聊和绝望中浮沉,过着那种卑琐灰暗的生活,静静的等待死神来为他们收尸。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呀!一个弥漫着绝望和死亡气息的世界!!
偶的一点浅薄的小看法:
其实,父亲追寻的那所谓“河的第三条岸”(我读的译本译为河的第三条岸,并且偶也觉得比较贴切),在“乐观积极”的人看来,也许不外乎是“逃避”,而在我们这些对世界完全绝望的人看来,应该说那就是一种执著的信念,坚信在这可笑、可悲、令人绝望压抑,荒诞离谱的世界以外,必定存在那“第三条清澈,明净的河岸/河流(这里好象还是译成河流比较吻合,哈哈)”,河即世界的意象。因为河的第三条岸存在的可能性几乎是0,因此父亲和我最终还是无法摆脱那不幸......这是在暗示人类终究难逃毁灭,无法获得拯救?或许吧。
无疑,这是一篇寓言性很强的小说,因此可以从各种角度去解读,当然,“河“的任何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其对现实的强烈批判。但偶还是觉得若能从“我”朝他喊了好几次。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喊出我急切想说的话: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继续下去不可......回来吧,我会代替你。就在现在,如果你愿意的话。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说话的时候,我的心跳更厉害了。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颤栗起来。因为他举起他的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毛发直竖,发疯地跑开了,逃跑了。因为他像是另外一个世界来的人。我一边跑一边祈求宽恕,祈求,祈求。
极度恐惧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我病倒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从此我还是一个男人吗?我不该这样,我本该沉默。但明白这一点又太迟了。我不得不在内心广漠无际的荒原中生活下去。我恐怕活不长了。当我死的时候,我要别人把我装在一只小船里,顺流而下,在河上迷失沉入河底...... 河...... 这段表现“我”内心极度分裂,人格错位,几近发疯的描写中深入挖掘才更有新意(因为表现世界荒诞性的作品很多,中外此类作品中优秀的也不少,比如偶钟爱的余华那些早期的作品),期望哪位大哥/大姐能从此角度进行分析解读。(若能有幸得到huihui333666999的指教,偶将感激不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