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什么是三公九卿制度?以及它的沿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14 04:00:50
请问一下什么是三公九卿制度?以及它的沿革!
xYr"})8qTmϒ<@ʕĝtCH"rX ۻ=ï}= #v%Ekbxnwv'mv7! Ov@#vLR˛o޴~xv 9\9|Di rQDrX4Sr/fwDF2SNX [0 l$[IˉڹIK8%v\Tvpp?:[oOWXZ)\g| 31M=p.T n {qZ\Q.à{trvtCoH`[wyg?.:;Cy|)63bx"r78\Cs_Ed[֣ͤabTt:Π{YC@c6h-&NCpO%Tʵ8,E1cѷƥ튎7;qfqdْ[Q(Z2:Qث=W }4G*wm W+HSW123f밒S s9oK$C:;MaF!Li::iE$bNmtPAi8`]y(5{=g9=pޠ׃q|['[e1؂zxZAr wQ78հ^'YjÈs`!)i]op(&`08tJLY8:d'պЃZW?Qj\x0uH^V d# y*|11T7EG"_STwGEt {ԀEpCU 3W{h30ͭ{t]ha%*wq=.2 N,Q*1uo,▓m2.C;H ͬrC:(AOtR g/Ж0NT6rlͶmNdhx>tشj5C(V׽;!< ț@0,6@0k$20>V@ {2,J%X5\q~# +T^Њ7p׍K:*6|)S/Jq-Vj93_c,]V;Y>h;Fb+[|؞F>" ĪmJE6S-y>9^jӆ"fji1^vD>zL4EюM?:G 1 ?:gC '<\uT*W4D@~:m)ԉ,d۝gPQil5DNZq8=a^W#Qx f'pN Ir(}`"CX&ww21 AK7'>j$Fjh.Q]&s$ȵ[VpZ*vNZ'zMS/>zgWb4_#@ #@s"x ZuQJhK^bѣtF:3r׮Tuݕ~2 6^+UK~+b(7ߟ3aI|&dB. AF3yO+vɈVEh[hr6 ۳5Fn@f7h{P#R9jl[ wPJRX RgYh5rFv8N}W=̶:ףgu2My(Y_YH蕣 `lyoA$4kݔ3I:em?n[m|}=t['R*!24Iܭ2Ď#Dї~i|t@T*Z\a.4x6h$r^2BAsׇh\4|& t>.\;{0:p/Ɇ?qN7pE-N~g\ޗ 0aDC1_B$~J'XPwS  c@KE\S$hUJ2y7-NbzzJQ=8{\gB6Np[GIJ[n# Oo=WM@bCC*;-S߱c)m5_X{j;_X;Q@=EHý'[W@{hzAA9>pU.0xmAss>OQO |ozq8(?T[^6Yi$sYaT*02T0 qb= ZdHd2i&v.pӲ /1L$]p ZVuъ/ZG.k^? Udǻ'EG!jt"8/ۣNU:e AWNNN&V Ua{mnݜyp߸BEo u(VL#h&GEvrmۨs?UĽuF^ՒeX??_?x/ޣ޽IǏ_Yiy/_qZ)4|'jLxHU/|w/憕[  X$ίI˓D UB K<07P&XF҄ ڄz8QVꄛ#OlKx)@ؗP(E`"OEL 2R(iY>qn.*VE_WjY',VE:,B,GKhO-\jѵllQ-JKs(vߥIҴ fwgsV'up'ϥ`xy$sṖ b13S$1Ư/d!+&^fOR3T~91=>4yi-B4]4 Q5`yt辈硣fzX "2aaIRlm~uw9WDg !I kO@P~yݫx > c ? 0 F[! }%%ZE%$Q T()לpE4-z./@qe.ˑFqFG/+%S5/&+_J!+$~K!_K6Bp+.i%V\ҊKZKYqI+.i%V\ҊKZqI=bV ъ!Z1Do B

请问一下什么是三公九卿制度?以及它的沿革!
请问一下什么是三公九卿制度?以及它的沿革!

请问一下什么是三公九卿制度?以及它的沿革!
何谓“三公九卿”?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未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根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己”.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扯淡网编辑)
延伸阅读: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何谓“三公九卿”?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

全部展开

何谓“三公九卿”?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未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根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己”。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扯淡网编辑)
延伸阅读: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收起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

全部展开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未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根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已”。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