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之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20:42:54
人琴俱亡之意
xT]nH"ڷ}r 4@ !@$C ؾKU~+l=FyX%]U}W>=?q,;ox<?:ʇV`+2+dċ~A^( 1^A߼:_cC;QfϪX6#cQ\yniI"n7*v#Er(ͱB(ON2Wɼ_tz)@)n.xģ#C]67[LO Eåx,l,Th`=kK&yFHIЗZ.6B|gRyD J` :O)Z]Os<(ؠAFUn|\dTA-#a$d9Sє5`:"yDQK<>2Z&7зІa gͨ5e+5Gg_ QSau{ZũU[{~WD~B *T}VAN %w`-(UN?ؗsF ma[NKj_QOa<

人琴俱亡之意
人琴俱亡之意

人琴俱亡之意
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 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18篇来看,《人琴俱亡》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性格及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   例如郗超去世了,属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父亲郗公,郗公听后并没有表现出悲伤,只是对属下说:“出殡的时候告诉我.”出殡时郗公来了,痛哭欲绝.又如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安危,大胜之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是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于家的存亡,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   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最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厉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猷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