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2:36:57
什么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
xYn~EӖ7  OdH -ڤ(HʼtEK w{f~Up4n/Xș:_ٖnO ?wD .J"ʞm{MU?Y~rZZ'7ws~nOt,e,'Z]D2=sS͞dE~x%D1ma],ċL'PF܁|շ^d9^xqȧžړ:l_TθN\i2=/շAYV Z'r/^Ҟ:ݑ=1E&uMT{"~r./bymHK=:w-l~7;u^y K #ai'y氀?wX&KcXP{尨yMkNq_7v[r?ۉ6S=mTn9b~Lfݫ)nLiީڻY␣NECWZZ ˿]@mvwy@u2v'5X|py٘깽lZS C6w;m\=c]X;C6Yl'XS :umV+Z"`wp^ {7%R\  6aZjM$LʎjI4DF,oazTd*L'm|!H Ry=QX/d#CGTÅzéSسY8N0V%dV7ŭk9bґ6iTEd;\@yB"w:'|KL2nίnԉ"J);D¢CP#G4 j]?PÈ*rJAF{N*18sh%)~@D6gemȞgLݴHd!]BmE6STv%V;@e›Wk Xy^.8!YJ>FHI4d;ڦɊ0Yx&W'24% ?'_8 YA!zM.W\){pW;2sr-Fy*Wbį3f9]C__(nd;?W{ X#54#Nӥ_bcʲp`Z^Xf-H4{kWx"D w;z(`KPe[w$\n~Gr3*+K$D~OD:#$ YdPB($4IE[.ʼb;hMCk$.<97yexzS6IjŔUݱ l!:e yȏ Oi#,q7wDTZ)d"5*KP+_5őuؒYBo7e# syWH?Wr$/(@;:ֿݤ^? Ρ'WY(ZU= ^3qLvĮh¹O4+)JT9SR^?]T[4,tǏ@ReT_x &|5"V VG2{iav+sXr)=9^eos3‹% \ 'eOϓ"2\$?8`O(AzQ+khb"9kQr(2ABh[,Hj9<"}> X9 sUm'-C ئA '3n:n<~P2/Ex[ FUfJ"öƅ2EkHm B xedeU-nd >~Co<!-4H"#1x)&1U5 PM zNnBw{2~ؠҎZD PG?, Pʑ/Fnk"C8O!Vxu!D;)޴ WVO֩5>4kh^=5KIa^nV |Tv TvTI|CGsVM 5&(lR?91+{ktፒB]6P\W{qv(q^n8iߍtӕ31ZoYB|u4Tg %^l0I5U#1 Ȏ9!2TiF,";Z5WB?Xeo'F[S)iϑxG2h DaSxȰ- Mw(!K]-UQ8\hi>!VNݦj d|zjfiݝtE"n0TӃhsM:R#u5ߤ TN iȽrSwI(Q%`*¼qkl/ u܁ Z#֢TI"FR_0s㕜I͍ mX;)s%8͆V\ DݬW  O@ƃ9-Tqс1E<b3s{1# p;@9%uu|}gX@ܬ=__1^מ~m|9 Q?\/S_sm od-M)%q {F*p<TP-70tt;w}CLXC ,MVe%0*c/l<}c

什么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
什么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

什么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
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
无理数的发现---第一次数学危机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不可通约量的发现导致了毕达哥拉斯悖论.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自然及社会中不变因素的研究,把几何、算术、天文、音乐称为"四艺",在其中追求宇宙的和谐规律性.他们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项重大贡献是证明了勾股定理,但由此也发现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表示成整数或整数之比(不可通约)的情形,如直角边长均为1的直角三角形就是如此.这一悖论直接触犯了毕氏学派的根本信条,导致了当时认识上的"危机",从而产生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到了公元前370年,这个矛盾被毕氏学派的欧多克斯通过给比例下新定义的方法解决了.他的处理不可通约量的方法,出现在欧几里得《原本》第5卷中.欧多克斯和狄德金于1872年给出的无理数的解释与现代解释基本一致.今天中学几何课本中对相似三角形的处理,仍然反映出由不可通约量而带来的某些困难和微妙之处.第一次数学危机对古希腊的数学观点有极大冲击.这表明,几何学的某些真理与算术无关,几何量不能完全由整数及其比来表示,反之却可以由几何量来表示出来,整数的权威地位开始动摇,而几何学的身份升高了.危机也表明,直觉和经验不一定靠得住,推理证明才是可靠的,从此希腊人开始重视演译推理,并由此建立了几何公理体系,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无穷小是零吗?---第二次数学危机  
  18世纪,微分法和积分法在生产和实践上都有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大部分数学家对这一理论的可靠性是毫不怀疑的.
  1734年,英国哲学家、大主教贝克莱发表《分析学家或者向一个不信正教数学家的进言》,矛头指向微积分的基础--无穷小的问题,提出了所谓贝克莱悖论.他指出:"牛顿在求xn的导数时,采取了先给x以增量0,应用二项式(x+0)n,从中减去xn以求得增量,并除以0以求出xn的增量与x的增量之比,然后又让0消逝,这样得出增量的最终比.这里牛顿做了违反矛盾律的手续---先设x有增量,又令增量为零,也即假设x没有增量."他认为无穷小dx既等于零又不等于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是荒谬,"dx为逝去量的灵魂".无穷小量究竟是不是零?无穷小及其分析是否合理?由此而引起了数学界甚至哲学界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争论.导致了数学史上的第二次数学危机.
  18世纪的数学思想的确是不严密的,直观的强调形式的计算而不管基础的可靠.其中特别是:没有清楚的无穷小概念,从而导数、微分、积分等概念也不清楚,无穷大概念不清楚,以及发散级数求和的任意性,符号的不严格使用,不考虑连续就进行微分,不考虑导数及积分的存在性以及函数可否展成幂级数等等.
  直到19世纪20年代,一些数学家才比较关注于微积分的严格基础.从波尔查诺、阿贝尔、柯西、狄里赫利等人的工作开始,到威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和康托的工作结束,中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基本上解决了矛盾,为数学分析奠定了严格的基础.
悖论的产生---第三次数学危机
  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是由1897年的突然冲击而出现的,到现在,从整体来看,还没有解决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次危机是由于在康托的一般集合理论的边缘发现悖论造成的.由于集合概念已经渗透到众多的数学分支,并且实际上集合论成了数学的基础,因此集合论中悖论的发现自然地引起了对数学的整个基本结构的有效性的怀疑.
  1897年,福尔蒂揭示了集合论中的第一个悖论.两年后,康托发现了很相似的悖论.1902年,罗素又发现了一个悖论,它除了涉及集合概念本身外不涉及别的概念.罗素悖论曾被以多种形式通俗化.其中最著名的是罗素于1919年给出的,它涉及到某村理发师的困境.理发师宣布了这样一条原则:他给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并且,只给村里这样的人刮脸.当人们试图回答下列疑问时,就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悖论性质:"理发师是否自己给自己刮脸?"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那么他按原则就该为自己刮脸;如果他给自己刮脸,那么他就不符合他的原则.
  罗素悖论使整个数学大厦动摇了.无怪乎弗雷格在收到罗素的信之后,在他刚要出版的《算术的基本法则》第2卷末尾写道:"一位科学家不会碰到比这更难堪的事情了,即在工作完成之时,它的基础垮掉了,当本书等待印出的时候,罗素先生的一封信把我置于这种境地".于是终结了近12年的刻苦钻研.
  承认无穷集合,承认无穷基数,就好像一切灾难都出来了,这就是第三次数学危机的实质.尽管悖论可以消除,矛盾可以解决,然而数学的确定性却在一步一步地丧失.现代公理集合论的大堆公理,简直难说孰真孰假,可是又不能把它们都消除掉,它们跟整个数学是血肉相连的.所以,第三次危机表面上解决了,实质上更深刻地以其它形式延续着.

无理数的发现——第一次数学危机
简单的说就是古时代的人把数字与实际世界中的距离概念对应起来,有人认为任何距离都可以表述为M/N,M,N均为整数,毕竟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这样的分数形式,所以很多人对这一概念抱有信心。直到后来有人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不能用这样的数来描述,大家对这一现象感觉很奇妙,导致了对数的概念的反思。
无穷小是零吗——第二次数学危机
早期的微积...

全部展开

无理数的发现——第一次数学危机
简单的说就是古时代的人把数字与实际世界中的距离概念对应起来,有人认为任何距离都可以表述为M/N,M,N均为整数,毕竟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这样的分数形式,所以很多人对这一概念抱有信心。直到后来有人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不能用这样的数来描述,大家对这一现象感觉很奇妙,导致了对数的概念的反思。
无穷小是零吗——第二次数学危机
早期的微积分创造者如牛顿喜欢在他的作品中把速度写成类似v=limt->0 (x/t)的形式,由于牛顿当时没有给出这个lim t->0的较好的定义,所以受到了很多怀疑,如一个当时富有知识的主教就指责其中概念不清。
悖论的产生---第三次数学危机
假如一个理发师说:“我给村里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仔细思考一下这个句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由于当时的数学基础使用最基础的概念是集合。这句话使用集合论表述存在许多问题,后来就展开了逻辑以及数学基础的大讨论。

收起

罗素悖论。
把所有集合分为2类,第一类中的集合以其自身为元素,第二类中的集合不以自身为元素,假令第一类集合所组成的集合为P,第二类所组成的集合为Q,于是有: P={A∣A∈A} Q={A∣A∉A} 问,Q∈P 还是 Q∈Q? 若Q∈P,那么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Q,但是Q中任何集合都有A∉A的性质,因为Q∈Q,所以Q¢Q,引出矛盾。若Q∈Q,根据第一类集合的...

全部展开

罗素悖论。
把所有集合分为2类,第一类中的集合以其自身为元素,第二类中的集合不以自身为元素,假令第一类集合所组成的集合为P,第二类所组成的集合为Q,于是有: P={A∣A∈A} Q={A∣A∉A} 问,Q∈P 还是 Q∈Q? 若Q∈P,那么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Q,但是Q中任何集合都有A∉A的性质,因为Q∈Q,所以Q¢Q,引出矛盾。若Q∈Q,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P,而显然P∩Q=∅,所以Q∉Q,还是矛盾。 这就是著名的“罗素悖论”。
例如:他提出了一个悖论:一位理发师说:“他为且只为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那他应不应该为自己刮脸呢?如果刮,那么按照他的说法应该不刮,如果不刮,那么按照他的说法应该刮。这就是罗素悖论的通俗说法。
给个最佳答案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