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600字读后感 5篇.大爱你们了凌晨1点前啊,随便嘛 就是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08:16:25
求 600字读后感 5篇.大爱你们了凌晨1点前啊,随便嘛 就是读后感
xn+M-*wBFEYh/@̌c?7f8Z?0gAu_6ɖ &_6U79m3Wtn?<\_?c3DNWNK{3Olfifp؋R%M~ RjA~jrفufyY=b0Q ^A{>$KFWa|FR[xfRo&eS+mE=IOU8xe>eSLfX*|`}XZ=piphw.f,;a""aZ ZK,݃7k:f94,|gr~&y1㷠 /}}O΃YLtFԞN}_KV-49/'ܕ/:VM?NGfpG|UnqXlb63c17oN~ 8(~L ߼š_&çIwuo80UmlٞN@LJo΋Y⟍^vκɘ6e3?rI+tAe47` cϴ~E Y;Wv͛d:r/_bI;^}U7'l nfE3}KaLOk3}`O+xaNZU>R7J`D;`w)O N/8m)zqHWU Ť/uHgQ}/HDt /sl̕`0=|=PHBn2<ڞB>+ YSNȯ-K%.9+([:; V~A1LʾFB2l??Wsxc0ڿ%CxoAr+%1J]sABU9]&UAQ "+l(n[_ ؟<rgES)Ps// ڜ tR"Xa\<`BJbvYACz7pwș"єUG\mt~# ދ&qA5 e%ȝ?7>QaM@˛ڈYp}o&baM5'a~HQ<7iW+SILy?O.Y}D0UףFZEp;*'29? UH[e3csx*OZ Իhɡh> :?</( *KF4Yp?Ł J:۾D DeqH3¥pGևq#"8 ^gܿ%fU$?>BkzgMSvx}&-$*)7/:^ \O7& !ǃfcNsAC~s/&wIe&U%W$j}x 6՜??)Lk BEY9{4^T{nsG=Nɵ>ɒ{ !K0@{4&wB=`ФͽzjPl]3xץsDs QJ; (Wnn9+ ?$2%&lA[AY\p :(rP_5J{Ù4hн.vJ*S-x`N009oyJh> y_T֋ngG_ \B66IvOqRd&; 6툘e0 Oy { 9vJNqpG xxoLT0^fF4Gd*~Xnr4?+7h|,7A>f7s 7LAugO*S}grx) `L )6eyf^ې&NԾviSNSjpIv}%DVſ|L׌jI3,Ana xB ӏ:i *Q F$D9M H_xԃx n9\]s:fNãܔKU *h~ƌNzcm5^zn4QOV kHFcp}t_mKk%˔;ڞT>L>E7'Qt Շ@#:?i%n*)i6uY݆Iկ9L!:M'l-v4$e) <2}G]LS Mf` 8î!`LɤgIs:)Cdd&FūQ/])\:E3Dܐ{_ނLX?%0 ӵ,D3R_*a΃ ac08qds PI>^qoAS$ Iu7]ؗ-.;Hл$|*Ӧyocn3wfͨz5?B^1.R/zCZB8hO6F =)OLg= ϖ+c/t)vXcKO̙'ľO^qG&*!)lBL&[2/wYRL!eoZ1svۆ zYL^qf^w.M_U6Wާo gMN3<0C3|2&G0l>w^rAK4"j4ܥ`h޷(Q` ~_> G"Bpu5ugqAF kH%L o\ovIw]ҴDY3hs0sVϤ?dd"82w |keiI[fV0:o``^:t{=_1ϧ⬮@Ƥ1H,;.[6]>übuIoQQ_^eH -bс.ӱ[p? @ta~3@3#: @dsN<|Kg_嫼N sB&aAQWB^E~ \;>{T_0.ѣha7M 8@0jF> y<,qfSXa%.> /pf]x_?w37Z@z^*J_a9>Z5oHwsP>nveW`.'2$f3E0 V]* #8 .r7mI1c[@"q܀q: Ƥʟ'wmUQ姥RpWQТ v۹3rwI:̋G*^:[7? i ˹,p#002}0_=EHgWz"a, X#h@ Q}Sl`] ǷRR)?,ho*ӔMVmr01oVk Puba}E2`3)WS|dvrU?ŵ7RSzA'V{eaҝ&8+y(KGD(WɘqE3NV9-zƻc-;fkI:o=RVI'~t+ZZ$7XޮVO%Mp~NDq0BRŸ Šf(`^GL17%+ 8 ,HS.)CŞ_“iazrm&I4(|$3Z&4AgJ;\y 78< 1GQ"y"Lr^R**J_Ͳ`mLeTI7x< Bj"y }Iހ a3c^f g(oP7~Hb6 vp6vOI@lA$TEMk=}q$|hrX{eu<'"SHqeKL98mS7T<ۨ\5W8b Adi\:rC4 H̽ױmy6AEsIg`<EtpIN_l$hιLy; ^M?kbwn4,j+ ? C A8??RO4׀'@KI`=퇃7fPR~87fgAy Ï)cWu>2\9O}flS8DU h#5OY6(\x ]s9x)8lyʸM? .C;3zoQ,h7͉!!~Fڳ~ҁ%kd?V}&wFdf3'wE0cɫh@9oUzzLB䘎g_*MN~r>͢fҌ!Z ڀg6"h;ܙÂЩSƈ&>Lywb)AiόRDXc3;2-<ھ lEM슦qcjMz56ABݟiIfbog%D'Aj`Qf7-<8qxTݴ{DIt[3(vW I_1~6 *5p$)1}~TyP̛u >Dm"<& I*Ww@ctR$p*\P*̓?`0,f5|G\ 03$ǐ./=K2h>[?$` ITWhՂfq 6y)L;%B~1!v?K!w\? =9P@F]`jeS}fbߨ2PA7TMZ&n* eb:}b2'~]&=[hKJ^_9Lj&JZ??|@iK%.,)\3Hdm `yVWPWE)8Lœ?2E^aEeJx$f~>)RF`WʞIᰧ@P^Z}I4Oe98aƠ'UAD ` rxKAdfÙvIRBB*OIv| p>!N>?U?[}l=I64 'ߡBYZ_+8 T}s6rG*GPAd2T9U4^1 l'|G;BV6*|EmHo,`5 X6]Ba9'oԜ b Y0NF]=C!h)WR'5 u}5M4*!T2WchWTtaoR|iBRs}QuySBPK) Ür1/Fc(WsE۶oeT{HJE']aez]ׁ oE~ׯhQe([S~@4s5&S7E'XU=|BVr5q.ޓ3ڄ͎;S qܰ4g-%D_lwXW${+rh\gB t+ Z?P{lPOed k@|uX3|hU݅BBYfn0LįkeӣԌD;(V.;/~/n}cR\d3ԼSj372ImdXz3|3]ɽj?h sa8AGcivG#͋S sYU!1\MI6ږ #`(`Xnijb邷|pS7-EzL7yg,բק&y2%Њę۸2:EYK3y>,NYy CUt;cndO ra @FD9Nkt)(A*td1XxM[2 O)c14$綬PzyZC0YacCS# hfl=lXн4I0t`6$._Z#>ݬĠ(L/- %InX#]lf _u*QInR8ra?uOؓf@gcx>I9/-̤ᗒyD+5{D %2+Ǚ b1/N5%L[Hg"uDz⪖,KDkFb7>syŌcM XR:U;uЫdY{0-vx#yK.,4"fZgzK_$L$\rļ[o)Ѕŭ xH@cj^ eLMcwDObcm\33.`O\0Wa^d#l0;']ŘfjIdn0?+[ѦuAY#tBfKmotˆԿ< k3MGKXԡ\7YZG UeP0\y}[R[;(a3H:`|%N{fȳ6rDXE tJ7*kGn[cBkF6 fTg"(a=$=R\zB=?u'uHc1?p Wm ǡ= Fq'b$N!eIٟK@P;=bтz&?W]gL7'$(OqI3I3!~5)YQel|c0U2m);=G]*L"~<0j/;zW@Psv>Τ?`: =^6:#oItt]M{4 A3 H8(46ZcEIM܀Z@8Bj*~~DMoVq3)u]^@ /*bܟprRQ7KQ}ILhS(ils)sg^[e`q4T?(FialyŪ^fg"brK~ܖWkߵJZB.2^ ToG(ڏg%n$^\ Dlq -y}]X{ `>lVfJ\Ҍ b%9%PWCpaVNV!?uZ*K6d8e{ eJqM.L/84;*]p\$gI0"R9rɛIMQnJT m]J(9@:Jס!coVȉ 9a''JZ5Řiris⊋#+CI" uFܒ\L+*;M|ɢ9&VKV4rYI)5R %MʼnӣH<\f|rga2g(OY<+:m׈Y1El֐H竢zݒܧX)*qI(T>7ق3;(eD7VJ[FP58ٛ yUaei|s i|1q.+zK[z {JǏւ5x؄nZI6{i~¦Wz |Z-,Rif[E#ס{+%zEWю o,nfÆDS O|OȝΧ$fϵ)u;+]̚鐖 }9҈[^j=v Obqw H4E(8KZ6"6w RyPׅmY 8"-VPE$i >0˥"]ɞ#B*Hm;D`rfm|"J,"WF]|$P& c_H+izvY'g4y!|XhIxj]-P8bƊGȱKO߬moy%X邞Pk<M lT S+\4fIwSWQNY,`Lَ{dMZvSP3ߔd%U2Gl`Bp.Yu̫rb&<88H䡨NtfEke QjU "e@~fώ |[n!5NV=Wg'8rC/Pg~)('Jtn'Hǎy6tfylI;i"8 UK4^[h ~ _ǟbg?qWl2xNDBICUQ3Q;?Ey٨Ab$#UvIߒjKUFOL尿MݪSI|ߞʻ~QUgߚj]IyN`밻VuG٪?*v_XuLN)2_MZwiN|#0uU5y羚oJ`%C)oIba""?joLf%tVG?%r~LiRHhcJ+W$*1즵{V $U[cwٯEXt<,:5IO0:|38.6xNJH冱޷_̸ߗbUBʤ)UQҨ"Vag4-afҮSo hGEig&9ZdFPJgq=wZ5X{zd|! MA|[JHj#$'D `0}֚D`{U..s K ̋ZhE7Z$K5+I/L,eX v } {6EĜɑh([OŘ6 s>8yg*hS@ @!dmg[ V}sq5cH>ix#)opx%yAAF ;Hlzk-ƒ,weOrNZ=0p֯%{ Uz\ DLأ)is'q3͔E׾I<(;~z(a\jM6zi2lܷ#Eg@rQK0ZOF: {xGd]<~.jJjI6ʅ˹!m6 \9ҬSV'ivj=Ľ+ 4"x3@3QJMA']Zs/f7,r֔+A¨w2-V~sHLl|ۿk"Џ\"K*+ ,gDdJiS{v3%PC1d^ 4{ta ɻ{r0@󜁳=TĮڞНڐ=6ft*l_R]tj(h^`Oln9|ow)[]s+ά>,"(ťŪSt81n:)-H'P. U4)Ϝ}XL5a9jIv2dAO/D>i"l\C_{bݸ5ٞ^dkw/.d7nP`:[;BܤxIڽ󆔧"qt3 Sn#ũZtvN#d㖀+Ƙ=:UPYPЉCgEq\+FoFrL p`AȘ<(%1??[W',1;x>ӳW@~4m]&{C[f϶[[fH\l1|-VwOvSg~#OQ+xӄ%$}q` a9۝((ݚACjSg=3r3v~j9Ӕi-!%+j41lUCuxგ-WPQ!ze/5M+c zbf+=HZо`ӘZk^x[ 6md|I.ѣӦH<;J'@mVES=3zLdlܱfUw=! Zlv '675~mpy/ V5 X-kƆABڤ8dy}ܝ'\[IkKgf}Z!x[ '[I/GcƄeqTIՑi%ȼ zؔL{\aABHP'dži?? /HLި,,5El?8g O9:Sl` -#o ÏOMlO幤AT֛T{ѷ!x 8dxK ҅iL>:[ǒl5lN$u/%O<knb\'b4Yؾ h G{^b{t9en6#mƥy:L)Y),aI]~va4 MgcSkwVU󎨂d )o}d+3]nwC u~򓈦׈kN(VN)- H5ȏ,-ˋmGV(y4_8V$'ܛ-f.IѭQޡluz0WbMXU,Nrb#әT [HcVr\GzͿDt>|BAoHB\$׌]sƋsJ\-9Y8D2s!&z!8ǧ~exJ8|gJq_tMB'& ΫQ*:$aCνrۖO6B]'N͆H IUUhW@ò%%ڹO+D'cp-oNa {Цs93 ^K5}ԓs@&Y]`e$2D=Et-4NSD*ktH3~ym +ӒFsp]M氡5KrQFzinV4oH^VRëEn]/eˤ*eˆYꁬ=t#+Vl-,0OTqjJnz>`HinpMR':ImU;7em9'et\@z!T୻vu)je`I>(3CD L5J?Z:&:֧{URvq'b* R >Yx:ykm*<=)҃)J-d݂NPckT*&4\A7aMVvZwF( UsJ'UstI:wJfՊ$A?wfs$~Ѧ ,AOz>LIW1 %oHT°l{}yd|D)C6U˂dAfm݂ OE7]QX?anU,^dEI/=M诂29\ڰg>x}l\0R:S_Kȣ,xDNRj\ԄE:#XKm-k3zvh#gFևh6D38'('.'|;ɬ5AHKbvD)_7J~H@n&SQ(<0]|C G Fq4nHw.5D[s`\fh:>~3cX{ۙ!Mn2 buf,@_#=Qr[ bv,S1=..V`^p4k9jt$=-37&Ew2^7F.R d3+wПz[Qfrք|-caͻ~X{KRpc$"/mXKRfѤ<wnxcv-pťPl{ރ z,.pj& R~'e8Ss;%jnB4mc RI%HCj\MrCΓgwе>매ZSu_d] "BZ7L2Ä/J0 W S-ɻɠxGh g6^4iEJ(4[m8#MɧM0T[idM%[g)˘~d &weMqC/OūcA5qo,Wa5j0B􈥄TKI23|sغ5\_mR;bWF1L[QGŏ$)A0.})4eVaΈ"=@k RQHջWxJȰ1H&ykc=Ѐ?k%Kq`hK3H 5F24CD4ea@v|cm[cݎ˜F:|W|D [D5->vv)".B1.+B> 0?*CEk~GrDh5(Ap,Q-8l;$wsեm =Ui`]C!ư^K'9+EJ`k3;aQlaSg@c/ΌWu8CһC9'425[PRKȹ񂓅~MIsQ+{D9O&By 5 RYΫ%3l~*g?(@>)c]{;^^rd4%K9_["_u ⾕{?Iu]/cc?ӻ?ouw GĕWaf)SEإ-%=$ I~['038 ǧ-EmQ\̚RKbjْTUDPY0dؖJ{NR2"բed _.&K" j |QFBQm79@/ŀ<("wPvH\j`n_0]}-ॊ.Dʙg겻\eOTxZ!@/_yb o o/cKNSﰱdM/ysИ(O{.0Px϶ŬzѮH>&b:L#9ԕcs,% Y[BSxs!_3HLuYX֔`.nH՚E *ﲙKa\nDKIh lsNבT'-ASbZxSMoz,fV)^6p3Msfgr~>``G Ai့[_ػ蜚`;6E\v@n̺A`Ř`wwi{;N wiu:~DE$wتޒ%,nJN?$'T9R旖AۭsR({_afk=1I$?{ԺV YַJ[ۉ* {̑]3ɯ)?oY_^-;ozq8m%<<^2Vqɰ%@ 3ӿbޯ:7'Ё%I0P6:nVk&Adl[G*Wx]v }]lV;1<E$-e"Nos/S`ew#&pZ}aӦWkV:s`p@c=ӻ=ߙ >] NH%G!/0oۍ[&> {-Z3 r&J=׭J^"T͒~BUqM K.j M @ KNXSs;¿̬谖[#F3q\8v%w)eC#ƒ*vt :րÐĉ>B=W8=qŵ"Y(l_@X+4&/5ùu)<8 qA\OKEFAQBJz #Xz6vڝPY 5}]9a"m8u͍$\-W>Mp9ܾNVwgK6@;֏Kjb="!{

求 600字读后感 5篇.大爱你们了凌晨1点前啊,随便嘛 就是读后感
求 600字读后感 5篇.大爱你们了
凌晨1点前啊,
随便嘛 就是读后感

求 600字读后感 5篇.大爱你们了凌晨1点前啊,随便嘛 就是读后感
《桃花心木》读后感
桃花心木是什么?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它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桃花心木要靠自己长成大树,这就是它与别树的不同之处.
文章讲的是一位种树人,为了是桃花心木长成百年大树,运用了科学的办法但作者一开始不明白,当种树人说了“谜底”的时候,作者才恍然大悟,并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读了这篇文章,我在很多地方含有感触:我对种树人的一番话有所感触:“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的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他这一席话,充分体现了他的观察细致,因此就了解了一些经验,使他种树种的更好.生活中也一样,一个人一件事干多了,就会产生许多经验,从而这件事就干得更好.
另一个就是我对“我”的一番理解深有感触:“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再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极高的领悟能力,可以由树联想到人,揭出了借物喻人的谜底.
我羡慕很多能自立的人,可我做不到,中国的孩子们也都做不到.中国虽然有发展,但中国能比上美国吗?为什么,为什么比不上美国?因为中国,因为中国的少年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被家长管着,浪费了童年,浪费了这个大好时光,大家都听说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吧!为什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因为那些穷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过独立的生活,根本没有半点依赖家长的心,他们就像桃花心木树苗一样,靠着自己找到它们必须拥有的水源,才能生活下去!
而现在每当孩子想帮家长做事时“去去去,学习去!”家长都是以这句话回答孩子,爱孩子,就应该让他(她)去锻炼,去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爱孩子,就应当让他(她)去面对困难,去战胜胜困难;爱孩子,就应该解开学习之锁,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爱孩子,就应当让他(她)不要虚度童年,外面的世界是美丽的,是精彩的;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到社会中去分清是非,分清好坏,在社会站稳脚!
我认为我们只有脱离了父母的溺爱才能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同学们,你认为呢?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圣母院里的钟次第地敲响,咚咚,咚咚……沉重地,凄婉地,好像在陈述着一个故事.
那是些浓烈得化不去,深刻得褪不了的形象:独眼的敲钟人伽西莫多,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达,还有渊博却邪恶的克洛德副主教.
初始,伽西莫多的出场仿佛给我投射了一个丑恶的影象.他的独眼,他的聋哑,他的驼背,他的巨大和丑陋都让我先入为主地把他当作了大反派.婴儿时,他是一个人人见了都想把他烧死的丑小鸭;青年时,他是一个表面风光但人人唾弃的“愚人王”.他的脸仿佛注定了他就是恶魔的化身.到后来,我才看清他那清澈、崇高的灵魂.他对像使唤奴隶一样,役使他的克洛德忠心耿耿,这是怎样的一种单纯?他对曾经对他有恩的爱斯梅拉达,用尽全部生命的悉心照料和赴汤蹈火,是怎样的一种如火一般刚烈的爱情?他受尽了人世间的歧视和欺凌,却又满足的,勤劳的当着他的敲钟人.如此美丽,如此可敬的人性难道在他那丑陋的外表下就一文不值了吗?
相比而言,如果说伽西莫多的外表丑陋,那么克洛德的心灵便更加令人鄙视.一开始,良好的背景让我觉得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善良人——他收养了丑陋的伽西莫多,他是人人敬畏的副主教…….但是当故事的情节愈演愈烈时,我读懂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畸形.他不择手段地“爱”,让他卑鄙地,变态地劫持爱斯梅拉达,并且因“爱”成恨地要置她于死地.这是一种自私的,低微的,霸道的“爱”,充满了病态的“爱”,那不算是爱,只是伤害……
然而,那书中最美的笔墨都倾注在了爱斯梅拉达身上:她美丽,因为她有一张天真清纯的脸孔;她善良,因为她的内心充满了同情和爱心.她可以为了保存甘果瓦的生命而嫁给他,她给饥渴难堪却无人理睬的敲钟人送水……她有菩萨一般无人能及的心肠,她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她是善与美的化身!
怎么能不引起我的思考?人性的层层面面是多么复杂却简单:尽管人的精神世界是双面的,没有完全的丑,也没有绝对的美.但是,美就是进步的方向,美就是最原始的目的.就像书中说得那样:
“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东西.”
当灭灯钟响彻在巴黎圣母院里,所有故事都结束了……但那古老的故事将永恒地被传诵……
红与黑》读书笔记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
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表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5楼
格列佛游记
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 四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 的理想.
虽然格列佛起初以为小人国与英国毫不相像,但实际上小人国却是英国的写照. 透过那似是荒谬的逻辑,我们看到的是:国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狂妄 地自命为头顶天的宇宙统治者,以其无常的喜怒决定老百姓的命运.官吏们也无需 德才兼备,只要跳绳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禄.
小人国的两党以鞋跟高矮为区分标志,这里影射的是当年英国的托利党(即保 守党的前身)和辉格党(后来发展成自由党)两党政治;而吃鸡蛋时是从大头敲开 还是从小头敲开,则指的是天主教与新教(亦称清教,即加尔文教派)之间关于教 会仪式的无稽之争.为了这一区区争端,竟导致了小人国的内战,甚至殃及邻国. 由于小人国里的警察制度和诬告成风,格列佛不得不逃离那里.
大人国的人无论体力还是理智都超过了那群“小人”;大人国里实行的是理想 化的、有教养的君主政体,国王贤明而正直,经常关怀臣民,法律也是自由和福利 的保障.
在大人国国王的要求下,格列佛向他介绍了英国的社会及制度,他的溢美之词 在国王的追问下破绽百出.国王对英国存在的营私舞弊、侵略战争和法律不公大加 指责,并指出其原因就在于人心的卑劣自私.
飞岛国的科学家脱离人民与实际,从事不着边际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属 地的居民,更采取残暴的手段:稍有叛逆,就将飞岛驾临上空,阻隔阳光,或降落 到其国土上,将居民碾压成粉.这里揭露的正是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
格列佛还到了一个魔术家的国度,在那里回溯了古罗马的政治,对比了英国的 制度.此时,他的思想已从支持君主政体变为拥护共和了.不过,他还只是赞美处 于“自然状态”下的宗法社会.
如果这种看法还属于“浪漫的倒退”的话,格列佛对智马国的描述,则指出了 文明社会对于人类的腐蚀,表明只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才是纯洁高尚的.这 一观点后来被法国的卢梭发扬光大,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端.
智马国的居民分为状似野兽的“雅虎”和有智慧、会说话的智马两类.“雅虎” 代表了人类的贪欲和败坏,而智马则生活在原始的善良社会.不言而喻,如果人类 堕落下去,将与动物无异,那是多么可悲啊
爱的教育
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么?,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感到很陌生的话,那么就请你读一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吧!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 安利柯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而引发了感想做的纪录.但是从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
在安利柯眼中的世界里,“好人”和“坏人”有明显的区别.“好人”是善良,诚实,会尊敬他人的人.“坏人”则是会欺骗、邪恶;心 术不正;做错事不知道悔改,只会推卸责任的人.你看,是不是很简
单?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更简单的眼光去看别人.其实人都是善良,纯真和温暖的,用另一种眼光看别人,看社会,这就是《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的.
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洛马格那的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杂货店的孩子,由于赌博输了钱被奶奶发现了,奶奶语重心长地教导了他,并诉说了如何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孩子虽然嘴上没说,心里早已被打动.正在此时,一场噩梦降临,两个强盗闯入家中,一个用刀威胁老人,另一个抢了钱,正当他们离开时,老人认出了其中一个,那强盗立即要杀人灭口,一刀向老人刺去,孩子舍身护住了老人,自己却被刺中.强盗逃走后,孩子不顾自己的伤,还安慰着老人,最后因失血过多而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故事当中有高兴也有忧伤,有懂事也有调皮;有对先生和身边优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也有对嫉妒者和以强凌弱者的不屑一顾与厌恶.“在学校里,无论什么阶级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友人了.”;“卖炭者的儿子与绅士的儿子平起平坐.”告诉人们意大利孩子在学校是如何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地学习与生活的.
书中提到了这样许多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当街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地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请”肇事者亲自承认错误.最使我感动的是一个名叫《小抄写员》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叙利亚的五年级学生,为了分担父亲工作上的压力,深夜悄悄地爬起来,替父亲抄写白天没有抄完的稿子,为贫困的家庭换得一点微薄的生活费.刚开始,他不知情的父亲还以为是自己的抄写速度加快而高兴,可是不久便发现叙利亚上课打瞌睡,功课成绩也从头几名降了下来,不免对叙利亚感到失望.叙利亚自己也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直到有一天,父亲看见了深夜伏案抄写的叙利亚时,才恍然大悟,父亲一下子把叙利亚抱到床上,满怀愧疚地对他说:孩子,你辛苦了!爸爸错怪你了》”.
还有《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一些故事都令人潸然泪下.
读了《爱的教育》使我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友情,博爱的亲情.无私的师生之情.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亚米契斯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学校、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一个个很小的故事.让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份情感.充满爱心、献身教育事业的老师;对孩子关怀备至、拳拳之心的父母;清纯善良、活泼可爱、见义勇为、心灵高尚的小学生,还有那使安利柯永生难忘的小学校园生活.它会让你感动,让你读起来就好象在充满爱的海洋里翱翔.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是无处不在的!这就是“爱”真正的含义
让世界充满爱,这就是我们梦想的天堂!
简爱》读后感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简爱》夏洛蒂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

哪方面的?

《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

全部展开

《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全书充满了北京地区的生活风光,不少描写点染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北京风俗画和世态画。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朴素的叙述笔调,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凝炼上,都取得了成功。《骆驼祥子》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的小说。
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3):
在读完《骆驼祥子》这部老舍笔下具有悲剧色彩的名著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祥子一生梦寐以求的洋车终在无数次巅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确,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造就了无数的遗憾。多少莘莘学子由于家境原因不能升入理想的大学;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于内外在的原因不能进入各自专长的领域。光靠幻想,梦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样不知疲倦地追求,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悲剧。同时,祥子最终的堕落与社会之堕落是分割不开的。有些人因出身贫寒,所以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奋斗,却无果。这是什么造成的,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社会中,钱似乎能代表一切,什么知识大于金钱,根本是个“假命题”。因此,若想在现实社会中立足,充分的知识、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后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制造了那么多的遗憾,甚至于悲剧。现实社会中的机遇也决定着理想的实现与否。法拉第小时候家境贫寒,偶然的机遇使皇家学院院长哈维认识了这个聪明好学的孩童,最终使法拉第成为了著名的电磁学家。日本著名商业家松下幸之助刚刚创业曾一度破产,但也是偶然的机遇使他认识了世界名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只占少数。理想和现实并存才能实现突破,创造历史。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祥子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格改变的问题,也给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于生活的压力一步一步堕落为社会垃圾,如果环境不是这样恶劣,那么祥子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可是事实是这种事情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也在不断发生,每天都有很多人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开始的品格,成为和祥子一样的行尸走肉。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现在的社会里,那么情况一定就不一样了吧?可是事实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象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而这种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和祥子一样,为了生活抛弃品格。当人们惊醒时会发现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所以说,祥子变成后来的样子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
其实祥子一开始也在努力地与生活斗争,只是他失败了。而他的失败就败在没有坚持,如果他坚持了,那么事情就不会是这样。可是,事情是没有如果的,当生活开始的那天起就没有了如果,所以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我们不能退缩,所以我们只能向前,所以我们要让自己永不后悔。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去探寻案.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榜样——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转眼间,我们离开《爱的教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远离我们这些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回《西游记》,第一次读时,纯粹是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节;后来再读,对书中的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就有了一些看法。《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对兄弟、师傅和猴子猴孙的情谊。在唐僧师徒四人中,孙悟空经常第一个发现妖怪,可是他的师傅唐僧却总是轻易地被那些装扮成好人的妖怪欺骗,而对打死妖怪的悟空念紧箍咒惩罚,甚至不顾他的解释把他赶走。悟空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听师傅的话,没有死皮赖脸地跟着师傅。但是当八戒又来找他帮忙时,他一听到师傅有难,就不记前嫌、义无返顾地跑去救师傅,没有半句怨言。他虽然天生比较冲动,性格比较火爆,有时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杀生,但是在我看来,那些人都是罪有应得的,都是些杀人无数的强盗啊,暴君啊等等,可是相信佛教的唐僧却不信,他不管怎么样都不让悟空杀人,却不去管那些恶人去害人,我总是觉得悟空很冤枉。唐僧在他们师徒四人中是让我比较难以理解的人,他总是被妖怪抓走。在师徒四人之中,他总是带来麻烦,没有什么本事,只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有时还会添乱,要是没有悟空,我想,他一定已经去另外一个西天了。他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却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师傅,见到妖怪害人时,总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可是当悟空打死那些祸害苍生的人时,他却大惊失色,不仅念紧箍咒,有时还要赶走他,难道他就不会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家伙给杀了,他们又会去祸害别人,这样,岂不是为了一条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吗?但是,唐僧却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为了到达西天取得真经造福苍生,他不仅不要快速到达西天而不让悟空自己飞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也从没让悟空帮他飞过。唐僧在一路上遇见了不少人善意……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很好笑:到今天才看《西游记》,会不会太幽默了。说起来很惭愧,虽然我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接触过少儿图书版的《西游记》,也看过不少于十次的电视剧,动画片,对其中的各个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节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真正品读整本书,却是近段时间的事情。我曾经认为,看电视剧多好啊,既简单易懂,又有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书去钻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现在看来,我当时是大错特错了,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人物,书中比电视剧更精彩更扣人心弦,让人恍若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全然忘记了身外的世界。书中主要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师徒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书中的四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点,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唐僧诚心向佛,心地善良,顽固执著,同时又因心肠太软而显得有点懦弱和迂腐;孙悟空正义大胆,勇往直前,聪明机灵,对师傅忠诚,全心全意,法力无边,让所有的妖魔鬼怪闻风丧胆;猪八戒虽贪财好色,又懒又馋,但从不缺乏善心;沙僧忠心耿耿,憨厚严谨,乐安天命。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在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他是一个天真烂漫、调皮任性的无拘无束的“野猴”。他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闹天宫,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里,还自封“齐天大圣”。他在这个时期是最顽劣叛逆的,但却能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使我深深地喜欢上这一人物形象,也许是因为他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向往——自由。他破石而出,无父无母,没有世俗的各种羁绊,他是自由的;他看到老猴的死亡便决心到远方寻求长生不老的法术,他在追求自由,摆脱死神的束缚;他大闹天宫,是因为玉皇大帝限制他的行动和自由。正因为他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获得彻底的自由,他才显得那么可爱,当众多天兵天将对他束手无策,玉皇大帝被迫请求西天如来佛祖的帮助时,让人有一种泄恨的快感,给人带来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我清楚地明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完全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有许多的无可奈何,孙悟空最终还是受惩罚而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但这并不说明他有错,只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毕竟他是孤军奋战,也许正因为双方的力量悬殊,他输也输得悲壮,尽显英雄本色,让人惋惜,敬佩。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至少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包容天地,翱翔宇宙。在历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深深蕴含着人们长期以来最渴望的自由精神,这是它和孙悟空这个人物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五行山下出来后的悟空,戴上了紧箍圈,从我行我素变得行为规范、听话了,因为他是一个懂得报恩的人。孙悟空的高超技艺在这时才用在腐朽的天宫统治者意识中正义的用途上,他一路保护师傅到西天取经,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他全心全意,奋不顾身去化解的,在这期间,最让人不平的就是他为了保护师傅,三次打死幻化成人形的白骨精,而唐僧却始终不相信他的解释,认为他顽劣不堪,无可救药,狠心地直念紧箍咒,疼的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他断绝师徒之情,他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他心里并没有怨恨师傅,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往肚子里吞,而且心里总是念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师傅的真心与忠诚和不怕艰难险阻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最终,他和他的两位师弟猪八戒和沙僧终于把他们的师傅送到雷音寺,取得真经。他也最终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从中可以悟出邪不胜正,真理永存的道理,在困难面前只要不气馁,不妥协,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勇敢向前,就能向成功的彼岸更进一步。
但是,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和头上被套上紧箍圈,都有上当受骗的成分,我心中始终不明白,如来佛祖既然法力无边,为何不干脆一点,直接收拾孙悟空,而要和他比试呢?观音大士为何不在悟空对她有感激之情的时候直接把紧箍圈套在他头上,而要让唐僧引诱他套上呢?还有,在大闹天宫的时候,所向无敌,众神仙都拿他没办法,为何在取经途中,一些妖魔鬼怪手中从神佛界偷来的宝贝,他就对付不了了,最终还得去请求那些神佛的帮助,神仙们为何一开始不用那些宝贝来对付他呢?怪哉!也许是自己的领悟能力还不够强吧,或许在几年之后再次翻开这本书,会有另一番见解,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西游记》是经久不衰的大作,能让众多读者百读不厌,它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神话小说的巅峰,不愧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
看完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感悟,我觉得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在打白骨精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变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师傅气的念紧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是师傅的真心.这一路上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阴险狡猾他门都一一打败他们,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字,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其的重要.
从书中我们会悟出许多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他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却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师傅,见到妖怪害人时,总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可是当悟空打死那些祸害苍生的人时,他却大惊失色,不仅念紧箍咒,有时还要赶走他,难道他就不会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家伙给杀了,他们又会去祸害别人,这样,岂不是为了一条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吗?但是,唐僧却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为了到达西天取得真经造福苍生,他不仅不要快速到达西天而不让悟空自己飞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也从没让悟空帮他飞过。唐僧在一路上遇见了不少人善意或恶意地极力挽留他,甚至给他金山银山,乃至整个国家,可是他都拒绝了,我想这是因为他始终坚持着要取得真经的信念吧。 猪八戒是一个又懒又馋的大肥猪,有时悟空叫他去找点水果给师傅吃,可是他要么就是在路上躺着睡大觉,要么摘了许多水果,却在回来的路上都吃光了,常常害得另外的三人在原地等他,回来却随便找个借口说个谎想敷衍过去,但总是被机灵的悟空识破,被整得很惨。我觉得八戒在取经的路上总是想这想那,而不是一心向佛,一会儿在这藏一点钱,一会在那藏一点宝,还总是想着高老庄的媳妇和嫦娥,师傅被抓了,他动不动就说:“我们收拾收拾行李散伙吧”、“我回高老庄去了”这类丧气的话。他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总爱吹牛,有时候,悟空把妖怪打败了,他却绘声绘色地向别人吹嘘着自己如何把妖怪打败的。但是,他有时也会发挥作用,如:在师傅被白骨精抓住时,他来到花果山想着办法把猴哥给请了出来,最后,把师傅救了出来。所以我觉得八戒还是挺可爱的,虽然时不时动点歪脑筋,但也会有智慧的火花。 沙和尚是三个徒弟中最老实的一个,他始终对师傅忠心耿耿,对两位师兄也是毕恭毕敬。可是打起妖怪来却是毫不手软,虽然没有悟空那么厉害,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能保护师傅的。而且,在师徒四人中,他是除了悟空以外最警觉的人,也可以提醒一下师傅。 虽然《西游记》已经很老了,可是我相信它的魅力会经久不衰,因为这师徒四人,实在各有妙处,很吸引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