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有个字不认识,左边偏旁“石”右上边“人”右下边“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5 06:10:53
工地上有个字不认识,左边偏旁“石”右上边“人”右下边“工”?
xTnX>r2HQ!UfQ2L?( LHB q`BoC/OB$CVB^g_^k¤y%4:4XK0 ֳ_3n*-(pBX!G)By[?OGQ-/7"WZE_)IF(UҗB&Jx䗌`Չ#7s!Z]|A[^3kWx*XMcJx32LOʊ/XR>, 4 4І)ȝ~͝Oph'wĜ2 -0DBă*iG5&iRA`5%7 z|CɀĴ2UCc<6f X OSDǕ+ hГ0/x pxZ"hYb(q#fօwu)~̯XOEJ6}41]EU{eoEAb.g269MUƔ|э3VE.kP=gQSXsN3f; IJiU+ȅB)S} Co,iߒ%2 8p޽"82B\sM-D:Z1_11c „>OUC!c3P)OjSC|7uJnWk+B=zSH DQwe4^F2r(^لhۿUVQI1QJB;@:6<-y;I,GpgtX\[՘&C4]X9Kkݽ

工地上有个字不认识,左边偏旁“石”右上边“人”右下边“工”?
工地上有个字不认识,左边偏旁“石”右上边“人”右下边“工”?

工地上有个字不认识,左边偏旁“石”右上边“人”右下边“工”?
拼音:tóng 注音:ㄊㄨㄥˊ 部首:石,部首笔画:5,部外笔画:5,总笔画:10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