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中央采取哪些措施节制行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19:17:54
元朝中央采取哪些措施节制行省
元朝中央采取哪些措施节制行省
元朝中央采取哪些措施节制行省
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边远地区包括台湾和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我国的行政机构一直保留至今.元朝建立后,为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地位,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按照民族成份和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居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蒙古人,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可以担任官吏,拥有大量土地.第二等级为色目人,主要包括西夏人、中亚各族人、东欧人等,有一定的特权,可以担任低级官吏,可以携带兵器等.第三等级为汉人,主要包括女真人、契丹人以及北方的汉族人等,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十分富有,但在法律上受限制较多,也有一些人可以担任较高职位.第四等级为南人,主要指南宋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包括汉人.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很富有,但却受到元朝法律严厉的制约.等级制度与诸色户籍制度结合,形成了元朝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网络.虽然有等级制度存在,但蒙古人中依然有很多贫困者,第三、四等级中也有大量的剥削者,阶级矛盾依然是最主要的社会矛盾.这种等级制度是阶级压迫与民族斗争的产物,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分化政策的具体体现.
1.西周实行分封制,只是大体上规定了诸侯对周王应尽的几点义务.对诸侯国的管辖措施几乎无从谈起,于是后来出现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混战,周天子的地位一再下降,最后连当诸侯的资格也没有了.
2.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秦始皇规定了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对周朝而言,这显然是个进步.
3.西汉初年虽实行分封,“天下非刘氏莫属也”,但随着王国问题的日益严重,“文帝采贾谊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汉书?诸侯王表序》),至此以后,王国由大分小,实力大减.到武帝时,“作佐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同上书).所以西汉中期以后,大小诸侯国的官吏由中央任免,地方管理实际是诸侯国与郡县制并行的办法.
4.隋唐对期,由于结束了长期的分裂, 实现了统一,疆域辽阔,对地方的管辖已初步形成了按不同类型采取不同形式的做法.通过科举制任用各地地方官,有时还进行政绩考核.从唐玄宗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置军镇长官称作节度使,该职务集当地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于一身,甚至不听中央节制,并因此导致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
5.北宋开始后,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管理政事;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从而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到中央,对加强中央集权起了一定作用.
6.元朝统一全国后,疆域空前辽阔,于是建立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吏管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7.明朝的地方机构,实际是一种地方三权分立制度.明太祖首先把元朝实行的行省机构废除,在各地同时设立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分掌地方的行政、司法、军政.三司互不统辖,分别直接隶属中央的相关部门,这种做法不仅职权明确、上下贯通,而且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的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吸取了前代很多有益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构管理体制.在区分不同类型采取不同形式的做法上,在满洲和蒙古族生活区域,设置五将军辖区;在藏族地区的西藏和青海,专设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其他内陆和沿海地区,则实行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在机构设置上,根据不同情况在各省区分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管理地方;又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同时对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管理,还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政策,对西南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清朝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从政策到措施都比以往朝代更加完善.
9.明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武力镇压地方割据叛乱势力,如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镇压“三藩之乱”;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如达赖、班禅册封制度的创立,明朝僧官制度等;反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