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尔:什么是正义(What is Justice?)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07:18:01
桑德尔:什么是正义(What is Justice?)
xZ[o#Ǖ+|ۗ=v$0<&AAF}meF)X)"DIԝIO:f5 ffթsΥ￐]1^iQ\ue%~f`m#ol}qo~//>WO?Ao<(lz0iV'b?nNʢy!0z?ٝ{_Ca^i,.+]s.vt8 F:&BCԭom6_^{r3חk/o\}zuշ_w++kVm͵7 aڷuE7 qu}DX䵯+<ګ7o{76VmެʫwD7 4?}J7^VֿSzmspٴ |r+o0pYc/-yxΪ|PnZ\Dèd?M&|0iߘ9K.@xhw)(!:Ӡ:k4d$ޝsZ415`N\u>J"Ί譈ޙzJ$̆ C;eޮFK䒞Nyl@jL'|N?Öuz!eWbh}).ϡz.Q+_"%uSߑrPT. b=EJ$2ڒ1nXޞڳoȧI/{i< kbhuByXTz 1!eeUCזUIbrPŎsٳgM,U2ȹY\lMbS1n椂3qPYܛ(ett΋"5wQYb Mұf 3R5!/?C#;Z&W&`M[H1?,)3sL~zyj hXD' 6!9,I5A10O/2^ "hJ"B~nzϞYC}Kbyz^mhgٳ|BB>-KI\ p̎Ȳx,w %dbɂ;`Dc$ΕKP}?~UDtUU1⠣Un0mDpI;,bNfLݖ,ᶦ11)wd=tf2L @Zv1ps'+zje㻕߽\yzF/+滷4@t!iOiVC9L-ʼn2>UB#<# 4yڡ]%H&]:ЙR<蛓}PVYw'gDE @{.nQd%iXd'3a` 1sJW~Sl,Z{dussjV⊜d%1;SVAk.WYiֽo\D=q 8Hb{Af4i\'l/V){?`8u=< 28؝h"^dx@IQI6D>" ]Uzvv N!5G\ o@hDsjYF9 ƨ[Ho4`bkBײb/E1=ZzMpux2ROV wZB3-ȩm#>b$-rm;aNyTJT.WG*9Z # @ XSmbn Э=I<a_@o5\GWsS1 H)Mg.PX.Jb)Hbp(ƜɓT/ٟ8Ceޘ <Qpk|XxՋ|e /^ӭF) kb܈clVnԏ %~\/JA'[4q= ( a=-RmBQmXU7GmohbN<ٿ,ZC?:kEVIME) y'AayNIG:))z&d"An1&GʁX\/Pӧz!qE4փ!0Ex հ0%)˝X킆L(7|6f+ Cpߤ̓ n /~N3zܝWЮ PT J̈́*)o b"Y&Qr2K]GtDL')yw0{, \ .:,PFv Bw^kNie)wtebcQ.#B(=+܌Jƞ^dm9=@a'1TY ݩoRݥkhDYW(hWqrJEk7z'YQ' (l8UP$Tu$Dn(+T2i$R\;1T0S;8}*E} n/Djv UT̡J{@oe8?a"m9:  QKhU30Ǡ*ʼQiHTSzGWn0w s]!C㾁yI>+w'?SYgpŅ6AX d]|)*Y ו穁 /:^ n\ݣFBm3&:@[a(Y+`'C*tMXtv H ѳp\?E^ bۇ0(t(CU8c)yN݌C)f{ӪScyPA+S2T;-QREJݮ`FN H+#f4B_Wh-Y9zN\݊hpJ色XA>L莑։uqU$5\{O؃P#EzN22daBdKUey.Ru{!d)ڣjKAykX7|%B%Na& $V̉ŨVq$ƹŌla+[wBWp6^cElPEAau`+1NIw, #%>v?%7uSɠ2|_ai햬?C]x_F@& y4q(vHt{;'SU]·xZbVۏ.TuI{i'efav`*^a6bǒ8%۹E9^ᒚ"3pp2х~b4&Pډ{u94iTa'`½z~j) :2m)xK&e#NIT`{,G9.=?VqםQ&VL5OT+B%s:y;T)#C~:9O旅܃3)tI[vs`BX=Gtȼ&_z@w.u,&y:r=jFy?wn8jmnFeRPrQ=p&spU*Ɲ)-nVܺT<뎖fiy>:<]TiF`wF]Ek+vԸїO»gd/(]dnCd%-4* ,  D4#/⢌ Ӛ6^Spy9E b!WRc>?SDC-H9O|yIii)Y(*!1?"jMXZ8|RZR3 4mDqnUa2nQ{:kZ\BXT}a _rQs<8>A,1@ិ8,yBDɭKW~ɒrZQ99 #$֜J Dy4NRha.C7 q8<9z f)Rl2C}zJ"wO}872;D~(KOE~^y0ŋB-EJ'+CcG[YmK!,tEK\_\pr}k*M k9Խ 4dú]:Âo!K;? JЏ}oB% s"4dQLQTCuHp>ۂj^Gbw4$

桑德尔:什么是正义(What is Justice?)
桑德尔:什么是正义(What is Justice?)

桑德尔:什么是正义(What is Justice?)
)”.桑德尔教授系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座教授、美国人文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他的学术论著包括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Justice: A Reader,The Case against Perfection: Ethics in the Age of Genetic Engineering,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等等.本次讲座由高研院和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联合主办.本期讲坛由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高研院院长邓正来教授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所长童世骏教授和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万俊人教授担任评论嘉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韦森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建军教授,以及高研院专职研究人员刘清平、顾肃、林曦、纳日碧力戈、吴冠军、陈润华、孙国东、沈映涵等参加了此次讲坛.在正式演讲开始前,邓正来教授做了开场讲话.他欢迎各位同学和老师的到来,并简要地介绍了桑德尔教授.接着,现场播放了桑德尔教授的一段精彩的讲座视频,过后,桑德尔教授正式登上演讲台为复旦的同学们作了一场期盼已久的演讲.桑德尔教授首先感谢同学们的到来,期待今晚能够了解同学们的所思所想,与同学们相互学习.由于同学们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相信大家对正义问题会有非常丰富的见解.桑德尔教授描述了理解正义的三种进路.第一种进路认为,正义意味着为最多的人谋取最多的快乐,也就是哲学家杰里米00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式的功利主义所持的观点.第二种进路认为,正义不单单指人民福祉的最大化,它毋宁是一个关乎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尊重和安全的问题.这即是约翰00罗尔斯(John Rawls,1920-2002)式的自由主义所支持的观点.第三种进路认为,正义不是最大化人们的福祉或GDP,也不是尊重个人选择的权利.正义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追寻美德”的社会中,这样将促使人们追求更有价值的目标.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泰尔(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1929-)便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接着,桑德尔教授对三种正义观的优劣进行了分析.考虑到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过于抽象,桑德尔教授引入了现实中的一个救生船的故事作为例证.一艘船在海上遇到了危险,船上的四名船员由于缺乏食物和水,急切地盼望着救援的到来.然而许多天过去了,救援一直没有来.其中的一名船员,他是一名孤儿,在船上做侍者,因为喝了海水已经病倒了.为了能够维持生命,另外的三名船员最后把这位生病的侍者杀死并吃掉,最后成功地获救,回到了英国.因为杀害了那位男侍者,他们回国后被逮捕,面临法庭的宣判.讲完这则故事,桑德尔教授给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即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给这三个人判刑,他们是否有罪?现场听众踊跃地举手发表观点,围绕着集体的快乐是否高于个人的快乐,以及是否能把人作为工具来利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之后,为了进一步探讨功利主义的观点,桑德尔教授又讲述了另外一个关于“幸福之城”的故事.这是一座超乎想象的美好的城市,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只有一个人例外.在一座最漂亮的大楼的地下室里,一位孤儿孤零零地住在那里,遭受着痛苦.但是没有人来拯救他,因为大家知道,整座城市的幸福和美好都是因为这位孤儿遭受着痛苦.他们不愿意牺牲幸福而去拯救他.针对这则故事,桑德尔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幸福之城以一位孩子生活在痛苦中换取了城市的幸福,你认为这样可行吗?现场同学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随后桑德尔教授对同学们的讨论做了梳理和总结.他认为同学们提到的两个观点,即正义是对个人自由的尊重以及正义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观点,是对边沁功利主义正义观的否定.他还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独白和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为例,讨论了高层次享受和低层次享受哪个更值得追求的问题,认为要对享受做高级或低级的定性判断,我们不能单纯地以功利主义的观点来衡量,而正义与“哪些享受是值得的”这一问题具有相关性.桑德尔教授指出:把道德转换为功利主义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以一个他在牛津大学读书时的真实故事诠释了他的这种说法,并结束了他的演讲.桑德尔教授讲述的故事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现场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笑声.评论嘉宾童世骏教授对桑德尔教授的演讲发表了五点评论.首先,桑德尔教授讲的三类正义观的解释大致对应于哲学上关于“有什么”、“做什么”、“是谁”等问题的回答,分别对应于功利主义、义务论和德性论.第二,道德两难可以用不同角度加以解决.从桑德尔的讲演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功利主义也可以提出很有力的反对杀人、酷刑的论据.另外,桑德尔讲稿中提到的道德分工可以用来证明特殊义务,而特殊义务可以证明社群主义道德理论,但承认特殊义务的那种道德分工体制本身可以用康德主义或功利主义进行辩护.第三,道德判断的正当性取决于判断的主体,这使得老师在课堂上运用道德例子与学生进行讨论,有一定局限.他认为,桑德尔让学生选择的火车例子与救生船例子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在前者,火车司机的选择是在他之外的5个人死还是1个人死之间,而在后者,船员的选择是在他们自己3个人死还是那个可怜的小孩死之间的选择.第四,道德判断的正当性取决于一些理所当然的经验前提,特别是特定时空的条件.有些经验条件是永恒的,比方说人会死亡等等,但有些并不是.桑德尔例子中那艘船的四个人,如果是全球剩下的最后4个人,我们怎么看?人类这个物种生存是使道德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在全球安全成为紧迫问题的条件下,道德考量应该观照这一维度.第五,道德两难可能并不一定都能得到理性的解决.关键的问题在于:道德两难的解答可能并不在道德理论当中,而在道德直觉当中——甚至不在道德领域之内,而在于道德领域之外.问题的解决不是依靠特定的道德主体的苦思冥想,而是对这种两难经常发生的那个环境的革命性改造.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社会改造和人格教育来说,功利主义倒有特殊的作用.评论嘉宾万俊人教授首先感谢了桑德尔教授的演讲,然后从学理上提出了两个问题.首先,他说在西方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领域,人们对道德哲学主要采取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功利主义的方式,也就是价值目的论的方式,强调要均衡和计算利弊得失.第二种是康德的道义论方式,强调道德行为的正当理由.这两种方式的终极根源都是自由主义,桑德尔教授作为自由主义的批判者,显然不满足于这两种方式.桑德尔教授意图以他的理论作为第三种方式来说明什么是正义,但是问题在于他并没有告诉大家什么是正义.他建议桑德尔或许可以重新考虑柏拉图的说法,即正义关注更多的不是人的德性,而是人的身份、角色、品格以及人在整个社会秩序中的地位.其次,万俊人教授对把案例分析运用在正义问题探讨中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因为当案例本身具有极端性的时候,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例外情形,而不是正常情形.而正义恰恰不是一种例外的情形,它关乎我们的生活、社会秩序、利益关系,是每时每地每个时代都遇到的永恒的主题.用这种例外情形的极端推理,恐怕不能解决问题.随后,桑德尔教授对嘉宾的点评进行了简短的回应.他认为第三种方式不光是个人道德问题,还是评价美好生活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和界定,我们便无法理解正义.然而道德如果只是代表个人道德,就太狭隘了.他同意万教授的说法,认为功利主义和道义论这两种方式是不足以分析正义问题的.用第三种方式论证正义,我们就无法避免去论证人类的好处即,是什么使得人类的生命有意义.他也同意童教授的道德两难不一定都能得到理性解决的说法,但是他认为是否存在正确的做法,或者哪种做法更好或更坏是无法推测的.现场的听众向桑德尔教授提出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 “正义与合理相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哪种处理方式对社会更有利?” “如果我们是那个船上被杀的男孩,我们该怎么办?”“您认为政府现在的正义状况如何?您在担任小布什总统顾问时对伊拉克行动是否有建言,您提了什么建议?”等等.桑德尔教授一一进行了解答.讲座最后,邓正来教授再次感谢了桑德尔教授的精彩演讲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讲座中讨论的问题,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消费.本次讲坛中,桑德尔将其哈佛校史上听众最多的课堂搬到了复旦大学,吸引了复旦大学各院系师生以及外地、外校的众多听众前来参加.为了便于更多的人参与,还特在经济学院大堂进行了现场视频直播.整个会场不仅座无虚席,而且异常火爆,被很多人认为是复旦校史上听众最多、最火爆的一次讲座.大部分听众站着或是坐在地上聆听了整场讲座,并积极思考和回答桑德尔教授提出的问题.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听众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