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说明什么道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3:42:22
《童趣》说明什么道理?
xn#Y&*B_I@ <<)t`zHQ\M]$E-ZHjN ~ 3㕿|;4QrψDfOf'([wO?rIxsl5h{;I?6fu>_wlɰĒzm'6I/e/L`VsJкc鲷zethN$4^.94A|Of5bվ,t'Ak}&{lpxXnTVn:ymbثfV tbî0,,|d 1|c~iZ]od),tMpo&~AO^_ I O;|?~dҔ˼1Kb7^әoLnvߘtפ;7_'{?ARA pa[8cŖ9<.dNe@NΎo:V6\k?scgA_y+hZyÎ@^+z-{Z?agoؙw0XA>^xCӾSiձ2\QX],TZ'6)**KC8ms_]56w[I\+!u X-/6y6'QR4mqYvrtx;x$.:.`tܟ{իw Mi ttp) JLqcR?4=v? .^ \A{wSjHg)O?zeL6Ajbp;8 *語K>:E2.fS,vT6[O`c}y *4a^MzkU.lYOq[->)z12KLɪ&;- ݘR[N:lwobBvu"رiA]JXyҢ"m}=)LrW00¼dVXlưZp5Yjx[ۘ~}/A\{5CYoAUTV7@ &;X~; ܞD Cȵ,!'Rβf-IDhR6zbmz 1!s9=9ˌڽItn4êr9ɽ JE RXUg T()_~%b0?Nk yZ%D 3Ui} mxYw4-ȋZ,XMGmmMedN`ҀR׼Z?pxwJ@I»nǖ(S ֹ _Ys0Gc]z X.Ȝ^4mzW7W~ HPklkQ(8)E}@ UPz!Lj7}j@ (s= "m8O:krl5Ν K*dǭ*Mi`9G[9p΀7}5^LMizcz3㝛! F* |Ŕr[>M16}E>V,;>T&}sBfE s7T<X̗j$z. jxbOdPK@X_( 6yY~7j؃r P5)?B^ۂ39)@-v^Tlj@tV HGESNxŬ1$Wst3$"?A %閄Ly#ɑ'Rt^nH?*!\Ŕ1…'{D+_tA|ySyCwW_{svŏ)_4ktr/@`8?M@!5&y'jG2%j}JX5{2:ؘ堯5:[{y=O1)S20WTCS)^rٻvKzI8VˌpoX)GiJdUeQM\Pypz @\78!)%Jq /Fk}o'C+jSLtPX=hj)vS V`rXmY/5wǹh+Ud>;kf tgC{&MOn@SS);)Q9^KC~X*=k(ѧقw0![vu_\pHĚ_ډj{N(ujƠe<ɓ ٵLJBy](|n ;zUBenjiH\$[PNGlZfl!#^|)Vɠaw4e `ivUQ$|a҇$q^Gr-eVJ=^e|1M4ux|g|LDGQ>!ep mgNH>n6wM'CzʧMkk"ml*6;ed(#[%WWTe<2:AG̔eذ_o,rKwD;>=x(xd[+`Eu> /bA Jil;.!\F#xxr`8T^9cdKde^vϙKLY!g*$4 Z;o? uA0t$T<)YTi7P.ɈL͂Z8Ĉ򢗻Zn-Bu[Ҁu6, Qb{_'ۦU5s25;̄.E_/?Y.PwK.ʶR4a9FZXy'CU'􏽛,/}@XI4&[hޒ ;1MF@h|u9n3Vs2\8u-@e 3SgיYe-U͘)lΝ=X6~X/H*gӝGfє.#7RzINW\X[*=bh߷7)evƞ̖\P M[!^J\)9Mh$kZ]0JJƅJTOxxzfqd#L1BJwKф%E -͑GB/DK J.YR Yĵ%%ᑋy3^9]T>(|8s|C%D{TZssX {El` B}C*Cѡ/ϋ+QQ)qB8W^#iKM Z))lQќrͽ\ҿKyACL1OZH9u_v!H)|,鈘LrZ/>]atmhLQEFu:Y\x*naQ4@jX)'80ǣ~8 @'fNJP;0꼶gĪc? E%{'$9]j=+8C1%ͲF=/9XVE$vLvU1|gkj Ӈ1|S u!Ò1#Z {yTJqpr"jJ;Vwo*@(&,%1+-,wuۛl1|p aK9d&}Ә #δډ+S ATT=fB LrС4X}dKb&w;]K}aN.B6޿ZLcޓ䥸Dz mϼ?22@ U;M{X/BjL hvD-++Z»RCGz 3[ lvaG1Dp$Mw*&ňEPBk3[7q[F';KQvNU\W "HH=X8-ףchr20ȴ``Tnkct\OܓJFPuݤ$ٌżW:| NB M+e2ibZV! YE-^c?ZY<]mf4rwFW&;nv=Օ7B{j-+q+Т1O.ӯsirtjJ ͭUc؆務DBJp/bF$EJ0LiKc<ⅷ5 而ɃʴeeE\,ZghCeqݙ1 D̄P}P!tZ4wRT$"H~Mۤ"Eـ$fx$7Ĕ-FF2C/k d5ȃ5pRnw~RtyY4oaY(97o[˚MV(ÓfqX}cP=$Q8?~7os}ơ$QS#Pn|vd %5SzVs0ڛR@,O$J4xhIy ˄R9qV(MRgJÈЀ3VG5=.?<% #|\ekM 5V>C҃Ki˂wӴe6kj$qy1OTrcaz9\J<d*q?{dhExq a+S;:jn]D k(_6`ǎtE]0`B4gaUGk2}C=?8MʦJ1j`&# x; (+/ $LxЇ'MF!źfuOQKEF}Qхwvv2${Z=]oqI"}+5;*3"q+%~/vB t  +qBnLZ aD_:* ) ʈ3$ϖx9ydЙqtB\bfX3Q^0yϹ%شɗYMms%xV.)X"]ߵ" 2Rën{Lp۠VÝBЂ"C4kL~1WvlU֚:Mc!/%% +m/#!ΙseC r~k5j~^@ꮾp22駟pK]d!Z|I1D=+ZH)nklC>O^vd5mߤSn? ږLjV~t)+>iG. {νF̒ddY=J4C"ݏbsKbyŅdˬ R!3;B/jrKdeֵ?GaUVd'2`dYFK 72ATEp#C75o]+Uq\9OSЦph>xuZ&IΒ )CxhMJMRp(XNjVȞν>Nlc8mGJ.d`;:q#u+f!څ>_DžjۦM2]OBS''% 3oa⯁|E&b=2yj6T}j!k8Ű< pj=U%ڳE]eP~Oz]Rzb13~u3OYduR3urMJVUo{ƔFq JJƓ?3E.SVol-u'7CU3@П]RZz점<3M  a,x:nIW6u89鰝Y)Me_I=(t03"NZ{;~wy!Ic]l=m,_VR>G]•M nҎr4ܽxq:",آllݡBh1Fcϵ/Gy-mf(ıNle^~e8}!:@vek},we#$^6v'@Ԧ!}϶1]I-X~؈ry0?c3_00L3?eѾQ;C۬X I%C&"i-Շ4۫d-dFoC2'zYaܝ$a ~G>r"ħ@2.t:8o$ ?>o?[~f|zWAЏ 07 .]ffVAQwsoA:&2j[MAzMA[7}EK~?_?~QO 4}?W7A]Kп}OP_&O6AͿ{kE55?{t=5?w|߬n\E4^N>'zh;hUg{;o97s̿y=3D2C e~W/쓩G5I $+IwGӽ,,ǿ2l+VjҴV&hӒVUd@/Z\],&4K/9uӽmC_ie<*{II$@ Li2?[tFth(@ Ȳ4SL%H{UB)|)@&kYy'n'1b[ƞTiI >4c.gS$~_`$ʤz Y%o[HV ?TޚWG&Pe"UY/^^,ңxǝ)nX]_+>HQw*eXdj@Y%uٸHUL$ʌ۫p8"|q1ݹszyxM /D#|dJO3_3#ӦtF /K?ɫ6*4`KZӽii9VI'jpѠ.mJe< ۡI>ϬUmee 0YFv uZL'5#NH66"}@G\0ޚN߲M/y uh.n z-ƬQuMFk'Z+ڻPZ-.'ӔY.xThgLpȢNScL&]j֪؀|LЅƸ 2&,1Bd֤xc@e+D~ }_g_Ivlo3>FpvH3s&Q)XCeQ;k!M~:t--zw 6\UWS]<`8pvb1c5W=by|X푐O{ &Å%(HBgg1e"Q{]sgfcoJ~Z6g'SkeDQF֔7Di}Qp]G`qfсuhAw@(uWs1L=h#+us5-se%}ez3BJ[3lMgIz$ Z59jZT5gۍet9I9rD(ley $- BW<{T%0hݷؙZٌt `{snV('7"|QH-NZ6C!bN@`vPk&h.cvR{6!@ݝfHjٰF\@DU[X!(}S険wݒLgr_#nAX4zr2(O[.TmaJV} Zt~ X.YC$hY!JKj҂lL1CJD_əUgqˬPܶ(B+M$۟~d7{ZpV+i[m PM\(gfgY]DC0,K 8QRZ޼; 11"\2E#!%]pIb!Y\GJa8Y/;rШL4kGV9`@Q/?Q]<7 }7Y!y)ܳќt7Y0-Qƾ$n_P۽oϤHהVaU]I*7֬+;Dyp/h́ԅ`ȹDjq{pglβ"C&퐩 0@CU9<"9I{+Սyk;'N9c$/'h4+.kUBDSRqnh/UILNҝZ]OvT0tD_/Tf:Dmvd]3::ZL%awEVWc:wYн  f12jɻ]A Oi<:RKp8RŮ3&h|-lvd)U@[ۥߘ۸JpWdEkP ^p([,{01dAdiW1Ǎeᮚ$eXM *:|vI@GޣfZ2j;o~* g`;--ZqTT+bep9%SךH'ts<7"MfXyid tpJnUc(g+A>>ړ` u 8}"~;઺cYɀ40o}Q/҆8Us&?QUK\A#iuFtjYz!W{5<ػikfU—k1LO4yFP4#-0;eҧHQ@1)!e ktLjSoeSR[TXh+ߘf5(BY=\H>I1 )ZdRDy}.]&"i|QcW@WG-3?e"cPX㾘춼}p 5AOv}. a:c:mNOC- HwzX_ʽC#զ=W!m]T+z*e:n*A@]bOX)\[cjj` wK-/=S4˻SrDx EiM|UKQ6*,P^tǴrwLum+dDO'(H~.j' K|Hffb92Μ6M:p^eG0Iu8-6(^1eR?X).PZUvNz1!}]XSIya~cTΤ.do%)6K}*yY _6Oxp fLӓKx+w6]q|~Òi%hT5Fut̪!EHF&mFœe A;km?oTUWUz.?z_1 K=*2ad,hK &6ͫJwU)/Yќ5ya8ZM<&Yɞ,R=Wӣ׭~]S ۶G84פU$*ٝQH)x՞%LRcE`5@~ٻV(g𶮕̺$9rom14ه9_-YȚi)8UohSof}!0Y?eo5 -IBʾB!X 5w}d]^[>V|?pmibiYFLqL ڎJg:>pmNz4h\V{Z)Η |@_K(ߤ$`a}90ˆ{!w+8$gmm#MzE.&V恑;:׍hhxi8;UЩL*>O` }$kX{F;^ShKiGz \^ 6G,0sWjn=_aʮ^L$R PQ*at4UOsiH]$&\Vpz f}A GB63vfHsy/ؠ¯w֊Ќi 1x+`4KÄ X`f#~8,qgiͅVU?ߔz0~l%-R(5D `2ݩ+3)ː[=wYUf|Tw߸5Ǘ(ȥUHU&ٙג7AW_gmF_a./q Њ=x~BWCuD} zfpCNsx%fk`Y P%9e̲yn^F!@i"a8o~Gh5@۴$EdOr.$RtW#$)ֲ

《童趣》说明什么道理?
《童趣》说明什么道理?

《童趣》说明什么道理?
作者在文中记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作者儿时好奇,通过想象和联想,获得了“物外之趣”.请你阅读课文,指出“物外之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下面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能/张目对日不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使之/冲烟/而飞鸣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E.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说明了诗人的童年是神奇美妙的,是充满乐趣的诗人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并富有童心童趣的他还有着儿童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性格 《童趣》说课稿 一、说

就是要仔细观察,要有耐心得观察,热爱大自然,还要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从日常中常常看到的事情中看到以前从没有看到的乐趣。

我也是初一的,童趣有什么道理吗,要么就是 要仔细观察,只要这样有时候还会有超脱物质本身的发现

童趣,即儿童的情趣。
其主要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儿童一般都是有童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深厚,人变成熟、稳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计了,童趣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童趣也是儿童最可宝贵的财富。
亦有《童趣》一文,稍微改编后收录于人教2001版初一上册语文课本第5课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成美丽而又奇特的东西...

全部展开

童趣,即儿童的情趣。
其主要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儿童一般都是有童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深厚,人变成熟、稳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计了,童趣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童趣也是儿童最可宝贵的财富。
亦有《童趣》一文,稍微改编后收录于人教2001版初一上册语文课本第5课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成美丽而又奇特的东西。
编辑本段作者作品
沈复(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著《浮生六记》自传体小说。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
编辑本段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上面的是语文书里的原文,以下是《浮生六记》里的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数十,驱之别院。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肿不能便,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传为语柄。此皆幼时闲情也。
编辑本段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群蚊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暗暗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真就像鹤和一样;一直抬着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当作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我因此高兴得拍手称快。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看,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蚁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的部分当成山丘,低陷的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仔细观察,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东西,推倒山、压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编辑本段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问题研究
沈复《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
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对加强记忆力和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有益。
编辑本段练习说明
一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把文言文学活。凡记叙文都应当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内容大意,这正是学活的办法之一;如果一开始学文言就句句搞文白对详,则无异于堵塞学活之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复述成分应予肯定,只纠正明显的错误。
第一问要放在学生基本成诵后作答(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第二问是开放性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从学生的课余爱好入手,启发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联想、想像能力。
二 解释词语。
1.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项为之强(2)果如鹤唳云端(3)以丛草为林(4)兴正浓(5)方出神(6)驱之别院
2.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5)物外之趣
设题意图是告诉学生可用简单的办法解释文言词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初学文言阶段只能如此,讲多了反而不好。释文可抄在书上,以便积累。
处理此题可有多种方式:或在读课文数遍后让学生试解;或在疏通文意过程中依次作解;在水平较好的教学班也无妨让学生在预习中作解。
参考答案
1.(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4)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5)以童稚之心去观察事物,以儿童那种纯真无暇的思维通过玩耍,得到的一种别人得不到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微妙
三 背诵全文。
背诵此文,须先读得正确并粗知内容大意。为此,教师必须作具体指导:(一)通过范读和领读使学生能读得节奏分明,并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口熟;(二)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使学生了解各层大意。
要坚持当堂成诵,可以先依次熟各段,最后练习背诵全文;也可以教读一段背诵一段。
编辑本段教学建议
本文可用两节课教读。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学后所学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先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时间不超过20分钟。要点如下:
一、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二、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语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三、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教读本课,拟用70分钟。建议如下:
1.一定要做到当堂成诵。
本文共221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1分50秒,假定在课上读12遍(含教师范读和领读),仅需24分钟左右,完全有可能实现当堂成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个诵读的习惯。为实现这个目标,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1)预习时要提出诵读课文和领会课文大意的要求,至少读三遍。
(2)要指导学生诵读。可从划分停顿入手。由于学生在小学时习惯于用一字一顿的读法(有利于认清字形和读准字音),无妨先用个别句子示例,使学生知道现在的读法跟以前有所不同。如:
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之为·强
使之/冲烟/而飞呜,作/青云·白鹤/观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划分停顿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
(3)教师应作示范背诵。
2.关于疏通文意
基本原则是启发学生主动求解,不搞机械的文白对译;一搞机械的文白对译,学生死记译文,主动求解的精神就会消失殆尽,从长远看,无益于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这个原则也要灵活掌握,下面结合课文谈几个问题:
(1)注意问题:如“为之”的“为(wèi)”,“凹凸”的“凹(āo)”,皆有两读,可让学生查字典,选定正确的读音;“项为之强”的“强”要读jiāng,这就需要教师讲讲道理。
(2)解词用语力求浅湿易懂,如“私拟作”就是“心里(把它)比作”;“神游”就是“好像(在那里)游玩”,跟梦游有点相似。
可以用比较方式讲,如以“手之所触”跟“心之所向”作比较。
可以启发学生自讲,例如,问学生“抬头看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则下句“项为之强”即可让学生自解。凡据上下文义可以解出的词语,一律仿此处理。
(3)讲成语,着重使学生领会整体意思,不必细究,如“明察秋毫”,即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之意,表明视力极佳。按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明,指视力而言。但用不着讲,到高中三年级学《孟子》时再讲不迟。
(4)讲虚词一般只要指出相当于现代语中某词即可,必要时再指出词性,绝不涉及句法,如“徐喷以烟”中的“以”相当于“用”,不要讲什么介宾短语后置之类的道理。语言是一种习惯,读得多,养成了习惯,一看就懂。不仅现在这么办,在整个初中阶段也要这么办。
3.关于内容点拨
本文着重写作者的幼年间视力极好,又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初一学生读后定能引起同感,因此要善于利用学生中相似的生活体验,把这堂课变为师生间的亲切交谈,不要搞公式化的分析。
“物外之趣”是本文的画龙点睛语,一开始不必急于求深解,讲讲大体意思即可;学完课文后,可以结合幼年作者的审美情趣,问问学生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情趣。
4.导入和延伸
可用创造情境的方式导入。
延伸的办法是引用古诗文中有关儿童的描写,(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引发学生的联想。
5.让学生背诵全文
编辑本段赏析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之《闲情记趣》,该书原有999记,现存前1记,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和记叙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趣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稚气烂漫的情趣。主要体现在:
一、忆写童趣,一线串珠。
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现那令人没齿难忘的童真童趣,为此,文章以儿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为主线,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其中“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为下文作张本。然后分说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观蚊如鹤之趣,视飞蚊为“群鹤舞空”,于蚊帐中玩蚊子,“我”感到极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视小草为林木,虫蚊为走兽,土砾为丘壑,“我”神游其间,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虫,“我”生气,鞭而驱之。至此,几个分散的小故事就连缀成一个整体,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二、观察细微,凸现童真。
童年趣事,均是琐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难忘的“大事”。文章在安排好线索的同时,以儿时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精选了充满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动细致地加以刻画。这样,整篇文章童趣横生,每个故事引人入胜,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请看一些典型例子:“冲烟飞鸣”中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定目细视”中的“定”,“观之正浓”中的“浓”凸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有情状和心态;“夏蚊成雷”,众人避之尚恐不及,年少的“我”却“拟作群鹤舞空”,观得津津有味,瞧得浮想联翩;“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足见其观察时间多长,兴致多浓;蛤蟆“拔山倒树而来”,初读似乎感到有违事理,细品则深感用语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写,且符合儿童的感知心理特征和“蹲其身”平视的错觉,生动而真实。
三、想象丰富,童心可爱。
朱德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表明儿童的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从而产生丰富奇异的想象。本文正是通过大胆的想象,进行高度的夸张来极力张扬童趣。兼用夸张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找到了蚊群嗡嗡与闷雷之间的声似,以鹤喻蚊,找准了二者体形的形似,“心之所向”,眼前果然就出现了群鹤飞舞的景观,进而创造性地“作青云白鹤观”;我蹲在草间,观二虫争斗,兴致正浓时,竟把癞蛤蟆的“偷袭”,说成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由实生虚,“虚”得鲜活生动神奇;把丛草当作森林,虫蚁视为野兽,土砾比作丘谷,同样是“我”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的产物,而这些联想和想象,又是以一颗天真的童心(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作为出发点的,因而显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着新奇烂漫的童趣。
编辑本段背景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 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句子的朗读节奏。
(1) 见/ 藐小之物/ 必/ 细察其纹理,故/ 时有/ 物外之趣。
(2) 私/ 拟作/ 群鹤舞于空中。
(3) 心之所向,则/ 或千或百,果然/ 鹤也。
(4) 昂首/ 观之,项/ 为之强。
(5) 作/ 青云白鹤/ 观。
(6) 果如/ 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7) 蹲其身,使/ 与台齐。
(8) 见/ 二虫斗草间。
(9) 盖/ 一癞蛤蟆。
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句意:脖子都因此而僵硬了。
编辑本段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版本
闻尊阁板《浮生六记》是最早的铅印板,有杨引传序和“尊闻阁王”王韬跋。杨引传序言中说“六记已缺其二”。王韬曾说少时(公元1847年前)曾读过这本书,可惜没有抄写副本,流亡香港时,常常怀念它。王韬在1877年为尊闻阁版所写的的跋中没有说少时曾见过全本。
1936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分期连载于《天下》月刊。后来又出版汉英对照单行本,并作长序言。林语堂在序言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还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
过后不久苏州冷摊上便来出现“全抄本”,有卷五卷六,实为后人伪作。
俞平伯曾根据《浮生六记》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记年表》。
《浮生六记》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沈复的《浮生六记》被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材所收录。
沈复的《浮生六记》的部分篇章被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材所收录。
沈复的《浮生六记》的部分篇章也同时被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材所收录,名为《童趣》。
世界各国译本
此书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可查有三种英译本,还有德、法、丹麦、瑞典、日本、马来译本各一。
英译本
最早的英译本是1936年林语堂的汉英对照本,后来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在1960年出版《浮生六记》英译本。八十年代又有企鹅出版社的白伦和江素惠的英译本。该译本将由江苏南京译林出版社作为“大中华文库”之一种出版。

参考资料:
1.百度 百科 《浮生六记》
开放分类:
词语,语文,词汇,词典,沈复

收起

一、整体把握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

全部展开

一、整体把握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问题研究
沈复《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
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对加强记忆力和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有益。
练习说明
一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把文言文学活。凡记叙文都应当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内容大意,这正是学活的办法之一;如果一开始学文言就句句搞文白对详,则无异于堵塞学活之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复述成分应予肯定,只纠正明显的错误。
第一问要放在学生基本成诵后作答(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第二问是开放性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从学生的课余爱好入手,启发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联想、想像能力。
二 解释词语。
1.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项为之强(2)果如鹤唳云端(3)以丛草为林(4)兴正浓(5)方出神(6)驱之别院
2.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
设题意图是告诉学生可用简单的办法解释文言词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初学文言阶段只能如此,讲多了反而不好。释文可抄在书上,以便积累。
处理此题可有多种方式:或在读课文数遍后让学生试解;或在疏通文意过程中依次作解;在水平较好的教学班也无妨让学生在预习中作解。
参考答案
1.(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4)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三 背诵全文。
背诵此文,须先读得正确并粗知内容大意。为此,教师必须作具体指导:(一)通过范读和领读使学生能读得节奏分明,并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口熟;(二)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使学生了解各层大意。
要坚持当堂成诵,可以先依次熟各段,最后练习背诵全文;也可以教读一段背诵一段。
教学建议
本文可用两节课教读。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学后所学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先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时间不超过20分钟。要点如下:
一、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二、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语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三、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教读本课,拟用70分钟。建议如下:
1.一定要做到当堂成诵。
本文共221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1分50秒,假定在课上读12遍(含教师范读和领读),仅需24分钟左右,完全有可能实现当堂成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个诵读的习惯。为实现这个目标,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1)预习时要提出诵读课文和领会课文大意的要求,至少读三遍。
(2)要指导学生诵读。可从划分停顿入手。由于学生在小学时习惯于用一字一顿的读法(有利于认清字形和读准字音),无妨先用个别句子示例,使学生知道现在的读法跟以前有所不同。如:
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之为·强
使之/冲烟/而飞呜,作/青云·白鹤/观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划分停顿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
(3)教师应作示范背诵。
2.关于疏通文意
基本原则是启发学生主动求解,不搞机械的文白对译;一搞机械的文白对译,学生死记译文,主动求解的精神就会消失殆尽,从长远看,无益于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这个原则也要灵活掌握,下面结合课文谈几个问题:
(1)注意问题:如“为之”的“为(wèi)”,“凹凸”的“凹(āo)”,皆有两读,可让学生查字典,选定正确的读音;“项为之强”的“强”要读jiāng,这就需要教师讲讲道理。
(2)解词用语力求浅湿易懂,如“私拟作”就是“心里(把它)比作”;“神游”就是“好像(在那里)游玩”,跟梦游有点相似。
可以用比较方式讲,如以“手之所触”跟“心之所向”作比较。
可以启发学生自讲,例如,问学生“抬头看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则下句“项为之强”即可让学生自解。凡据上下文义可以解出的词语,一律仿此处理。
(3)讲成语,着重使学生领会整体意思,不必细究,如“明察秋毫”,即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之意,表明视力极佳。按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明,指视力而言。但用不着讲,到高中三年级学《孟子》时再讲不迟。
(4)讲虚词一般只要指出相当于现代语中某词即可,必要时再指出词性,绝不涉及句法,如“徐喷以烟”中的“以”相当于“用”,不要讲什么介宾短语后置之类的道理。语言是一种习惯,读得多,养成了习惯,一看就懂。不仅现在这么办,在整个初中阶段也要这么办。
3.关于内容点拨
本文着重写作者的幼年间视力极好,又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初一学生读后定能引起同感,因此要善于利用学生中相似的生活体验,把这堂课变为师生间的亲切交谈,不要搞公式化的分析。
“物外之趣”是本文的画龙点睛语,一开始不必急于求深解,讲讲大体意思即可;学完课文后,可以结合幼年作者的审美情趣,问问学生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情趣。
4.导入和延伸
可用创造情境的方式导入。
延伸的办法是引用古诗文中有关儿童的描写,(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引发学生的联想。
有关资料
一、作者和作品
作者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详。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
二、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收起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

全部展开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