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内阁制职官设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6 02:41:13
明代内阁制职官设置
xUF}l%4T*>@/` |P`e1c.ܙB0DiZ3{9;^VI"g-2-.ˋ#1+~ <Ȼ9Y2X8a^f,|i%ٝ (N>y-jY˼~P6JxKZ2TXXǭ; 'JjˠZNre daWCEUZ$@r"y7 ;ī#o@ oӳ7`Y\%6;1/FA}oy.[TNd3ٯTC%-[%ybv R䥞\x9(ٝ5xsmGdnCmM{T*n?b[ZPjLXJЄ ];+M,UxI CŻGvKatEy+ V14NH{qޜ? vXԪM{c|oa*rkPcDe`_Tȟ9OFx,8 #eaʰe)$s$VBWK~F0 Tm tB]3 Qپd(UP{d /!AA7Q`'r1RAaIҴtthrH' m!j?AC TaV`2 ; șB阮n+]Te&F%n8?P9hzҜ:$@).ƉKŤUL(s"dm0cވ|h~ 3[V-GC@t(փT.jyp@nTd7(GT;/na2䍡 ol]NZH& t`BBI)i{)mcyheLƨa mjznxbRuޫYoRES4v0~QNތd2 Y7cJUjC0΃2汯ԀٛxາP]W{$;s\

    明代内阁制职官设置
    明代内阁制职官设置

    明代内阁制职官设置
    明朝建立初期,职官设置沿袭元朝,中央以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撤消中书省,并规定永不设丞相,于是一切政务统归六部,由皇帝直接辖制.因政务繁多,朱元璋从翰林院等文翰机关指派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协助皇帝阅看奏章、草拟诏旨.明成祖时,命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预机务.仁宗、英宗以后,学士们多是几朝元老,权位愈重,这时内阁已类似唐朝的政事堂了.明世宗嘉靖以后,则“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16)俨然是宰相之职.由于朱元璋有不准设丞相之约,于是人们称大学士为辅臣、阁老,对首席辅臣则称首辅、元辅.由于翰林学士仅为五品官,于是对内阁大学士多加六部尚书、侍郎等衔,以提高其地位,实际并不真管该部事务.凡大学士兼六部尚书者,一般尊称为“阁部”.
    尽管内阁大学士类似于过去的宰相,但是仍与宰相有差别.因为内阁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最高行政机构,六部也不是它的下属部门,内阁仍带有皇帝私人秘书、顾问的性质.内阁的权力主要体现在“票拟”上,即对各处上呈的奏章提出处理意见,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令,经皇帝批准后交六部办理.另一方面,内阁还要受制于宦官的“批红”.明朝宦官机构有四司、八局、十二监,其中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可代替皇帝用朱笔批示奏章公文,这叫作批红.这种做法为宦官弄权提供了方便.为此,内阁辅臣们往往也要俯首听命于宦官.

    首辅

    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没有明确的职权范围,受司礼监牵制。

    废宰相,设内阁大学士……其余似乎没改动……三省六部

    首辅

    大部分都是殿阁大学士,五品。越到后来阁权越重。

    最高是首辅,其实就相当于宰相

    设内阁大学士。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皇帝亲自管理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