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5:17:59
翻译
x|Yr*KT \;@YZH4$$3|GםBL΁ofV3ᅴitŴoMjYɤ4?^ď/杧֋zϹǃc prf4$"ũkKr46^:͙ZԿ~da6 1߁%.L q[M4H@iMa: st`mnX;1rɴj,S ^xˬ}M9AQYa7̽(ظ%b 4ۧZ?vA5J@UƋRF }IhP_eL_,bsު_PK>]keB{sX)w,`NxQ NSU)&(5QoԈ_zK3߫ܒ1B&tX93uTPٽM$n+;4\P}v/upGw1F;<̻H %v\{{~Y(͞TƎ)CưRgUAg' u5ػ@&!Զxm_<׹XOUAPX:iD+voL]Ɂ/` a78ոWSHea&+{)CߝF)/y١r 挮'e1mV7'AG6ot׫ͣNy=iSh[DrQ[SW&^W$H} % LGv6:wxS.J ?}T.[7yo~>ʜhv/(̏@72fPȋ sT"EIa=;*^ &xIv֋LPy1#o? -~:-XDFFPղ:mTFJ/Km2m^˝ Nxxo/ !4 (0QT~sqK{˶[[$Z:fYů{Sg E'*W՗;FUrqdxI=âۛb jzFFڇ,v!Ф|?`Ih\,츤A,l=Jh+V=eltd"5HdaUC 1xPAu'ٵqrwpdPf&{hgkMu3Cm["p8:Xײ&о:Bpck)yC}=P}cxF\S *w I[\(FtB~9ڑF(=Q6#E@Booy@wzUñ~yhNz{AB BN?gQOM"6W!B۰ 6~$LnUTW:ONeJEsp"ű Ԁric3D O!؇5"ʲͲ١͎L/Y/Na|Eσ-ӷ@SJ@F.kwVhsj$ RGCʼfZC=þNmLx 焳$ǜ3XܙX U%l߿AS*F P3NT}IwOSa[06)$PF QT]h-:}tXC%ݢfvc%z5^d dqB^ё8N!n/w N-No-%jau@8J@/) sw]2l$-Cexp]C]M# JNUm6_>LOb4&Xy l5=0\0j~`!FSB@:4CK= e\)O4e^#bAL!ʆq A'ݿZܬ {d1?8)Msb=!Ha3A"vύ: !=ݢqpHrlYDv?|}y`.dhdxśeJA?+od[WD Ž$1wU zPԳY-s -fhwrD ^w6(.)rޟYI-c~܌ -^EBրىžDxΒ]e$麧A՞VYkvtr!,bOغ\A>&ހUY|0/0i Bd8/ޯ[MĽ)/?7 gx,B&A)P=]׃IiӆЉn&f>2ݻL mef98{PUʢ)F[*y Nyoz4e ep:Q u}NZ'Yc^/ʶ d$K; q6,Y+<bst{+2MJCxւwM: V5*ݲjʇbÖݮX}ۓe6 vZvD[ 1ؽ;gk>=IQeSҟ3v& Fv;iȩ,krIkid⇦#\bť- T:nb4jdI+/S_;Tƌ'^C$zqgxc7FOj4$.0-S=v4CPK6tv4hFf~N~o9*(}Aq'qO(>( HRف;>7g8=v W#MƨO__6[: q^B EofA6Pwo&g@ӴGz~*o[Cqǻ3d0^]Y|(WH"p +ʙ㓈-ɔmcߔloLk~Na==F$d`s E9478!$. -ΘjԱڢ9ѫ9G%c_4^gݶ?aV8 |3Cx9XS%~DgD(8/'TYrc$lS " Yۆw"RlD2P9UZ/`Xs28k^U2Sz>)SOPO`oƾK 4Es{l55ڞݙw:($*lֳv V6$~%zOJx{4( 9V ZJ/ہT ;K ֔O{1 F4J P= x "Myµ`@ y5p/tI o3w_M %T!MAm&qL )ד6$|`?q)I,O?5$bG6QЄ.kwD"&[ZrmϣZ`M\^)}_4CjÅŎ:3KNUa&YC3X.673J9@B}4Owܵ/?j2R!|0p28q+-8Y7 NJf,ޱ0AV:ea,GA}>Q,N䏰rs~ *O-jy\#gbN3LeO:/p3dܬP56V^bA2M~A2n_O/([>Qhd2 GPˇݿ >6IS~={ e:cASTjS*T+Hm>K^Vt^!@27/17sp:ޡ^de/^YhJW3ss~1H<G䒋Br^C+DHx=0wԎ r (K>~!kJJ@Af$%f8]![K(5[:FlÚ ԉ"ð%FJy+T<&8~( y sU]4[kmVQ-)(84[9lE.4 6LadF;9r=$BK og7yEFaFHobf <%I 8Qw+b" aKެ'C.8=}s y6j0Sd@ }%c3-Z.EDћ.1)hGZ7ġ-AK׮Ttc5uwW jH`)_\R0^k !ݕFVƘVAhD2])~!=ǒ;iBǰlӌ(?DM?mE_ֹ:rI 6qw 'fO< B)w\8:֢)" dgGmA-0nNH jy+5?`*G v0]hwgK q\.VsPg}K9m^=QAz@g:b?l/C;va =qnde4g>hpX ҝtJkz`zvV~oUQo&RY+$;f@^؋{r&&r꼥Ly]I\mϊ^m8eu[YIVMvӺu~#5}xXX;*/`q:5V&;cYBah!ЉݲۜQhr'Aꓱ>,%B\@)\ݣWB$-),7UJ7J(uRaR`Z-1w{3Sv3Uˉf1ۄZZ/zCz81^KAng1N)|`c~M'oH>Mf(w/"гqm.X )>k{ZqTgz)zZo8JPfodi<:*3pfO&t5"b'z°UǤяͧܵb0XY5A?׫to3|^r^ |J܉^{L%H鷽Imt[)yH_<Ґ %H,𜳍kUP9O$Ϋw'w/N~U/٭H Q#|{FXP?1:|>γ_\;De[gS ngS'k6{ R%:|uޞdga5#aW5{L+0=]Q?4g.w 'mŗ&02ve[D{9ڥpo.܎ _2ۏ仡 0 b1W.GS~d0Nۚ w7Ė- fnIF_3j$zCۿ 5Yux!'h&4nsSX"Rfsvvacx1QZmԔ RFo%oD SmqR*nKU۲cK$$h$j;fb5Incډ|qJT4v+LS2pqfr ~4I *B)1Ox]#mmR<0Ќy BWg9k8r nolĊPͲgCʻ=]/J6Ղn\F\102଄~aSP:` m0*ZG>\% a@uU" ,Ùz@xZhc&5z@,!GƊ m8é4MƫrޜѣK?l1EjkDy '{In c6;`֌P.k.\!UwD˗3QYJ9?ؖ4?&-a0>1Ec|a2R1?}kݯ㿥z3S< wuB9-&\,0KEJk7 $+J$P*W@ށXb+IR3jcd(O‹'[*Gmnrۗ#X]JD$;WCDVDc0<ɷG]lh$Yn8J1~`;Vo O< y_'W phVsj85ƔaF[Q9Lm$AէC^mUڗs@JI\a0-i"i2dp쾻+4".?= nsW=^hҐrYoS`cI]Y$s猒 93h%J8 wo8a9dgm&L4#n:n|L7imSAb%YqyVP L5n\ }(&<tGqFnwɻgj)-9﬽af})fqn:DοJtVӪ0-Yd>%A=xabQL=TnAv3?MRqI0?DZxo_sʪܫ=7rz[[ڝ6s׀EwSN|,jxBHz"B\[{M(6R*?ՙjn:rl Hpz}/ĈQ-(c٫.⼔$H;ih'm`TD߸<5u1ׂm׷c:b|)m XqBƷ4

翻译
<<庄子`大宗师第六>>翻译

翻译
知道自然的作为,并且了解人的作为,这就达到了认识的极点.知道自然的作为,是懂得事物出于自然;了解人的作为,是用他智慧所通晓的知识哺育、薰陶他智慧所未能通晓的知识,直至自然死亡而不中途夭折,这恐怕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了.虽然这样,还是存在忧患.人们的知识一定要有所依凭方才能认定是否恰当,而认识的对象却是不稳定的.怎么知道我所说的本于自然的东西不是出于人为呢,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人为的东西又不是出于自然呢?况且有了“真人”方才有真知.什么叫做“真人”呢?古时候的“真人”,不倚众凌寡,不自恃成功雄踞他人,也不图谋琐事.像这样的人,错过了时机不后悔,赶上了机遇不得意.象这样的人,登上高处不颤栗,下到水里不会沾湿,进入火中不觉灼热.这只有智慧能通达大道境界的人方才能像这样.古时候的“真人”,他睡觉时不做梦,他醒来时不忧愁,他吃东西时不求甘美,他呼吸时气息深沉.“真人”呼吸凭借的是着地的脚根,而一般人呼吸则靠的只是喉咙.被人屈服时,言语在喉前吞吐就像哇哇地曼语.那些嗜好和欲望太深的人,他们天生的智慧也就很浅.古时候的“真人”,不懂得喜悦生存,也不懂得厌恶死亡;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推辞;无拘无束地就走了,自由自在地又来了罢了.不忘记自己从哪儿来,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这就叫“真人”.像这样的人,他的内心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他的容颜淡漠安闲,他的面额质朴端严;冷肃得像秋天,温暖得像春天,高兴或愤怒跟四时更替一样自然无饰,和外界事物合宜相称而没有谁能探测到他精神世界的真谛.所以古代圣人使用武力,灭掉敌国却不失掉敌国的民心;利益和恩泽广施于万世,却不是为了偏爱什么人.乐于交往取悦外物的人,不是圣人;有偏爱就算不上是“仁”;伺机行事,不是贤人;不能看到利害的相通和相辅,算不上是君子;办事求名而失掉自身的本性,不是有识之士;丧失身躯却与自己的真性不符,不是能役使世人的人.像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这样的人都是被役使世人的人所役使,都是被安适世人的人所安适,而不是能使自己得到安适的人.古时候的“真人”,神情嵬峨而不矜持,好像不足却又无所承受;态度安闲自然、特立超群而不执着顽固,襟怀宽阔虚空而不浮华;怡然欣喜像是格外地高兴,一举一动又像是出自不得已!容颜和悦令人喜欢接近,与人交往德性宽和让人乐于归依;气度博大像是宽广的世界!高放自得从不受什么限制,绵邈深远好像喜欢封闭自己,心不在焉的样子又好像忘记了要说的话.把刑律当作主体,把礼仪当作羽翼,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等待时机,用道德来遵循规律.把刑律当作主体的人,那么杀了人也是宽厚仁慈的;把礼仪当作羽翼的人,用礼仪的教诲在世上施行;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等待时机的人,是因为对各种事情出于不得已;用道德来遵循规律,就像是说大凡有脚的人就能够登上山丘,而人们却真以为是勤于行走的人.所以说人们所喜好的是浑然为一的,人们不喜好的也是浑然为一的.那些同一的东西是浑一的,那些不同一的东西也是浑一的.那些同一的东西跟自然同类,那些不同一的东西跟人同类.自然与人不可能相互对立而相互超越,具有这种认识的人就叫做“真人”.
死和生均非人为之力所能安排,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有些事情人是不可能参与和干预的,这都是事物自身变化的实情.人们总是把天看作生命之父,而且终身爱戴它,何况那特立高超的“道”呢!人们还总认为国君是一定超越自己的,而且终身愿为国君效死,又何况应该宗为大师的“道”呢?泉水干涸了,鱼儿困在陆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不如将过去天下里的生活彻底忘记.与其赞誉唐尧的圣明而非议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们都忘掉而融化混同于“道”.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并且用生存来劳苦我,用衰老来闲适我,用死亡来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的,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将船儿藏在大山沟里,将渔具藏在深水里,可以说是十分牢靠了.然而半夜里有个大力士把它们连同山谷和河泽一块儿背着跑了,睡梦中的人们还一点儿也不知道.将小东西藏在大东西里是适宜的,不过还是会有丢失.假如把天下藏在天下里而不会丢失,这就是事物固有的真实之情.人们只要承受了人的形体便十分欣喜,至于像人的形体的情况,在万千变化中从不曾有过穷尽,那快乐之情难道还能够加以计算吗?所以圣人将生活在各种事物都不会丢失的环境里而与万物共存亡.以少为善以老为善,以始为善以终为善,人们尚且加以效法,又何况那万物所联缀、各种变化所依托的“道”呢! “道”是真实而又确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无为和无形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却不可以面见;“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未出现天地的远古时代“道”就已经存在;它引出鬼帝,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却并不算高,它在六极之下不算深,它先于天地存在还不算久,它长于上古还不算老.狶韦氏得到它,用来统驭天地;伏羲氏得到它,用来调合元气;北斗星得到它,永远不会改变方位;太阳和月亮得到它,永远不停息地运行;堪坏得到它,用来入主昆仑山;冯夷得到它,用来巡游大江大河;肩吾得到它,用来驻守泰山;黄帝得到它,用来登上云天;颛顼得到它,用来居处玄宫;禹强得到它,用来立足北极;西王母得到它,用来坐阵少广山.没有人能知道它的开始,也没有人能知道它的终结.彭祖得到它,从远古的有虞时代一直活到五伯时代;傅说得到它,用来辅佐武丁,统辖整个天下,乘驾东维星,骑坐箕宿和尾宿,而永远排列在星神的行列里.
南伯子葵向女偊问道:“你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可是你的容颜却像孩童,这是什么缘故呢?”女偊回答:“我得‘道’了.”南伯子葵说:“‘道’可以学习吗?”女偊回答说:“不!怎么可以呢!你不是可以学习‘道’的人.卜梁倚有圣人明敏的才气却没有圣人虚淡的心境,我有圣人虚淡的心境却没有圣人明敏的才气,我想用虚淡的心境来教导他,恐怕他果真能成为圣人哩!然而却不是这样,把圣人虚淡的心境传告具有圣人才气的人,应是很容易的.我还是持守着并告诉他,三天之后便能遗忘天下,既已遗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七天之后能遗忘万物;既已遗忘外物,我又凝寂持守,九天之后便能遗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遗忘存在的生命,而后心境便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彻;能够心境如朝阳般清新明彻,而后就能够感受那绝无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了‘道’,而后就能超越古今的时限;既已能够超越古今的时限,而后便进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没有死,留恋于生也就不存在生.作为事物,‘道’无不有所送,也无不有所迎;无不有所毁,也无不有所成,这就叫做‘撄宁’.撄宁,意思就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纷扰,而后保持心境的宁静.” 南伯子葵又问:“你偏偏是怎么得‘道’的呢?”女偊又回答说:“我从副墨(文字)的儿子那里听到的,副墨的儿子从洛诵(背诵)的孙子那里听到的,洛诵的孙子从瞻明(目视明晰)那里听到的,瞻明从聂许(附耳私语)那里听到的,聂许从需役(勤行不怠)那里听到的,需役从於讴(吟咏领会)那里听到的,於讴从玄冥(深远虚寂)那里听到的,玄冥从参寥(高旷寥远)那里听到的,参寥从疑始(迷茫而无所本)那里听到的.”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块摆谈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探望他.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样子!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阴阳二气不和酿成如此灾害,可是子舆的心里却十分闲逸好像没有生病似的,蹒跚地来到井边对着井水照看自己,说:“哎呀,造物者竟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 子祀说:“你讨厌这曲屈不伸的样子吗?”子舆回答:“没有,我怎么会讨厌这副样子!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假令造物者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化成骏马,我就用来乘坐,难道还要更换别的车马吗?至于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是因为顺应;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悲哀和欢乐都不会侵入心房.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了倒悬之苦,然而不能自我解脱的原因,则是受到了外物的束缚.况且事物的变化不能超越自然的力量已经很久很久,我又怎么能厌恶自己现在的变化呢?” 不久子来也生了病,气息急促将要死去,他的妻子儿女围在床前哭泣.子犁前往探望,说:“嘿,走开!不要惊扰他由生而死的变化!”子犁靠着门跟子来说话:“伟大啊,造物者!又将把你变成什么,把你送到何方?把你变化成老鼠的肝脏吗?把你变化成虫蚁的臂膀吗?” 子来说:“父母对于子女,无论东西南北,他们都只能听从吩咐调遣.自然的变化对于人,则不啻于父母;它使我靠拢死亡而我却不听从,那么我就太蛮横了,而它有什么过错呢!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用生存来劳苦我,用衰老来闲适我,用死亡来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是好事,也因此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现在如果有一个高超的冶炼工匠铸造金属器皿,金属熔解后跃起说‘我将必须成为良剑莫邪’,冶炼工匠必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金属.如今人一旦承受了人的外形,便说‘成人了成人了’,造物者一定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人.如今把整个浑一的天地当作大熔炉,把造物者当作高超的冶炼工匠,用什么方法来驱遣我而不可以呢?”于是安闲熟睡似的离开人世,又好像惊喜地醒过来而回到人间.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在一起谈话:“谁能够相互交往于无心交往之中,相互有所帮助却像没有帮助一样?谁能登上高天巡游雾里,循环升登于无穷的太空,忘掉自己的存在,而永远没有终结和穷尽?”三人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印于是相互结成好友.过不多久子桑户死了,还没有下葬.孔子知道了,派弟子子贡前去帮助料理丧事.孟子反和子琴张却一个在编曲,一个在弹琴,相互应和着唱歌:“哎呀,子桑户啊!哎呀,子桑户啊!你已经返归本真,可是我们还成为活着的人而托载形骸呀!”子贡听了快步走到他们近前,说:“我冒昧地请教,对着死人的尸体唱歌,这合乎礼仪吗?”二人相视笑了笑,不屑地说:“这种人怎么会懂得‘礼’的真实含意!” 子贡回来后把见到的情况告诉给孔子,说:“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不看重德行的培养而无有礼仪,把自身的形骸置于度外,面对着死尸还要唱歌,容颜和脸色一点也不改变,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用来称述他们.他们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他们都是些摆脱礼仪约束而逍遥于人世之外的人,我却是生活在具体的世俗环境中的人.人世之外和人世之内彼此不相干涉,可是我却让你前去吊唁,我实在是浅薄呀!他们正跟造物者结为伴侣,而逍遥于天地浑一的元气之中.他们把人的生命看作像赘瘤一样多余,他们把人的死亡看作是毒痈化脓后的溃破,像这样的人,又怎么会顾及死生优劣的存在!凭借于各各不同的物类,但最终寄托于同一的整体;忘掉了体内的肝胆,也忘掉了体外的耳目;无尽地反复着终结和开始,但从不知道它们的头绪;茫茫然彷徨于人世之外,逍遥自在地生活在无所作为的环境中.他们又怎么会烦乱地去炮制世俗的礼仪,而故意炫耀于众人的耳目之前呢!” 子贡说:“如此,那么先生将遵循什么准则呢?”孔子说:“我孔丘,乃是苍天所惩罚的罪人.即使这样,我仍将跟你们一道去竭力追求至高无尚的‘道’.子贡问:“请问追求‘道’的方法.”孔子回答:“鱼争相投水,人争相求道.争相投水的鱼,掘地成池便给养充裕;争相求道的人,漠然无所作为便心性平适.所以说,鱼相忘于天下里,人相忘于道术中”.子贡说:“再冒昧地请教‘畸人’的问题”.孔子回答:“所谓‘畸人’,就是不同于世俗而又等同于自然的人.所以说,自然的小人就是人世间的君子;人世间的君子就是自然的小人.”
颜回请教孔子说:“孟孙才这个人,他的母亲死了,哭泣时没有一滴眼泪,心中不觉悲伤,居丧时也不哀痛.这三个方面没有任何悲哀的表现,可是却因善于处理丧事而名扬鲁国.难道真会有无其实而有其名的情况吗?颜回实在觉得奇怪.” 孔子说:“孟孙才处理丧事的作法确实是尽善尽美了,大大超过了懂得丧葬礼仪的人.人们总希望从简治丧却不能办到,而孟孙才已经做到从简办理丧事了.孟孙才不过问人因为什么而生,也不去探寻人因为什么而死;不知道趋赴生,也不知道靠拢死;他顺应自然的变化而成为他应该变成的物类,以期待那些自己所不知晓的变化!况且即将出现变化,怎么知道不变化呢?即将不再发生变化,又怎么知道已经有了变化呢!只有我和你呀,才是做梦似的没有一点儿觉醒的人呢!那些死去了的人惊扰了自身形骸却无损于他们的精神,犹如精神的寓所朝夕改变却并不是精神的真正死亡.唯独孟孙才觉醒,人们哭他也跟着哭,这就是他如此居丧的原因.况且人们交往总借助形骸而称述自我,又怎么知道我所称述的躯体一定就是我呢?而且你梦中变成鸟便振翅直飞蓝天,你梦中变成鱼便摇尾潜入深渊.不知道今天我们说话的人,算是醒悟的人呢,还是做梦的人呢?心境快适却来不及笑出声音,表露快意发出笑声却来不及排解和消泄,安于自然的推移而且忘却死亡的变化,于是就进入到寂寥虚空的自然而浑然成为一体.”
意而子拜访许由.许由说:“尧把什么东西给予了你?”意而子说:“尧对我说:‘你一定得亲身实践仁义并明白无误地阐明是非’”.许由说:“你怎么还要来我这里呢?尧已经用‘仁义’在你的额上刻下了印记,又用‘是非’割下了你的鼻子,你将凭借什么游处于逍遥放荡、纵任不拘、辗转变化的道途呢?”意而子说:“虽然这样,我还是希望能游处于如此的境域.” 许由说:“不对.有眼无珠的盲人没法跟他观赏佼好的眉目和容颜,瞎子没法跟他赏鉴礼服上各种不同颜色的花纹.”意而子说:“无庄不再打扮忘掉自己的美丽,据梁不再逞强忘掉自己的勇力,黄帝闻‘道’之后忘掉自己的智慧,他们都因为经过了‘道’的冶炼和锻打.怎么知道那造物者不会养息我受黥刑的伤痕和补全我受劓刑所残缺的鼻子,使我得以保全托载精神的身躯而跟随先生呢?” 许由说:“唉!这可是不可能知道的.我还是给你说个大概吧.‘道’是我伟大的宗师啊!我伟大的宗师啊!把万物碎成粉末不是为了某种道义,把恩泽施于万世不是出于仁义,长于上古不算老,回天载地、雕创众物之形也不算技巧.这就进入‘道’的境界了.”
颜回说:“我进步了.”孔子问道:“你的进步指的是什么?”颜回说:“我已经忘却仁义了.”孔子说:“好哇,不过还不够.”过了几天颜回再次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孔子问:“你的进步指的是什么?”颜回说:“我忘却礼乐了.”孔子说:“好哇,不过还不够.”过了几天颜回又再次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孔子问:“你的进步指的是什么?”颜回说:“我‘坐忘’了”.孔子惊奇不安地问:“什么叫‘坐忘’?”颜回答道:“毁废了强健的肢体,退除了灵敏的听觉和清晰的视力,脱离了身躯并抛弃了智慧,从而与大道浑同相通为一体,这就叫静坐心空物我两忘的‘坐忘’.”孔子说:“与万物同一就没有偏好,顺应变化就不执滞常理.你果真成了贤人啊!我作为老师也希望能跟随学习而步你的后尘.”
子舆和子桑是好朋友,连绵的阴雨下了十日,子舆说:“子桑恐怕已经困乏而饿倒.”便包着饭食前去给他吃.来到子桑门前,就听见子桑好像在唱歌,又好像在哭泣,而且还弹着琴:“是父亲呢?还是母亲呢?是天呢?还是人呢?”声音微弱好像禁不住感情的表达,急促地吐露着歌词.子舆走进屋子说:“你歌唱的诗词,为什么象这样?”子桑回答说:“我在探寻使我达到如此极度困乏和窘迫的人,然而没有找到.父母难道会希望我贫困吗?苍天没有偏私地覆盖着整个大地,大地没有偏私地托载着所有生灵,天地难道会单单让我贫困吗?寻找使我贫困的东西可是我没能找到.然而已经达到如此极度的困乏,还是‘命’啊!”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一起结为朋友,说:“看谁能够相交于无心无肺,想助于无所作为?看谁能够登天穿雾,超然万物之外,遨游太虚,忘掉生死的区别,没有止尽?”三个人相视而笑,彼此心意相通,于是成为契友。
漠然之中过了不久,子桑户死,还未安葬。孔子听说了,派子贡前往助理丧事。只见那里有的编曲,有的弹琴,相互唱和道:“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经返归本真了,而我们还寄寓在人间啊!”子贡快步...

全部展开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一起结为朋友,说:“看谁能够相交于无心无肺,想助于无所作为?看谁能够登天穿雾,超然万物之外,遨游太虚,忘掉生死的区别,没有止尽?”三个人相视而笑,彼此心意相通,于是成为契友。
漠然之中过了不久,子桑户死,还未安葬。孔子听说了,派子贡前往助理丧事。只见那里有的编曲,有的弹琴,相互唱和道:“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经返归本真了,而我们还寄寓在人间啊!”子贡快步向前,问道:“请问面对死尸歌唱,这符合礼仪吗?”
二人相互看了看,笑着说:“这种说法哪里懂得礼的真意?”
子贡回去后,把此事告诉了孔子,说:“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修行却不讲礼仪,把形骸置之度外,对着尸体唱歌,脸色全无哀色,真是无法说清。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他们是生活在尘世外的人,而我却是生活在尘世内的人。尘世外与尘世内是彼此不相干的两个世界,而我竟然派你去吊唁,这是我的浅陋啊!他们正在和造物者为朋友,而游于万物之初的混沌境地。他们把生命看作是附着的肉瘤,把死亡看作是肉瘤的溃败,像这样子,又哪里知道生死先后的区别呢!假借于不同的物体,寄托于同一个身体;忘却内部的肝脏,遗忘外面的耳目;让生命随其自然而生死循环,不去追究它们的头绪;无所牵挂的神游于尘世之外,逍遥自在的遨游于无为太虚之乡。他们又怎能心烦意乱的据守世俗的礼仪,以此让众人来观看听闻!”
子贡说:“那么先生是依从方内还是依从方外呢?”
孔子说:“我是个摆脱不了方内桎梏的人,终究要遭天道处罚的人,虽然如此,我与你还是向往着方外知道。”
子贡说:“请问有什么方法吗?”
孔子说:“鱼儿相互追寻水源,人们相互向往大道。相互寻找水源的,挖个水池来供养;相互向往大道的,无为而逍遥,心性安详宁静。所以说,鱼儿游于江湖就会忘掉一切而悠然自乐,人们游于大道之中就会忘掉一切而逍遥自在。”
子贡说:“请问不同凡响的异人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异人是异于普通人而顺合于自然天道。所以说,天道视为的小人,正是俗人眼中的君子;俗人眼中的君子,正是天道视为的小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