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英语复习公开课怎么上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11:57:40
七年级下册英语复习公开课怎么上呀?
x}Yr#IU3ݑKeHuAFc#-3wA 6$Cdsw|=UsdduuJdn 7̠ ~ޤ a^Mތa{'KAfϙϿj_O2)?L?IoɓAswqy^;} 5L?-鄳#%8\P *iSYӼ ~-T&bu̷ ډ7"9 ~~VK_{r-U0YС⡿;eGu%ܘQF!d&?l/ h(grfs( xoj }(ra_e ؜ dpvͺ=yz.r ir6kta{f<]ͺ.6LvJ:Ur'>9zv԰k)ibcL^s0|{Oю.$qcs-gspSLC/L+*r ,Q\%+$2IAm%l1%uSGWʮ/8m1H^s?5$w U&^aOrܖ8C~PmW%qI>QqQ*}>mm[Xh?aC>>j,icM=i9|a!y6Û>qHAsbM}>4|곎?j5yo3M:ëffѿ [~p>j#x@E{CRl0l>[O؎U)GS;3΢K$~P)߶T%]iڐ]} {(%8թkG6"s<7) :`^'wf{[c `3ǧg|7'3JXE^)x~76) 3ww['S\kJZ rb7m4~ڃ21Y6uh?[>y98Ǿu2W-c?S gN*S޵wMPݲK&s`Zk"1`aMfG 'F+ [뿡bXȀ另uiQL:hy%B? X^'Slvw I5о]Ǹ(||r`d[SfՏ6rJ8kǦ#]KiO[sݺ o0-aa}5FU>9y9 -.?9CfgecqhNU%iӱ/izQU`jqd[K*zdԡ>!եmhY]?ǹpɻD滤"sSM +a**(=ONA/8K@Y|JqZ>z, ةmk_CHkW׶)_5;K쁈):e&7cJa*wv%(C,pI]/La Dpm,72ᮩVT ټm s*E\M+J10,`*;MDϒ2&ӧ`t,hbcxF}^sP#e@J{ʃ1mssƅj|L3b-IAk9;RĄ[X8$bN=2ںfyQ .6nC%+ $JP꥾zLgl/&ձy^܆)6;,k,RDQ+K W\g`P@i3=Hz<^\ GXTfx4[%[0\'-YHyr跞 XA8XR)#|` aٔ_ti=QPD_EϷ`q7Z3kL@C)%v3i>LCX8Y0Z>qiBAAe+x q9tA-o%{®Ť?E=۾!+7d,]¡mTS䎍POpV/ 2,6QKdž;Ag NIB/CaVIf #8Ep;VW% ׷la=u`fu @Bj]mK׏~]\_krC-Ou B=% #R* ٰ5x풱A_ -~$=(αY#m-Exn"\t+8#R/b` \}$Ћ%hDf?8.(u(Ojy2Q~>*R8? ő,2Dy "uLzH {N~6iꛊo!Zmsg]w #}>)QEdݥR.nd]tOif=XǼ?$F ;;nGDXQ(%s[.Sŭzﲗ~(xxHa9 K[Xu_cC׺~ȚOԾ!0VhԯPze( ^Q[eֱdjעxG "ޑDBB2[ 2 ˀ? D{`bV-c8vA7-G<&VfwZ[;tO4Y=ݶ }zt'I?_jWgE,O_! G"g:_kR泖F(TJSbFB'T1=i9+ÀJhTS'*mJLx>h("KgwH 1.[l^`.0Gn]ى3;& #~u+ZK1'XăaWAZL"N=ŏÒu56+Ֆ⮝hr`ֳHeHie^H5Ɛ*uG%b9Qt͜)U *ATMuP!)!>ROY<,;ɥLe(zڢxi8=cIe"4BD'Q/V8PSclam%Ũҥ0s+MI [L `Q}759`x@k ;G[ kX%fZ`x#n0F: ;6Y#4V`GZQ.v0Lze٢_X>ՌUVڝfkfň6c=s!` `aށSJAlFŖPjsN0U۸ /5Wqa/,5wR1acqLRT[b*iV!H`[1 EpM\ M;vՙЎX5;]2D5dشFCz$ЬJ[ Sެk@zvHퟮY rdhf *IW5`xX(L xA6?Ӽ ٿ/hU]qMwpJr?GQʳÉ6%=H' K4}8ti+OI9$9hX %yG[I74F]),:j۟`3C>s^nbyAyS8#nk=zq 3a%N>ӎ蚙Y;`ZH 8HϾ71}Ew"BuI ͺ FJ`q=RS-n}AFB+cNo[e@LKn#ν<٬X g~#QJ,;hLu=Baj t=Z앧zN\ʳ $E{XlLlNU}C4"No[XZQsZTWD@cжU aža= .-P#\h{}NQur (/9janwf*ED8xAkI^ v}eYcŮtq״sb(v֏~sܹ>zSlu@ZH +rgtnJuǛT)۔uO/IM {L86*s*F}`Aezظ`:u`ͶG(C`9 +4mK)dĝ yqP`vѾPK\ &E Ϡ_cDNS3#M2[.j,QnlxQ:du,FA;,Tp'~SjwJeQ3~^&R#Ze2bW)񝀛pF Dldy\C f,=+`Z'gGߩ{{D/Jg2:(A_U6o9NPwl_͖xn'u;AtG\"o]g6u(3Hvi^7 SƇG(7Q: ߫v0nT[:aj{Mn]1[sAuVuF kRiSB@؍3M+$Z }BvfUjDfZ69,3tp}O] SP ͔n uPxA[o}.Of9ƫU)Wbh]-пWxvt?H\Z.4;ծ%w du1/{2]RYjjۡt5nډ`KPJ:h0 $$Sc3xVG>ԽVΈ؃Mqf]Ov{`q }sh*"@pu*yw/8MitTJd< uBI=i4~]66GsiaK͇|XwG< a߻f-a` S44׊,(V!4nRr{շ>oCF6=$I~RZ"W6jwaa wncT`;=bLn3 ݼݦKE)wr닋fEI}ӿA~-\ bw-(]y#Y)]b ԁ0SzxD՘>F7Ѝɜ21ްF)/n~[~ C;!=+@qE;61bge~`f%R_tm4໲6  p$6kLǟ>>,(gNrx'$I0>xs %:, ݰVBc5}=&3,8|0 s.`Bd5?)$>s|?& )[ f/mg+&IcsFo'ܹoLY̋yjUw{Ǜن6]&J}>(1Qts$rg = jSOӨtcΩd?w\[T!@Xz﷣ 1WRE˛܅M6=%#ع^'Q aLl0X.5 VNAX@y4ZӻwN\BLXQޣ"OQDkķ$cHw6?:g5DOϙ=M-꡷w_۝t+0nOÝaΐRbj1opy횦ҔlWqxJ,il.;)Q5>w,j-k.#`O3^wS)y+RoV A~ ʶ]rM59a)rH#DW\έ/AxR$aoQ3l&; aj,m a.E{YE\?zx$֏: ja_еXVEXZhҊZvMIࣄf_w QqPu47ae"Q1XŜڧzJv%[ga(quOg:4b )Uax2g&}]t㮢둺s92=-򋿏e{rTdEߘbOkֆԁPb*lA vrĜN5һMIJH0]`7qx2\e@cM:>ySx97%O_|BwrDR?ơo'V9 Ӄl޺b)f"j>Mr6øDsO&YzڇT]V: ҥd"00ld磋tq؈⫔,÷u!akreNvWuӌs{09:eig+c2na3neZ( OWjQq(% anR{X@e}N~䲋} /1,xݙ,ҁD譧jŕ%+O1%z\N;K98)8.̉(/5uK3gg+cJ[%GWRrO$:eD"N]@9q -u`;&ǘ1uh'WD{rsfUh֠s/LLigkAc$x fIM6K hwM:h9R<ϊ6e^]UJvZjjH;.jueR&5nzLje]w 4O5ݴ^M{΍㧲w糱vrϭr@xJCsU!ރ2% ;%H-" 2ˑķ~@9`U&FH?ugh[%4v'x5p"lY&ܺg\Y4˨?Ad:v'M~Z'J PBeG`OfBG'8iw,];a@3" ()w-4oZ9{@m`;"yf.O{3s}nZb'$ laG'"4s!|hLn1a:lPm/DRh۷vW|㺨n36ڢ͈7a%kͼ1G*2<= ;ⵤJ3LSأ+pٿU1fܙP.eo3 $Y>{qeC9w(J.+r!J3lr\l ;4R ΡIdj0WK9c}eE[L{I3秎R8C u ݸMq)bJ*"g~C1=|kIuG& - :41&;ʦI4;F6u ϋG:{g h颺+oǒlT(#ie*xIz&x.{j4㡄?(pY&`Kn)xVac=mk+UCf)-֯O0ժFbؤV5LUz"OA/§~';Td"j:S@R@5%xWSRð~rMO&xkdtƚcQaIrvQ׳w1qK)7E//ʚb?j"!s +XﴶQjŋpYyd?΃V{E9 #E,YW>@A9gZ~B3]uso!E˺64e\KiY_'3@z62qn^r8Gy^$Vjx4E#~3Xlq8aڐ67(lp7&Ki ޼S5lhhʛf6=.UiKNAeNElJN}&yfC69l")wAp3'e"@!Nm`G%( vrD[[wW%~^QfY3%un -akE™TJPj K4|`o[Ʉx;=Flş~Y{\%[PdrCe]pkS*p%jeGDOkBWe~pD`r?HF B۞׭v$n`2Eny(H,Dgi?!zDGu_dP{\0Åxu`}>Հ4u`IχcfH; 0@o[h XPf5c6ifҝ~5h0B<ɝߓ9v&=Vxd^@9%Igpupm٤gS6>0wo(yZRa#kg @[5 Dz:;]0 s@z5|8VwtEygKⲵzC/;aL:)IK0fzM0G=D(x(MmqTg2W3T k?A4o/]kGSpc*E1I;Aܞ9m5tl`?ֵTbq=3;lE.5<{pRn2`> 3û_NCG$OY\ئSM+MfX6G^D#) BAWe`JI,Ny~x]LS ZFAKc΃F1a1hTZ葳|ɳ%p0y3=7r{WfNOu|/D 3^ *Y s9@ YvM'J!𤽋ŗ#51AvKPg3N^x4C+H@?SM6*!8x (ޙkn-LgI  d bĔ#S"H" \nt3?R]Ka^,6Gt a?e`,PiVו\*gZO@N%f?xqh!N,G_{zЉԆ4U5'D)drKH9Jɔ.zTUj^mm)"]}(%@q'lwjgF,K=S8if/l|dz5|z۠yΤ-rṖ&$;7ڼ tyyr%Fph=BQd:F'ʚ2 $ְ$M~_5zNg]Zu::ہ$>YGS|uk ip ԷY`s쩼}aP_H0P5O/chX)vwoJG'G[3#s}pWO>Ck/Dd"~wfi#Q IV=.<` uue =JA*%ǓD^ ٷZ,3:V ;{'\t B ?V z`H,_wvDVify]X4&]|=s"W\y")P:dGQXl~1+J^!mrp.m/V#N_,=h܍ &C0π`$JGzF}8zO;N2#~})15]/^S_{MKeO(q2!6J B:cFz+`餵 f2ݼ!i2woSgt>r@a0K{ɷ)st;w5|U(f(LhXomzբUSߒaI !5椦>SSN>:rݧy h\ S"$x=ݥB3⋻{h^].ˤCEhxmZ/n^p9+➬hs֠g(L'bв@?N_d-(n\ e(__T| _ ہ('JM XMW,yb~1W.]vT3ݜrf$բMK _o*&{ hZk $,}8s톰Bg}`K⻟^cxQ~XmNMW⨘3*-h4aR.I&Οyy#zTK}+we=Ih2!S@^=iDES*? Mcd)0Q߀-Qd wg9|fC"G5MnVclj[]L:㸧M9^qVY2^V*0$Ӳ1R@eq\)6&ʄ~؆XcwxPܕq@%2_(CI9A6d" ﴓFot!:?g5\@#> 7tm0= Aė˩71K@ VHz{2b2U;]ۼq&o=||jbV{ .,F=cJ.w2YC$X3He=,{(-z VV~ov݃މ]sbypn*uPLifG ])ǐ7HX&gۏ% i5 0>'qY쭎EfDIQXݾz5},hN0ݖb'*&\ń1ƙO݊iI*n.тo x7uBXƤ9S*e>L@ꁫ8 J[V9`߃G{y^]<,yD~| gS[[U54^&3XqzEQryZ~I=2 o0cҫS0f`E򓂚x/rbQ a!`Zn2VBQq9):`7hL٥.MtWNH~zȒi/Óy hv.3 /6v+]#:⼷ت0s?cj 4[7˨f7vz* T&68@&}E."dlC RO&5՗-'~\T큼DWϋDv"^0#2jgBkJOǘ*xiC'n$ˌ$QL&P΀4QSK.!GOX3jNi mLiV yYҞr]2@̈́C3 5DEHT/]EJ o۸ ZڟQFB nFvXD܄5&w۹B^"18$`Uz׈$)A7%{S!Z>-,4t4Z[_'l_r`n1` DJ$^Z

七年级下册英语复习公开课怎么上呀?
七年级下册英语复习公开课怎么上呀?

七年级下册英语复习公开课怎么上呀?
***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数理化等学科有相关的定理和公式,便于逻辑性的推理和掌握、运用;而历史、政
治等学科没有定理和公式,只能死记硬背.特别是高考对历史能力要求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
生掌握基础知识、概念,而且还要把握历史的基本原理,并以此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 因此,在
教学中对历史原理、规律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历史的分析方法和“公式”,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对提
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历史的背景和原因、过程和内容、影响或意义诸方面,对高中中国古代
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进行概括.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
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
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
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
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
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
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
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
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
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
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
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
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
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
朱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
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
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
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
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
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
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
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
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
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
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
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
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
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
的必然还是一种蘧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
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
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
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
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
.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
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
“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
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
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
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
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
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
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
)客观公正,不要带感**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
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
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
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
》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
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
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
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
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
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
质.”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
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
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
,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
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
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
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
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
,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天
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垦荒
,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历史复习要注意5个隐形知识点***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
,要注意十个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
发展—一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
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
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
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
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
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
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
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
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
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
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
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
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
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
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
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
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
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
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
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
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
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
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
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
;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
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
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
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高考历史学习5种记忆法 ***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
度的发展 、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 再如,中国古代
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
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
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
时间:1914~1918年.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
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
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 镇英
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
前, 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
(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再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教
学时,我按时间的先后把它整理为:(1)领导新文化运动;(2)领导“五四”运动;(3)创办《每周评论 》
. 宣传马克思主义;(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6)1927
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四、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
成歌 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
十国:南、北、汉、闽、楚、吴,
南唐南平前后蜀,
还有吴越毋疏忽.
五、趣味记忆法
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
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以引起学生
的兴趣, 可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我讲巨鹿之战时,就简略补充“破釜沉舟”成语典故.讲楚汉战争时补
充“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等典故.在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讲商鞅变法
告诉学生用“欠三壶酒 ”的谐音来记前359年这一时间,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有人讲,历史就是现实.也就是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现在还在继续发生,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而现
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我们现在的改革,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现在世界各国
的争端和战争,回顾历史,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历史上的
悲欢离合的悲剧、喜剧,我们的现实不也在一幕幕重复上演吗.
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那你就会学出
乐趣了,那么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