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止”是什么意思?如何用图来表示? 多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18:48:54
“自”和“止”是什么意思?如何用图来表示? 多谢.
x|YsbI_!ˬ"̮ز1UR956fB !-5hgd^/\. ]Ufw?XO1o=w]mЎ )w~ٍ)ܝw[_ߏ2MȜɕ$Fm*@?VVD"g\~I;xczw{fKWfs>JT9ؒYɹŴn)sj71մ w c3O0[ϜAk2GQ!3:9&W/t2v~ ɠm5.&ܨhXKPlЯJԎ:?`kTds~m~mF$uT[EpX=G_%a/Ih%5V䋽Yd3|[\ BJb+M*ΣdWmWѺZD'^MPN -\9QGàyLC69*o;\T*4Tc?AJbg#)D,X!UnX#g:Hp#ŁlJ@A]Μ?"1o Z^Ϥn1fK*vߟ6ʦ AΒ<%ϛUmI.T `Iޠ8pTF14h[Y+ Ӭ{ QG-@阻~ Euٸ"Nwp [\B!L'VkQq--ehg< }e1 7WcY^5hMo=V?sWݠ^eQ#wQ g!vwzkZqHRL@E:7vL+hF5C^DrR"6nzJB~ʟbqow;4ieG#ضOZ3\۟D'X޴4YxUBd+e-%D/Z~ɵhJ|Wp ;42I 7EHd3Gk-|@9a\nY}rO]8A/2'(QF,"<(K&^g͍UbondImU&p!͒YY?gDs)1;V)cP $UuBI{1/ 73]jJծz.; v{W /CbPmDz@ ٯ]눖Z 8Tnã꿋MĿ$p1G^'g&Ũw5t­+>|]U;+ kEG/|7o\sçttXk0Յ\:V^z<< lH47 s^}< uccr&զww{{^aq I;p}o/`Јd PjYtW-v**\S^,4N"ⵗѳpP -?Aw 2yLQ؆%)LsL}[/̔$]bV5OEpE֪CoosΕpTP= _lBu؞6JE[kn',Ұ\hK ȻPeLhx%,F4sz' `CrR뤽-wペX@卬mjup䁭F?&5;A&RRK^~9s/:mۦqn}-R\QlwcJwB[ٗq[-̊Ԡ/7 MP ج $ϔ 0[DDݙvnZh `AiR$Yw7㌬J@;x<Ձ~yB(܌Q7-QL9}Z̤ey22qu _Qꄌ+u+\q/MR`aSʙpcSv,ˇ&*-^_͏ Xt0ڏw^cl,y;7M7^qapu>J*9Uk:]t-pQ^[2Sb7S XR8Ud:3Ӛ׏DN6sQjSu "ǷAD?WG1FShZJLvOttA{SY. _0צSÇ7}{MǜW@v5\;4ؠőǦd:0_%gv]exzlqts7۱vEcz r^. 5,xhtЉż",>Qb6bjӗV,LEy}*=k;<^:z8KI5uH;ehS͍G2ZS_{Xp3,$`D/"};w#|n wޛFQBVP|ǬLc6K'N Z&4Rۡ% qz$ޏ.ؾ:k R#HhM.B^J$ G٩3xH,~\D^"Fp{{apz,|c\@g7wG~ܱnwUnƾ|w3k2W M^P_8Fr}8앴/y'w$,J#6#v3fg1ن!8j[\NgUR .Gnl= UfLr/IZ)h.6r倒(n. zp6N縹QdFV9|T~8,ٖ?+u7ւ(H昮y7!q9^(4wӋTb嵩-bqqs|FßXcO6GU!Gm!{א+* N<#1<(m95KD ]fʊt YzРX+ZW9PTt쬺2knl8hdL'hĶ*@ l5F&XɢxAo^t{ݢh@ s-bP[)>D>v{@>rhYJt6uz&,Snծ"2%$A"?gJ.'5NTW3!7;runݝ3W k8$Wx;ۉ9ZER20u*26wDCA%@JMA1v&{m ޟ>kji`k]աԛl/p^KG(-Uj~MVdԖAfa|G`3c40Ll򀦅j3p(RĂ-x08iT2DjztlΗ[uKC}#F?Kr)QYf]dAbı}T9P\}Pt9AEUw8/(9OSAn9J8Gz8K1 ?:A}N -4W*7؄!xDs`h!~P̍ʐfvxYmIu Z-XURW؄*1O ko ӨAk.nm\Fpd^Jz(W1-{~fZ.,p&l!0U{` \=0z%}0I 6X=0Tb꫼VBɶ}=i6C@;Y*_k!uS=rм֣i_G14NP5++#?U|i$~ljŃ9qܽ:xA8wzΦAG[9d;ޕNDՁƣO4bUtXk Ý@0jGO>vfSܴ}R_Ac7F=q^DY ,Nv:Z؍MOButfH6|i;%pկf_TBoaJfvhBqduSp6 _mdqiʱ̠y5Bæ iڒHz_̘ ΅?i~R#=o!hbW`16$MFB+u7Ý}Y?&έeX VA˚J}X刓a*.x],U8s06999SG5>SjJ?]UP-Lq=0j};ZMWb%Xyo:e8w2`giw'oBWxD.MF.DU[ (6x`VC֪8@qbY%A q j[h4KSjtEESlh #;9P-NԙtzyTGl[ ' KwMn4F9LRMzʒ pu+ۃP$0vGנ< PЅž2qO!`=[Do;:Olm s|ln&+wЁ:gOG=X>Fl茉m1CSd_[WJhR. {Q2l>qSa׋uNZ}o hΔ[&j_r׉ReF“Y"3Dꧮ⎋WC^k=&)$a剨$y\\+g/mfh CcJ];܊Gq+lPeC4Ip/2Q:beXjRhҵ+YMӎ,xqClk=3l>bL4#yDMWUwߣRλWu'zJKdAPC~3SۓQ)??V^b[ޤn7]3n)ky:bn&r$'"+HVgc}QR%ĄکVѴg]3%I 5%o#L位3M>B%7lΠNjG3/tehgf *Wv7 {CYG+n), yƞo< h-uCUf$/xfG/ r ,uA7,0FIԖZQze~*&͏E~Ev٠FT]_D~2|k(ԏn[,5 գ5DT+2K}4&Pk.!5ƪ{ C``_Ra=,Mbu)bkF\K3,Kb@Z 0W~&(iӚ(UD+OZ1Q03L|xluG!ɇ>m7OS[P[>&u9^ҝF'[QUPˁSYfیFzM}ǟ[9'a p偆r>zi۫/<ĭ@[ ]Xd鼩֍fv 1bt-T2djhyqoSH-寀MB,MeqzŸ}6dI|bhD¿h"h;ybAFl'zu\_R%O q0hI$0|{1rkhL( VJ q3 DoN1A=M W_fM6#dM4m>3L^PdM|p~W~w/[gްVQD{_o锗U9*1ƀ}hP޸!1*2?( V-ݕǵVV]@X*ɎɼgrnBqjK~Luo?7{3yXCJ/j%-"ʍX#_~o@7Oo?/!ѯo?}?3'쿽~_7_z_x7_<'ϟ~3WO_ϼ|7_>曯̷_rW_=y/'=j-_p-/Gky7/^|5/|쫯<{7O|?\[ m4y&4w&R%xk8/Lw_~2˟F"^?WF-@G(4^5fdFTwbo$*dԷ~WӀݘdH9^ z}F$,yMl,45d4ɸ@ =/$B6]w 6[8v4C{Yٍ cy }I ZE..8͟;h4: %Lx8wl.6L'_(_(F~܅ZJ

“自”和“止”是什么意思?如何用图来表示? 多谢.
“自”和“止”是什么意思?如何用图来表示? 多谢.

“自”和“止”是什么意思?如何用图来表示? 多谢.
<大学>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原文】
《康诰》(1)曰:“克明德.”(2)《大甲》(3)曰:“顾(讠是)天之明命.”(4)《帝 典》(5)曰:“克明峻德.”(6)皆自明也.(7)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 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 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原文】
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 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 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诗》云:“缗蛮黄鸟,止 于丘隅(2).”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为 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瑟兮(亻闲)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4)兮!”如切 如磋者,道学也(5);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闲)兮者,恂栗也(6);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 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 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 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 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 吗?”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 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 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 做到讲信用.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 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 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 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 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 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 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 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 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 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 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 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无情者不得尽其 辞(2).大畏民志(3).此谓知本. (传4)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 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 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 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传5)
【译文】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1),毋(2)自欺也.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
小人闲居(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掩(9)其不善, 而著(10)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11),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12),德润身(13),心广体胖(14).故君子必诚其意.(传6
【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传7)
【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①,之其所贱恶 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②而辟焉,之其所敖情③ 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④.”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传8)
【译文】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1)者,所以事长也;慈(2)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3)心诚求之,虽不中(4),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5)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7)帅(8)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9)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10)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11),而能喻(12)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13)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14)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15)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传9)
【译文】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 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康浩》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
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 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和家族.
《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 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 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长(2)而民兴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7)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8).《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9).”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10)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未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11).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12)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悻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13)”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14).”
《秦誓》(15)曰:“若有一个臣,断断(16)兮,无他技,其心休休(17)焉,其如有容(18)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19),其心好之,不啻(20)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21)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22)之俾(23)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哉!”唯仁人放流之(24),迸诸四夷(25),不与同中国(26).此渭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27).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28)人之性,灾必逮夫身(29).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30)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31),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32)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33)曰:“畜马乘(34)不察(35)于鸡豚,伐冰之家(36)不畜牛羊,百乘之家(37)不畜聚敛之臣(38).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39)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40)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传10)
【译文】
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 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赞赏.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的,是可以为他们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嫉、厌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可以说是危险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同住在国中.这说明, 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完)

自就是“从”,止就是“停”,请看下图说明

楼主问的是文字学中的问题吧?
“自”的本义是鼻子,是一个象形文字;“止”的本义是脚,也是一个象形文字。你要用图来表示的话,很简单。先在网上输入“篆字在线转换”,等网页出现后,输入“自”和“止”两个字,点击“转换”,就会出现这两个字的篆字图片,再点击“拷贝”,就可打印出你要的两个字的图片,大少由你自己掌握。
愿你越来越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全部展开

楼主问的是文字学中的问题吧?
“自”的本义是鼻子,是一个象形文字;“止”的本义是脚,也是一个象形文字。你要用图来表示的话,很简单。先在网上输入“篆字在线转换”,等网页出现后,输入“自”和“止”两个字,点击“转换”,就会出现这两个字的篆字图片,再点击“拷贝”,就可打印出你要的两个字的图片,大少由你自己掌握。
愿你越来越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