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和解释还有造句.(5个)成语故事、解释、用这个成语造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7:04:56
成语故事和解释还有造句.(5个)成语故事、解释、用这个成语造句.
x[n#Kr7(pY`\|RU-;E⢅DKq)VfU=/bs{m.].Y/7蛄ͩyo৲ޱ?zJȷ].shL[y s?o"W/x/}Rnkv[nE4Uk|S*~R4`Ynձ`-ރZ-=V͖v͟mүI4^Tz>#?G;!p|#m#_ɩfg[tl4.L 6$ }9;cg5ulng<.ʅzhH~WnնlS Ӟ+$U(uCMHbbigU؎7X)rTy18pR;ʹ/|*EYgK="'C@l~b,tm-dM_v*հNͳ~ŝ5uAj^Ջ 57ػA&,7io?ˍTa ],~r{j: ^0[u'}K;^q9d~_9X4@hg,s]*B`5#<ڰTb& #BN/Xor;Ҟ@ޒHůUU]}ɘ,IаBtg}:SVUb!Iuoԣ]:>ϝ8?j ]BzG^u}/`y{Sٴ.iPvER?&I 8[tVMLnFc z g{:9̈4h5:;rAR6k}d)G|RvM] e!Χ kQ/)`e>% h;Q3PhVG״/UM#oƜ;E/+qն -^GPkt^h+H_Nbx4q1l?ʓ̔[FP9 nw@2`BU*^{TKuʒ{_\QHS/ 8F?^ztm#Fd+G)f.)5BՎbkgbXhcG`mBB|$DUg+ڒYPػ+-]`c0/@`cȵ'#qH~P`u.0 fP1T$ݖ/ iيʲdňc٣k':.5d~UD@B{K N"/LVE a/9WY~n9p*q3-h_ҒgSYXЄ):;F`zrO rXsig`Z~=(Xb GD'T5PgfyRqO¼$|s:HZM}S=)c`.7&Bo4DPH |owH82!m1F7"^cpGP>zG8)ѡ%TXLZ9Y +guR5fv%ZΏye(U  h6˦0ͣ}wjͨ$t%Њ1-%HTK4f urc ~"vJU6xSν!'Ċ@1"%vJ/an:]6Q.e޺'] d^$cX7$.9ùR,+R_ĔW2)MlPwY׎Z'@v X$;ܿ>@N-+W-K]D~5"їfQi]׼7}|4j'LB*Z8#` +ft}C-HP%u`ٱkApt2TJ)޺E"IFY:\Bַ]Ktj!I%vl7L(nP2Jl8Yw*Pi$+F+)pS7MJ%~{jdfZ-ʰf+yӔȌ8k'3o]޲na &dwY~^2XD+z6Ź*ȇ6 Mk}=\p{ZVD P] KN] vs[H=|KmᶟO=-$ߣx - %rc'p@f†' f+y5h m_÷ n]ݗLheO!j9Ao+li m!81E %Ȱ=p:_Tc3C+cCM>hJ?XQ 9B&Ld'ͪ~aFioԱ7X;cKRJLÇ|͎9CM)MdNX]"̟JdwBCa 4uaRd,DM85xqenQY┓ٱ _O)O?Q5j<_7nkLgYL.n#g/aFfwf*b~/c75A*EDo5xq'vd`i@H>aƨ]eWNe~3FA_Қ_ L`ٽ4 -GFpBWsA5 `p8s=y>Gh+ K5Hȉ9c` <ރ8eCH"D"8$~Q-n.wcE)&ʆ+urk %.0ט88 A پtS #^{M̖ jn2s= %86ɺZ6p6 v 7GYQp[HqjFvY`Uȣ#uv~$D•ՌޜXN /O2N,S(V" oa_}sE2*SG}r&)@)2~hY9 #KaQzJ5p_g:AΌ95@klC *HeV5ȴ!J➱BX@f1356dc>hײ{-C0%۶Zhg1jHI|>*3ڜfhNotCT 'ej~^RБL҅o;C8%R;vuCe?>b-\,gXVBƟ%9,dƉV@DIdX/_1{7=~eP;4Ǿav*0%*3'aR3ߴ`ĥ|wL)87I={`hA_ޯKs>H|.}9j&;-]#$upM<ʱR?+uk$[ƙ .֝Nt&gRb+6\Z$RU;1($zy?" y/2؝h%=\R)zMQ(D BIFxFu{AI|6o@JD % Y?E.g&Rd)b=FxA7Tggnڕe.#ݵ MYƧ&VLm+aʔC$TKjtw21 ;26Jmo\!} wTf\ WBUepeg7>ZZlĆjƑ9ȏ5\;_a`@OCͯL*0쏨 _}B|NXRK˛l i<|;=8 N O]ԥ*fCܙy{#Cp2iѼQNr+ >~LFsЅ.xLxIas`ѿͺc;L[fy#̔\+:)p/nuh.CeHW*_K$A؀i@hu攪hԏ.|9*]FOy׼(D .PW`kA_Q*v]Pżk7e:2&SUǐU!8o*}/kgrCKhg3C<$c2`M Fξ̜C(Hn0lLӃFA CKkap1D@zUެ󊞷tһ-%TGq!œi|[7喁ƒ]vj+AR?G;Bͽ}G;ykfvW$ ):κkacPN4ָChN{7P 䎩PBr#zNnkr3O:r톰 6NVC%]f%[6 NZW LoMxS$CFBL]Τa^t<4D@9Fr.GcXB %=3cl3BG~j(-E<NQ1]jB u̽b08J2sbכ' ZX24=Џ!s/#EbSj AN9c֫ u&@FK/"4́ =ƿL>1gŘ3um96&mob7 Jtgy __И#_ ArUTxg'( o^O"J IxSi*$$O\jT Pl2ۯĽ%sοQ"i䔶Aj"cɉ^B+A8& >Koܹ HN) "5G CDZkdDF"ћ_^ffja38m.'A H'< 8):Nc1e_vna8y$=aÆ6`PR”|nY0$Z ~6F?8_nHyLz'0mI3Qkw?U(\w; trX|VS҄jD$<[4?zd9]zF|{˞A5XqpGWG,7

成语故事和解释还有造句.(5个)成语故事、解释、用这个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和解释还有造句.(5个)
成语故事、解释、用这个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和解释还有造句.(5个)成语故事、解释、用这个成语造句.
1.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解释: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不同.
造句:这个问题的答案前后不同,而且自相矛盾.
2. 后来居上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解释: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
造句:你等着看好了,我们会后来居上的.
3.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解释: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造句: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4.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造句:运气不是偶然的,不闻鸡起舞,难见财神微笑.
5.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解释: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造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一)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

全部展开

(一)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指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后人用邯郸学步的意思和故事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学习外国经验,不能邯郸学步,连我们自己成功的经验都丢了。
(二)
惊弓之鸟:
从前,有一位名叫更赢的人,他是一位有名的神箭手。有一天,他陪魏王在后花园里喝酒,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魏王摇头笑笑:「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赢说:「能。」
过了没有多久,一只孤雁从东方徐徐飞来,更赢摆好姿式,拉满弓弦,虚射一箭,雁应声而落。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赢於下弓解释说:「这是一只有隐伤的鸟,听见弦声惊悖而下落的,并非我的技术高明!」魏王更纳闷了:「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么知道它有隐伤?」更赢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来。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三)
退避三舍 :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我们班的母老虎来了,我们立刻退避三舍.
(四)
拾人牙慧:
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内)。
殷浩很有学问,他爱好《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谈得头头是道。
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明,也善于谈吐,殷浩很喜欢他,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见他正在对别人发表言论,仔细一听,康伯所讲的,完全是抄袭自己的片言只语,套用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他个人的创见,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很不高兴,说:“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不应该。”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五)
南辕北辙:
魏王想出兵攻伐邯郸。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半途折回,衣服也没换,头上的灰也没去掉,就去见魏王, 季梁对为魏王说:“今天我在来此的路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那人告诉我说:“我想要去楚国。”我问他:“楚国在南方,为什么要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说:“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跟他说:“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很会赶车。”赶路的这些条件越好,就离楚国越远。而今,大王想要成就霸业,时时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去攻打邯郸,来使土地扩充,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就离建立王业越远啊。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什么和议可言。

收起

别浪费财富了,这种东西百科上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