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7:28:05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x[n+ɕ@6zUAn o W($Q"%R9ID&SUBL&UU6xx/=F Yw9)rիEV޻{4#g*[~i;?|wّϋlh*4O?/r|xcQ]ν׬YR&Jwͦ(&DT? ww$MON}.:74ھ,O0VecQ̞}Q g\+_Fb߶DBb'[OkyޝӵO+.q 9V Kz(?y7waY>^ɥWx;/e,@N"cCΖ;{͉Ȏv>$GYX}Ӓd c0;+`1يJ =E}!@H4ϽfNه-(;syѼ)߁ďcם_ˣkS3:0 ⧮S;,(]lWnKtss뜅`QڝCpS^UpraԎN=l}T%?\8tC؄g߳qүy y>~CAЂ%zOⰋ1Mj.^n CRecxK ǀ,h lp7YDmHŞX İuٜW؃-/AG%'O **G/{/3\To~OODž/}֟ Og޲·^˯6E/NnPLJ|>eGmyK_Sd ;$o-Ͼ8! 塟\rwNF!MHU 85ڒIcHSFXn vh\瑥Xd.3;[!WX١r=4-πyKcwޥuaN%Sa( "D;-EGS12*Zzoa l=~ ҝ+eTϋVH%e g]@ í/2ϋa$^ayow5ʂb|$)=y{IOrfXjI9-O_GƑX^_dj6ۮ]5G>ͽs0^B9ܟR87Yd*›Cmc:*S-w~~,tiCՇl43eksf.`Ri [Ms|32QJtT_J u/le\ EqQBmn3iyWmGI&yJ~Y+Ǜ D̵OpUi(i+Ƨ#鈕V,t'HЁ?ACæRXTES3zpw} cZ\jn>b)=~[L@,/?!²\E|qG:)2~g4VF4|5f\)a?ƒ$&mH /eDF;'vy)a;uGCOS+נ mӝa7' 0!wxG: xoc ZFJfjCdn @2nH$ .lT$r\㕌1)ϼaZˊځj/s _K"\q.09pD1&m~:5Yw${ KmQdw#pi>iѨ\V-ĮrŨ ,2TG|p(eRcPlϰ?rX;$)90n FR7%) kdf2y#GܥwGWނH]U {AJ6t-1i8 &Yxj"sɨjρwdJ8)o]VNhmh,1=|KlxӀbkH #.#-PX߆fEnճz񎺖[ؐXսv4gl M2-ex*;Q :Q{S<1zwIf!;+AMaiUgZLD$ϠD$띙Т"Q95Ǻ!Ǜ(9~Z>둈w lE F{(aPy=qS.eG-#IVXa,]'xÙV b`D.`@Oq3C!ZR7i(wއwѹ@yrl>AL6h؅eֿѰ!ݹZ7n= 2U`p&ha$j`Ñ?KBKfcPXpN24A1 9\ì]!iJ4]E+E;ɷ7>_ )Z4r}NS"WYNG!js u;OaAb)zHch7˵/NƓ(>l1Tij%r0%w&B:k4ZH3[bM &.I/.A_%N$V?y%mZ^giiLM%8"Z#B ?"XBz "63{9]w$KZ'.SV uT!P" 6'4M6Q]=PhA AȂT/D5z]k.2ZM^Ugg:y~b"29lYXH gVfS*o{&"%񒆐rWU0Vxua ŢmN ^wB$5 c1) 4߂61b,s4N(TB'KwT@z`4E r:wT>7)D@r)SU!^8Jp*Ѻ˰fа`֛1kg,S-Xnr8zT$QrU:5DQT笻Цsy7k9&ɂZ>╥GlԂ!U2`B~ w&LR*{eJn̰ pTbyx!<`F%l3W};;4馌ln-&M9ޒwAH(/rznY:KDqn+瘡+ )Mve>Β~&=&Hf ހS{-mDŨA FB~CF jK= b[J|bG, 8-ZN%u;&tG|M|%ƜղbJ5@7,9m匜#9w_>313fL;]eO񭌟ا2rt\M4DkHöqڤzXKEl"yZu,M4Մ歸hXM;([,vE'-K0 7C#f^ŠdUe,zɍ멟о7mtyoPc]F'ӕ$OyhNpgm"nI7ld ùWy%@T%4EO.Kec`.?ᵩAYocJh3f߬wܳ94`΃I}fwy}֡~Lx/v0ua^O낔7IZc6OϺ2Qkn#BP^3ڀȬG!'h>+]eNCB5lRExX:PWZPхSJy7CC)bPh}eQU űl: 2U^sv*X \b>28U!}|uy3x6 w2l`Tb%J"5Q5s n^K%?"/xS*2K0s+{P >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明代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
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后世几百年中,几无人能及.
“西洋”即今文莱以西的海域,包括中国南海及印度洋.与“西洋”相对的是“东洋”,即日本.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1.中国唐宋元朝以来发达的造船技术;
2.罗盘,火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3.永乐帝朱棣宣扬大国国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
4.中国的元朝的远洋贸易传统,元朝时中国的远洋贸易非常发达[1],[2]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为后来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
5.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调动力量办大事[3],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
6.郑和船队上的海员、明朝军队士兵、翻译官等人的共同努力.
郑和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英国前海军军官、海洋历史学家孟席斯(Gavin Menzies)出版了《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 ,认为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澳洲等地.1405年之后的28年间,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今天的西方学者专家们也承认,对于当时的世界各国来说,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都是无可比拟的.
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郑和下西洋
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一百七十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一百七十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然而,郑和身负永乐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开杀戒,沿路西洋各国恐惧明朝前来
侵略,之后又得知这是一场误杀,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爪哇岛三宝垄纪念郑和六百周年活动组委会成员向记者谈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说郑和对各国不论强弱亲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即时两国发生冲突,仍能保持极大的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现出对邻国的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使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我们定居在这里也感到脸上有光,我们以郑和为骄傲.
印尼的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特混舰队.而郑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今斯里兰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动用武力,而且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主要是送外国使
节回国.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渤尼(今文莱)、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爪哇、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永乐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船队于永乐七年(1409年)夏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多人.
(第三次)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皇上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浏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国,正使郑和奉帝命招敕,赐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域为满剌加国,暹罗不敢扰.满剌加九洲山盛产沉香,黄熟香;太监郑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标本6株.永乐七年,皇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锡兰山寺布施,并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此碑现存于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趁贼兵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献亚烈苦奈儿与永乐帝,朝臣齐奏诛杀,永乐帝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释放亚烈苦奈儿和妻子,给予衣食,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选贤者邪把乃耶,遣使赍引,诰封为锡兰山国王,并遣返亚烈苦奈儿.永乐九年(1411年)满剌加国王拜里米苏剌,率领妻子陪臣540多人来朝,朝廷赐海船回国守卫疆土.从此“海外诸番,益服天子威德”.八月礼部、兵部议奏,对锡兰战役有功将士754人,按奇功,奇功次等,头功,头功次等,各有升职,并赏赐钞银,彩币锦布等
(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郑和使团中包括官员868人,兵26800人,指挥93人,都指挥2人,书手140人,百户430人,户部郎中1人,阴阳官1人,教谕1人,舍人2人,医官医士180人,正使太监7人,监丞5人,少监10人,内官内使53人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陕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1413年郑和船队到苏门答剌,当时伪王苏干剌窃国,郑和奉帝命统率官兵追剿,生擒苏干剌送京伏诛.1413年郑和舰队在三宝垄停留一个月整休,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东非麻林迪(肯尼亚),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榜葛剌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五次)永乐十五年五月十五日(1417年6月)总兵太监郑和,在泉州回教先贤墓行香,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随行有僧人慧信,将领朱真、唐敬等.郑和奉命在柯枝诏赐国王印诰,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忽鲁谟斯进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进贡麒麟,祖法尔进贡长角马,木骨都束进贡花福鹿、狮子;卜剌哇进贡千里骆驼、鸵鸡;爪哇、古里进贡麾里羔兽.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宋末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之侄蒲日和,也与太监郑和,奉敕往西洋寻玉玺,有功,加封泉州卫镇抚.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赶东北季风,郑和率船队很快出发,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刺、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年)宣德帝以外番多不来朝贡,命郑和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随行有太监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根据明代祝允明《前闻记下西洋》记载,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0年1月),郑和率领二万七千余官兵,驾驶宝船61艘,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经徐山、十日到江苏太仓,二十日出太仓附子门、二十一日到刘家港,驻留约一个月,在此期间,郑和在刘家港北漕口修建天妃宫,宣德六年(1431年)春天,天妃宫修建完毕,郑和立《通番事迹记》碑:“……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涉苍溟十万余里……明宣德六年,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左少监张达等立”.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抵达福建长乐港.郑和船队在长乐停留约半年,在此期间,郑和曾率领兴平三卫指挥千百户和州府官员,到福建湄州屿,卖办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宫[38].又在长乐县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长乐天妃宫,十一月建成,树立《天妃灵验之记》碑[39],并铸造铜钟一口,铭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
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门,二十四日到占城.七年正月从占城起航,二月六日抵达爪哇.六月十六日起航,二十七日抵达旧港.七月一日启航,八日抵达满剌加.八月八日启航,十八日抵达苏门答剌.十月十日启航,十一月六日抵达锡兰山.十日启航,十八日抵达古里国.二十二日启航,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忽鲁谟斯.八年二月十八日开船回洋,三月十一日到古里国.返航途中,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二十日大船回洋.四月六日到苏门答剌.十二日开船,二十日到满剌加.五月十日回昆仑洋,二十六日到占城.六月一日启航,经南澳山,望郎回山,碗碟屿,二十一日进太仓,七月六日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