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何推动经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9:30:37
文化如何推动经济
文化如何推动经济
文化如何推动经济
文化的作用是由其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的.过去,我们比较注重文化的政治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深化对文化经济属性的认识.一般来说,除了公益性文化,文化的生产和经营主要应以市场为主,在服务于人们精神需求的过程中体现经济效益,实现产品的价值补偿和资产增值.因此,文化产业应摆脱与市场割裂的状况,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效益评价等方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文化产业市场化不等于文化市场化.文化的内涵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有的方面可以也必须市场化,有的方面不应也不能市场化,有的方面则不能完全市场化.文化产业市场化则是另一个概念.有些文化能形成产业,有些则形不成产业.能够形成产业的文化才是文化产业,才谈得上文化产业市场化问题.
文化产业市场化,主要是从经营和运营方式来讲的,它要求文化产业进入市场领域,遵循市场规律.但文化的内容特别是涉及意识形态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容,不能简单地交给市场来定夺.文化精神产品应是健康向上的,融知识性、娱乐性与思想性于一体.凡属颓废的、封建迷信的、反动没落的东西,就不能靠市场选择取舍,而应加以宏观调控.应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而不应把文化经营市场化与文化内容市场化混同起来.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资本的支持与推动,这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否一切文化的繁荣发展都以资本的投入为前提?是否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必然呈正相关关系?当然,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或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但对此又不能加以绝对地理解,应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
其一,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书画的发展,并非与资本投入、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都有超越经济制约而相对独立发展的事例.如,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但却出了许多至今罕有其匹的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又如,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根本不可能与现在同日而语,但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是我国文化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
其二,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而发展,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大、中学校的入学率较低,特别是在农村,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甚至还上不起学.
其三,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但到一定程度时则需要有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最终形成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这种情况表现在某些新兴城市,如深圳市,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于其他地区,但文化事业的发展曾相对滞后.近些年来,深圳市注重文化建设,把文化的发展放到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使文化发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已取得显著成效.
其四,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必然均衡协调地推进.从历史上看,不同地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均衡的,有时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例如,西晋以前,长江流域的文化和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而在南北朝时代,南方文化又超过北方,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唐宋以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和文化都落后于长江流域.
可见,文化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大,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层面,而应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