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航海运动的历史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6:34:29
欧洲大航海运动的历史资料
x\n#uLK v q:gloԼ])DIċ$J| ϩ!k}H{O2:Ͼ>75ݾU՚oS DUֻ _ǻ.7&U ]*nCnRM"rsQnaK_goٯ7oݟ߾^ۯ2L8*wk@NS?[lsrHG*vMC{}W:v3fskf4^vț7)o{5sxfR|KۣYQAߪщptWE^NOBa0~>-3햼ߋëƴ_a˪C8[`K`^ݹW/tZU!x*去в.,|]lFUT"$6.O)Q=tp=r0ڴ[7\:z;N{t5δw@"05qQ=M5w3tmiiz5s Fu{л-0Ve(kݨUfH1ABVƃڀat>zaI.+qMUMnpnq_Cg;wV cK X*o::Z?K?Œi\PE֟@P:uZ׽&X RzM. Qw"T]q{yw}GT*pYbOM|`rG{7t\Q^2"yUUiBˍ/È'w}V22;Sғ[+uv8T#/|Qa(V 3dtwېEU6M6!?Lr|,FҪbvG '<孏T4r&8>[;ՕN?qX[!*X-uLnœ)]KU~@QFչ`tt*{ 2Ebr:.{{PS߬=yy#lJM"NUE+ Hn\ n@sfOX}6jnn^9#ψ@*HMQlSI#J XD)ixG,r#tfCgy,*XU!L u(v5SFlq]siEv}+yl rE7Gl˒0' xJ3)S=҉m@4qkɞ!2UAQE'(X޳`Omm<ƿ3wl/57AWF*#9]i7+86™[}ke<'04iZ7tr]5U"}A ⾳pBw"H^l'*'bc"v"DɴU`tp,ۄ`X5ѝy^#j'$BG#Ӑ|8kx(7rd_t<g ŸoPUB ]D.%r&@~}&KazUк8'8v>,aSn3'nA<%{}fjjwnunqשȵ/Y1hitY!eC  Q,\1ʌ"b0"i%5Ur"rLZZP7Вr>&)$Dݚо>=2g 51`£qTȧBxҨޑ݄g#St%0^5AUR@J궋 rSL=a;F*r6ya *8bC}vP{mА)H{#$D?[ZZ   ȤD"L@+(uez\!|aom,pAY@ls:.%yfI8g%sNNdorĢq%$(Zk%m)4ED:3J'e=V"Q"u #p(\(HsG飨NbCm ;{QJ6+=Se]'(BPlʬCK!06:0,Ak b1JP4-?Pr&(,{uFȘGg(XS -ɅZHQ0SX\ʽp$ʲlL*IRgc4 j1yZ}v)bwEs͠ܝ'~y&; r~P A,VfRŃo-xBů` R(k2GjU˰( Pwnc酘(@k~&SlQ5w46P(A߽JX;nKA_*3!ob0BU9ۄN>=VQ3PEʖta]5:Y?? I#dQOEd;`$e,K[HJ)Tc% J'vd`$LЏfG}jڏƩN\ue,*`MvPT#KqԪ@$@+rQ:m5\Ы 0G+}AQdf(0oCBi]`dö՚m&Y,F^5Wah Á_l}5urGP#FzPrH&@9)0LH!:+KEH@MS4OAFF7yA J(h`b Uwyjg?w&lBkdrb6qQ]XSQI^MMJ@b1h}2M`Q0Xf"u0$̈́u-cYI*rhUcLӵD[3 ǒte8+ܫHedEh.12PKbZ/4+T_lH{[k*Ҫ}LzT4خHbQW\NkwRTÊުql!jx](7K~wLߙᬠ@Ps~9 ZH- &E=p&?ZOޙہ"(cN^Wi}._j6[KK Noڬ 6-eίafm:~R8 Lrt [!GI7F I|߬%l4oS4(6ƫATJQ:+Ϩ;EE]%'XlNc.b:" vMr?jУ[W[8R5\ȑ$ }w@cj-H%2a:%os?ț*5+|I +8 3S&Y͡)ck |NJEԤ*l Z|ذ0CYWS0Z~i>I`+BiL/b:JK O ;op=1%a''-OE.ّKmG7y7 aWTUXih|A4<SLJ*]w-3`xA[#BC2~FӼ-1w)fAYOի^ΆTEJKGjحr=6-c1ʾ?>6&C՛]Ϋ18 7MGN"HqlW}o~o) "gL.Srt>\l^ |˺|(?;̀F:USցլȩ'冷bT 0sUlp  1J#8 -qW sR0䥖^<##friplȎ o/sEhiwvH5s <bR<,sl4uVri׈3ݓ0왭d q!$l|ec"⋱ӡ\&;kW,. ҵC8蛘N-/A"+*Lbݨ'ؔ%H#˫%i`8b 0bx#.3'~oOsT WxhӍr`A:ɴ %H름䁯8a9SkGMz$N@ڼ7x'"qٔky” TYC46eaRc7Jrk483-81ոCFJu.'RW{ώ¨"J70# @\D .߿ }"'T<d4XM /Am=+ 6U1j`)e۟][kQfwS>`鸦F[8ddǎIaBqs.%4kus(ɚ99a%t6I$lj #܉p!wPsuETHQ2|8ud"h!ØK;29fbt@Ɲ)K /aSc&~jfJȩ*ƾ!>gYfN!fC`dCDbw.%e@e< U996_jG> <<dgdXxs߱f6b9$c3/ sٕT! 0pov ҄nF _ߥD6p? Hl}LaFR,ezRQ(IؘL?$O$eI `FdL*#BΞM!\#-Î$N`K@u>KJI_`&9K1pQ]V !QHeo^kшwRwh+ן@N@JN l `Ѯmks8|bCW,\Z+Mc%VO?%/bbgaF.4K͜E+GaQg,NR+l 0(!l6qN4iHI5Qr f<8%9y6oAfIfM<XMlwL. s!.֯A[fT7n dDxvCl0tMM 6m3љ$VP@ʜ~< CeAe3yfaO֤:waav5=1xr+lmVʥu`ag-#YpPwN'"w<v"e$\$$r'@sD:R-O$/bY)ƓMH]!V9ɨlC;lvvjyHlx~;ڹI3]"+$ڲ 8~RlXKѯi&DdO~7k:()㭳=v'3M7.xloOzϓBmc!;B0If{cs\Q'"$3PԤ,B%I 4ٲ'[yZg:iae9; 9KG_\q{o %ϗp#/ԠC YǴ_#'1D,1t0uSqWyJ 2Z0|ߣޛU-B$߼j+Bn϶9`:ڕ }). v>gAMVM˯@JaЖ8gotlٹMl[W^RY˅ `e  `8xnQe @1pKsyO1GV;#Y vٗ[|v̧{8ű싓2V<׎͏m_d?G}80|JB@S,zD_{3"0uE5EeƐbbFH=nR*]J2m78c{v3'^)gm+as PKwT~Xw!T>/݈rv/4xBE_K,R+}^oTld64s5lA`Wޏ ރ+C˒>nC=}룮FyzKYᗮ-7իq8+Dfdc)[u,qܖv%}v乮5OUK,2O@Ǵ_&7[Y:]lt l+g#t9yþy6xxO5!Tfv6/s@~#ҁZm 9@WփGr@߈bjW2&>;جX ȶ/Q$9AóG;4+m,_d*x30 w*ȱ+Q?Jɩ g6 Sb|ԥgڡ[3[}b9Kew;5+u9Klf( 0ghk xyF2tibGog. 5'{߸^tGn#FLz]CC-}+f+}oy/f?Rޞ

欧洲大航海运动的历史资料
欧洲大航海运动的历史资料

欧洲大航海运动的历史资料

希望帮得上忙

地理大发现(英文:Age of DiscoveryorAge of Exploration),又称大航海时代,指在15-17世纪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发起的广泛跨洋活动与地理学上的重大突破.这些远洋活动促进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沟通,并随之形成了众多新的贸易路线.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开始抬头.欧洲则在这个时期快速发展并奠定了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人们不仅在这个时代中发现了新的大陆,增长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也极大促进了欧洲的海外贸易,并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新航路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的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也是复杂而矛盾的.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大发现”是以当时欧洲人的眼光,而非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次发现.有人误以为“地理大发现”是单纯的发现北美新大陆,其实是几个地理事件的综合.


历史背景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府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攻陷,从此整个中东及近东地区,全部成了穆斯林的天下.由于君士坦丁堡的特殊地理位置,欧洲人从此不能再向他们的前辈那样通过波斯湾前往印度及中国,也不能再直接通过这个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巨大港口来获得他们日益依赖,且需求量巨大的香料.欧洲人必须找到一条新的贸易路线,直接从香料群岛获得香料的资源.


对新的殖民地和财富的渴望
很久以来,与中国、印度的贸易,一直是通过阿拉伯人作为中介的,而在整个欧洲,与阿拉伯人的贸易又几乎都掌握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手里.在西欧,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各国君主还有商人们都急切地希望能够打破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垄断,自己前往印度、中国和香料群岛等地,直接与当地人进行香料、丝绸等商品交易.

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欧洲的商品对于中国人、印度人而言毫无吸引力,导致了欧洲人只得用大量的金银来换取香料和丝绸.长期的入不敷出,导致欧洲人对于获取金、银、宝石或者直接获取香料等资源显得十分感兴趣.至此,那些出产这些珍贵资源的地区,便成了欧洲人猎取与互相争夺的目标.


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最古老的幸存葡萄牙海图,结果显示探索达伽马到印度.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欧洲在公元15世纪以前一直扮演着一个次要的角色.而在同期亚洲创造出了更为繁荣的文化,并将这一优势不断扩大.对于这个世界的发展而言,亚欧大陆及北非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超过了其他地区,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亚欧大陆及北非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此.

而这个“世界”的两端: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东岸几乎没有过直接的交往,欧洲黑暗时期正是亚洲国家空前繁荣的年代.他们对彼此的认识也仅仅是通过7000余公里的丝绸之路相互了解.这样漫长的距离和通行这段道路所需要的时间,也扭曲了东西方之间绝大部分可供了解的资讯.

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天圆地方观念与地理中国中心是社会的标准常识.与之相对的欧洲,则是通过数世纪前成书的《圣经》与托勒密在公元2世纪成书的《地理学指南》(人们将它从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大规模被欧洲人了解的前提之一,则是在1406年).欧洲人通过《地理学指南》可以准确的了解他们憧憬的亚洲、北非.但对于世界的另一半,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所知道的世界并不比千余年前的罗马人甚至希腊人多多少.他们根本不知道有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存在.虽然他们已经知道了印度与中国的存在,但是真正到过那里的却很少.13世纪末,马可波罗与他的游记在欧洲掀起了对东方向往的狂潮:在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东亚甚至整个亚洲成为一个拥有空前繁荣的文化、遍地黄金、香料发达而强盛的区域.这引发了大量欧洲人一窥东方文明的愿望.然而马可·波罗前往中国时所途经的波斯湾对于欧洲人,特别是15世纪之后西欧人而言已经成为了禁区;虽然已经有人深信地球是圆的,但是他们对地球大小的估计,却是完全建立在错误的数据的基础之上的.当时甚至有人认为从欧洲往西至多几周时间便可到达亚洲.


文化与航海技术
中国在15世纪时将它的海上力量培养为用于符合其儒家思想的工具——将一只庞大、技术力量先进的船队赋予宣扬天朝国威的工具.这支准仪仗队到达了中东、东非(现在有人声称他们发现了澳洲、美洲、南极洲——并早于麦哲伦一行环绕了整个世界,但这些说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使其成为主流思想).但郑和的航行没有将明帝国发展成为领土广大经济繁荣的国家:这支仪仗队并没有军事使命,也没有将它发展的贸易扩张为大规模的交往.大航海也因此消耗了明政府大量的财力物力.随着明朝海禁的开始,亚洲失去了在技术上可行的远望:发现新大陆和环游世界.


六分仪图解但是欧洲则走上了大航海时代的前台,有证据显示维京的海盗们曾到过格陵兰,并在加拿大设立了海盗据点.除了海盗活动.梵蒂冈的活动也成为促进远航的要素之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探索活动多少有将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并将异教徒转化为基督教徒的想法,并且伊比利亚半岛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穆斯林国家军队进攻过,伊斯兰教对伊比利亚半岛的政治、宗教、文化形成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政治、经济上的扩张主义加上文化理念上的扩张要求令伊比利亚半岛的航海家们对自己的活动坚信是上帝的使命,从而为远航的心理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十字军东征带来的长年战争,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等等这一切,导致欧洲人对于基督教产生了一种狂热的感觉.很久以来,积极传教便是基督教会特点之一.而且,为了使那些异教徒或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人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尤其是那些刚刚战胜了摩尔人的西班牙传教士们,特别渴望将战场上的胜利转化成宗教上的胜利,将基督教带出伊比利亚半岛,带出欧洲,传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远洋航行所需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对于航海家而言,他们能够在海上活动,除了宗教信仰以外,他们更多的是依靠来自各地的科技:由占星术发展的方向辨识、指南针,从穆斯林的独杆三角帆船发展的大三角帆技术——这项技术将三角帆从横帆的替代物转化为推进船只的重要附加物,还有本国发达的造船业才是在海上最可信赖的依靠.而在这些科技流传至欧洲之前,没有人会打算到世界“边缘”去冒险,地圆说的出现打消了航海家从地球摔向地狱的担忧.从12世纪开始,欧洲人便开始制造用于航海的大型船只.1200年至1500年间,欧洲普通船舶的吨位普遍增加了一到二倍.在短短的几个世纪之内,他们或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或是自己动手发明改造了诸如罗盘、六分仪、海图、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术,使得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


通往印度的航路

越过好望角

好望角,从西边的崖壁上看下去与西班牙将注意力放在地中海不同,葡萄牙扩张政策的目标一直是向大西洋推进.一方面这符合葡萄牙王室寻求黄金的需要,也是葡萄牙试图与传说中非洲大陆上的普莱斯特•约翰王国(Prester John)进行接触.葡萄牙王室的“航海者”恩里克亲王(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1394—1460)在1415年进行了一次关于西非的探险,葡萄牙在这一次的探索中占领了非洲西北,位于直布罗陀的休达城(Ceuta,今摩洛哥塞卜泰),开始了他们的新航路探索.葡萄牙船队在王室的资助下越过直布罗陀不断南下.他们在1434年成功越过博贾多尔角,打破了人们对远洋航行的心理与生理上的局限,因此航海探索的进程加快了.1448年,葡萄牙在非洲大陆西部建立了占领堡垒,这些堡垒的主要任务并非是维持葡萄牙对当地的占领,而是对当地人进行掠夺,并逐渐深入非洲腹地进行探索的据点.很快,葡萄牙舰队1470年代到达加纳,1480年代到达刚果和安哥拉.1486年迪亚士的船队达到非洲最南端的风暴角(因绕过此处获取印度财富在望,葡王将其改名好望角)并在这些地方建立殖民据点,与土著居民展开贸易往来.

在1487年,葡萄牙政府任命巴•迪亚士(Bartolomeu Dias)进行向扎伊尔和入海口以南的探索.这只船队在1488年1月来到南纬33度的西风带,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在长达13天的暴风雨中,迪亚士曾多次下令改变航向,并在2月3日看到了陆地,并将该地命名为“牧人湾”(今Mossel Bay,莫塞尔湾).并在接下来一段毫无目的的旅程中绕过非洲最南端.在船队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完全越过好望角,在好望角他们遇到了大风暴.于是迪亚士将这个非洲的最南端命名为“风暴角”,并启程返航.1488年末他们回到里斯本,向葡萄牙王室汇报了他们的行程.而这段探索绕过好望角的航线,已经过去了60余年.


终点是印度
在1492—1493年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了美洲并建立的殖民据点,这加剧了西班牙、葡萄牙之间对新大陆的控制权的争夺激烈程度.葡萄牙和西班牙对己方船队发现的新大陆,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下,于1494年签订《托德西拉斯条约》,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加(1里加=5.92公里,这条经线约是西经41度)处从北极到南极的经线为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西侧归西班牙,东侧归葡萄牙.由于这条经线穿过巴西,使得葡萄牙有能力对本属于西班牙势力的美洲巴西提出领土要求.

同时葡萄牙新君主开始继续支持绕过非洲大陆探索东方的航线,1497年7月,获得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达·伽马率领一支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而在上一次大探险中受封为地方要塞长官的迪亚士也随船队一并南下.8月份船队到达佛得角后达·伽马与迪亚士分开,独自进行南方航线的探索.在佛得角补给后船队在大西洋西风带漂流了3个月,并一度接近了南美洲的大陆.舰队于11月抵达好望角附近,并随后在莫桑比克(1498年1月)休整.与莫桑比克当地领主的交谈为达·伽马的船队带来了一位富有经验的领航员,在这位领航员的指导下船队于4月13抵达肯尼亚的马林迪,并获得通往印度的航线与一位领航员.于1498年5月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现在的喀拉拉邦科泽科德),在同当地王宫商谈贸易的交涉中,由于长期垄断印度洋贸易的阿拉伯商人施加的影响而并不成功.最终达·伽马通过扣留数位印度贵族为手段,与卡里库特签订了贸易条约,于1498年8月底离开印度,启程回国.史料记载这场约的印度行收获的香料与财富,数倍于航海成本.这次航行极大的刺激了葡萄牙政府.为此,1502年2月,葡萄牙再次派遣达·伽马率领10艘舰船前往印度.鉴于上一次航行时卡里库特对葡萄牙的态度,达·伽马选择支持当地另一个诸侯科侵王来削弱反葡萄牙的力量.通过数十年的经营,葡萄牙成功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商贸航路.


通往美洲的航路

哥伦布的座船“圣母玛丽亚号”在葡萄牙积极出海探险的同时,西班牙也不甘示弱.1492年,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一世的批准和资助,率领3艘海船(载重分别为100吨,60吨,40吨)和87名水手,带着3份国书(一份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两份空白国书由哥伦布发现新国家时填写),于8月3日出航.经过艰苦航行,在10月12日到达美洲一个海岛.据考证,他第一次在美洲登陆的圣萨尔瓦多(西班牙语意为救世主)岛就是今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可是哥伦布以为他到了印度,因此他将这里的居民称作印第安人(Indian,意思是印度人).1493年3月,哥伦布留下一小部分人驻守后,率船回到西班牙.他的发现震动了整个欧洲.此后他又进行了3次航行(1493年、1498年、1502年),发现了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并且见到了洪都拉斯和巴拿马.但是哥伦布一直以为他到的是印度,因此至今称那里是西印度群岛.

1499年 - 1504年间,意大利人阿美利哥·维斯普西考察了南美洲东北沿海地区,认为这里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后人将这块大陆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洲(America).


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1513年,西班牙航海家巴尔波亚从北向南穿越巴拿马地峡,发现了太平洋的水面,称为“大南海”.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得到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的支持,在9月20日率领5艘船和265名船员,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启航,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东岸南下.在1520年3月31日到达阿根廷南部的圣胡利安港,并在此休整.8月24日,从这里出发,通过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后称麦哲伦海峡),进入“大南海”.因为在这个水域里航行3个多月没有遇到任何风暴和巨浪袭击,因此称为“太平洋”.1521年3月16日,麦哲伦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的三描岛.3月25日又抵达马索华岛.经过与当地居民的沟通,麦哲伦发现自己从西方绕到了东方.

1521年麦哲伦被菲律宾土人杀害,只剩下1艘船和18名船员,由德尔·卡诺率领继续横渡印度洋,经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环球航行.


影响
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发现,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下,于1494年签订条约,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加(1里加=5.92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的经线为分界线(称为教宗子午线),西侧归西班牙,东侧归葡萄牙.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后,争议又起,再次订立条约,西班牙独占巴西以外的美洲全部,葡萄牙则将亚洲、非洲至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之后,荷兰、英国、法国接踵而至,几乎将欧洲以外的土地瓜分殆尽.

由于新大陆的瓜分,导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非洲黑人大批贩卖,黄金、白银、香料等不断运回欧洲.

同时,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航海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天文学、数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17世纪,科学的中心已从中世纪商业繁荣和文艺复兴的文化中心德国和意大利北部,转移到受地理大发现好处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如法国、荷兰和英国南部.


对地理大发现的责疑
近年来有历史家、学者提出了对地理大发现的责疑.最主要的论点如下

大约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已沿非洲东岸向南航行,绕非洲南端进入大西洋,瓦斯科·达·伽马不过是反向而行.
北欧移民者曾到达过冰岛、格陵兰、以及加拿大东岸.
15世纪初阿拉伯航海家也从非洲东岸南航到达莫桑比克.
15世纪初的世界海洋霸主是中国明朝军队(海军),该军已经来往航行于欧亚大陆以南(中国、印度、东非),这一段根本不能算是新发现.(参见条目:郑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