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关于名人不耻下问的事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3 21:24:41
谁知道关于名人不耻下问的事的
x|Io3r_Ûoi{co wHQg ((&N%,@E?fV,Rpn7~}b*232ĉ1 b*]U],u\PzErM};{?VO/xѬ?\JD%U=89syɏUowΡFyo[W35(닑NWTc]U:W5|s46ŵVtMA0>gU/uB5owޙFa?8vqlv-'tOG1q @6FD73hYeEs٪/1 rwyZUHeހ_3tL P*Wо?XG} qUu/u1~Pv}ܫ~0qǪG''W#:}q4i˭rAF]MA Dn7x:U)ip̏;-u14 z|F~lm'c];Js2~4fi'l[b'4B_'0߅jMq DwA(p|Bi/C# ď=Bԣr]+ʨD=:ܮ@1"?膿& ;gF jU6v0ui0j4EюQ7Zk+gAJff,:?Ylw>AD!YV`PQeFr&>6@u勮i4XRN(-Bc; mo˚b _th$ < فV|H%ڥ1C'cjO@9d ĉS 켺Ϡ|ቾY ]U c'hJ18"‰@cz<>Yа! 2Rq#w;![ TహԠ SOy6 xͶ15S .lvr?TyŞq $H#3$BnoEG%""uo0yeXM=wAuWllk3Va*Q4Q)eN7[FT!*`vu QTZ Y1>J t֪51o`pPG'{ 8 T*#KZDBD:ԯ`=B0ikM%A]%ABR"ȅgԦ;t xbzGVnƳLF=Tc9>OSQZ dl@b SSIK]BMn Vbmbw}> N\L6Q̹m&R`vް1yQJ'Ul|ɒ7҃$Iёb'1t*<XB_v~0t@qM_tfX`t ]<(xN٨H1YbkQ?1,ρ蟕aXZk1; Pe9spG5dV lB `iIl س.8PcAH7KusFHYU&FKgʎ 0yUk^3Z0fGȜM9TLMkIkql$f*f`H#Wzst3uύs^ǪC/}֙MG,~ۨ[!8y?N;zU Ut)->LmBԦJgO3N|i]╕Ay j)+ŋKRP 4#pnZT^c{$$e0P`$DKת{A#6Xs@"ۣqPFoV \&dM*QHNpᢇe͙ ZL 8;b%Z< tϐ8bPub*}G@H\O$yA2̤^e|juVi,D?KO.w8u}G]LVg/U 7bDBOߢnxɨ񆃫Hܒڼ}1jS?ߨr3jb\3}:L }3mrD[rvups$Ϥ̤fSF$jrTML" M05Gs4݌StPG= ]pU3jl4AFG՗&Zb$O`9^9ɢR3   Sk|؇o;j}2V:G3@-[)sKlͲ$XQ|Uj?p}. j2 :Нt~' #|L,:@ߦ<ҒЎL<Ān*ۨԻz\ ^'UQeִ9z ے0 r"jd)FT4xK :p #2$p6";F[5YzlV#ܲ [cf-%H`m$YS6,.BR>@vO"t`CSc~ #G`0zye1 y[B@ oe?:ދձ&Qo~D'OOZ/*j!?Ɂe쥡ah3AɆNCyǪ$vk4^Ovr c )5_y)#*= n5< ]Tu|xhzJMң-a)>3m{ rR?%4g&(O)lM ~>u_#XUT{E«ayV9 iӱU0TEPB1G 1[. =YҺ7x(&ϵ뮴bH9ʛZvd̻bW4cPn5ڃrý;,ؙsaWH(3*<\bmufK< =O1$N[]@{4NC&g.b<)r-R$sA򄩂o8fynŪA1Є)9uC1FiHfqڭHa%bH Zڥ1lZ`$U_0q2W6TA\:aiϛ=3bJ1u֖mQ/UYDScVDo Dڔ 9G,@@OЀ^wtv~؆`ךn_^wSt?EzCuEOjʺ<=pLQ&K:z"E}Ϫ[rH{8k˨qɃ 0R%b357NC/, YWL7I ѓ.i ]'RgkA+k/=#S`7ŌZ ɐ0@";to d27Yt7P]gZDǘMK:&d$]x'!4葮 QƸԢ7pI$UUk`)hpx|>(EŬJP<IfTWf0=l=hxg>D~YQ)`h,#avyBVږg3?}sB&\rQV9#vnxI5DOһm/inM&\/nfYw L>Ҷa㣅Ŝz5yS`lR%d5D:O3V-vY˳H*q10/m&bd˒ؘN->;ѿfϓ?nͮ/;IX>.m3DjԖ#ç uӗUQ 30u $JV>]톟OU(@gգ3s%w*Ȟ({pM%ݭkRUH%j^?!:%v0;x14٧u9h^!5F0Vz2dPcs:hjՒ̚`يFul-=}Wzdj1bff X3-D@I`jI6cJOa2ٝ" dED7WN fZVFvxҖJf, UP1m8}j͆D!12\-dSîlXPSoA'0I|%?;\G*Jc؉Icf2rzȘۘb%j-wFrd9I7nƜ05{i{B*WQefRh!$7)nK~tYm۫v!x鞩庆/5plbFץDw`]wd6. 7~ 3/TnLZ5Mrm"pE{`hp1Gݎ#}|ɭHSPyoYwhf=QJs̐s NxA@8B`g`zw1.Vf@.ӠM.NWn"ƃ.nCdTEUEfuI>f0w]EvOeYeֵdO!;83j W4K֔_@ G i諻1+0Mn*da|F%A jw){uBgHf{o*A͵EQDKDX í&`Ўq_ϸﯹ4~e<veZcj1IUp71M\E]19᳴XVWscˣ=Q \y\2 LmhZkSR5/ vv3cՎհtw|폳&A=" ?pyF܋[B!I'UiłDBl.PFS )sJFlAmS$*𞓆Ŕ1hNh#}6ZB2h\0y'7OVƌ;"@v xl7.pǗ*"ɳ]e R*گr2\`’yՁU~li]nvT: DpmǵˊVqÜIxDbpaDc1x*Xp yX\J qcBӵ٠pQTGW ; 1S 3=]]vXyHqn92zN]Gd!V+v.cmh!*:y8CNbgr\}s{ۋd*i(wݓ.Z߁F]P=L|CctYC 4mTÎ,,"3%y~* {=_wl]fY =0f`N5V,g^W(sd$*zBܖ XA2k<0#n3ˬ&oY) }pn'GLwHE<2cC]@j.6B%0̓AeCjyhKM>h.5mfA.v'C].t4U+UA唘IfoQ-?՟%HvyLɣGj>hTJ0kr,hme3@SDV2,+ N0%Z^J#7H;{mP<Øx,=<0/dh74 =TvnZZ !wR.wg̹O4@Gԣl^XT,|U"?_('.?GdZD8U=|G?Go9=us) %d_Y_yjHY16uZ,lZjE_\Cutr\e;~Sկ~_z ׿Cx˯x9r

谁知道关于名人不耻下问的事的
谁知道关于名人不耻下问的事的

谁知道关于名人不耻下问的事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古代名人勤学的故事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练成神箭手.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贾逵隔篱偷学.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这段话有个背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

全部展开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这段话有个背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收起

不耻下问 (拼音: bù chǐ xià wèn)
出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典故: 耻:羞耻。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形容虚心好学。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

全部展开

不耻下问 (拼音: bù chǐ xià wèn)
出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典故: 耻:羞耻。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形容虚心好学。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