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神上天,这个民俗的来源是什么在北方就有腊月二十三这天要送灶神的习俗是来源怎么样的?有什么说法吗?望详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14:50:17
在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神上天,这个民俗的来源是什么在北方就有腊月二十三这天要送灶神的习俗是来源怎么样的?有什么说法吗?望详解
x|Yn+KT&P(Q'@}OID$Jl$JbO .#2bS)?9$33bǎݬDS?խaWa ^Ȫޣœ5:}*䰎i 5]]L2?70᰼P)b}K Cȸd߮Td?׿g|?n3oWo_dsGTIVSMSxŜ~LH՜kZ%~[*&9u?lJsQb$t :nufDJ.-~9ի}uUjxs4b?"3~g GU ,Y5#RfȬD?vQ7#Ғi/Πf|w? ĶWCϽ"RZADgaqp}{^yFlڇGg̥b%)N^wҘk7-f9?T>x{zQ"ҺXA ᑔӹ+ :Uâ}SP?(GETbunLU(aQc[X`}W.ate t; BKj_vާQ>[(JRP%(`5(<,d* ߧ_ ՄB] 9ڿԭԦz/bӟ4}-_ G{t}j ͺrc,U5ɂdɎls v. jƊ9{7Q܇sumUc0WP (݊#o8-"P#J4kl*UZ_zGW\(DԔ6x YSyJꪅ8?޸㕓'q9~wtض@8#BJnH^jܓy ue`bc&`ƃvk%@hT10կ㐜way jTn]]rDث)t?@=^';~6Xv?v s[0z#5HqmןupJa̙ d0+ߋо},&Z[vY V<^\MnE=fofhK wtzG#rE6i"=r$]jC5Y ą\%02-*q~ꉫ:.K0 1bwiS0;PY?7MH}m-4X`GF)g)q#oGO'|!Bw76TeZG% pvښꔓ&ѯ*H[! o` E(+_t&g WF5! U G5~_ֲP֬^R8_ p.Hd>Oppv"4> Tkg e94Fp 2˼lA]/SX)-NgNꙗyU{Bx㨘D3_ ; SU7[p)2 S$_uJ8:p/Gc1 w;  q.wR>KAyk㏧DrԪ@&[P'Dp$3QM qˆY^@CM^-5 儳4ưFP]P$vZ{흾;7mLU22EOZanT9ʆȃ-LIۏC`tUFޏң͹"γ_u6Vr)F@߃d,z%K9 :( @6+-˜,&%!r׌1e}5U'I@Yؚ=(6ezS/mGu%4  < pJJD x3d1"?sUȗ71}=\jǕ7R@H^,A[Fu=}N-ZI&PYxư uB{$8 c%x$x_v";MT @E†&5^yGu,ΓҲv I4>8pL]74zo[7o~GU+t=Qy.Tj@[kKc ZټK;" IiEG7㒪ngm wD2}L^ˀSb3v4 JbRԻzB<逇:Z&I7!?xϻbEdTO'NXĞVZ-Ÿ:gg_W6Ȣ@[e3+ afW_\70H$kbs&oQ\VGy|qy9aɟi` Ə5vt,9s]q7"ZiV'tVA7ʺċ\@T0kpR 3BTm0voZ^Oy8岃q3;4cu, ]*=Q).a *,ooCYI'Y70$܃ gTCw݆=yEp|+`?S逈c̑IBaͶ]QĬ'#Y!D(Js꧞`¿:xTR^:&/@=QƽGd"jO_NM) c>ī \*Ŏr  &7\p |]=g2~Xd MKg)B1TO>LMPg7 6hI[1QM/s_ Vh@h=,?/ˑOs+_`sTu6W5Wau>*C3XWwf;lÈ*^ qAf˨ˎF 68ݎ?Ch/{ɰDF^B3fyW JD/vjlbH,hT|?&2换|KƑQP7KazC+^1_lG8Yh"62d.u LFVx!%67r6%ygF)ߚVuWLT4A߉Y KD`(8fs52, \aܞmvh+t@DKc-uFcҳ {0}qoWޮ`i|2(ķG W+VfxcM5hͤH~dEٿڦL/polD+!cr sB {.!Xa,o#+ |x:jy-MhKP\Re^Un9\ك.h'N_Cio Di{ &) s6Ͷi/0\Ni$A뻤XqB2o5^$6ƌU{$&45;pjvU>nhDLRԕfP9%i6je/L<\4Yj.Co$v:y8=R97w#u B+%FT)]o:2}<.wlar[RKK4Z]$g{`,*e鞲j 6^ዿ]CT!Kk&ħ{>Z&Pc u%I bOqr4mLX4?_!tBr3X 734;>(Ak |"Nʀç)/vɜvbRZǘJ=Jl%1dSZ ӨZĒrn \")U@fyc &,sp?$58qo Kl:56uVGsNu֚G[sذ`#M^}YrV· aUo90@{Nqr(vM}pZR/:gSiy.>E>`FhD/3qmp5/?Rw sQhz~ꝍ/Skox~X^@HXG.XT(T ~mA ilX_{˱_o& MXMlEkҝ,;eFf\W I. dw] 9^6e~1s+`Zنs"!X f:*]װ?R:b:t<`iܨ2C=pxŰP_ [lZEI@k}&A b_߀!o#Сkc8oK$U=YH -ya2`vO! vW09HDV-c<#c[?1vZ϶G235xc@6e±({k6e3s#I07u3?P@"'!ݮ"\,DEm7ioo;Sa{<1 IŠRQ7bHܤc JwTouk#Vf3Oe}7bEwD'ܔ>}>rOGި}g [/,g8=iV"d(|knt$t5- SsJTCą_e(l)ólc,T ?g>yg6hZt[1%V+u.(^YP~Pq3.|ED yq$h2zvK97^LJ%(cG& 4$#쭼؋K6+Eu@qɂIc&溶5kex/JJ(1"5;`{a{ivɜ [vBd0 LN˜*s Wf3onH"Pm1yA|)3ܸX+-3@ B3@u_! 펾;zn҇?5ͻ/kQ3' A~"R &c@OTĪt%3 B)U=!]/_hbҊKN]kgwUݨI BӀꬠ0p=kl;Ÿ\Dz6!Y锢A/u6Kw9jRӸuL pu #pY"RAkKZw/ )Xo[Ӛ@8ϣO²|3#sN4tVƐӱo$'LJF>Wnberִ~͟+.@uMAE]/vJonטrq Q۵Vq XhM`I&Ok4WQŠd J3: 7i6aqIFC{qO'M9gC׆RL| ;&ZH 'kº| WSfa,X@)ԼسaLnJT,yAvn@t0y,Ltan3oNUa7J#.0G~u動\NHG Cy@ho4ͳΆ&/^;tQXc(U4xѹ$ŷ;{}Z`Hlbuͦ=wjI^~qۖCZlv^u٭erb:nԀ!U ˜Mې[r@߄[a ;nO:jskRcRcWYЈcP ʰh;u}:答h~k7|^X%43{L&.YoMC:*MY{cqzor,9 ҥSu+Eſ ?똣&=-&~]SRS$O+K i18^|D.9 e"jr dM):*0w|҃=M2}R(tQ/#RV-qAtQ#NM᛿dk;l"J$Btq㧿/ 1t_oo9-''qfnN;5t|[Cw7]`ite'vMC9~=_=RzF,K9e^ m<ezu4Ж79rv](wߧ` M^S x7ї3

在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神上天,这个民俗的来源是什么在北方就有腊月二十三这天要送灶神的习俗是来源怎么样的?有什么说法吗?望详解
在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神上天,这个民俗的来源是什么
在北方就有腊月二十三这天要送灶神的习俗是来源怎么样的?
有什么说法吗?
望详解

在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神上天,这个民俗的来源是什么在北方就有腊月二十三这天要送灶神的习俗是来源怎么样的?有什么说法吗?望详解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祭灶相关】
祭灶的由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的传说
廿三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祭灶日期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祭灶的风俗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 、灶君爷爷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祭灶的饮食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祭灶的歌谣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祭灶的对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小年扫尘】
扫尘,即扫年,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小年吃糖】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在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神上天,这个民俗的来源是什么在北方就有腊月二十三这天要送灶神的习俗是来源怎么样的?有什么说法吗?望详解 灶神是谁腊月二十三都要送灶神,据说灶神是古代的一个人,不知道此人是谁? 一道简单的阅读题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灶王爷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 北京的春节富有浓浓的民俗风味:腊八节时,人们什么腊月二十三,,;除夕夜,则 2012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几月几日? 《北京的春节》(节选)阅读题答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 有谁知道腊月二十三小年拜灶神的由来? 北京的春节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三孩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春节民俗问答选择题!急求答案!1、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 ). ( ) 中所填的习俗是什么?A 吃糖瓜 B 祭灶 C 吃灶糖 2、“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 腊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二 除夕 初六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这些时间的风俗 按时间顺序写重庆的春节作文按腊八节,再写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六.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顺序写.. 《北京的春节》填个表格,尽快时间 习俗或活动 个人感受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按这个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引号起什么作用 把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这是过春节的“彩排” 改成反问句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引号起什么作用 老舍《北京的春节》阅读题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 按课文填空:《北京的春节》: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这天家家都要( ),腊月二十三要( );二十四要( )《北京的春节》: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这天家家都要( ),腊月二十三要( ); 北京的春节中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句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