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场的所有公式和用法如题,要全一点的,要问问楼下的了,你发了那么多虽然很辛苦,但你看看,有我要的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01:07:13
高中物理电场的所有公式和用法如题,要全一点的,要问问楼下的了,你发了那么多虽然很辛苦,但你看看,有我要的吗?
x}kSG_T풎e ');ٙ3 k !m6L1 @`17s17_6 P9}%}_8Y~%955Ug*c^us'{kԣpoi3+MvS w:Wn=,'as,MM/5+Mt#4 >=ՍN lsg)0*`]wਫ+[\d%MBewlKՕf¸3uXǣ?'JK^N)&]|}@R 4iXs*6NnK^9A9=KҊqgOTRu2cOn)ecQ'qd8]%6λcYZpy~|tD[E77D }m >3T^MлkӫU5n 4` 8Žܱ06l |pvי}x &U46zDV{>LT!%zRplsIN /PdHF1>v+U?AD_ZKsCu覚i%$ESA'5 ge,sjط{zﮇ}BR¬',/!@\<CAIJ+YZ,R3NDC~BM2͎AkWC„<{k KqP%)8g!*{3,p!ۥەDx"tb~Y\qn;>Wz[.L+Uϼ|'tkfCNώ|"~/-2y$웞|Mcp/Ӈ ɔ YAF $+3)6 MfS'w)%i?/ :iJ !Yw{w>H'JitkK @)5U/^ז"UbG!DOK2 = ,ܨN]zi${4|*7+ nbQ.LӪ?mpohk#UbZp*1#h aq>go2U$G.@Q3юNPUiY)W(R 9h6 4֗.= 94OO%YߩL,7!"t9qe> `'JN.C:IzzinhpUޜުLN_ΝY E;bVWe{ .(odg6r2#1${kXP[[;#-M}S}hw>H0!w}!H=vL2ç+mqֆ}]ӊ$Nm!&"B,/4vWko +N(&odA' W [z _b5Z F$*&&!NrYqm E5*#99@|*3 (s2_E G~< =';ɳKzkdOhuJܻ[@!Iwp3TϙuFm`A §V n*ԚW+]w~-hwz_c:9E*U\%ubbFpJx6g%0hf.#x/z*X_AS$90)d3`ਘtd b*x(=ĐO4dYn!%}OM/Hw^gR"]<,H&JXsS.QHSPV,9\@4ِc$6='K#W>Fa-jFCgcH v5fPab/O5c9=kfҼm)≜Uo[@twֽאw5bJ(BdAv< I-$"-{8?B͑ ' ǐeĪ:< vF}lU&G4Be>K [5]Q5I';B6)Q,`!:&ia& 1 _YW:b7*sD78>{z=;6}fMHQxwwm1wETyTp@۫ ހ7hJyIzvxj\6c-U# }:K֎FR aW`>xF*p\홽<~*LLV)p%V*XvzzC5횉)*bu?)8w{JJ e6&ғy'3 lMYz.ˎXDO1~@і=j_eK;tI̋"M'#X+!G,c-+]}Rꄀo3|XzLjN~T6|۽MRFDB*N:'l^ \2xȢ!3끲]/ áo137H ܡHCMLw')#C!1ΐ&"F,FEsArn~]'HMH,˳l쟯\!x)E ~\TJlܣuyɌ+p']57_͆mjL|R2-P`N" ~, =D,L)f 64XD&{p8aLبބbK[bIRKgzQ Z3ITba2V_%I8$`K WOYMV3 . &, ݜ#Q(8a3qLssj{m={qַp $Zb-W}Dȡ#Pӟ9rfÍ/H㛪vc.j?]=2Noh'=4VL,e(-22sÂLj0ng0n D6W}lfB-]Z+u2ZARBuV5 50jwZl"Cz/щƆ7/&ԌGި` jHrU i<a EV&n;!YHѣẖ };\MLϖ 9 _hHTʹik„c=D1-SN^*gO@-= Ps H*ft34+.ƲR~ _30Y_ "vd( v53vvQ}~dWY:t x8 pprvXy ]qA :5WZr^(? cr"bXLP<%\O]QP@Q 9H$Edכَ%[fFh]?~9dH93c$O|^WсdLi mtUv WD_cz׏n"܌vUcbMC2 V5;SS!5WWU-ؐpa[,$dhfaDB:Ĵ֢)w!zhS[#DLU7CvF*:M11.HSAC Ӕ3lh?T=x8$'\5ү7l> r*up2հHTXߖTy )]8C畼 ?'#eX2t4#Cm{y6~bUi ;mȆ8tfd %9MӚ^8n8˖3`#Z!戸P0빗p /cޝO&2 !8z7t Va]v+OiDX闠"t1-e>MU7NJdC_-Ū Qys^{c2 e^LfM@Qޜ]1,S rHWayєW | }?Ls҂i{`Xxe.q(X­EF˔$Rگ<`"%CA{?&B ccݚG.̣QUf7I,J wRdxژ,8=)g3¾ta X4W1?BZ%"sg`IK;1 [6!Hsus qo P}F {7GTM%tHO>\WZ􇨤Y  a$dl%s3LgMN}9 jt9HxFpɍc0R*wvlg* PG*@A@b8Ͼa _6j;jÕ,xa̸cUlڊf b֪BV(!QoL RP!;]v2X( iӽHLv [煦5w65G.Hg3{BRƍ.M*an(1Hk:Hp}:/AfPm₱(aր(dnw7_qt~R(?\꓿ 64 lc{|O^%- bx6|$"^g4CbP%V"XJF 6/?@f,J/OL  (rEN\!_vgi'ER/mxHnd38q]HlNtJt#ޏnCz.RBV\ȀZ6gH0&6YsF x\/Xyֲ@_i>)$#CKD 8f쩔1 q gTLZ(R%8їJV#LKcVg!FE#?Fn~9u,ndFOۡ^n7YJ>m?Jss\}3}BHSu0 @rVh툝lF2kFj ޡVy5^G԰֎ׂX)nNuqNq2Tn8IO4ƿGi0ZoIdWx#q71m1 KstԽ>$}zd."_H^#@_5v$'ֿ>Qvf/BFi~r+/-E .`q VdjAD /x{&Ӌ qQ +lZn&Vnxi+NNŤ*H Hٔr=epPFlj7^m\9qKnhW} D6+CXP~ Y;^_\1mMf %#W/iTb p~gp#YB v4FCV9] P!.$$xOoQ;OjKLDTci9^;>!mW.R$|ۍt2Qw`KzT.yZXB!g\|j~8]N@(KX.V_ɷNꢍS uuu؄A2#أ?k蘚`K Z(1ei?|j> )l A<}tO\fx?/ベW]Lj@ Y#Jb#1iR+A pҒɠ!60p`.wż>>TR9C7؊w\~ua\{Fp,)@|!FsobMCD Mb<6J 'Y~Z|!%JT~H߿p#p0Vi/nU)@m3帋;٪1P:T!#eZc>7Dh0K*Stt-W%F@Rj*;$>tnaO;w#JEOpT,9I˙ϩX住Xo"Ѵ_5?N `{VZ$yM(CKBzNx,lkj!Xk~7hhoobP1HlwO~8$V74{G>gDp n{QAcEPNRY{JOKyΧ{ex-wCL)M\РJHhVp 0ظVN)It 2l7hIgo_Yъh8~3dYݵ%Y>'Xr믒J_wgd2pNU_\*>BfUբu/ L' kãB1NQNI&[H,4S+/ŎI.>ʱ(Dw'\(ɚTP](Wi(|gB_慨iI3Q+zz]B$ٟ. m$f3r gH8{;tW SRhf_KqFp{eq񁟴[eA'ehFރޤDzT1:C0?rzWKT?9nt{5Y#a%[.uMʰ1^=ѯ~L~ɡm oLؤ` 1Ǒw !P|^?)SZĥ j x?}P҇lrzxb"7 A"uI7a;aj'hUM@ T}5I/RR_{_ʮ@瞈kEm}qD1L;T^Y4)4lq] &J)<k9BpYKcx$l.(:.@ i>Y~NԌqJOIMJp | !8z:% ޏ.ovj@ğ5!ܭBݩB1P C*-VbmbXZWå'V&K7 %~8D1yF]c6\ܹikuKr*f^lҿN?m/;X f3fN3fHQn ]g8QEJ~a}J N~H2YV?he}/OQCMD^mDP$ t{9"%I>בZD^zËhUWu=W.<)H}HþA] FjOXِB mH{ۏ*$׫p.ұDOFRYIUσĖivmjmP ^rQOM9jAAs:$Dx\${B[NyX,~4+e6FFXygDnno;4۸n/_>e=S^e}ŽAEc їjS *}g_gXwǫ T@$ !Oߎ~[(,Dc霻BYW\/&\>{{Hy@3 Nz1|ftEcIy a57`YiARݛܜBvDץ'_4(MS3j*% Q]$Lݟn;V~J'ǔs#轐_lڣ'ch>u0"3hR"垱$2kRҚM;cl 9Y;׆ivk5po\gȤ۱K^GB7VJL˙z]Xa|To~:ه{r&*.!+ה(M%<ٰa/_ ?ڛ T_l]lq%'jG/ðOn홯|UlHTAWiv"~ [Nr܆GD_?Y\q+gQτ@eqoAeгf"yԖ ? ֡.#?NoJ'At{o#3eR!U4M4 Kۺ@E>cXd\$;s⿩⮿،#w>I&/}ŇWھ=^,ᯠ$L}%/ipJ+_z3/iNZRђm*<:ѿh {m{}0+ۚ_[mUԭ6K9uL9q23" / #KAi\[rbi2+G)&r)\ݥDK'r㮥i\.viTBy捌;K3v7TʾW>J:9G~S13Vf"M,m]Ⱥ+W\Nl3l4]-u ;U)tp ѯ=l܆tH>^29vb(Z]a.J^O}(\ո4P,k00OyOvv9^~w6b?$Ȗ"KɞV8̉8yqdW?Oe`r!.Qϸǯp*X?Q*2W! [s'ž#Cf g*sk&1dȢCKiv}74&t 瀠i zSdJ6O1!OfG7}mi~L# FuoZ }=ͮE$@?}C^ 9^Q)5Dگ}<.׉Dz]}isۘ~w !_O&Jk?uҚ滥@{_R2Pn%(2^MDZ$-Z@+W˰sL(5}.V Kp>i8o=;6-O}'ރ!y _#;CK{M"={.=Tj4 u/93ܹ7A> 2 Ǣ[@A1 &\O'>c%D}kY~nL*(5:'_}I[Ptg-g4s3\IP3ROfeeͼC ^$朾\qzPCT3-|z6(HU.]C#Y/>o N~8 /%U<)Xw6.+)"?JK^`#j ]cdT/@c=#>|ϥ3O@kMv?PDKhPU 7;vGnY$]2qV<\$ υ:E_{C}#4RNnH 35Wg9qCC$<(22T̘:(^gbߝq h㷵<1o;[DJZg5?ˎ?U'BF>H1:/ED_ FD<;cQ>9-8h'ȯ{dєe;i>osF7I S L~Ly:\ ~ΌDbe#9iFAx( 8Z!jWihXHVcD*cF!=~#P$Rd

高中物理电场的所有公式和用法如题,要全一点的,要问问楼下的了,你发了那么多虽然很辛苦,但你看看,有我要的吗?
高中物理电场的所有公式和用法
如题,要全一点的,
要问问楼下的了,你发了那么多虽然很辛苦,但你看看,有我要的吗?

高中物理电场的所有公式和用法如题,要全一点的,要问问楼下的了,你发了那么多虽然很辛苦,但你看看,有我要的吗?
电场和磁场专题 主讲人:黄冈中学教师 石志国
一、知识归纳总结
(一)场强、电势的概念
1、电场强度E
①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的电场力F与它的电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②数学表达式:E=F/q,单位:V/m
③电场强度E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2、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
①定义:
电势:在电场中某点放一个检验电荷q,若它具有的电势能为E,则该点的电势为电势能与电荷的比值.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也等于该点相对零电势点的电势差.
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做功WAB与电荷电量q的比值,称为AB两点间的电势差,也叫电压.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在数值上等于将电荷从这一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
②定义式:单位:V
Ea=q单位:J
③说明:Ⅰ电势具有相对性,与零电势的选择有关,一般以大地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Ⅱ电势是标量,有正负,其正负表示该的电势与零电势的比较是高还是低.Ⅲ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物理量.
(二)静电场中的平衡问题
电场力(库仑力)虽然在本质上不同于重力、弹力、摩擦力,但是产生的效果是服从牛顿力学中的所有规律,所以在计算其大小、方向时应按电场的规律,而在分析力产生的效果时,应根据力学中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处理.对于静电场中的“平衡”问题,是指带电体的加速度为零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属于“静力学”的范畴,只是分析带电体受的外力时除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还需多一种电场力而已.解题的一般思维程序为:
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分析其所受的全部外力,其中电场力,要根据电荷的正负及电场的方向来判断.
③根据平衡条件∑F=0或∑Fx=0,∑Fy=0列出方程
④解出方程,求出结果.
(三)电加速和电偏转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问题一般属于物体受恒力(重力一般不计)作用运动问题.处理的方法有两种:
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求解
②根据动能定理与电场力做功,运动学公式结合求解
基本方程:

在非匀强电场中的加速问题一般属于物体受变力作用运动问题.处理的方法只能根据动能定理与电场力做功,运动学公式结合求解.
基本方程: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设极板间的电压为U,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极板长度为L.
运动状态分析:带电粒子垂直于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电场后,受到恒定的电场力作用,且与初速度方向垂直,因而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类似平抛运动如图所示.
运动特点分析:
在垂直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平行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粒子通过电场区的侧移距离:
粒子通过电场区偏转角:
带电粒子从极板的中线射入匀强电场,其出射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入射线的中点.所以侧移距离也可表示为:
(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规律
初速度的特点与运动规律
①v0=0 f洛=0为静止状态
②v‖B f洛=0则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v⊥B f洛=Bqv,则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基本公式为:
向心力公式:
运动轨道半径公式:
运动周期公式:
2、解题思路及方法
圆运动的圆心的确定:
①利用洛仑兹力的方向永远指向圆心的特点,只要找到圆运动两上点上的洛仑兹力的方向,其延长线的交点必为圆心.
②利用圆上弦的中垂线必过圆心的特点找圆心
(五)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往复运动
当电场强度发生变化时,由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将发生变化,从而使粒子的运动状态发生相应的变化,粒子表现出来的运动形式可能是单向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往复运动.
带电粒子是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往复运动主要由粒子的初始状态与电场的变化规律(受力特点)的形式有关.
(六)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1、在运动的各种方式中,最为熟悉的是以垂直电磁场的方向射入的带电粒子,它将在电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初速v0的大小必为E/B,这就是速度选择器模型,关于这一模型,我们必须清楚,它只能选择速度,而不能选择带电的多少和带电的正负,这在历年高考中都是一个重要方面.
2、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的受力分析:带电物体在重力场、电场、磁场中运动时,其运动状态的改变由其受到的合力决定,因此,对运动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受力分析的顺序:先场力(包括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弹力、再摩擦力等.
②重力、电场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由物体的质量决定重力大小,由电场强决定电场力大小;但洛仑兹力的大小与粒子速度有关,方向还与电荷的性质有关.所以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分析其受力情况,从而正确确定物体运动情况.
3、带电物体在复合场的运动类型:
①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当带电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
②匀速圆周运动:当带电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充当向心力时
③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当带电物体所受的合力变化且和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时
二、典例分析
例1、如图所示,两根长为l的绝缘细线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各悬挂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A、B,A、B带电分别为+q、-q,今在水平向左的方向上加匀强电场,场强E,使连接AB长为l的绝缘细线拉直,并使两球处于静止状态,问,要使两小球处于这种状态,外加电场E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
对A进行受力分析,设悬线的拉力为T,水平线的拉力为T′,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悬线的拉力而平衡:Tcos30°=mg①
在水平方向上,小球受电场力、电荷间的为库仑力、悬线的水平拉力和水平线的拉力而平衡:②
要两球处于题设条件的平衡状态,则对水平线的受力要求为:T′≥0③
联解①②③得到:
例2、(2001年,安徽高考题)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d和两板面积S都可调节,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相连接,以Q表示电容器的电量,E表示两极间的电场强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d增大,s不变时,Q减小E减小
B.当s增大,d不变时,Q增大E增大
C.当d减小,s增大时,Q增大E增大
D.当s减小,d减小时,Q不变E不变
解析:
由于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不变,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可知,当d增大S不变时,电容C减小;又因可得,电荷量减小;又由可知,场强E减小,故A选项正确;当S增大,d不变时,C增大,Q增大,E不变,所以B选项错误;当d减小,S增大时,C增大,Q增大,E增大,所以C选项正确;当S减小,d减小时,电容C不一定增大,Q也不一定增大,但E一定增大,所以D选项错误.可见本题AC选项正确.
例3、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置于真空中,开始时两极板的匀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1,这时一带电粒子在电场的正中处于平衡状态.现将两极板间的场强大小由E1突然增大到E2,但保持原来的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后,突然将电场反向,而保持场强的大小E2不变,再持续一段同样时间后,带电粒子恰好回到最初的位置,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粒子并不与极板相碰,求场强E1的值.
解析:
设带电粒子带电为+q,根据题目条件可知,要使粒子平衡,则下极板带正电,上极板带负电,且有:qE1=mg ①
当电场由E1变到E2,但方向不变时,有E2q>mg,粒子在E2的方向上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粒子从A运动到B,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1,此时E2反向,设粒子的速度为v1,此后粒子向上做加速度为a2减速度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到达B点;此后粒子在电场力和重力作用下做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回到出发点A.设粒子从B到A的时间为t2.

粒子从B点经C点回到A点,有:
由于v1=a1t1
所以有:
由题意可知:t1=t2联解得:3a1=a2
即:3(qE2-qE1)=qE2+qE1得到:
例4、如图所示,A、B是一对中间开有小孔的平行金属板,两小孔的连线与金属板面相垂直,两极板的距离为l,两极板间加上低频交流电压,A板电势为零,B板电势u=U0cosωt.现有一电子在t=0时穿过A板上的小孔射入电场.设初速度和重力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则电子在两极板间可能(高考题)
A.一直向B板运动,最后穿出B板,而不论ω、l为任何值
B.以AB间的某一点为平衡位置来回振动
C.时而向B板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但最后穿出B板
D.一直向B板运动,最后穿出B板,如果ω小于某个值ω0,l小于某个值l0
解析:
B板电压U=U0cosωt可用图中的图象所示,也就是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也是余弦图线,电子所受到的电场力也是余弦图线.F—t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是F的冲量,也就是电子获得的动量,由图可知,当t=π/ω时,电子的动量为零,以后将反向向A板运动.所以在t=π/ω的时间内电子在没有穿插出B板,电子就再也不能穿出B板,而只能以AB间的某一点为平衡位置来回振动.若要电子穿出B板,只能在t=π/ω的时间内穿出,这就要求ω要小于某个值ω0,同时l小于某个值l0,电子才能穿出B板.故B、D两选项正确.
例5、如图所示,有一电子束从点a处以一定的水平速度飞向竖直放置的荧光屏,将垂直击中荧光屏上的点b,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
(1)若在电子束运行途中加一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磁感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圆心O在点a、b连线上,点0距荧光屏距离为L,为使电子束仍击中荧光屏上的点b,可加一个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指出此匀强电场的方向和范围,并求出电子束的速度.
(2)现撤去电场,电子束以原速度沿原来方向从a点发射,运动方向在磁场中偏转后击中荧光屏上的点c.求b、c间的距离.
解析:
(1)电子进入磁场时受竖直向下的洛仑兹力,要使电子仍击中b点,电子束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电子必受竖直向上的电场力.所加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电场的左右边界面与圆O相切.电子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可得evB=eEv=E/B
(2)撤去电场后,电子在磁场中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离开磁场区域做匀速直线运动击中屏上点c,如图所示.

设电子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为θ,由直角三角形bOc可得b、c间距离s=Ltanθ,由直角三角形ODO′可得圆形磁场区域半径

例6、如图所示,空间分布着宽度为L、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和两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如图虚线为磁场的分界线,右边磁场范围足够大.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离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经电场加速进入磁场,穿过中间磁场后按某一路径能再回到A点而重复前述过程.求:
(1)离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和运动半径;
(2)中间磁场的宽度d.
解析:
粒子先在电场中加速,进入中间磁场同上偏转沿圆弧运动,接着进入右边磁场做同样大圆周运动,绕过大半圈,又回到中间磁场,最后沿圆弧回到电场,轨道具有对称特点,在两个磁场中得圆弧半径相等且相切,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 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包括解释)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

全部展开

1 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包括解释)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作者: 日浦队长 2008-8-2 16:4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包括解释)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作者: 日浦队长 2008-8-2 16:45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包括解释)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作者: 日浦队长 2008-8-2 16:45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包括解释)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作者: 日浦队长 2008-8-2 16:46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包括解释)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作者: 日浦队长 2008-8-2 16:47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包括解释)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作者: 日浦队长 2008-8-2 16:48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包括解释)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作者: 日浦队长 2008-8-2 16:48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包括解释)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