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把作者的简介也加里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6 02:48:27
最好把作者的简介也加里啊!
x|r#IݯLں_wY=T&_  AL&IAR{D{cw4煽)~L9];o|dJo~ln |+n^Or/VŴ>q0؇p:2 t||2#C\96ctkr>2Au3;6oLoԎĮU<;Mz׼ߴ`p 1>~z>ʅM3ͫw粿Ak2{m.ۓ'lN}T̴nJ3O?n| aN*~~|!eh5,܆={w8txO歖/n3ڻ`*P:h Z͈*fw793ߛafw,~>ЖN3Ѿ. ۂ{xdCswpc2G^䳅`< FuzۅY`e2+9kpޡp^5[W``*95=%c{=\1S.M:`ҲGv#ؠۗ Q2[3| <*$l{ğ[6{f;qes%gC&-[:+ѫŴ(E@z#|_1RIRZ'pv>2YFd%{p(e>=T3vj8p6BBwdcδni:f=2iJHKjJ[p˷b)G\m!U0Q|Vqi ^C ÄC|(P]DCiB&.‰}S% 8<ziQӳwA"-Ԏv IT.-=j_%&sdpz/ {O41Uヹߢj WZ0PE^5U(=6Ο '%=,R-–f/jPFr F`3=xM\tVw`l| |iJ;Ԉ*'{5u>:I 6`7ٜ-la66'qᶵ.J@ t2n*N(C\ęuҟ7L-G*КLa3\=uL-H臀 |-|zh/ ( dX0gNn8α494qe?(xUȪQcea_/ SY{TK8h)Whg@b٠)4nl߁.؝srv԰|xAV"r?s2ВX" *K=-Cy!˧WA`^ﳫ#Lyȅ*d;t7iDTH2V'_COBAeOaVQ jƽ<;t)ׅGr, T%*J=,^p йeURшtcm KWXئ~Єh4en21ʧ;Ѧ?]8kt}Ĵ"O08 z`u?:? 8au0\gJP?g0nB?ޣM׸JԐJ&<39UUbw#`H⺹+woš {Prx}/JVJ 9)tm!!GY՗={Vìw]BTJxۭiBecQ^CH'>DžA<"fe #I#|.>L`Ӳubl7w)jFeټ|YVOxe`.fϴAHpxO-b2mWqşZZE<9Y8J=&2 H6<~ޏiIAo{ӥh0S"ڱ뙳#:M' /ד\Q.KrB=f]u}jpvjpV䯱T_}+v3^9 4@A9?v87ok/|'f>Wdșݩ@hivy˴5xPi9Se3f` dN(lKUfam>ÈCQ;|8B gKG–r Vs ) PeD/ݡ] 2d+pl-k=!$iE<*=Smqd+|3?AvI?ɪ,`H(MH t \fEgiQϡ?KǢ+ٵGzf>jT(l'~úA5{J!c"1yPm@5b?JP68愱DIBywA4[<A#tIґvjϨnޜUP -SgiֆH60!BZ\dG0a&%W!z.B8UP.gȅfeo#A\>3~\Jn6SТ$* v8=j-|3nd;'@P }0+%P&]{[lqdnV43HsH([EFo[f׉ӇC870;i[-^N|l ?7'@ѮPUChȖ$|Zd->곆VDa@x+8kKkCx\CdN2,DSJX$I]ė$\_Ee^ò^tˌ<k0=$Q|ɖrTc-]:,rn՜h~Mow(!)Bͳ1y;+VsvmJqPaw+|n3! դ1u1.2ǦӀr>o٬az./nmVM i5<57{s>T^{%E+,Zѳ0},ulrbKZ@I4ul2'%K2Z;y'm1Mqb¥wtE9`t%~ɶ|ZHGRF%H܎bJe}A'ZdIkfawv]nn ts$gXe|c6>d.r.-H#+ aQVMq>"FCy,zuSSOw#X;ecߌ$> {sG4,,tnڅ{|t9s'A-joOpEE%h~x>gTҶ)$/ttjMs 5:|oap]*bԿs[$:z1fv)Ϟx/OyZ7ƟgRۜ/P"t%9Xe.ڥ4Z~I4Xn5k'76iB 'u($p.S|!LrMHJ=]{%կ)՝e6"5 A"6Yp~n"wt$_ru-逥GRo2t~x,)aU>k8y>t(qJ3}B^\R +2ZEu,4sX|RRMɈIG+8l_Qay\mιt2(haOG',-I"og2u0EЭ+I :}x'wm28CoF.[?:l!%!/=c-GCl`ʅi획ѻ:מU1h:g%M/M=^xQ33ΌhZ2܍ ]c`p*y:Ml ڻmɌ``:ߠ%?gȹhaGl]2b!j&+*mUO O蠳oS||)0]/(+`aݱ|c9ݗ̍½K?1lwlVk梏0:^,?ǟi-,U{0en-1t >91 H > Ne6A>kF1AO3vޯ;)g3i1r3֯ 1~pfrnmf (2yo5mLnJ^鿼(xɧTsLW!KgZ̖A,i\ *u1Y~Ӆ[E})DM@M0u_|C<; g͍g HxJ:;m֐F& ,J@P]3y>16Vv3N\R#עР8L#l;Yh%a~(}8A{68ICm |C},WS ԯ@ e#NzCs%3mEg219}-u%. #+2da)8<5c6ͬ-ބwaCS`=?-q'NXvJqζ +DהVq_Ȳ+!|Dg^%g&jfnv%z̘G+tBC,6gK]&<,iU @CS^x&Шg;#n;Ʀ$a |@S4%eRF8rG@)6ڣt7dK6jRy$Mf=kw<;M[φo>뚬Ϙ!ի%,`H$R>bj=wҥ>hden!((Q%+ w!<2&7H+6fXNݑ|=~5!`:)C{nrG*ݫ{q} S _JV/Z}p3l s$X ]WAzuCX>7wLJ+Pbho[)vu=0u|SJ|S~܈ͻL6'E9[ v6>5ZXc!S5x;_-N!.h0 W#d^^>g`z_ `F{:rJ$.\Ly}0:uxT S#;;}Am>W%7av{æ9<5YZxwJHAGFOفxqA0/4DU3R{G/y\c ӟj8IJ%9 րp3yUKfTBz76@'jXRAN,U2U@{ !Щn3]nM4huSɫag:c^OWuhWz͋BgD[)PnRacBw`1R >e4A븍%fV=XHĠt6@C>CEb<)=e z Bq7fGBt ruk g4jgvE^ua>,/Jŋ2/ /a2:"|>o>*N8;2U}TZU=wԑ;mZppL~k%T%37J{=[@ҷDHY(Ēs Ip5˘#wɛ%b qT>ber6w/QJkowfuۚ[SfWrvI#V iP>칲HrӃƦAsT-mJh46Wb7kbIx~~xͶrEZ>+$DEBԮeۣEJx=+ILn1o['eRĸtORH3LIO^^3":?n{)vbeyǕޯYbv|ԋoncMS4PvIf4 .* 6!df\' qF[<ټ%O_xzenWNzeԕu x@<_" ؛k )}:<#ZM>\~xίk@<”>0\YW% Պc*RGiE`|1>qe*[Ϧ֊SAiM zmq2ZI&GCT5 :)c_ CpcSZh0ci&}㉊DͲE7ZdQ "h61H+kqx *$Φnw$G!O3#`nEh`(g,Mָ@3G S^w 9D5y-vώB ;Ro۶=2,[,J t8E9`G}Vj!oe,H)./oZ6kr{}_6*1Iʙ,4 ˭EIaN% )Xz9RH& u~Vߒ==-+BdB":X#|t++aqT^,Uu/=4hU^efZNX=Ak"tCѡ{Ӄ+6j92=֮W4eIcCS n1V+ <SH Ɨ}ǚR!хb\_&-|Rb QF}LI@74mO8tu'ɘ(H5s мn1Gy+Ctϧk:R²xUߴ%MRj%fȷnA@8{t$2YUj3 cnouW⬡uxL܋d#L@ 2Z3bșLυ~ jq,w$_/STR2M<ڠmCbN3Yc=btFR -# ݟS d;q)D|x[/5dؿ FXz2>E.@xmð|nE۟T19K:CImu {g?j:s.NİLDy*;yYU }m_ XkͰwAD'W6>COq 9_Z &Fc Ⱥ,y( ocpE$weQX#:֑ y퉻Lh)u_',QJooΈ`NόkTmuJM 6t(c9ʜ=[0La;(2hVQT=)@.)=i|cZz$saܬ͘2ʍ B@tN.dÞD;R_b{2OSNe k0S+a"Jl*k!qGϛ 熃ťS"~I# "gfgNdSu P`} ^=\#Z^w t4'#el<(E2mק S7#L) 2ݰ6 #]ZoewnʽG9 !VLϯƯh#a-R!4y=;2FwpVj3t@O9" Z%SLϸsz:^4E9/փ].4PD㋫ f":L'o.fF%J=mF)#)n 2wܦlR@d:/dY:k2S ,Ȁd M6Tc)9zE'Q'! i#xCFK 29>B=?ūp3(

最好把作者的简介也加里啊!
最好把作者的简介也加里啊!

最好把作者的简介也加里啊!
http://www.5156edu.com/page/07-09-02/27236.html这里有短文两篇蝉贝壳的教案,课文,导读,感想的PPt文件下载,可以用的,我用过了.
下面是教案:短文两篇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蝉[①]小思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②]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③]?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么?它等了17[④]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⑤]了那烦人的聒聒!
1980年6月23日
贝壳[⑥]席慕蓉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研讨与练习
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三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读一读,写一写
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
3短文两篇教参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二、问题研究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贝壳
一、整体把握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和《蝉》的写法不同,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和《蝉》一样,《贝壳》也是由具体细微的物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它们对物的观察、描摹都很细致入微.但本文柔美、细腻的特点更突出,当我们品读着它,感动像傍晚的潮汐,慢慢涌来.
二、问题研究
1.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练习说明
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旨在了解作者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同时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现的主题.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本题旨在通过对语句的揣摩,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1.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三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把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二、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三、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四、可以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五、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步骤
1.导入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例如: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回顾所来径》)
(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简单介绍两位作者.让学生默读两篇课文.
2.朗读.
3.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学习重点.
4.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5.推荐席慕蓉或小思的另外几篇诗文,留给学生课外阅读欣赏.
有关资料
一、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摘自《承教小记》,华汉文化事业公司2006年增订第廿二版.文字略有改动)
二、试谈小思——以《承教小记》为主(黄继持)
读小思的文章令人气静神凝.这里故意不用“气定神闲”的“闲”字,怕引起类似“闲散”“闲逸”的联想.小思的小品与晚明的小品,两者用心是颇为不同的.她笔名的“思”字下得恰当.几乎每一篇文章,包括貌若闲逸的写景之什,都具思理,有时还严肃得几近凝重.不过,那思理是从生活实感领悟出来,又归结到真性常情的,所以能清人神志而悦人心.小思笔名,据说原来想用“夏飔”.炎夏清风,豁人心神,正堪喻其文品.至于“飔”字另一义训为“疾风”,则踔厉风发,豪放飙举者,显然不是小思给人的印象.应该是,风华内敛,潜气内转,修养有素而见诸文.她不逞才情而走上艺术之路.
在小思,大抵可以说,艺术不能离开性情与思想安然流露的韵致.性情与思想,修养工夫主要不在“文中”,正如陆放翁所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但性情与思想,是否能够转化为艺术,恐怕也要下一定“文中”的工夫.不过,当“文外”“诗外”者化入艺术之中,则原来的性情与思想也就成为艺术的有机成素.谈说起来,便不仅仅是揄扬作者人品道德或思想境界,而是谈“艺”所不可或缺的一环了.
论小思的散文,或说其文词清醇雅正,针线绵密,剪裁有度;或说其淡素自然,却观之不厌;或说其情理交融,而精莹明澈;或甚且稍涉夸饰套用东坡居士评陶靖节语: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都大体上能够指出其文风貌.然而徒论风貌,毕竟不能尽作者“文心”之全.作品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作者的性情学问思想,两者关系,大抵是“不即不离,不一不二”的吧:既不可直接等同,也不可绝缘孤立.这本是文艺通则,但读小思这样的散文作家,更加不可忽略.“文心”之全,便应统摄“文外”“文中”.虽则评文规矩,只能就文论文;文中有人,可观文知人;却不能倒转过来,作出据人评文,以人代文的事体.我们寻绎小思之“思”,也只应在文中寻绎,并不是把她的思想“还原“,便算品评了她的文章.不过对于探求她的“文心”,大概还会有点帮助.
(节选自《承教小记》,华汉文化事业公司2006年增订第廿二版)
三、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四、初心——《生命的滋味》序(席慕蓉)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
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
总是在无法预知的时刻——或是从书页间的一个段落,或是在人生长路上的一处转折,那感动忽然来临,我们心中霎时充满了可能是伴随着刺痛狂喜,也可能是一种神圣而又甘美得无法言传的颤栗.恍如有一种悲悯从高处对我们俯视,又恍如重逢那消逝已的美好世界,那生命最初始的对一切美好事物似曾相识的乡愁.
是相对忘言,是很可能一说即错的邂逅.
因为,这感知的“直觉”,也是一种很难去界定的东西.我们只知道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能被激发,却不能去刻意培养,更不会随着年龄与知识的累积而增长.
它是“初心”,是上苍分配给每一个个体的天赋,是让我们在恰当的时刻能够短暂地参透天机的触角;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少,有人参透的范围很深很广,有人却只分得一处小小的角落.
我想,我是属于后者.
然而,即使仅只有一处小小的角落,我也常在那难得的时刻突然来临时慌乱得不知所措,更不会用言语去清楚形容,非得等到时间慢慢过去,等到自己逐渐安静下来之后,我才可能在灯下用文字来试着为那些已然消逝了的光影造像.
(摘自《生命的滋味》,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五、有书如歌(王鼎钧)
大体上说,这是一位悟性极高的女作家,描写在物质基础具备之后的灵性,描写有教养有节制之后的纯朴天真,从而提供了大众化的禅意哲理,几乎描绘出一种生活方式来.
……
底下原有的图样,是她的生活.上面一张新画成的图样,是她的画,她的诗,她的散文.作品是作者对人生的解释,她在散文中所表现的是经她解释过了的人生,而她对生活的体认是“知足”,是“充满感激”,是“世间很多安排都自有深意”.这种感悟并不是像标签贴在文章前头,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充沛于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句之中,而是用这种心情重新生活过,再写下来.这样“说到做到”的作品是相当难得的.写下来的生活,自然是更好看、更出色的生活.
……
许多人说,读者所喜欢的,是书中那些纯良纤细的生活感受,以及处处闪亮的哲理短句.若是这样,容我指出,这些哲理是作者从自己的直接生活中领悟而来,成为生活的指引及注脚,有了这些万点清明,作品就细而不腻,庸而不俗,读者也迷而不失,感而不“伤”.(节选自《生命的滋味》附录《有书如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略有改动)
荷叶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