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写的《论语》八则,劳动力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1:47:09
孔子写的《论语》八则,劳动力了
x}ncIݯ}r55tW5ܸݾƅ HQAHfQJ$JLmGçw0xH Yݍݝ@:Î==DiEI^ЬɘI6[>7#KO`UݿHt2nxΡ[{?F*~D^~=t3'ܤw4ۓnzWmw~-IStM~T„uL ΢|snNrxrAl^ }sMau0vjʌ/AI/ ,9ۭדQ$jzgo׶}6a%SNzoI??'O:i1=y9_Y*^5{ZP;~%MEGν9_Rraq;I=G1<`{h{ۊzm ItN?~c|{7TÜ> C|^cٟtm'JtTou$[cjoukw*){ڔ;`‚uamV EЌwSkFq0@3~6߼~4o- ;U~ G79$f[S ];脂 XL1Q~a(b~qOݟX}D'yokẢH=O+5sB6:Bft ڇ+ĄvmZߏ<1 Q-V >3DN]xMʬOnr,׏LISt#mۭIԉ~Zgצ EI]-SVõ*mhXSV{:5EEDM|>$?A_@AixSrPrc†KPe"ؗ3jHJJS.Ʊk.dg("o/v tҩcL4Z'f^5kMT-&0yL/43Oq^ {rdba&SyQ1_?Vbq̎_4dsJ>(n^{ 8fTēפrzVs2>|jf{w9=I'E=̾686Fn5E;0{Dh IrDf=6x_"8P@pעNdƞpUf%|czx407lҿ"c v^z;w[-`js>Z թXk;$$^!8+&YF@ZCע38o/thIpP̱߿yEə]`ӆ s!&јjJP wɨ ),܉r3cqߤqxzxRzVe_08BA2$4V_j VU]q>ʹv80\K\P+,伝'3VMOUӐOH4P,^pv{jQp SVBƵ`w]{9kriĂp59].~n meOQ- o} >MNN+RR3x %S7wMa[`WV{pdmK,"f͐@a-P|0߸ 0 k3O ~D! EDgQ> &Knkt[ψ{%Q% Kl6v{Gu'if_^IN*'u\߼?QD.KvEHEqB2Y;^;+:42;1qn7} oPXGM EB( :=|IIGҕ|ĐՂ7c(%T'(@Ək#iI:6L +~N(ϐVǘ}S'zh6=Mڟe>eh-Wd @q;b-g\ׅK /S!SA]9Wu^'jG.< O>e4kj``)AOp0DI4fUsTP5F`Ԙ9LC$+Y׻&p# EOYE(Ioq](uy4336OqƙS/}2z܎K0ezMQ0OtH ܟ`P&K5|5魓( aUVM33)Ҍc14̫^QyzjPOj`dJnəRZM.d,N__0V43uy]Tl%[݇IT1%F6fmaҏ~?E\ 8<iejͩlgE ?M0t )&ECD'8 Cޢ ?w6lυ4ٲwY-Qn{!``Icj[ GEڱf.z:4D{nGkvd]=yqPU=ꑩ&CѶ7}A_f>LG=-oUy^ F)i'j&/}uo LMV:\ԫj3G1f^W閬zWPX5+dx}2h`vWby`HR̤E~W39Sb db?|O }%{ċ7<%ɀ9ZTsR6C߅SB̆zRy9ef5+5K/wI8'Ic>V$LY[~mbBp4&t`-ĐF}#JaĘq:1P6pJt3>&ArT\N=Ӿ/1=h)[ncsҶ2PmM7w0)jꇦNCx@ hk “FϰF\J h`Rv;t%NFj a0=@-^dK3 q 7p;UwwDL/f.I$y[f$I2f9LwӘ"Du mpe s R,H cxƩWO_H+Mj֍ɳf|oIk7I۠8 J,Jawy̬]U>.9;Kب0bY9å\ҋZ}!UhhbZV >7_9K uzAΨMҹo3vmBv^n@plkhH" p+]͠tyCHAB=^NԥrJѬ*TLjXd5(_0ؤMrM ~ʿ̸9 0b5ZBhc]0]bRWP%QFU4q%s<}: i!}F~C%4=gіɨ&RId$_z`1% F]SMOVG'HoԝO-b v%-Kˢ80IvTVۼwReW\.jezeR,Pq^̝U-; -d⠥eIf5MrG5 U1;X*dP),ƼP̬ |u>a-D_Jxqjsv~&ޭa9h%h-_ ?qV? EÏT?Pf_*0+qʐZM*'ţݴƫ?.CO/w]_*AWWKE66+Gu34^FQO-x_(縡y-W?pi*-^(y:|ZeBBqCdW,/rv dɼF@, e.$\mJcz,j IO+g˧3gpZX<. #-;R?WEe.8 1?aV?5s2TU>H-կwFklϬëOI5T62d-Ӻ;S(B6ܤ#ʤ4ߘX T:7MM~O^ӄnlfjSL6F`~*a X>Ufup>N]O|] [_.wMo ij0k?7l~ Ƈ)A1ߠ0Uoa^Z+J|e4\:ӈdφTYE 0~ce}SFd@d Xfrkұ֭ ф N>Lͥp^3/> 8] vm~]yt4cG=3|p}R`ZC%<(&њ lgq#j^́Z_KMzLBJ]I$RҥMJ€5-!;X"IY P:Yо=?j@}G X4ł 84o{ 뢍-*4g{w/L@aӀb[W*)2"'m:It`Tq( wr1ѢEO;[Es N_fl{e,!UW'qh:gLTϮtjIlezTΣ_R-r %5U擵fj2oyԀ1 F10z:A[yG6Y1}fR%Cd,!*l`z'JY Í9nAN`|*hX9homb+,1=[>&ι=3Yb;WvD~%$^j nsUcFN.v7QbXIKQ15́h[.˘2:y*k8/'Q|GiX=Oөm}fX6Uڻ{?S&nC)6"oSN4ew4-̑K,'C|FG?V-)ܢE?xmZ䅰ߚ΍(l&qrЧG®zvM1(^3y!hw1SejF'9AVٜB%3>dNԱF;}WL<b-^.: כ01ItG=8p-$6=K[,c! jl 2CM{#"oY9N! bj(aa"t@f9#⤭MhD- V=d ʐ|~tݔ($Ð G$]XPW.O(%DdS֦` y7i䲇CmSnqv'0]z$bŕf$4sb0= x pK*:O`>t&>[f+"bހ̙pf/ SH<+g*Yf7tҜY,J(upW Hݙ^\(HU#3+^%Gz62x}['tM.7sn2<$MՓɯ~+=3aw C NtOqSMmUhCӘtbV!4(nD@ǛkY(93&]1Gο2'Gᮝ-ډgu7@dT1FZ kj00÷|Зh-*T5ke?:=j-Ӊ2[fK-}/kKmk[i%a?D$n-u2zXytR%ۚ))Vݣhyo͒턟m( e4 DC߄-WVMݖth(m\0T[@,LU'[Px[ѷ#ko~$maiW*8H\ǛBTJĚP#UuLWoGZ.tpC+͵sƄcqJrûV"d@('?P\Ls>:iկ4|$_ A~_п<bYGaUW3sx#mqdI,dqtbdtO<蹳`Xg$iw$OpUS8$%UC7gp+nj FcdˌT+é+dQѾ+wRѝ!$Q5Iݻ/)“R JS~OOX| ;9&%qk9+*a⊩IRe=V8ĽY8#ׇ " gY9=VBE,}5H=MVk6Oўnt7Vy+4#BSϜ9YOX9ٕsY4hTi%)$)!c9zbOe/ubh܇4XRҌr?XA ļ)2$0~-g[^2Kk%zpvaz >C͸K^EV{> 6--3kҍ8u\AY(gJ{K+n{k3n–e""Yɠ:54!LRTx.aI֍r `>;@bÞyZ|#wub58ZWS ƺd`i^pMie8TwvoM5q&g9< [!>,5wޘ nlnpJ 0cN xT \TeLߚq\?%bn 0qՅ%܈{W0_=~%xlm_Pď<"O*²4)Rʩ%ϹKh9ΐCtڧ%{6ofEӋ佔SjHެ'`կ63D ά[6}y}whewϷ6Kx7dqϚͱnKءeX/͌,coZpӝ[kt6UB:fBX/Md06OftwV $3M`$9qUL55U~ [QZ} 8-3Gײɕ X){nY@- hqkxup.f-ә0sZj8V-Z{P7=[9>B$`oP|@q3t$rsQZGo ׉ IXڰ"Cē9{YOQŹUí$ʴA7sIVfZ'SHgSN}j1.J7Zs>W+zK-!-rRghEMG+`{83۬,; *(nHxSĄGT,)!FTlm+JI~bkAB'|' ,Z͂;kGvwcA/j4f\@QSf&~]L< KkeLpˍ6qK}ٗb Yj"ŻI9y;F-j0x)hq;~PA/G*zIlsy<ף) woZ( ]'p7yt[H(msA}ϷrXNk<0%12"XrX a_ 9t㱊Rb 2J`޸dl({qn5p8+XO 2mva;^Jwb˽Y 0' P5"ud׿C$ŸDuRƒKpN6TIDY6,!l^E?>_9KHVOi4JlUDTH1(  'ԏ;hFQ3sj%/Xׄe{f9^Χ*]oo[1ՖɅ qY IwE&JmK-͋ *XsRSoKyCZ쨏:& e;r1lR]P8h^/USjV]Y$%ZWWTx^"w$0?Ƀ` CM{k{/\1N}idS{M0eybD|J+T?1hF9Lx@KaSX0 c{gYFUZߔ8Ф$$mY_Qί`MzRα̩9:^z~ .=62''YҘ k*/'@e|o qA|4d!oMC8{/}6: W >0##> KZ:]yCS+Qсqsj]yYfCyJ ֠ =~ FRXM`Pu\o`Q쬘1gups!]`O:Қ^܆#r_5fK䄐*]Iaطٱ*|gAR FnDNYʔx+&yI%6Let/)8ʈ uÍɗ m ^&aGGU F]>WnW#џPgiזT:u)cvH_muΘ[{BT}{Xv)D//`D| 9 3 yhVϦ^ɶ'9GC#U A!Q"yYm'MŠ Tdz82,/YHݳR{P^s2K]^m''XfcBѥ֮vRJZۊO^W;ɻK'܂h sc({W$H7%ijGReN'd$&C?hG Ln?*P~J}S`'̇,85Zojp,̨X !OoӤN8??v#2;U^3ܵjݝ)oG;Wl\ F BuQ~Cb37u|fc3Hg+򃖶X}.\èO~sqRϰœ\ȅؔZ8\DHA{H~<"帐[wr{Ƈ>Yg)fa'Eunjdl{ I?zkr)n&a'@_1$iQZ2{T:-s&iB݅Ux"[{\%<%=dvuQZs F#Q+`=`.<9Đm\<=-E܂~sѺzAş?3M;YPyh}?BٵaO&Nze qK a:lg 'Fv`ѯ^ONhë8dX?&>/ ]Hh_}lwm7/sW_oq>=RO/G|qQ(_/,~zx^)|VbX^W_~ ?wmF˕(_~?u1l2~VpZx3ja9MH+;K2ApDi#ga m\Ufu6/ P a G((U{SI4q_|HxI%íe斗GN{ɩ TOXm"pKP:pBU 3a 9/V1jоsu}e|)Nl/zJ

孔子写的《论语》八则,劳动力了
孔子写的《论语》八则
,劳动力了

孔子写的《论语》八则,劳动力了
[编辑本段]1、修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编辑本段]2、温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温习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编辑本段]3、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编辑本段]4、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编辑本段]5、勤学好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编辑本段]6、教学态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编辑本段]7、虚心求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编辑本段]8、育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在教他了.

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2)如也。君在,踧踖(3)如也,与与(4)如也。
论语述而篇第七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

全部展开

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2)如也。君在,踧踖(3)如也,与与(4)如也。
论语述而篇第七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原文】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注释】
(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2)窃:私,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2)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
【注释】
(1)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
(2)诲:教诲。
(3)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评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1)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
7·4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注释】
(1)燕居:安居、家居、闲居。
(2)申申:衣冠整洁。
(3)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注释】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注释】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修(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1)束修:修,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修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修”。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收起

1、修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温习
子曰...

全部展开

1、修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温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温习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勤学好问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教学态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虚心求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编辑本段]8、育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在教他了。

收起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

全部展开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孟子的生平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①;大概他的老师不是有名望的人,所以孟子没有讲他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②孟子对孔子备极尊崇,他在《公孙丑上》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他游历列国的具体时间,已说不十分准确,只能依据《孟子》一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的时间和情况。
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③。他在齐国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④镒,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在公元前329年左右,宋公子偃自立为君的时候,孟子到了宋国。他在宋国期间,滕文公还是世子,他去楚国经过宋国时见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⑤他从楚国回来又在宋国见到孟子。孟子说:“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⑥意思是说,只要好好地学习“先王”,就可以把滕国治理好。不久,孟子接受了宋君馈赠的七十镒金,离开宋国,回到邹国。《梁惠王下》记载说,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邹穆公问孟子:“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回答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他说,这就象曾子说的那样: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现在,您的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您不要责备他们吧!“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滕定公死了,滕文公使然友两次到邹国来向孟子请教怎样办理丧事。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亲自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事情。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认为人民有了固定产业收入,才有稳定的思想道德和社会秩序。而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后,还必须对之进行“人伦”的教化。“人伦明於上,小民亲於下”。滕文公又派他的臣子毕战询问井田制的情况。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接着讲了一遍井田制。最后说,我说的是大概情况,您和您的国君参照着去做吧!
“有为神农之言者”农家许行,从楚国赶到滕国来。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压迫;主张实物交易,物品在数量、重量上相等的,价格相同。陈相兄弟很赞成许行的主张,“尽弃其学而学焉”。许行的思想在反对剥削上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以小农的平均主义思想否定社会分工,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孟子抓住许行的这一弱点,大讲“物之不齐”的道理,并以“劳心”“劳力”的划分来论证剥削制度、阶级压迫的“合理性”。
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魏败于齐。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魏太子申被齐军俘虏而死。公元前340年,秦国的商鞅领兵攻魏,俘魏大将公子卯。公元前330年,魏割河西地于秦,公元前328年,又割上郡十五县于秦。公元前323年,楚使柱国昭阳领兵破魏军于襄陵,取得魏国八邑之地。所以梁惠王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梁惠王讲了一套施仁政于民的办法。他说,这样,就是用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甲利兵的秦楚军队。梁惠王问的是怎样报复齐、秦、楚的具体办法,孟子回答的却是空泛的道理,当然得不到梁惠王的重视。孟子到魏国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见到梁襄王,对他的印象很坏,说他不象个国君。这时,齐威王已死,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魏国又到了齐国。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再游齐国,受到礼遇。
齐宣王见到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①齐宣王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图谋霸业;孟子的政治主张却是效法“先王”,实行“仁政”。他讲的“保民而王”、“制民之产”的道理,虽然注意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长久利益,但并非“富国强兵”的当务之急,从而被看成“守旧术,不知世务”①。
燕王哙因让国给燕相子之,引起燕国内乱。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机派兵伐燕,只用了五十天就大获全胜。齐宣王对孟子说:“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说:“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②宣王不听,“燕人畔”。王曰:“吾甚慙于孟子。”③孟子对齐宣王的进言很多,并未见用。他本来打算依靠齐宣王来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齐宣王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孟子也看清楚了这一点,便准备回乡。齐宣王派人告诉孟子:“我欲中国(国都中)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④这实际上是把孟子当作一块招牌,博得尊贤重士的名声。
《公孙丑下》记,孟子离开齐国,在齐的边境昼地停留了三宿。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迟缓呢?他说:“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又有人说,“我看老夫子你似乎有不愉快的样子。”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我何为不豫哉?”他以历史循环理论的观点认为将要有“王者”兴起,来统一天下。他寄希望于齐宣王,企望在齐国有所作为,但愿望落空了,只得离开齐国。
齐楚曾经有合纵之约。秦使张仪以土地之利诱骗楚怀王与齐绝交。楚齐已经断交,楚也发觉见欺。公元前312年,楚大发兵与秦战,两次大败于秦。当秦楚正要交战的时刻,孟子从齐国到宋国去,在石丘遇到宋牼。《告子下》记,宋牼听到秦楚要打仗,准备去说秦、楚罢兵。孟子问宋牼,用什么宗旨去说秦、楚?宋牼说:“我将言其不利也。”孟子反对言“利”,主张讲“仁义”。他说:“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君臣、父子、兄弟终(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他说:“先王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
孟子再游宋时,宋君偃早已自立为王。《滕文公下》记,孟子的弟子万章问:“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孟子说,汤、武行王政,他们的征伐,是从水火中拯救百姓,诛杀残暴的君主,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而无敌于天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孟子不久便离开宋国到了鲁国。这时候正是鲁平公(约于公元前322年至前302年在位)将要使孟子的弟子乐正子为政。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乐正子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孟子。孟子很有感慨地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①孟子这时已经六十几岁,便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
与儒家争鸣者以墨家和杨朱学派的势力最大。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①又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②孟子痛斥杨、墨学派,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卫)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③他说,他这样严厉地驳斥杨、墨的异端邪说,是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个圣人的事业,他要正人心,就必须辟杨、墨。他的弟子公都子告诉他,别人都说他好辩论,他说:“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④。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⑤,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⑥孟子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应劭《风俗通·穷通》、班固《汉书·艺文志》都说《孟子》十一篇。赵岐《孟子题辞》分辨了真伪说:孟子“著书七篇”“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也。”今本《孟子外书》,系明人伪作。
《孟子》一书中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注释本甚多,主要有赵岐《孟子章句》、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及近人杨伯峻《孟子译注》等

收起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好的地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

全部展开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好的地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不好的地方就要改正。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可以凭借(这个)做他人的老师了。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不要图快,不要贪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来思考,也没什么好处,(与其这样),不如去学习(更好)。

收起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

全部展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收起

警方vjhjhgjh

1 )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得的学问知识,时时加以巩固,不是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道来相聚,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也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全部展开

1 )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得的学问知识,时时加以巩固,不是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道来相聚,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也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对于知识)了解他的人不如爱好他的人,爱好他的人不如以学习只是为快乐的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选择其中好的人向他学习,把其中不好的人作为自己改正错误的借鉴。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译文:温习以学习掌握的知识,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足以成为他人的老师。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要速成,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寑,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用这些时间)来思考,也没有什么益处,(与其这样),不如去学习会更好。

收起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

全部展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收起

1 )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得的学问知识,时时加以巩固,不是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道来相聚,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也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全部展开

1 )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得的学问知识,时时加以巩固,不是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道来相聚,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也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对于知识)了解他的人不如爱好他的人,爱好他的人不如以学习只是为快乐的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选择其中好的人向他学习,把其中不好的人作为自己改正错误的借鉴。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译文:温习以学习掌握的知识,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足以成为他人的老师。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要速成,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寑,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用这些时间)来思考,也没有什么益处,(与其这样),不如去学习会更好。

收起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全部展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