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校邠庐抗议”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3:48:25
高中历史“校邠庐抗议”是什么意思
xT[nPݐEe/݀Ix#Erg|4J|sg9s.[;u[dȺ_n"Wz۾u\Xn}mloגɮk"0 σ]Y!BU~zVP=MVzJh"n=߉hqH= rNgWYHb sAµl*p8:rzjH\3!ߴi2Z \$DD%vFLE|"/utzq[VO>RÆ _dk1R:vT{7\~ ֽ]予XP|q6>=)i":MS^DGFъ)fu "1oh"4˳KعB[ܓzR&Q/TC#ˡu W"=CQ-rYBVLp#< \.(Za==77#.ĬAvM_d2r[?v|V=?V*

高中历史“校邠庐抗议”是什么意思
高中历史“校邠庐抗议”是什么意思

高中历史“校邠庐抗议”是什么意思
《校邠庐抗议》的命名,主要是因为冯桂芬在上海的寓所称‘校邠庐’,他自己亦称‘校邠先生’.《太玄经》中有‘斐如邠如’之句,谓文风很盛的意思.冯桂芬取谐音称寓所为‘校邠庐’,表现了旧时代文人的雅士之风.
冯桂芬在1861年写成的《校邠庐抗议》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他痛感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因此,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他的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本书作者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林则徐的学生,受其师影响,有强烈的经世意识.本书40篇,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各个方面,是当时著名的鼓吹改革的代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