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8:24:2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
x[Yn#v݊ $`@ëܞ>9j|[y=C15~uõy#ëS}utwAjOv\Ԣ9~.ozoSWGUF:[9׏lͻjveF_A+vLjUOzri\pN5@6wiۡ7bsh 0JY}A]zJy#<3A?# sHmnLdʮr;n{baYXaN%͏薷X@\jJv;{klo G΃Jx+0(2VLc<]\UP{}< rfpT$C\S#FuURI?pѠY28e2܆>:֭Ӷi~fC/ldtC!IbKs8A voNty(:,WQʍUMl|G,g=&(bSjLyO 뺅XW j8/7BXy Y l"rcF="q8oNB7F-pAo*Tkm ^.baaz`3e:o8*]ҐNl:TKd7=kup)(TtsnU^Y; J,+NQ; ڳ~}?a~5^Qc56#ϐфx%=thLа`k1&<;ϟuدbPt Nڽ6".ЅPܻzzMꗣ0@UU CJ#`kT#v*ꤥ(&0UE`[]SAqRx~gm~ݡ̆bjXO."N v!O.FG&HR#*; xDkICj{^]0rRN!DOnٿVC͓ļk' -yJ'c{zf~ \WzL1Jj ,"chs)?Nų2vUIE 0yZԭVF]PX+ ?> OG'pA<_2Y1d@xhZHy_"9w/C&,rsބ%$<_`}EL ^Q׏чag+t2vhC$`vu 4e`;F仍$w΄}p?(oO?K9 M XawR[0N HQEj|P K=1p^$ Y1Hi=22ƞj@NɱֈM4 Vy}Jo6azEAz."3l'drTcAE7EYsS aZШ۸s,MӺ7P_y5NPP )k#gkgfr*x5+| ,z苖d"x ` U*0"PYӴ1A`%`ԋ"2%c%rm?jC9nnjF,44u*IgN혴xĜ_B<5ZU59_FUa,H@L[XFz>2F7 d,k:6 +0B%$#Pü~4]|O @Q-vx=І,f[\I8aj)!(}M7U)A=.4n sIF$Q\xZJ@-sHmWJ-xղòwophzMs- s:IHA_2F6X-*&ӎ3Z^^'|/a z"Qk8O.NehW-B5D)%04/IGG*wD'{PA31[&{4B7UW?D#چ{΃!nvdG.Kj$ Aݘ J.;"бF6R5kSqYðbZU_X| I@@{0E1Z/&;$ xn!r'+u"Jj%Tn2~osC %H/RO6!Of#8*VYx@m=V[Lּh^@sgt(fȏ {Je^_],sPヨ VŲtfJ$ l FAw‚z*yd _ Ke]P{׮eLjPD72axߨ~bq6~rrXJ5. "![ ?)CL,0G= FՆPFol9BbVkp ֫ixΤF!62_Z8O_݄F§9!yTʁ.ZݓjMsd3ۧlA?xmiGԔڠ.>f Lyjvq2LaM<_6~wNYH;vԉ Ԫ`g=\'btөTBjirDA:xJʺ#0 .6BL˜LT : &ɗk9aq;~gɇw>Q̮ g>4ɶju>27]ۢ1^p319%&_7P=wJ8*mK}LO\4:[a<|QgΨ;Ɇlf+M{jkhaݸP)`N nxrܿC%c9e9dozHuYe| y~Ϟ cxp!oD4lDH .G濫ew y,lt;$(cLHх&OI&T̮f@3uOӂyfA<$jzFwP n>rMu@ ~dB~e=(\5q\ X2G5Ef~u t7j6yL7:;]}, z-2% >'tPğ]o*-Ωg5GqǬ?[ᰅRh2"W5vF%}Gc~y Vbщ= Y? HKh0ؒnΛ3uP<50 W{h8ķf?1@֣ #"[ {Nm-l8L/e2X 4ƌIA(O89lkm6l\`YIvpJݺՄ#5I?p*0útEwƞ.6rɉ\ xg?2<[Ai602LJ>r}C ;v,V`.z?YV9CDzv\UHy}Tl'Q1y7 /٦N|ݱR5<d+FSHl98"F8Fש'V̋&J]NR I&Ǻ1;af"S\+Gn{lP~|3?^Ev7.*pe}8#W]:f3LJF@׵1xb&8FH쑎Y% TrC**'݊꧟fL+uxҭYIf4j6aRa_I'2HUDhh}3#;\GP)1&fHñPc&QhP@YFi22h2(SsD/;&2V޴RY.@82m+o~TmvL% ! w +BXDa|4",˸k@g2cAP}#N}ɦ_D.Ϝ]pZ,qw̑_Iʪ9ȤgRJ;U62waLyIAt@ &ΝEu}J :!g#5iu"RaRJ4+~`DA^{zs*h>~*9Eכwt ؓFiKj 4LZ9\dž!X|!O~F tӀ 邮v H|ö?7CC"({11ևd [Mb<*P?nGclrpƈucj1ñXS)1YU q\Xk';9D-[tKXWNG1Y @&F2,f:qۘTڼDIQ: ,|8 ӼUn[rm\#=f8,R`NW``^kNccc}`nQD4<+2`DLYDy˒Ipfj8m&h?ay4Tk*BS 3{&t݆vGFBM{a;9cRSZI{# %;aQi;@}9.yyN~eaVXHa]Eܝ֙@X5g#{!n^EILEjt&B ,`P跉j6fmJ%[.Y$5|y|лџh+iD v*ICg3z(Jo`|kklepfgpب-F<2Ձͩf]y_QtHmZlj*fZ_2UsGg:p0lg1u5-#YcҵC.1@#/gF$~}Gq66O8:!oOLvh9<ElqC`m4"f2&6MCKʫfGQj~{^ ^u([.wew+#=6͘񜌒EDJ"w'mˣ۶gV"XI{ XWU-{5͖NƬ]fUܔYA\0۾Vc7z2D?opEJ, hj"-&G U2;v鱝w޵`oʻvkK5]܍J'*O[z\ "l]#5?nM8g꾸7JHhB)^}faDTҷGgj[/`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
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说怎么对人说,可惜殷没有交待,但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将这两句诗“手题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张说好提携后进,锐意改革,和他之欣赏此新旧递替之诗意,恐不无关系.这也许就是他要手题于政事堂的原因?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人中,王湾算不上是有特出成就的一个.但他这首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却得到同时代诗人们的激赏.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介道:“诗人以来,少有此句.”而玄宗朝开元年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亦有“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盛赞.那么,这句令王湾在盛唐诗坛得以占据一席的名句到底作何解呢?苏教版教科书的解释是这样的:“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涵自然理趣.”这种解释源自《唐诗鉴赏辞典》:“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说这句诗“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这中间真的“蕴涵自然理趣”吗?“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何在?事实上,这样解释,在笔者读来总有一种隔靴搔痒、意犹未尽的感觉.
  首先,这样解释忽略了诗中浓郁而又隐含的抒情性.古人道:“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诗,是抒情的艺术.在这里,人们往往只从炼字的角度赞赏“生”、“入”二字用得精当,而忽略了诗人在对时间的敏感中生发出来的寂寞无奈的归思,忽略了这句诗作为一个整体所蕴涵的抒情意境.试想一下:在烟波浩淼的大江中,诗人的一叶扁舟是何其渺小;拂晓时分,一轮淡漠的红日正从遥远的入海口朦胧地升起;诗人或许醒来好长一段时间了,江水碧绿,残夜微凉;此刻,诗人感觉到了时间的流逝,也感觉到了时间的静寂;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也即将开始,然而诗人还将继续这孤独无奈的漂泊.本来,初生的海日与江岸春意代表的是新生事物的美好,代表的是新的希望,但此刻诗人前路渺茫、归家无期,甚至连一封家书也无从寄出,于是诗人的心灵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对照,于是一种隐隐的酸楚与刺痛情不自禁地涌上了心头.而诗人的这种独特的感受,与所谓“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其次,诗有“体格性分之殊”.唐人尚意兴,宋人尚理趣.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亦说道:“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这个论断无疑是鞭辟入里的.作为情感的审美表现,初盛唐的诗歌追求的就是以诗人的情感、神思统摄物色万象,使之呈现为富有韵味的意境,往往具有一种与时代相辉映的雄浑壮大之美.那么,什么是理趣?简单说来,“理趣”就是哲理的意味.就富有理趣的古诗所言,我们(包括学生)非常熟悉的有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偶感》等.所以,如果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放在盛唐气象这个大背景中来理解,它也是重在意兴,而不应该是理趣.
  再次,这种隐含在“感时”中的“伤别”,作为诗人的一种情感元素,它的呈现不是孤立的,而是自始至终贯穿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历史长河中.例如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千古传唱的名句,都蕴涵有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相同的乡愁主题,和相似的漂泊意象与意境.从这一点看,王湾并不孤独.因为在他之前与之后,还有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诗人,有过相同的感悟,只是诗歌语言的表达形式不一样罢了.或许,甚至连片言只语都未曾留下,只是在某一个无名的山丘上,有过一个目送归鸿的背影,消失在薄暮时分.可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与所谓“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也是不相干的.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新的阅读理念同样适用于古代诗歌的教学.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特别是古诗,一方面形式短小精美,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精练含蓄,情感真挚醇美,往往要在精短的篇幅内神摄自然万象、营造抒情意境,以极少的文字表达极丰富的内容,更难为的是还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落窠臼、翻奇出新,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与才情;另一方面,我们的接受者又有着文化知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语言感受等多方面的局限.所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就显得犹为重要.“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陶渊明的读书境界.钱梦龙老师在《致青年教师》的文章中,也曾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教读的根本问题在于教会学生读文章,而要真正教会学生读文章,首先是须有一位会读文章的语文老师.事实上,读一篇好文章或者一首好诗,本来就是人生的一件赏心乐事.以上笔者对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的重新解读,不是为了争一句之得失,而是试图做好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从而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摘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被大多数评者视为写景佳句,这是从字面意义理解诗句的.本文作者认为它写景是虚,实则是借景寓理,意在揭示对立之中有统一的一种自然规律,从而表达出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关键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借景喻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五律《次北固山下》.前人对此如下理解评述: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清代蘅塘退土选遍,吴兆基编译的《唐诗三百首》中译诗如下:
  离乡出游,来到北固山下,乘舟轻驾,顺碧水流.春潮上涨,水与岸齐,更觉江面宽.风平浪已静,孤帆独飘零.残夜还未尽,江上红日,早升起.旧岁还未除,春意已到,暖融融.写好的家书,我往何处投?北归的鸿雁,替我捎信,回到洛阳城.
  《唐诗三百首》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这样赏析的:
  残夜未尽,太阳已经从东方大海中升起;江南春早,还在旧年已经有春意了.
  前人对该联的理解,是从诗句的字面意义上入手的,将“海日”理解为海上升起的太阳,把“江春”认为是江南的春天,这样一来,曲解了诗人的本意.今人对此联的注释和赏析,也沿袭了前人的观点,也从字面意思去理解.
  这首诗现已入选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出版社)课本,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如下翻译:
  残夜未尽,一轮朝阳却孕育而生,旧年尚在,江上已是春夜盎然.
  《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中赏析道:
  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退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这则赏析,沿袭了明代胡应麟的“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一言,而且附会得更加具体化了.在泰山山顶观日出,那红日出于残夜;在草原上看日出,那红日也是出于残夜,为何单单北固山望到的“海日生残夜”之景,才算“妙绝千古”呢?在遥远的北国,人们在旧年年末便张灯结彩,笑迎新春,难道不是一幅“春入旧年”之景吗?再有,诗人生活在科学技术并不很发达的唐朝时代,在北固山,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市以北,他能目接到海上生起的红日么?从诗中的“客路青山外”、“潮平两岸阔”,可以看出诗人到北固山已是春天,并非是旧年年末,诗人又怎样看到“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之景呢?显然,诗人所写的不是实景,而是想象之景.
  王湾,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开元元年(公元712年)中进士,为荣阳(今河南荣阳)主簿.开元五年(公元716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书成,调任洛阳尉.由此可知,作者生活在开元前后,开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最为兴盛的一个时期,在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望远镜.没有望远镜,诗人就不可能在北固山看到海上升起的红日.也就是说,这一联所写之景不是实景,应是虚景.那么,该联中的“海”字如何理解呢?我认为,这个“海”字与下联中的“江”字要联系起来理解,“海”有四海之内的意思,“江”是大江南北之意.这一联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如果我们把“海”字理解为“海上”,“江”字理解为“长江”或“江南”,那就与诗意相去甚远了.若把“海”字与“江”字联系起来理解,这一联的意思就是,四海之内,大江南北,无不如此,都是“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这样,显得既自然又吻合了.在古诗中,诗人们为了表达的需要,使用互文见义这种修辞手法是常有的.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我们只有把“将军”和“壮士”联系起来理解,才能明白战争的持久、战争的激烈和伤亡惨重.再比如:“烟笼零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也只有将“烟”和“月”联系起来理解,是“烟”和“月”既笼罩着“寒水”,又笼罩着“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就属于互问见义这种写法.
  怎样读这一联呢?一个“海”字,包容宽广;一个“江”字,多么开阔.四海之内,大江南北,尽入诗人笔端,描绘出一个博大的空间.“日生残夜”,时间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春入旧年”,节令周而复始,年年如是.时间在不断交替,时间又是多么的永恒.诗人仅在一联之中即创设出博大的空间、永恒的时间,这样一个优美的意境.一个“日”字,是白天,给人们带来光明;一个“春”字,有生机有活力.它们都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诗人将它们都放在主语位置加以强调,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地面对漂泊的羁旅生活,同时又给读者以积极、乐观、向上的一股艺术力量.动词“生”和“入”,诗人把它们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力量,“日生残夜”,驱尽黑暗;“春入旧年”,赶走寒冬.给人以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最妙的是运用了“日”与“夜”,平常之中藏深意,这一对词,本来是很平常的,人们都熟悉,非“日”则“夜”,非“夜”则“日”,然而诗人写出了“日生残夜”,即“夜”中生“日”,“日”象征新事物,“残夜”象征旧事物.下句中的“春”也象征新事物,“旧年”也象征旧事物,这其中则蕴藏着一种自然规律,是一种在对立之中的相融.即新事物来源于旧事物,旧事物又孕育出新事物.时间在匆匆流逝,流逝的时间中有“日”与“夜”的对立,对立之中又有相融.诗人感悟到,生活原来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家往往想外出,在外又常常思念家乡,这正是对立之中的相融.诗人也是自然之中的,又怎能跳出自然规律之外呢?身在“客路”中的诗人想念家乡也就在情理之中,要不要回家呢?诗人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漂泊的羁旅生活,他思乡想家,但因为悟通了对立中有相融的自然规律,所以便又不想急于归家了.于是引出下联,让北归的雁把诗人的思乡之情带到家乡洛阳那边去吧.
  莫尧道主编的《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下》(语文出版社)中是这样品味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此句不仅写景生动,且富有生活哲理,即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又孕育着新事物.佳句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综上所述,此联写景是虚,实则是借景寓理.其意义是:四海之内,大江南北,无不如此,残夜未尽,朝阳已在东方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新春便已悄悄潜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