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的所有物理知识总结概括尤其是压强、浮力那一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6 01:54:47
初二下册的所有物理知识总结概括尤其是压强、浮力那一块
x|[oGG `۔Hٲ5=gW:O>gd`™MRMv/ݼ7o"{_HIajRl:+32322*kY553I 2Aq*S~t ?{W*U_UM͔{fRm|]O~dpkr& '9uy +:kqWo[e׬ C\S ;BQhȃ1mϪZі~f5(ʱj]$z-Uݶ!A=L1t.rz؝VSu[} 9qs;uч/nLrcreᄪoa 3>=Gj{Z4JޚNw@_ǰB 5l\|B EҵJw@:hwU坡 acR1LX ipg'lfNCx7:-, UkʵM{ĞÆP{e2CAVӳ p4EUpV 5Z2G)"J*ݐ"!U 5=$w"v*; %!+fVEFƎTJ$k&/Ħ,5a6&Q:3k> 9ᓞc vڲJ_,K0f#^@@`{hqbx׏EGMS1Ȥ\Y T}*7`Hl1o33@OTnGU~B=ѣaeiе~=%udd% onԭ/5`LUx0Nr$-WBh-j4-`/'`X$hCX5444?WeuȠbVמbz8}K^g/uS _6>vd*4:usz͐ H`&ڨ {F/K2%*/+rLzӪr 5HxtT` 1U@h+3kkl&{ 4oeM$/,|cҿ2L`BmQʟ1UC0 Ft[%^2x[(!^5TYONhH֏jWM|vKi`bDG.G3kj8?_b:q /uI6 >"tuRܖF.# o'GVð7rdSbɥ%ᐒ1cYJd~+hٮ6Wj&h~L>Z 6uyˈ`E6<M`BuHm͔l|D `3S-jne&O/pBq$l^{^L`}Y /< @rH_j$  nvjYk؁aaNW;p8^k*rr-s4")6ߥY7_#7_$ϗDQfm6_IT\'U>i> x +u+ܢ'6'沚nȋa>~ogURtLj'OԨ?;џ?%C3HۗtB5u_N2X!8ɮZR1#H ZY`{%)4Mn«ucT] ll=QzsM]Y{FxS/{ N.J!>FR[ mDŽ%: Q")9LjVۢu,'i%yCSMː &ZC2bGtHfۡo~zmBQTvV ]T8"(,Eq:JU7' PےBnO{Ik_b$g= ڥ"5+ -4sC(7ƴ._f0 R|8@SXgn ߛ-l&Z Yg?{b\] 6,΃sD]%qV[~檷F" m%Y{Qg+*@v#KWruuVL!t.QbvXaw'\ʌuW4~). TP] ӑ$5 B yabpٴ(شrsm2HNT9ܼ] IoQd]dP*PLv-BCPBK&ѽϚ}K"^(^ZSTOaIV͖[%9]:E!X {a=I 8lNt]z6xZZz9 k:-֨+7(!ȧ :lsR!OSRjR@[\}Oqf DF!; YY J5ZvFX&6$`ꅅp uKw|qtZ[;YFb|4]ϨTH3 [pΚ?Ua(m`FbM霳 {б0Hu| &4! 鰸Å:r0R2<:&$c,AG(;{J'9'23DNE3+3$>O%kmA5 d`ͬ>[~u+:Eɸѱ9F:5@NK*u3˗. 'O8PzqdAu,ʵJ%0o]K/FcMm0NJ=-B3EaY6,K!/Bkٟ"w: ;{IPtb9F(v +UW=@&0LO|ɒ"Qw~&G#PmZ%rTS2" =|fzFU;(x@ׇ+b6cl^t`! J>fh֬~9fp ٰzJ(/z-@HەUrB@.3` Wt@91(gDB+~Fo3K 9tł_MHܘ=;`}Jdr99ۆ9?%*!dkGrR-lOĉ2.&]vPCLW;I1*66m g6s_ wA1|c >&7\UEhh F@ju :T&z"hS_=D :S :W3qMa%M"4c%z{{$mUʎ^)}sa-[eetaJKxcJ`->2υa`)E=`Nyjd:s 0 P|J?ƃA)ꉎRdO6FpСTT 'UZ-g7O! Uic_'jg_^ss?gd+Tht`?bȲ;G-</^~ͅfXa mb ;ӴT.0b6 RVre\"!Ac~o.g:0b}s網KZ`W>fXhI:و6!?E6O";r)a<8!u`)E;-($o&=9AlǛί|a?42oz#':iDl.7x"p=c q.e G~)קwD}M<<ҹ;ʅ>Pn񢖀T?w Uyx #9ΌKeUP$F+l"F&'õ37 $ܱp`ԣ !2BaI;R읓29מ:d'Ca$H n3 'vN҉9ӎ@H x&dcAKmn(XeLTJfՔF;̃N#V xcטM@EX>;Q+4%X&+Zp^< ~g8Z?iDЫ( :v ̹=a?%'RL4%v!ɕ5J~6ގ6[cs %R*GOL:o( k3 ΄.M`LDk UWzH1@RHӥތQ9K :kR!*-AL`'G|(͢VdHZgCY8,'(xoiYW}a|rM'I,JX/e ~pIAv!#dJ ] WB%.q-BSG].mml ֯V/&I9l[` 7{aէ;K>8n'zٳp I9 "˪z@wL/&!T9B?<o6j'jCg* [9[bMZB2{~&8O[R? 願rhcvBGJI>M3v.\E)G>=Uq}0?k.|.>Έa~`mNPJm9r&uMmx9L0Srnwfv ŜJb^^^z%+&Y,׾AiLaUnnbX+c'"dUz3 d3h 컾ҁw? K.K^zQ;S 9ɠXNcڝnY[%9>AqS*XՍ:qD9Ce `4|l9y{tRE)sq\F6U#bi]dlPv4^g|ۻ9b1YD-+rN7KKXA:"$ty}ۍZ9Tf/L{zp!ovCL%ni:q2}Y'@uZ<[ꪹ/Un.xS 1 BTpv1w)AT)_F2vZE9VLޗ$ r瀎xLFMgFlЏAűu!@Ttoq0NSRB' .Sg bOm7p|gC_CdŒ\UNsex+>%i\ѣtLQ^*҄v,߭ۑiǹǐv]46wSkGP, ؏0+_o7(­6T*jp/UuずMrBjw*N} m;ݠ+}iAgfIGwK#'g*+u)@C q4DpEzS9R 2yں y:7']<7R>! |2ꝬENݫqdZMGJVz#ymO\o;r-`6^"޸HۄXPqE=LP !ol *H\{1zAhQ $mf29YV7ےiʀݔ`RHo露=G;j3K99w]"HZ$8M_,IlAUK}j | ޮGCyإ%-z Z^a>-MwjG.]FAϿAfz16\7Oގz/iwSVhyONnѶ[%jVcY O֙,r 6r2t <{cZDL>9#cJDX!$Dխ82ؒt-w}6/~稪s=T F\Xlp{= Mp''.P? 8eDV<3N1J0WMҰ4)v@In٢Tμ}oY ƦaL$`~R$ ,ȇr oU,Ru9W`Ҝb\*BfPTݑhh[!}jL[ 7[Ŀ*#9#A!NcpT~J)؊ ǧts{Gf(_9zx0EwHkUܔXQz-][E^Jӑ ں 8]dee8ۢE&u{W,

初二下册的所有物理知识总结概括尤其是压强、浮力那一块
初二下册的所有物理知识总结概括
尤其是压强、浮力那一块

初二下册的所有物理知识总结概括尤其是压强、浮力那一块
第七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 右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锝出液体的密度
ρ=(m1-m2)/ 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练习:密度的几种特殊测量:
1、有天平、烧杯、水,请测出一杯牛奶的密度(缺量筒)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②向烧杯内倒满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内的水全部倒掉,在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④牛奶的密度为:
ρ=(m2- m0)•ρ水/(m1- m0)
2、有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你能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吗?写出简要步骤.(阿基米德原理)
步骤:①用细线栓牢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1;②烧杯中盛适量的水,使石块全部浸没于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在水中的重力G2;③石块的密度ρ=G1•ρ水/(G1- G2)
3、有一密度小于水的长方体小木块、烧杯和水,给你一把刻度尺能测出木块的密度吗?(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
步骤:①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木块放入水面上,用刻度尺量出木块露出来得高度h1;②从水中拿出木块,量出平放时木块的高h2;③木块的密度
ρ=ρ水•(h2- h1)/h2
一、知识结构: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课本P117)图8-2,图8-3,图8-4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图8-5,图8-6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课本(P120)图8-12,8-13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 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8、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B:具体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图中附有标度.
⑵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叫力的示意图.
9、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根据课本(P122)图8-20提出两个与所学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①仍出的石头受什么力?②石头抛出后,只受重力为什么还会向上运动?③抛出的石头是变速运动吗?④抛出的石头运动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⑤如果没有重力,石头会如何运动?
10、力的合成:
⑴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根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⑵二力合成定义:求两个力合力
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
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口诀: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方向随大
⑷在物理学中,我们研究某物体或物理现象的作用效果时,经常把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现象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下相互替代.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给问题的阐释或解答带来极大方便,我们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除定义合力时用等效替代法,电学中,定义串联总电阻和并联总电阻都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练习:☆分析课本(P122)图8-19,图8-20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现象,能共同反映出那些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三点)
共同现象:失去支持后最终都会向地面降落.
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①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重力的方向总是方向竖直向下的.
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第九章《力和运动》复习提纲
一、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P136图9-6研究二力平衡条件)
⑴ 由图9-6实验1得到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⑵ 图9-6实验2得到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⑶ 图9-6实验中的木块换成两个木块分别受力,得到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课本P139图9-11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比较甲、乙图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甲、丙图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 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 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第十章《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P147图10-3甲、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将图10-3甲图小桌上的砝码去掉,将看到的现象是:泡沫塑料压下深度减小.该现象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方法:用磅秤称出人的质量m 则人对地面的压力F= G =mg
一只脚踩在坐标纸上,测的脚印的面积s 则压强p=mg/2s
二、液体的压力和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P153 图10-14)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
=G FG
第十一章《大气压》复习提纲
一、概念: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二、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三、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四、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
5、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2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五、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课本164图11-9)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
六、测量工具:
1、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2、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3、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七、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八、沸点与压强:
1、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九、体积与压强:
1、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2、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练习:☆阅读教材166页全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采用了哪四个步骤探索.(A分析归纳、B提出假设、C提出问题、D理论推导、E实验研究、F得出结论)CEAF
2、该实验如果对沸腾中继续加热的水,增加气压,会看到: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升高.该实验没有这样做原因是:这样操作容易发生瓶爆炸或瓶塞崩出的危险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第十二章《浮力》复习提纲
一、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二、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 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