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文言文中“耳”除了有“罢了”意思之外,还有哪些义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21:50:41
请问文言文中“耳”除了有“罢了”意思之外,还有哪些义项?
请问文言文中“耳”除了有“罢了”意思之外,还有哪些义项?
请问文言文中“耳”除了有“罢了”意思之外,还有哪些义项?
耳 [er3]
卷十二 耳部
反切:而止切
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
耳
I
ěr
ㄦˇ
〔《广韵》而止切,上止,日.〕
1.耳朵.人与哺乳动物的听觉和平衡器官.
《诗‧小雅‧无羊》:“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於耳欤?”宋苏轼《东坡志林‧庞安常耳聩》:“吾与君皆异人也,吾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非异人乎?”田汉《丽人行》第一场:“好,休息一会儿吧,这叫‘耳不听为净’.”
2.像两耳分列两旁之物.
3.指位置在两旁者.如:耳房;耳门.
4.指形状如耳的食物.如:木耳;银耳.参见“耳菜”.
5.谷物经雨所生的芽.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秋甲子雨,禾头生耳.”
五代李建勋《间出书怀》诗:“溪田雨涨禾生耳,原野莺啼黍熟时.”
清冯桂芬《林文忠公祠记》:“癸巳秋冬之交,累月阴雨,禾不得刈,皆生耳.”
6.听到;听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君其耳而未之目耶?”宋欧阳修《赠潘景温叟》诗:“通宵耳高论,饮恨知何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翁素耳其名,而贫之.”
鲁迅《坟‧人之历史》:“则中国抱残守阙之辈,耳新声而疾走.”
7.附耳而语.
8.连词.表示转折,相当於“而”.
汉贾谊《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9.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与“而已”、“罢了”同义.
《论语‧阳货》:“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
郭沫若《游大理‧负石观音》诗:“观音之说附会耳,只表人民爱国心.”
10.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
《荀子‧天论》:“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戴安道年十余岁,在瓦官寺画,王长史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
11.姓.
明洪熙中有耳元明.
II
réng
ㄖㄥˊ
〔《集韵》如蒸切,平蒸,日.〕
见“耳孙”.
1语气助词 表示或叹气或生气或无奈
2语义助词 比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