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体赋的内容特点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30 21:41:54
散体赋的内容特点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xT[rF]ހ{Ir% aA|mp$6H,Nό\vJL>D xzvm9>FH6#YnQQqc 閮;ǿ~NOF< Mjv;tuu1nhFO-n $ViΤPKt}mOk鄴PhB-1GF7trӤ)-[r|rO3zղrW{tU]b}i,_PLϑ.O@Oȿ'g*&B=ˍ:7U<4!g=R dƘz R7"Ź$%q jdrML O6Wd/#DB*BMw IP])Y1i'dJaHO-ǙQr*w΅EU0Ni|QcԚQ 2يMg;]R) L,۹S/iO#~+Z@&KLB3|)E-J9vāTUw /;fSeBc;(g}c}5dȯ掃kQ_O\$q3TZW3u0hn2kԁQ0aS/4Oa3ٟ!J֨^.q˽~"{xlJ/eRzMXNcy-%!c=Gm|,3,zcerW% AƱ3۲`Ͷx|񤋁Άdmxء%xM,nmdRmr̚xdt񥪷aWDG3H\kC ۣU*erN+tDzo ˇ 3gCer! &›VC&6VpKvR)

散体赋的内容特点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散体赋的内容特点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散体赋的内容特点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散体赋分为西汉前期散体赋和西汉后期散体赋.
枚乘的《七发》是汉代散体赋形成的标志性作品还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其词采富丽,描绘场面宏伟壮观,震撼人心.在体式上,散体赋普遍采用虚构人物进行主客回答的方式,通过开头第一段简短的叙述引出后面的对话,然后对对话进行大段描写结尾总以一方压倒另一方为结束.其结尾往往具有一点讽刺,但讽刺效果非常微弱,很难被欣赏者发现.杨雄曾概括这种特点:靡丽之赋,劝百讽一,犹驰骋郑卫之音,曲终奏雅.
对后世的影响
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文坛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出现之前,它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大赋虽然炫博耀奇,堆垛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锻炼语言辞句、描写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安以后的很多诗文,往往在语言、辞藻和叙事状物的手法方面,从汉赋得到不少启发. 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中国的韵文从《诗经》、《楚辞》开始,中经西汉以来辞赋的发展,到东汉开始初步把文学与一般学术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