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马迁史观“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体现司马迁怎样的史观?请用两三百字较详细地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2 19:02:00
关于司马迁史观“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体现司马迁怎样的史观?请用两三百字较详细地分析.
x}YnkKT0`Ypx<{F)[jHQ;d櫦R>˛y{v_Mu;/4xx71S|{GLݭ &叞yMv;;`n: vfuHc?'T0(̋t]_ 5cs+MtAfOzϘLvc[_?y[b: p`n^}xc+o4צ_qx-52{Y g׿vGXvÃr^ͷ]Z\rxM&?ߢeLT63ɡɚN1~.qE}(2f1ѿ f` m)f^b- &f5D.w@h #Z,Al0US@Mp۲YKh*.q 7{8A]"m@xIZĜT;~w_@E*/1j0hjeBZbqgftc Ǧ9 yӬ@5~ʽtMh j.*P ^<ſ-.x7]mf3*tUQ=F$̞O%p*Pv. >kb I 91E`ൻ0 E"'@(yikUpQsZ!fJL,t̆G)΢%_+m7 oVS4h8 z8r/cpLЭ%MijqBN[2u_G/_̽E޽y1j4Ak6Mbz}+*u٤ r֣_̡׊vL~̋ L=ABi^B Cl1T@,jb<"Ch7r, W`ujrfTۘJp2S\L}vp̲VnZw$, `ЕEoX=z͵8x :XdB fps:tԻÔӂxO}?F;77٦C\ROGybhY_ WSs2گx1*T ks ke17x,ڢ4Kː m-or$}q_D:Ӆ{5gpOK/u uJď.lA> ɻz SGf0+kE1&G!n9 OPtp4Gɞ8XlbXP`|;4?mu^qaDgiPh*FlM˪ ] Ƃv&XFB *?lդ$m$IVXޅY|F15&5͈UL7Q nf+7e"G"iuW!deN{RuD8pҩÒE,7Up_7#NqІhʑ9ì8duf]~C/֗,QQ'IN, &"1.8;'' r./d7]ͼV-}A .nѸ2Ɍ`Ǥȡ;f6[D5"xlwit@N`?.g7W_12u-,1tH嘫Wy&_ęFl~ / E@xrOj)2iDpE8WB. SM ;^ h[s;-MG*&9`ћr:7OnmZ@&Ial!> OhF\Goj#`eM=H@nPAh\^\Y-^ÙMuA2t`td5 jm/! KV }(%/ 9K [H<^_:[U]TF~4Kr.SPI$&HXJ:&ua:%XF=w[ϪlD囎N73谬-)3r[OJ1`I&N^s #?/#b4& I h1:*; q6]v31? 8` BR7zg3U]9wy)#'$y;{8 VzҋY,pr5rׇy1DɹΟB`!67`ln}zdsƥ{'q3WPkܕ,w wEՓ?;i[tez*lAwrsk@(AC1$BK-oS qc\&JKni胨W$aDb:b]ɚ+{Ї}h!CD.|2aCL:+쨡L0 ((c+0?T3!F$pf̬$wq%#ڳzN)Bל·ʒH0PЂzSr*:'N\d+"`ip t2DE09?$z*)5F2PВ4]Ĭ&z /_m$*yMu"At;$pY:\HҖcutz>{]Dpr:Y+И)Ы%0?>j5c]Mf"Ƈq7Q0Xz ý*8{p!0܆a]x:G:je{!%gwR L$Nn1 I<% ӯxܕ0j ,x9xSܼ,U2$p|9M `8J83\Jƥsw܍'(L './Q:b/tHM9qe.Fnxr[ohL,R KɬZDbU':W^܏fxPN湉ET6ݼvjp]+1'nj xe5/$mLtgfGBְ!# 3&YuTku RZ؋m8 Uow@ bb0i+LBϛ!T>`u7R/^< _ 0&S \$п˻jE&0,83uai&MFKNO;Nna2Ar$Yygݑ\k܋d$LOt|.)C>5MsSJ.!#·s?GQL bC/z)jCl4j[vG3QMRvzʾzWoCpt_HDeZr*  ɟz}|E|1g6ɘ 팁39fzr`V 6aɥ4eR ׂM]0Rg873? @T/0<=TEAT8iuA4-YA>< y q}JXvpo*_$#YEE$t* w< r `6 ٬C}ictIK*aXG$Vg@xǬ_ ox {mˏCf杶$P3YǜfLw$@dbJpGk/>;r-5m*门 I16G$ 17cle<)W?X$+G<;sQ$bg|;HAZcGrc+?BPK=BH pw2m[0i Mx1͵o\=0_+}xEs2]DYmO>aiیVg~O w5kί!FԈFʼn[ֶc,X{%ɆGWjr|b_8!5\,Wa\ʭ4/m+$)мf Ƃ#7! ;˒Ă4CNU$/|qhJO+MV+A%yAB6[Ty]|`2KuRޭ6x"$t׫vvA _˴I;FӃ`rausRtpOtsJrx%egBkP{㡹9|!4)P%lDӜeN`L]}o4!} ̲CT ^ W#\/3Qs֎ a#gk;_~%(/ \} ;@RssD 05~)G&楹 ov ξӦCǾZyeof$^+xI ,36) dB :h$ƌyo_Ͷ/$kcB ͅZ{jG&BPH\)_+S1oϯ~ʼAL7_ћƏZ3Ҫ\fI)òp2vѳpYQV:_<7>bZWy)*yuLmf1gނɼOs^>Vkw-5FA,߹,A>FEc!* 552|4.%<>GkGprNPI!$X &Jن3D"bd|ERjkdi*w*Ӗ&|OT, >QEkpdFAYG5ef_dmKa2|3<$[n9#QgFqUWSJ3ȬX3;V6bBXv٘f!ZR(cl 5 xRhg8^ƐlXc0` 55>hT "62v}n;d7ZXQMp/,ya2WfNɲگ mz5^I0a{bf߰0j9f_-쐮kV]0W+C,c` x|W(w]2*ۛ*?h G{mǗ֒d&].-/L$ޜ 3cu[6P@%+ cjS8#fTk1Y#2y8k@gzBD,7u"yp9 RFK*gnkD#-xl>.dQ'u'ػk(nBfQ椘a 3DR-?SJlDWhxkJivHE{f +sڟ?1Bd×F¶Ơv3!Ç}K.;1hWɓ:">]dwS+ bt*Dm6+͵9g2`MZ!훡ozs阝w3:q@ @A:^*L'3X_L8m3ߦTb$J,p*9Boat:$N0w3 2}~nYk6P2jGH~e$.-EA݂H0B؉ hçY[վj+wOӽY%H|^@E !Ntl9oq 4%f5GCN$hxc..k{)oK5k)4cpkM2زq0͘,]{Wef{vW\ʮVM3ֶ;}1-[  WD{yG3(SG3RJܧdfOX.];Mūr:Y}z5Jxu[w-ퟒtwyүGaIio`-xs|q|e5Y̽ZB.P0)Ӥ<;2nXDlg? =9O"[nؕ[b%8ޢ2v7Q?ϸ![3,&0G}#!fFjj%|⧄ FÃKSKO,?X &g߉ӧ^j¤%GZ^C}e'ջL:5W2*{ǠSEiyN n@: D; nGf3?}˥!$!/F w9nruR9xSe㟹<Ǽc2>] ]nT/Dv猋0睆i No=01ezꎯDˆPHJE>߰R;2 ?{$KJx1_w¶pt?i0j v -Пi=e0J|f r{)8k=}hm(g fpIT ĐytIo!\ HhSr -xZrVڊͫW9L l_y/jޗIdoQsyyG}#ׁsw v/;3dH@nV`]g0u{Zb/pAmXDBC4QR;FSXp-r@`%DMTv} bVy҅/\\lw!Fتv^q;b'L;Ne0(8냍Ic"YQSAz悃'xe7{J7Û$HUI,+&et[->Ca8z =/ DOzkn~QW 䢄CrIaEtZX+10׈0?aTˆ|OnWgn{`@N-98Ddf`[+cstYcɍG9tS -欸!׫^r# 㸗.9"ZQ1Hcz69|-B&h8 S|Itm~ z-[\"w(`_xhR޲/dQS 3':$V9ibLM`l] |W=GD&LB&`lG' {Y2MDTu\ ['PhΡ}KT&vv,AIs7& C1d"4}1K~2a{X.+/2;i?lU Rޘ| Mҿ9xȼ0 e6G!s*>l,Ԧ7& 3#,co'eEL1Ugut3έ2JnWC/#~;e }k7%"@[sQ3ä_buK^Ƽ/=5fssR9Rkt͔Nɺ2oa^o$f.IKcm]R~m懼TO(ѵCH{8~Oy;cv1J'Ԧݿq'r9 C/ LVPP`wpOblgLpdĶ̜j5nZFf5Ů?P6oѺx 0m¸&9.NpqikC9eMږzngĀSБM+H(ӏf.MbV3@n,f6+v1p+tPx6xE鶌Żu6x 扝!R/ ,:흖ɚDjl3 vMan&重m}EXԞ1X*t-  %%,K/~i jyg.&&dXrT{nO_T}OcL5DCS܉q DK"<.^MP-*-ˆT>f&}7 #y#;Ô5nxtl1ָ;|$(%r!:m3| :h#4 "<1XEm,;=Ly^rڗ1Z6">_uT-s !"ڶOY.tM~FDO L ir#6?/4B1s?= L1#$p/iN';p CK|%f=gAgo+XIl*YG,M*ɟۯyb,rIvX[Y%]d]6#hbeBКvkv/O8#jq:>mcny KX5+&aZ;fU0AD)hO9La/eB. Oᯃ4V`"ak5!FDjW,qoݱ[ @iI;xrhvV ('6Dؙ3h8B]xsOrESH¿5+GR1Y?OfTڗ?xp,\ˈe87tfcS 2=R\ftYNԪ-+$'3s7&ȥ%lޒA1axyxa̰7'5^fP#/(S`:S;y!#؜ eB '<>%Z] k |_EBxU(+ЋR<x$nI1x> 0zoy4z:ھne9*וy_WIH,EiܯtL`"S53D*_9%nY9m~͡^t53ZlM)HGӣ ۗwc9?w%}vF쬠#Ho]b)xrPSWүlne}k7sO LPaxܡeo*k,H24R &AUeN9Hv9`ˉ_ZlU]լK3H$>w0`,]7Hqܘ_OWO;BV. Sy@o_p!e0I*6ِpG:9-eG{ٗ C*n9ۘDJJp !ՕÛh\"֜[5(ܳBPMv+si<<ر129>zGznŪHp9f^AFju=ۓR_v"}k/lˆֽP~8Dt߅}la w0JnHڊ=`@~Rn萃At/߃^;ScfrJtTI\gY)vMpz ufVbfFyg|PՆlDvD*Le ֣c,#uW6EՒ.-gTz }l-׶{` &E\}r2|&1*fZE׍/ysG/nO^7R$|m޴ m:$x5+3w[Ji.ȿoҮ0qS M<ߟ\=Z~6 g J''!Df=/0Px,/IFŘPʗk`r>  lԤ7!^ڀ?؉j9ʆzbo4yI;š֎VbiwoҜ`xsY6 _"_NO0 F='*pi-CQu.,㦊"!:-#BK 7zGI|t=ȊT,L$u»wrG`gy ZJMDuۑgYT3aAscmT>|տ0.ZVM?kGٲC8<x׳v'a(+Q#X8.=~葇̲M,ݕ6>t'fp󷨁@_'su+NBZ>N[WٛfzVC%l[` ;ߙ5陋;8;_q1lR/#1y;/!\i^\]tUߣ/ŖjOuj]\NhѨI,Iܞ0bviXEDNlݿ{"EduxiWͲ)*2b;Z8̇fw$þkAaVS{*Shy1nX)xc=@dU!=iO%|'% O\sSzb+'ZMgz:FO20GhޓA1&bƻ+~ z4sxK+y"xo#H.cT;i=CYobLûDڔCieS[h íkᑘw<Bμ'u;G̈́9OJnk8 nct_dJVnC'n!BxDq I:G{ CfH9DAΏ͜ON|G_o'|v Ĝ$cDsrUS(w,R*&-I¥')Z8lNȟ3y"SZ<E14^{G< ?u6[ |]E?# ÄM}}']†GW HIwXeMT.Y||fɎ9fS.z*Ȅ+\3`o]G<[dl:]:Gqyl=WX=;r<[t{8핱iVQ P0A \IypXĖCeVk 0g-c;*p5rO`\2\"ad[)~ TA!>LIB=_,&KF7¾!UQ3z`/B/) ʌnΕ|d%#>ep@wsi3O<9[jo~}1\ Sdu믒ATx΂:]SE1! Eq}GFv(JUK9d.lWS-Y[6 ~f?(RBA>s`(VXcqU3mEtiBUy5[F@LdTݵG2pZ&e"@p,MFPӴ:k+t hQw96Ӟd,Ja rd=HEo,*XvDF΅ mVl @7: 9ےMpQ8lW9QE#1-n9ʉY&3?kYzQ d: B[~^H8k$-YCrF{u.d1nOC )zrljO`hӰ-c{f=H+

关于司马迁史观“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体现司马迁怎样的史观?请用两三百字较详细地分析.
关于司马迁史观
“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体现司马迁怎样的史观?请用两三百字较详细地分析.

关于司马迁史观“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体现司马迁怎样的史观?请用两三百字较详细地分析.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这说明他是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的.司马谈在这篇论文中所表现的明晰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无疑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必然有影响.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为了供职的方便,他移家长安.在此以前,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即帮助家人做些农业劳动,同时大概已学习了当时的通行的文字——隶书.随父到长安后,他又学习了“古文”(如《说文》的“籀文”和“古文”等),并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铩罚蚩装补肮盼摹渡惺椤贰U庑┒阅昵岬乃韭砬ǘ加泻苌畹挠跋臁?BR>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漫游生活.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封建统治阶级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盛典,司马谈因病留在洛阳,未能参加,又急又气,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司马迁适从西南回来,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留给司马迁,司马迁流涕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在太初元年(前104),他主持了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就开始了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即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他的想法向武帝说了.武帝因而大怒,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得了罪,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耻辱.他想到了死,但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他终于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埽除之隶”、“闺閤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到了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在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说:“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一书这时已基本完成了.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他的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还同时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他的思想中有唯物主义因素和批判精神,特别由于自身的遭遇,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班彪、班固父子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狭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和而羞贫贱”,这正说明了司马迁的思想比他的许多同时代人站得更高,而为一些封建正统文人所无法理解.我们今天正是从这些封建正统文人的指责中,看到了司马迁进步思想的重要方面.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前101)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价值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那些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表现了作者同情广大的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那些被污辱、被损害的人鸣不平的战斗热情.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家学习的典范,而且也成为文学家学习的典范.
  《史记》是一部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这首先表现在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王朝统治集团和最高统治者丑恶面貌的揭露和讽刺.司马迁写汉高祖刘邦固然没有抹杀他统一楚汉纷争、建立伟大国家的作用,但也没有放过对他虚伪、狡诈和无赖品质的揭露.为了避免被祸害,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不能不写那些荒诞的传说,把他写成是“受命而帝”的神圣人物.但在《项羽本纪》中却通过与项羽的鲜明对比,写出了他的怯懦、卑琐和无能.在垓下之战以前,刘邦几乎无不处于挨打受辱的地位,而下面两个片段更真实地描写了他的流氓无赖、残酷无情的嘴脸.
  ……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下车.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其他如在《留侯世家》中写刘邦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中写刘邦猜忌功臣,而《淮阴侯列传》中则借韩信的口,谴责了刘邦诛杀功臣的罪行,道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一封建社会君臣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安乐的真理.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刘邦真实的精神面貌,从而勾消了在本纪中所作的一些神圣颂扬.对于“今上“汉武帝的暴力统治作者也流露了悲愤和厌恶的情绪.《循吏列传》中写孙叔敖、郑子产等五人,没有一个汉代人.而《酷吏列传》却全写汉代人,其中除景帝时的郅都外,其余九人都是汉武帝时暴力统治的执行者.张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但最为武帝所信任.他治狱时,善于巧立名目,完全看汉武帝眼色行事.杜周也是同样角色,当别人质问他:“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杜周却回答说:“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这里司马迁彻底揭露了封建社会中所谓法律的虚伪性,指出它不过是统治者任意杀人的工具.《酷吏列传》中还揭露了统治者屠杀人民的罪行.义纵任定襄太守时,一日竟“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王温舒任河内太守时,捕郡中“豪猾”,连坐千余家;二三日内,大举屠杀,“至流血十余里”.汉朝惯例,春天不杀人,王温舒顿足说:“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对此,司马迁愤怒地说:“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这是人民的正义呼声.酷吏虽也打击豪强,但主要是镇压人民.作者在写这群酷吏时,每每指出“上以为能”,用意显然在于表示对汉武帝的讽刺和愤慨.《史记》中还描写了统治阶段内部复杂尖锐的矛盾.最著名的如《魏其武安侯列传》写窦婴与田蚡两代外戚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倾轧,以及他们同归于尽的下场.这样,作者就进一步揭露了统治阶级残酷暴虐的本质,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司马迁不仅大胆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而且也热情地描写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反抗.在《酷吏列传》中作者叙述广大人民的反抗形势说:“自温舒等以恶为治,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治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趣具食.小群盗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胜数也.”这些反抗虽为统治者所镇压,但并没有被消灭,不久又“复聚党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无可奈何”.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是同情人民的起义反抗的,他承认了“官逼民反”的合理性.基于这种认识,司马迁热情歌颂了秦末农民的起义.他在《陈涉世家》里,详细地叙述了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振臂一呼群雄响应的革命形势,指出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分析了他们失败的基本原因,并肯定了他们推动历史前进的不朽功绩.认为“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他更以极其饱满的情绪写《项羽本纪》,项羽的勇猛直前摧毁暴力统治的英雄形象给予读者极深的印象.作者虽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指出了他必然失败的原因.但仍把他看成秦汉之际的中心人物,寄予深刻的同情,说他:“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司马迁这样热烈地歌颂人民对暴力统治的反抗,以及把陈涉和项羽分别安排在“世家”和“本纪”的作法,都充分显露了他卓越的思想见解和救世济民的热情.这是以后的封建正统史家所不可能达到的思想高度.
  《史记》的人民性、战斗性,还表现在记载那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肯收的下层人物,并能从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观点出发,分别给他们以一定的评价.《游侠列传》写朱家“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写郭解“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在对游侠的“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高尚品格的热烈歌颂中,表达了封建社会人民要求摆脱被侮辱、被损害处境的善良愿望.《刺客列传》写荆柯的勇敢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行为是那么绘声绘色,激荡人心.在我们今天看来,刺客的个人暴力行动不可能真正解决政治上任何实质问题,但在漫长的封建黑暗统治之下,刺客们自我牺牲、反抗强暴的侠义精神,却是可歌可泣,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暴力统治的气焰,恰如夜空一颗皎洁的明星,给人们以鼓舞和希望.作者热情地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史记》中还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等历史情节的叙述,突出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品质.在《魏公子列传》中,作者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叙述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故事,不仅因为这位公子真能放下贵族的架子,“自迎夷门侯生”,“从博徒卖浆者游”,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这样做的结果,终于得到游士、门客的帮助,抵抗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振奋诸侯.《李将军列传》也是作者用力写作的一篇.“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汉代名将李广,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景慕.他的保卫祖国边疆的功绩,超凡绝伦的勇敢,以及敌人闻之丧胆的声威,是通过太史公的笔深深地铭刻在人们心上的.但李广的一生却是在贵戚的排挤压抑中度过的,作者对他“引刀自刭”的悲惨结局,寄予深厚的同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不幸遭遇的感慨,从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压抑人材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作者不仅写出了李广保卫祖国、奋身疆场的功绩,而且也写出了他的体恤士兵,热爱人民的品质: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正因为如此,当李广被迫自杀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作者通过这些描写,不仅说明将帅应该爱护士卒,而且告诉他们,只有上下一心,同甘共苦,才能战胜敌人,保卫祖国.
  总之,作为传记文学的《史记》的思想内容是丰富深刻的:它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及其爪牙的无比丑恶,画出他们的真实的脸谱;另一方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歌颂人民及其领袖的起义反抗,以及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救人困急的侠义之士,表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革命传统和优良品质,这对今天都还有积极意义.
  《史记》的思想意义是和作者精心的构思、高度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的.作为一种历史著作,《史记》是忠实于历史事实的记载的,所以刘向、扬雄、班氏父子等都称之为“实录”.但作者却在“实录”的基础上,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量,这是《史记》传记的主要特点,也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所在.
  司马迁是怎样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原则下写人物的呢?我们且看他在《留侯世家》中的一句话:“‘留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这说明作者并不是有事必录,而是有所选择的.张良平日与高祖谈论的天下事很多,但只写那些和天下存亡有重大关系的事件,从而表现其性格特征.写其他人物当然也不例外,即只写重要的,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东西.在《留侯世家》中还有这样的话:“语在项羽事中”、“语在淮阴事中”;其他各篇也常常有这样的话.这就是前人指出过的“互见法”.司马迁使用这种方法情况很复杂,有的注明,有的并没有注明,它不只是消极地避免叙述的重复,而且是积极地运用资料,为突出人物的特征服务.例如《项羽本纪》集中了许多重要事件突出他的喑恶叱咤,气盖一世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他的行为在传赞中虽有所贬责,但热情的歌颂、深切的同情却是主要的.这样,就体现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的完整性.作者在本纪中没有过多地去批评项羽个人的缺点和军事上政治上的错误,而把它放在《淮阴侯列传》,借韩信的口中道出,这样既不至损害项羽英雄形象的塑造,而又显出韩信的非凡的才能和过人的见识.就这样,司马迁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剪裁和集中,不仅使许多人物传记正确地反映了他们在历史上的活动和作用,而且突出了他们的思想和性格,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史记》中人物形象的丰富饱满、生动鲜明,不仅得力于司马迁对材料的取舍和安排,而且也得力于他运用了多种方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作者在写作人物传记时,尽力避免一般地梗概地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使人物性格突出.救赵存魏是信陵君一生的重大事件,但《魏公子列传》中却没有过多地写他在这一事件中政治的军事的种种活动.而把描写的重心放在他如何和夷门监侯赢、屠者朱亥的交往以及“从博徒卖浆者游”的故事上,通过这些故事的具体描写,突出了他的仁而下世、勇于改过、守信重义、急人之难的性格.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信陵君自迎侯生的一段: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奉侯生前……
  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信陵君,他写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写侯生故意久立市中以微察公子,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写公子从骑者窃骂侯生,写宾客们的惊讶.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愈来愈突出信陵君始终如一的谦虚下士的态度,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司马迁还善于通过琐事来显示人物性格的特征,如《酷吏列传》写张汤儿时的一个故事:
  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这虽然是儿时游戏,却异常生动地突出了张汤的残酷的性格.再如《万石张叔列传》中的一段:
  〈石〉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字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最矣,然犹如此.
  作者通过这些细节,写出了石家一门的拘谨性格和伴君如伴虎的心情.其他如《留侯世家》写张良为圯上老人进履;《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忍辱胯下;《李斯列传》写李斯少时见厕鼠和仓鼠而发感叹等,都是以琐事刻划人物性格的例子.这些是司马迁表现人物所用的故事化的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平板的叙述,使人物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为了表现人物,司马迁还通过许多紧张斗争的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表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和弱点,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是很有代表性的.鸿门宴前,楚汉两军几至火并,而楚强汉弱.刘邦项羽此时相会斗争是相当激烈的.作者就通过这场面对面的斗争来表现人物性格.刘邦的懦怯而有机智,项羽的坦率而少谋略,以及其他人物,如范增、张良、樊哙、项伯等的性格,都由于在这场斗争中的不同态度而有很好的表现.再如《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灌夫使酒骂座和东朝廷辩论两个场面也写得十分好.前者写在宴会上人们对田蚡、窦婴、灌夫的不同态度,不仅写尽了贵族社会的炎凉世态,而且也很好地表现了这些人物的不同性格:田蚡得势后的矜持傲慢,窦婴失势后结欢当权者的用心和强争面子的窘态,特别是灌夫始则不悦,继则怒而指桑骂槐,终于演成与田蚡的直接冲突,充分地表现了他“为人刚直”,“不好面谀”的性格.后者写大臣们在武帝面前辩论灌夫的曲直,彼此吞吞吐吐,不敢明断是非,武帝大怒,退入后宫,十足表现了饱经世故的官僚们的虚伪和圆滑.故事化的手法和紧张场面的运用,使《史记》的人物传记饶有波澜,人物形象各具特征,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而成为历史与文学互相结合的典落著作.
  《史记》在语言运用上也有极大的创造.从文学角度看,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情态度和性格特点.刘邦和项羽都曾见过秦始皇,从他们所表示的感慨中可以看出他们性格的不同: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语气极为坦率,可以想见他强悍爽直的性格;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委婉曲折,又正好表现他贪婪多欲的性格.《陈涉世家》中写陈涉称王后,陈涉旧时伙伴见他所居宫殿说:“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夥颐”是陈涉故乡的土语,是多的意思,这里用以形容陈涉宫殿陈设的丰富;“沉沉”是形容宫殿广大深邃,又带有惊异的语气,它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质朴性格.在《张丞相列传》中,作者还写出了周昌的口吃和他又急又怒的神情.《史记》还有一些对话则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当时的精神状态.《平原君列传》中毛遂自荐一节,表现了平原君和毛遂不同的身分和性格,特别是毛遂犀利明快的对答和“请处囊中”的自白,真是“英姿雄风,千载而下,尚可想见,使人畏而仰之”(洪迈《容斋五笔》卷五).《史记》在叙事和记言中还常常引用民谣、谚语和俗语.由于它们产生、流传于民间,概括了广大的社会生活,是一种精粹的富于战斗性和表现力的语言,因此,使《史记》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并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判.如《淮南衡山列传》引民歌、《魏其武安侯列传》引颍川儿歌,对统治阶级进行了讽刺和斥责;《李将军列传》引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说明好人不用自我宣传,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敬.此外如“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以上《货殖列传》)、“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郑世家》)、“利令智昏”(《平原君列传》)等,都是对旧社会、旧风习的深刻揭露,有助于读者对历史、人物的理解.最后应该指出,《史记》的语言,在现在看来全部都是所谓文言而不是白话,但它是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的书面语,与当时语言是相当接近的.而且为了使那些古奥难懂的古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司马迁在引用古书时,往往把已经僵化或含义不明的词句改成一般易懂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史记》直到今天,我们读起来基本上是明白晓畅的.
  第三节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传记文学名著.它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尽管封建统治阶级把司马迁看成是离经叛道的人物,把《史记》看成是“谤书”,但他们都不能阻止《史记》的流传,取消《史记》的影响.尽管班固从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出发对司马迁有不少贬词,但他也不能不承认司马迁有“良史之才”,即“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的叙事才能,不能不赞美“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班氏以下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对司马迁几乎无不推崇备至,力图做到像司马迁那样“不待论断而序事之中即见其指”(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史记》中所歌颂的许多英雄人物,如项羽、信陵君、侯赢、鲁仲连、蔺相如等对后代人民特别是封建文士精神上也有影响.他们仰慕历史上这些英雄人物,并受到鼓舞和激励,如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诗歌中不止一次地把古代的侠义之士引为自己的同调,并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事业.
  在写作方法、文章风格等方面,自汉以来的许多作家作品都从《史记》中得到有益的启发.郑樵所说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无论对史学和文学来说都是合适的.从《汉书》起,所谓“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是承袭《史记》的.在文学创作方面如唐以后传奇文以至《聊斋志异》等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受《史记》的影响.唐宋以来的古文家更无不熟读《史记》.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把《史记》的文章看成为文的规范,他的《张中丞传后序》、《毛颖传》等文,很显然是学习《史记》的人物传记的.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散文的简练流畅,纡徐唱汉的特点,深得《史记》的神韵,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格调,与《史记?伯夷列传》十分相似.而当古文家们反对形式主义的繁缛或艰涩古奥的文风时,《史记》常常成为他们的一面旗帜.唐代韩愈、柳宗元,明代归有光都是这样.
  《史记》对明清以来的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史记》的人物传记有人物形象、有故事情节,简练生动,绘色绘声,千百年来在人民中间流传,为广大人民所熟悉,这都为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提供良好的借鉴.特别是它的一些艺术方法,如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避免冗长静止的叙述,以及注意故事曲折动人,语言简洁生动等;无疑都为后来优秀的小说创作所吸收并加以发展.《史记》的人物传记在形成我国古典小说的传统风格中是起了巨大的作用的.至于小说或戏剧取材于《史记》的也很多,如《窃符救赵》、《楚汉春秋》、《琴心记》等,这些故事一直到今天还流传不衰,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关于司马迁史观“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体现司马迁怎样的史观?请用两三百字较详细地分析.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有没有研究中文和历史的同学 表COPY 如何断句: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 .在《汉书·司马迁》中,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这段话对班固的评价,看法如何? 班固《汉书》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的意思. 帮忙翻译《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 是非颇于人谬:论大道则先黄而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的意思拜托各位了 3Q 关于司马迁史观 大道之行也中,货恶其弃于地也, 军司马班超留于窦,其历史作用是什么? 军司马班超留于窦,其历史作用是什么? 《汉书·扬雄传》其中的一段,求翻译!急!最好有详解,谢谢了~~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关于大道之行也的问题...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用一个4字词语概括.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用一个4字词语概括 《大道之行也》中的货恶其弃于地也的其是什么意思?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翻译 翻译“圣人组修其身,而成文于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