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官员如何与外国人交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5:33:26
清朝时期的官员如何与外国人交流
xTkR@P/`ylY $!DPyKB0NL~yc[ELwt=l.N-8km,<E, hǯ;<TI,&gk6͇S:gTl%0=*^-lXp$t'2`znwitT&lգCJ@bᑘrB/S{ˁڄ|IAc%y -5'hi;`QcF'Wsr,!!ʅJ*Tx![Yi8fEQ(M3KSw|q8ِb:N#J#%޵g<~ X*,% [0#!˝8gՖ%6,:!9CF c1 އkQkhPERb.5fUP6`^{+(>,GQ%F:(`Zη:5ԉ;JCG#\"<Eg^b/7'#L3GPZ)WPy|fRoK ]Zmic rv2׻MB0 8~9*Qw|d;3:j̰=N@`j6 ݪRIl{Hvnϼ,

清朝时期的官员如何与外国人交流
清朝时期的官员如何与外国人交流

清朝时期的官员如何与外国人交流
通过翻译(当时称通事)交流.
清朝初期,清朝官方主要接触交流的就是西方传教士,清朝的通事主要学习的是拉丁语.而清初清朝的唯一的外交对象国就是沙俄,所以《尼布楚条约》除了满文,俄文还有拉丁文文本.且规定如果双反发生歧义纠纷,以拉丁文本为准.但是当时中国自己没有拉丁文翻译,是依靠在华的外国传教士.所以沙俄通过贿赂外国传教士,在谈判中占了很大的便宜.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谈判,拉丁文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当中国方面被临时专抓差来的英文程度不佳的商人应付不了的时候,最后双方不得不依赖长期定居澳门的中国人和懂葡萄牙文的英国人来互相以葡萄牙语来最后确认准确意思.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创立培养外语人才的同文馆.先开设的英法俄三个语种,后来陆续增开了德日语.
自中法战争开始,中国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担负对外交往任务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两广总督等地方督抚已经普遍配备并使用自己培养的翻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