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马基的练习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0:13:26
谁有马基的练习题?
x\ir"K;@oŬ,3kHB,JHRIC".o\~sQo̟*{_`Z^]t˟l.eoӚ_CT0̖QanoP?ⶣ?cccX0;*=kb?%7 %1_:|hIωw^ Ѣ[uM|x~;^l1,%t 5,T뜷UP69X?k3e1Åx(c7ގsUV'Yȟ5WDxaOW**^Yw|vTL]Zq4GՊɕ﯋K zbuljߝ->N& 5 /^;/7;ˮ%LGU۪x`5D#뉶"" 1uWu 4 5/iA;|YS=xʿ K$:^][x[5|CD ,VHyh֍^Z v q㹚ሀc>.l QɟDH\ v\RP:Y*`~eRB46تS0ȁ TNlӱۀ8:Ity3;S_OGV-݁4-{A+N Xrb&'7œɔu-,Oǎw )9(t|0'u[ё{F";91G`gYj#GVJsX 0sx gRx 7Zr|S;*O8bp;6G z#m[obU7_,䈲=2V@\Z*0d-=נfչ9 8)_Ubl7r,tňQԃ-v80Ug*^+r$^& F#y~m/{./Id/HiJ?Bh6NI>d6%ɢAcPPxL} ^2K ݵyftVjU݊sc >#pJZI+g!*Bړp]">7kw Q_v`y!z3"BLf,ϣPΞ%݁KX!G bԼ 2A/%<HHY솪cȧj;"^$x}_7u 2pBVd9P>Ŀ,*DWbT9m_g~!%+lqQgNu*C"6O0 i'ɻ~]T`LIIUh{t"IfbAQH,|STݩܩ =-?._Xzs-z!S91L˱I|Ex NQz"hܺ\"}"tJeBD͂+ƲZ16XZaɏ[ +)#o oM_~~6(ԽoAUS0GêAxwpKɜC 1h|%^H0ad5_+kSi(в0cop1"% (rQS@%^LArwhtNXpFhSn *'*m5tlC b﫽Cп]L(/d HX% ~l֢iZk3|$ȑ##T{Uy;y ^Rrȱ }4Ñr .s<ˉcs|2cw1,p6zGxKE({_נGqxID>~bQÞ=9Z՞c1.U7iR*$yTo:/C.Nܠ?9lp}FKD7+~a]3CN\J !<ђ{ w-xpy6Z ;4dpsJχTjTM֔M-c#y'=̾d(ϩ܁?HO ΕwbB֨lu~*:ٷIm-сI,Pd'^vTht%g*H%q~?aM,Y*2xi/=6(ӿx Oq/ѣj% mrCRLR8Rz1po1!?^G0'U;;*W>V&ҡws-6Iሊb<4N={H)b# QAjM)TByS:}e'`z@W9 dAdJ"',0jtS"*1#-Y:[;ƹe+#~y6 \TNf,O?W|B{k2ooq)%OO^ue*aSœ ]ȷ+kCyM&_^:v:ݗ6僖wҟ & fЁAn %}aNg,jʸ R K-IZQ\|eFqj{HquM|GaJN.3SS C]e:s(ڌNH9֫ekEnʧ[˺N1yf>^uq'MУn]>m^/)֑8x,K t1jEFHC6j`_XڎÓ:_kМlIb\-]'CD:áNnkc8Ѧ?&tkxyG]bIFnViuMNnx%iV+sGzEq-ku5nԃ5"W=R}dɩ݃߅y"I-](Αi ½>SS_0H\=8oDh]StQ#S01?)s߉U܈bV-AxUrjIt!V&E B1b?Tl6W/@hiLoT+Zq1)D9*S(4P)_\ѹDz=J}H=XF?ˏh4HJƄCۑVPeYF:rW,0яeuꖂ47jŃMYwO*(--+g틗{Jb7UfR٬;qgjPP^yey>G/ۂ,*n{u )݆{)"H"#|TyP[Lǎ}ɫw*~"Rco"%2%JBmЖ9~+GP[| ʲ(I)dIܹbvI8*qHmD}2Us+eti2:w ZKirDsٴ5ct.\qWl۹5ήCȄZ2}&ъp=5ݚ#gɘ0{3P,&Yjtl˜4t.᫨bL4xڻoj5Ѡ=!TvlpMk[#Q?3Ѝ-&s[nfT!Iآ9jV4uveS++5Nqt 4q9R6ŲtB[y&jsJ0 Ĩ>d K7UMd6D꫶}ܑ'F$mp:z ݜ&#Ϫ!Q/V]Q EVUDtϰeD >#A}Wn'x{?W/NZ)k]+<{*#Nn==(#ݩ6ɢ#<%ֹid!AJsvL2`5k* ~z=(g:nV:5:FvD,]Di&]S6jstWn5!&-5BRWLfO7lӯ$x4De[ 1:%9 Br!A SQc|{́_]~‰Wd^tu/Ait.]It00"4S9MI CJ2x!%w4NJ6eEMYpj;ܹqip" r) ۢnDN/'U&c`ѓtڻ+?"FN~<+܏κ`%ݝA'I@gm)tʦYD$-|>{F<nnԷ/T;Zl:vbS#Mzo"$J݃ttͩTZMEclq!Ct#U U'%6yvXzYŜ9UBĈyH8*2drW kڮ~]Q䣍5vBT1^bFmy|zFwf0^3Q"|eGvu';?oY*ltPq7U>7E(`Cy"n:H=@NˉFm,nu9fr>hF> x-Dp.F8v Cr-_pg>!B-tR^K(r~vzD.RtulW@aj`†iYZʒz{T@/uoTr;R#`mmܒ,ubŽ-Sx t& $VwTpll_ ʶmbLLԭ]<_sC$lCdw`)Dc5t(_ZJ#sZ*]j!|P}0y(i+ |bdpT [AYP]!jJ%"F KJGC*w,IC~KJW4~~K46 Df˶ pTh-d7|ufsqXK1'(V`(f4bbx]ٻ%r+LzKcY:amPU'ëLOCx=h[›.x) "W9_ IR!o?P'g 2/Wڒ8ดw ]fsV19&Sð1v/8VǺԶ">_J _>V ֐)ުp}+OKXt#F~S1% P-UsjFy@ɃeW]񴄔X4ͬ(bDgJH5.b`) q$ M8O:Rܖ".O[sjfQ{&-^뤜rj@_.[#*3I~ex% L_ﳋ!Y`IDrJ$,YޞW0׵q.|P'E<njKMq9US51 h#*ci폼&g_/"/P0_g%mERwY$OM63WBs%v2}}fpJa(^;i [L90yHZ:ttIM@Iu &T5fho"XݤÛSUOv`LtL{#z?ޒ*8JY 6dbA!}9;TzwR&}+J4]d ?S\*}ӗf##p+}Mj4O^A_Yײ8'tȟb2H

谁有马基的练习题?
谁有马基的练习题?

谁有马基的练习题?
题型:1、单选(30道题,每题1分,共30分)2、多选(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3、简答(文科:5道题,每题6分,共30分;理科:4道题,每题5分,共20分)4、论述(文科:2道题,共20分;理科:2道题,共30分)
简答题复习范围:
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具有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这对于唯物主义以至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2)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第一,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纯粹”时间和空间;第二,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只是存在于是为中的抽象概念.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3、怎样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表现在:
(1)从概念看: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4、简述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首先,在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上,也就是在世界可不可以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就是承认思维存在的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唯物主义反映论都坚持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油价持可知论.不可知论,就是否认思维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并不直接否认主题之外的客观世界,但它回避世界就其本质而言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坚持可知论,并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指出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因为时间的成功能够证明我们对于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5、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由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它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6、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原则性的区别:
第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是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第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把认识看成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单项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因而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辩证法的观点,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7、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若您是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依赖于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认识对时间具有能动作用.认识一旦形成,便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功能.其中,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知道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实践获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式,从而导致实践失败.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达到更高级的程度.
8、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0、简述利润是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和机制是:
(1)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不同,必然引起竞争.
(2)等量资本投资于资本有机构成或周转速度不同的各生产部门,利润率会有差别,这必然引起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为了争得更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率的竞争.
(3)为获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竞争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4)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1、简述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对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资本主义各国存在着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使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过首先发生.另一方面,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因此可以继续存在和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走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12、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中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13、为什么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制者?
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命脉, 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金融寡头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这种联合有多种途径: 可以使金融寡头直接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或议会, 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 可以是收买政府高官或国会议员, 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也可以是聘请曾在政府任职的高官到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等.此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是价影响, 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 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政治生活.
论述题复习范围: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何现实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仅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旧的习惯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敢想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形式以及有利于反战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试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时间决定认识,认识对时间有指导作用.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为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若您是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时间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对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一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而实践与认识的每一循环,都进到了比较高一级的程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又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旦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以后,反过来又指导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使我们对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情有了正确的认识,为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当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不断深入的,响应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3、试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论述既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要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又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也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它只能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应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是统一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个不同属性,任何真理都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互相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总是通过武术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
马列主义、毛思想作为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思想结识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绝对性,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没有穷尽真理,具有相对性,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因而,我们对马列主义和毛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把坚持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真理的相对性,这种教条主义的观点必然会窒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相对主义则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真理具有的绝对性,这同样抹杀了马的生命力.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这一论断的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为: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二,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从而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并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第四,生产力使人们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第五,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
(3)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之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历史过程.由于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
(4)待遇与我们国目前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地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持落后的态度,而是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
5、试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因为:
(1)资本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3)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只有通过流通领域,资本家才能购买到特殊商品劳动力,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才可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6、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也提高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但这些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
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而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也是错误的.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复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7、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注意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掌握的巨额资本兴办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投资规模巨大的新兴工业企业,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资产阶级国家代表整个资产阶级利益调整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国家的收入再分配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加以改善,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郭嘉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不同具体形式,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一种手段.
8、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从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从历史上看,奴隶制取代原始公社制,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都经历了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不能期望在短时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从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考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决定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当代资本主义经过一系列的调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还存在较大容纳的空间.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科技发达、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它们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各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合作有所加强,以跨国公司和垄断资本的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势力不断扩大.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但必须明确,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