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克服“朗诵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26 23:18:13
我们该如何克服“朗诵腔”?
xXRZ~y],3pknrUP@ږ"ғ:0kж{f,$^o}|Ie{N48קfTz8ywO]KOd0TIBn ,rv8yلZEﴗϗNǨ/* 5@it#Zh1Ey/KjTCpy(VpT#/K519.A#~<`'^OzRk*;Rg+^4$ZkuX9+:nIҟؕ|Sv˟vx% ̈́I-CNLv%ݡZL4NѾEC@ mX6G؜b󂖍KߝŘwɛǖIĠN-,!.@mHbNeϐ/*P7_f2-k-ʦU&oȆjT)6MB.'Dޒ ]a[K_UK8j ,{"\j|Hxwq@^pyeEs((OM.F`mps6b*dxJ d!H}:rfPˊ%{ TG%JnV"p<%n@4-c]C;Il9+l C0gEeK%xM *i$XV%8etZ/ *v[TL2NuXΰ#[:ce݂)̓K_l+gadP[=&+\۩J٩*ap{K w $4-8QU5AQrExd1۞O,y-wCeڄڄpPc|#C<BEG&4 l :7učHt2xnjx) k)-eQWd,ԫ .5 }R2j]%uS"N6ۈyh[*J*GO&_(-1L!NDN)F yͨ3~㠇T{ʷ-w+JO+xj$CPC?}ѣU@t7ku5dﵢVG;>X!Bhqb\o);L[+nLܒhҜROpũݿK e8R n2`Ff%;/m;s0Ig) n+/PA{LCh#=PߨQ_ MQz_5$Ĩ{Ih\3P:2dFBM4ݲ W?߀s'A%fYFWG߲Ё[Q? 'E+xKW }r8Uz!)b~4+O l֗8t2"PSla\6@ilANh7(_yj)T,7hĊ;㩢FsdYタ礹xO ?| 愨/"*O_jUb)_{CNT4g=~Kr4# 24AƢK|,lOE 4hs*sJa-GwݑC%1<h=pb Үj)Wxw:}l6z R1v XH0{ qTPۨqz_b@1i4e.; DFR'`COfŻ f| vS D8>'(dB?-rˢ~[Q2u@dL1̩wq(p&sof.q"Q^a'Q #ÿ>Ov:

我们该如何克服“朗诵腔”?
我们该如何克服“朗诵腔”?

我们该如何克服“朗诵腔”?
朗诵,是一种舞台语言艺术.正如前文所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语言即音乐.“是一种困难程度并不亚于歌唱的艺术,要求有很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术.”我们知道,一切艺术的技术技巧都只是手段,艺术的目的具有生命意义,那就是作品中的人生哲思与艺术的美学意义.朗诵,作为一种语言表演艺术,它有技术性,也有艺术性,而当两者完美统一地表达着一件作品,以一种无可替代的艺术形式呈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它的形式状态便是:像歌唱一样说话.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朗诵腔”的问题.所谓“朗诵腔”,就是一种朗诵的腔调,一种只有形式不见内容的腔调,或者说,即使你讲究了内容,分析了作品,在最后朗诵的时候,你的内容,你的思想感情被一种固定的节奏掩盖了、模糊了、消解了.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朗诵状态,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在一台群众文艺演出中感觉所有的朗诵节目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重要原因.
究其根源,这是由学校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形式衍生而来的.我们还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要我们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强化记忆,理解课文.为了能让全班同学朗读得十分整齐,老师通常是用一种固定的节奏领着我们朗读的.后来,凡学校举行文艺活动,朗诵节目往往又是语文老师辅导的.老师考虑到舞台很大,观众很多,又离我们这么远,必须放大音量才行,于是,放大的音量,加上固定的节奏,便有了我们所说的“朗诵腔”.久而久之,我们就把这种习惯带到了群众文艺活动的“朗诵表演”中了.
应该说,运用固定节奏进行朗读训练,让朗读整齐划一,作为一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我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种艺术的朗诵,这种固定节奏的“朗诵腔”是要坚决克服的.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一些朗诵爱好者在学习和模仿朗诵艺术家朗诵经典作品的时候,不加分析地模仿了他们的朗诵形式,忽略了要“将诗人的思想情感变成朗诵者的心里话”,或者,他们并不懂得,正确的朗诵,应该“像歌唱一样说话”.歌唱,要有好的声音;说话,应该是自然而真实的.
歌唱没有固定的节奏,更没有什么“歌唱腔”.进行曲、小夜曲、民歌民谣、抒情歌曲,各有各的节奏,各有各的风格,不像我们常见的朗诵那样千篇一律.因此,朗诵,要像歌唱一样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这里,我们从理论上先来谈谈朗诵的重音与停顿,这既是一种朗诵的基本功,又是克服“朗诵腔”的一个好办法,也是变朗诵为“像歌唱一样说话”的主要技巧.
说话的节奏支架,主要依靠语言的重音与停顿,如同歌唱中的调式主音、小节与休止.我们说话,当一句话一句话连成了一个复句的时候,其中会有好几个重音,这几个重音便自然形成了说话的主要节奏,于是,句子在变,重音跟着在变,节奏自然也会变,那种固定节奏的“朗诵腔”也便自然消失了.
举个例子:1、我们去散步.
2、我们去散步,因为今天天气好.
第一句的重音可以是“我们”,我们去散步,不是你们去散步;也可以是“散步”,我们去散步,不是去打球.
第二句的重音是“天气好”,因为天气好,才去散步;“散步”这个词在这里成了“次重音”,也叫“补充重音”,是用来支持重音的.
再说“停顿”.诗文中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自然会是一个停顿,停顿得长与短,则要看作品的意思和朗诵者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了.但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一个词一个词组连接起来的,有了逻辑重音的重读,就有了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虽然这个停顿也许很短很短的,但是,停顿是必须的.
举个“停顿”的例子:投降不得举起你的枪
由于停顿运用得不同,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完全改变了.
1、 投降不得∨举起你的枪
2、 投降∨不得举起你的枪
特别是在朗诵文学作品,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句子,因此我们一定要细细分析作品的意思,然后寻找“停顿”的位置.
停顿,在朗诵表演中会经常遇到的,除了逻辑停顿,还有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节与节之间的停顿,除此之外,如果要“像歌唱一样说话”,心理停顿和交流停顿就更具有朗诵的表现力了.所谓心理停顿,是集中了逻辑停顿与情感停顿的最大优势,是朗诵者与观众之间达到非常默契、非常共鸣时候的心理停顿.这样的心理停顿是因为朗诵者难以言表,观众则需要接受与思考.有经验的朗诵者会在逻辑停顿与情感停顿的关键位置,用这种心理停顿让观众思考,向观众发问,向观众传递一种耐人寻味的朗诵意韵.当然,这不是一般朗诵爱好者所能掌握的“雄辩的停顿”.
虽然,重音与停顿在朗诵艺术当中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用来克服“朗诵腔”,使朗诵更加接近“说话”,但是,真正要想达到“像歌唱一样说话”,还必须如前文所说,朗诵者要有一副能唱歌的好嗓子,要有一口如播音员一般标准的普通话,要有准确生动的重音与停顿的艺术处理,要有如说话一样的自然和真实,更要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朗诵风格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