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优秀实践案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05:58:31
如何写优秀实践案例
x|Yr*YT*y3##2ҲR5gi&BN7 JBWEtsWL᭵q">L}vvsw͎ι7= Ziӹ ߿7o^Bu+LgQMo_7Yty`zf<J`ͽE~~//ԼkrA-=NpD,uuعћ{=o\?+sw]otZ.ox#!5gިlwa>jSr~ɽ7*9&7{^sLm^3kk7_*7|r6}3rS)N]^L-pt~Ӧ7PbF[f1Mgv]S?Gn &fLp<2Wem5sfb[zC .rnTM 7k/M'x.c`7xrPyApt-{胛x?>^ \|Mw׼wLz;%P|G/zPAdJMSlm _BP陼O/Os˦;N4$]bn{V4zzϯnuZ6]:qeY|ӟ@qȧb|燓VվTx?gV7`c8uM_9A_~ o_EROpCu{M&?~uZ"aWo2Qio0+V3VHAM( &&6+?8F!3SL+ݚ3>x;Xk-;qKpѥ6O]s?"'ghZj`P(tFL ^~d¹|Sf ,sS8p췵7}MjkuTޤXQ(Y?lPKV-ǟ7[ȱO?_)%dʹfglޙ-<պ.DKIV1ݪͨA{)2!w&s}!壁ߨTjYiuh;vz]: YryLe5}_=Z{.bՀ0) +vT¦קU%{㾧(q1sѡ. hRw9tJDuI!z˥?@u=i/J1{N ~/e0IE's>搐ɋLgFM>BDW4Ia;OJ6o_A@Of:)/ҦqWj$PtR5[a+㍋Gdzyfܖ~F+6q[(낦_ҍ܏kO*(!tptTٽns{H}j|H :;K jM\B)o:Ba5oD.3:ߟ?G,E(vZg__3v?3yu :AjdxUsWAKnx?UOӦUN j|3'g/xd4">+,4[`8?8ɗBIt3 `O_{#Ed!3AdQI:bRQnAiO ֫) ;U͡+ghۀ<7_z;z3ExM;Z]"\ܭn_5} |jԛzO=4R'Vt3f0hҗޝ~/E&`\j.qz3Ca#"e覗h5w 1kpBܱ=7#+\{kOQDA1hU{IS=cيr\15\M|SJ=Qx.$k1R 9p- ȝ_ ^WP!!R^£*Ī;eHmK e HbL,Gzv _ pM+yg7q~bc:W}FwKs_6@n-uGJt N߽!.&Kn<ŵ*y`*]}R" -?Y(I^T6 rl|FQ~/CnGgD]Ad#`1]B[rAMEiX]bc$z*4#4aT}o_#C>!`ʭT"čJFP;p8ӍCuBZ{ǿ'aH+'"v`dRA>29$hbv_ڨ%VdEgmee $"leD|fSH kNtP`bv^8`Ϯ7:c2f0a4Wrw@*`TaG& sN׮K"77hȐIx5W(rlï 0䵤ͺN=" t>gl@pw,{ 0sMRc ͺ{&ͪtcHSOZSQdQU߉r$R'oVm,q O=\n<,Uv<L2u†,, 7A%3}o\3 ͪ!3]䭪\GVWs@"Z-a7m)t-`:|p⭩D,%"*EQ\DlJ aAZ.. u+KXo 0u.8yc| n1vp7ʛ\ؾpI429e2I7ixsK A'U@A=̼G}W0#f_4*]Px_j7^OY)E]gANĵ>b=s`r\̄*_1!ıҳ;;nFGTND;p2M~v0㟵XҼRۛ<-ᇗ/:*|/ 'RדnPfqPBF\QQ֠WuNzh٘ Wʍu8ƲftX1LE! gJOZQۭ(}Dsӗ8.D>,6hI h`5je;=rJ2x`}']Ҭź6{l|i,ϥ[ 7u,( r">a(sI4IUMw'Lg}bdHw T)"|En=]l4ZD-x6T&F (ۍ!_iׁe0sA=΅XOqUlA ~yQƉm'IS)WDI ?~ธ6)v ,Oq*`^òy:" z+43Oi_ny͞t z ^}">Ѝ˘ 'ŇC/kiٌX+3FC?vq- ͠*rRեJ z{n@P:AԫV8!\Ysp`QJM^ܼi[|[-zTGB]-G2w({ wT ৹pOO¶#c4Ŝԯ6,F!mMt$YT+$d{& ]ဟW3pCkIO~NtkCw(4" /aLJe]g0Ɓ bӟN1q*!kJuZp"`Թ/&51s{^^$ lV4U0ʆŮo;>gI6fi1[C(.:_ynR"OSXR:rGE4/UMp@?}Rσd6ϾVmBI@M=~eN;@?$v8,K]A-T)Ҭ Z_[7ȹL+ ~>5;P4-g4@(mЎDrD#cyS+Mp4S/Jb \;7Truc+&5,VBw CռwV>.GH-۲KU`\7;tp6 I pKmVM01'][_+~H#s8iN&)WʻJo6 $Άp1BcAEOTJ8ԉ+*vXHz}ҎgRe^2fU d-Z?ȸ-\K|{"6x~MՌNp55 TmEX٥GC9+%U"qŠɺe_ڜ`9aHۇ C{?Hq?,7z8G]LsϘL~LO|}J @42UIi9FT`qA iuZ)G޺7cwvtW&)"@$ ZುZ/[:D#-g1.U2,IR)(D{Kl-'d Ҝ8՛DF ɸ͵ܤLW61iļ% pWH>.b 1NPKZ6{@X?,d~s7^V *X ?lF豕*<0tr𳊣M[CtBU2+cq6y-79c+iGh)_6@gƊr/gX -Ԓɓ@#ҾVʁ:IHiȷ.̃h{ọ [g~vcU&[c=Vpj" Hť:5_"~$gQQ>o'eP>0\ݜ_~bF4`L};dԯSdDyz<ޣN1:G_fݜ!;t8$..&?YMMtLx2 =2vc1ifnXJ5p7Uv8J~%BN1*_ L+hFG0(oo"ێRJVC$ݣ'UA& xh>Z;emX2)b:LtA&2&ơ@3)p~#?XPJnk#P+?%~YhڟXFC$-/Hǹ;2Qǔ aw[1mp]2mxG$Ǭ*aj]UYM:/jZ:D$NYo}c%Љ6|UNNF$㱼UjE08oSp7SCvJ\X>_ۜ؈NJіuHNgNQ9},Ͳ~| Sf/2?c˃ˑSRb3 :ΠKHK=>aR(+1,^B\o ZRʬ$'/ [H3a9II{nYs“"4gԘk6xgm2alsfm22oS9"JTɩ~Nİ{)Sl כ5Ǡޥ+Vmne jǞ)>| At.~4!"Ä&w=TcIF .̿R͆7vCW)*ys\Yo6fN416 oN!*4"f3$zQ0$Gߍ(IH^RɢDyW i:U {TE" WoVl"8w9loS%ѓmb3&h>l=hӚG^m$sR0vlFk9ФMr4NtN!-rps MӜkLJygqbDԮ^ (5V NN3<2 ^0pigRxb?uezi{,m8́?~C"'V/Dŧ*#vz8VyDpe >zڲ" ܭf2ZQ, r1Wwy;H[Fm$ez"0 LDQhsz_r^!rSvEXNj,iX ʐ Ykú2[bEϱ?@?d:! Z# )S}919eB8MMo ([$ &",Tʿ8 \^N"ݴ EV'N/B8=M>ΛŲiXF:q2}R4,gCyR(5Tm TH狩RGӨr]!1xV ?ɇ3wpf/`PSGCNe:ųK 8ʜikS~6]ާ~ك/io;

如何写优秀实践案例
如何写优秀实践案例

如何写优秀实践案例
参考一下吧:
我国青少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
近年来,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全球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比例最高,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如今,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除了无业人员及城市周边地区人员居多,父母离异、畸型家庭子女犯罪的多,结伙犯罪的多,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多,侵犯财产的案件多,还有一些网络犯罪、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犯罪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特点
当前,青少年犯罪在年龄、类型、手段、方式上呈现一些新特点. 一是犯罪年龄低龄化.据统计,某地区1998年以来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41.7%,其中刚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13.5%.二是犯罪类型多元化.青少年犯罪类型越来越多,主要有盗窃、抢劫、伤害、敲诈.此外,杀人、强奸、绑架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三是犯罪手段成人化.十几岁的孩子作案前精心策划,作案后伪造现场,一些从报刊影视上学到的反侦查手段被频频使用,使得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了明显的成人化、智能化特点.四是犯罪方式团伙化.据统计,60%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属于团伙作案,纠集多人,相互利用.
(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
1、渴望独立的心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
2 、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4、逐渐成熟的性意识.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一些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15、16、17、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20至25岁,犯罪人数又逐渐下降.由此可见,13岁至20岁这个年龄段非常关键,如果引导不好,很可能酿成终生悲刷.经分析,有几种心理在少年犯罪中比较常见:逆反心理、模仿心理、意气心理、报复心理、利己心理.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受到内在不良心理因素和外在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一)内因. 违法犯罪年龄一般集中在14-25岁.此时正处于少年期或刚进入青年初期,这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他们虽在生理上、心理上发育很快,但还未成熟,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状态,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对于自我意识不健康的青少年,在纷繁的社会现象和大量社会信息面前,易受外界的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强烈追求私欲,造成种种不计后果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外因. 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教育不力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外因.
1、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很多.西方一些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影视上有不顾社会效果宣扬低级趣味的东西;各种渠道进来的淫秽、暴力的书刊;此外,社会违法犯罪团伙的诱骗、教唆、威胁、对缺乏分辨力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诱惑力、侵蚀性..
2、家庭问题.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特殊的作用,青少年社会化能否顺利,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环境.有的学者认为,青少年犯罪的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显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父母的隐蔽的不道德和残暴的行为,使子女暗中模仿.
3、学校问题.目前,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升高,这说明学校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或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二是学校法纪教育办法不多.3、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厌学、逃学情况严重.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 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自尊、自爱、自重,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从而有效地预防或者制止犯罪.
(二) 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理想、道德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情况,开展以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如观看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戏剧、文艺演出、举办法制报告会,搞好警校共建等.
(三)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不仅要把教育子女作为一种家庭私事看待,更要把子女教育与国家、社会利益联系起来.在家庭环境中,不仅要有严教善教的家教,还需有文化、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强的好父母.在家庭环境中消除子女的犯罪的因素和条件.
(四)社会各界都要自觉地参与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要严格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要深入学校进行面对面的法制宣传,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势在必行,同时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评价方法.因此,法制教育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又重视法律意识、情感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行为实践.而且充分认识法律制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及家庭各方面的配合.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16岁的少年陈某将与其家有过节的13岁小孩陈某杀害并勒索被害者家人20万元;初中生徐某为与另一学生团伙“抗衡”,竟购买枪支;17岁少年小新为偷钱上网,竟残忍地砍死奶奶,并砍伤爷爷.
青少年本是天真无邪的,如此骇人听闻、丧失人性的案例,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敲响了警钟.
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对我们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呈现的特点
我国如今的青少年犯罪较以往,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疯狂性.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并且由于年青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
2、突发性.由于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般地说,较少有预谋,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如案例三种的小新,其行为的仅仅是为了偷点钱去上网而非杀人.
3、连续性.对某些具有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化,从而对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产生连续性犯罪.
4、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性的,而且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与有组织有策划的团伙性犯罪有所区别,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案例二中的徐某即带有鲜明的学生团伙性质.虽可能是因为玩游戏或其它简单原因纠结.
5、犯罪故意的突发性且犯罪手段的残忍性.青少年犯罪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没有预谋,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案例三中小新的手段可谓残忍,一死一重伤的结果非常人所能想象得出的.
6、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有的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强好胜,显示自我的天不怕地不怕而犯罪.案例三中小新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偷钱,却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这也可见青少年犯罪行为时严重的盲目性和不计后果性.
7、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青少年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案例一中犯罪人陈某正是从报复的而萌生杀害村人陈某的犯意,进而进行勒索.在这类案例中,我认为暴力电影并不是毫无干系的.
8、 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青少年犯罪中“四化”现象极为明显.案例一中,从缴获的工具、枪支以及犯罪的过程看,陈某与成人犯罪已十分相似,是先有一定的计划并准备一定的犯罪工具,杀人后进行弃尸等等.?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据调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我们知道,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香港及国外流入的暴力恐怖片在一定程度上激起青少年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剧情的指引从而完成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走上犯罪.
(三)、受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案例三的小新在正是缺少父母的教育,且其爷爷奶奶又过分溺爱使其辍学而后又沉迷上网最终走进犯罪的深渊.
(四)、法制道德教育滞后.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有欠缺,在面上还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五)、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以上四方面对于青少年反而言均是外部因素,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由于青少年犯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预防
如何更好地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保护性预防.保护性预防是指国家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
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应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这也是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2、堵塞性预防.堵塞性预防是指通过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达到犯罪预防的措施.给学生普法,学校经常把政治课设为法制课,组织学生接受“庭审教育”,参观看守所.孩子懂法要主动而不能依赖课堂的灌输.主要包括:加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控制性预防.控制性预防是指各种针对有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采取的帮助、教育、挽救措施.主要包括:成立帮教小组;送工读学校教育;加强少年法庭的工作;回访考察.
4、改造性预防.改造性预防指政法机关以生产劳动为主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术教育,使有违法犯罪的人改邪归正,成为遵纪守法的劳动者.在劳动改造时,应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原因,要重点进行思想教育,以彻底从思想上使失足青少年得以改造,真正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5、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之关键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
——————————————————————————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说他们特殊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化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是青少年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薰染,加上教育失当,青少年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青少年违法犯罪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由单差生发展到思想品德和功课都差的双差生,进而结帮逃学,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违法犯罪;从骄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被坏人教唆而犯罪;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模仿影视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从好奇到偷尝禁果而违法犯罪,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青少年心理的动向而对青少年犯罪加以预防呢?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一个过程,在他们接触到某些语言、人物、景物使感官受到刺激而形式犯罪心理,遇到适当的机会和条件即发生犯罪行为.因此,青少年在犯罪时必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表露.孩子如有以下不良言行出现,如大吃大喝,出入娱乐场所,或大把花钱,或谈情说爱,或看淫秽录相,或接触毒品等违禁物品,家长、老师就应高度重视.因为孩子的上述举动往往是出于好奇、逆反心理作怪,但他们毕竟处于一个行为变化的初期阶段,这时候如果教育引导得当,让孩子逐渐从不懂事变得懂事,就能从根本上阻止孩子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打骂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
疏导是一项很富有科学性和细致性的工作.在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苗头时,教师家长应及时找其谈心,从谈话中了解孩子心里想些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种谈心不应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像朋友一样互相理解.另外,老师、家长还应鼓励孩子们采用“情绪转移法”或“精神暗示法”,在情绪或心理出现波动的时候学会转移不良情绪或暗示自己要克制、镇定,从而达到疏导的目的.
青少年的特点是敏感、好奇、喜欢模仿、爱冒险.如果缺乏指导或者引导不当,这些特点就会成为缺点.但如果引导得当,这些特点是优点.比如青少年思想十分敏锐,吸收新事物快,可以引导他们创新,青少年爱好冒险,可以引导他们探索未来.(车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