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是什么意思?方丈一般是指什么样的和尚?三座仙山,中有个方丈山.方丈从那里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4:29:15
x|ncٕDדi^Abƾ>}6f5ʙIg5=4wwjZkÍ0S9A3K~}ksӯ|O$ar;0 m7mi*VӠ?F:^0ӉS3xu^?` hi!zmd5hwS ;wvjm msS-ĉ{,1Ybk4x0u5Axe ^rri*}|&VWLb7lnOa5*7͠pW̶iuo͂O^lS[cNMk0,e-!gf Ӭ*^7w3XC Y v&r^aSLgSS YUwDq5m{xżF=̔8k}pVP&}p볚Whcώ|u(a}+LƄ>N&Xp`[Ѿ vaXZ ^rAGlvh%da O2SvjM9|z ?_Wб= zӯF%MV^l5}T+׸tzjR,ػ :[Ql5)?q=P䏱EѕzE =YM Hy9pe#~a#Y?Noge?{1O''צGvV)ޣ%Έ0\8X$2[Pr#3٥0M/c+57:=$榏<$,RX3Vv3)}3{ ⼚p5rȣy7=3&GRC';=\g{T^щt.F C)#*VzvL<3&CX{# (}R5RH4lEez~̯nή>X͎0/YpQx}pc|=砸70WP|T*gߋ7,h`C?J?t`!^ -8 *­:%8iw4cJC°؟Ԥi/N:-נCw5)'0'aHM4ȖL@@č9)+3pC+^"|.}Yx09u@p MC/mN&.|c:GBW1'p]ems؜٭z 47gztc-f]%tN)iwart&ƅ Njpt݌ &X S&k 5{2 NBh ݫ(npscYSV  $<<6q`Ѱq! Ј@=G!2PZU6]π / d/jEx1^a9\]ɉchê%QXg YU鏿'?\-?idF;1YkƏ^i %`C0s6]??}x]FrIA7(= "@$:{cԋ٭2^> yP@? uxZx Hy"wc ' @aj%B) {1FvDŃ88Coϸ t$ȓ-B`>u4(D4`k<t+!-aq{A28ݥ>͢!}aIA.B `9F gqͤS徣A1Z|ߥkpDASx]dͳ}a,{)r4#m alAOG0JXv983ӦΫBieN 8@@􂒔um?H-N<;.u>H[S9XAGuMoi2=GpJ=j)0 Nhҁ!syNeBUaH:F)m͏gNYK!M[,Y1xyd-IC&3D=94 Q9h.6㤝-yrC^v<xρjyf)kX$WscF1  ϺJԢ<*Zù k]vy9Blɟĵ%S{'o-oz-\`&]a(`6~t͸ֆJ P^XvcիEɴVbcѠ&a -F̹nW+1]"3l)>fP%%[Ώ\nP*RNY zatcˆ,t `7@g3/YN&$[a*иR$B1]zSXcLV mkY55iT,9)rAe' ب9&rf19Q:J.}oMx_m,~~5m3A4ɣ7؆TLԟ#,C\"ܰ)Y[A=HJިy+)l]o^Xh\ a1g^ɂ@dS$Qzg;3oW-]pzƿ?(3sdk[Z&jpJmVLrzR8y"A2u0ȽT9ձOR7/b+/uX!H81@ ݄lnǐD!):rii!՝R\)XgEi;Paxgypc+wfMOg$9ĬPRc/BK|"w;x{BH 6=NHP>ݙ55 .!&=Yٝ,;g,@tV-Ink ^>O~xٛn_u(~(eWhu;,,Bи]vLYja15>Ɛ)FsԳP.Uu.+G9d/|%"pNd E sL}R?:: (SUUsvHx|8u!Ki|U{|5/]?bBB$0$/03P*zpvW\]Ϟ P@|o)I:z& ZxD֌G;-,H#3X|Įfm:wmPJ)CпQ;i,0`zeDH^]2t Nbظ tf=z jc:ugH%K){&H'U~/aJ ?Ihb3U)SLVxSi94xvH5h$] ` Vf"yjB 辈80P-581 ؊1d br8tH)ލK`8dyo+Sl/EL,&lXKIM9K(r#8՟ę=A'_:;Xwjom>' !29`k/$'~Z:W.v?ʁnD6! KB@DZGp * gʌ#JgCvXt _Q:`tg&kBSك!qL&%k#):o|>;Kmh#.+54wf~n,Yp޻;Izgf|)($J}gi xyˤ)s+Bu$"(%;S6ek@,N"eC.MTJګ# ݠ45‹ A6x z; 3#e~SYz~}8b)zdM-׀FQ+!5A~?W K͜`Dx6H ^h[5/*-*,0A4dQn;+3ͭ'_,/L%ERb_p!nATxH&u#(;U\2GkV؇sTiwAT-ͮ5^@) n ߟpp_4tpMABPάL]`-*ذvBZ~-jەao_j׷!.~A\:s X;uБ ;IAtK>4)d3sd㐃yvp!do&tx_A"2|*z>B )dJrK~@_|ӿ{Io^u_\'6I!OdB#Qϖ{C1L~u((A\',-{1ȖTZgirDGr 2`uC]3ן`uȖŽ_/JrT"&㍠TsM./d\l\7&gƝi{A˴Ꮴ0,zAwA댙fտL3y{h͋FL'/۶,02 &?X\S̭8EjHkMy%g6+Z={c}_/|]F~MIEYh_^~BWPM]oYm$?'\r֚ߺqa[rW?)nmn.׷gos}}.!70_| S|ǥ.W_ _؅څ.wq qRJگհ%/5/g8 hHnx8oiq4Z~J!'[\*$}Z!&Bj!|B$^({y.-?p+X/! O)k uuݐdJwTͿʺ9f2_<:!yV.˯rO. 5 j\_tPDht#~5DED_E$? uBb$`r-Q_L7_Nz_P|[}AQ꯻HUvIQ_Shk1^UF.+ *.,rWu٥g! Sq3~,{|e߰!bֿy=-9{$z"ҜETGZԲgVAw| {26f8%(ERi*gc/-cM+%atDw`F#+/#sfBY7y- ʛa#{X7 Nxwtqhb?Z4Õ`qИl⣀hWldkd%9)3EemHe{mIr7!@ZGW\vk|$E暗"nT|Pƕl"\m3+pdd^iz)Ն,:PH&Mҩ+SEۈ`!2J"VxCipT?2&r`E U{Njm}4`@ ? wQjH.YMQ!>WgcN$+2<.]q.RbKpIic$VaKꬄ5XC`nx~i/p [lSk3{(]L^3*,Ӏ]#/a^{)JO -^B}jZUXYhC^3Z~Pn 6_;x$\`rG5qv\PTv^ے3Xwr^azL;' FPD m >]YfI=l?fc<"/5&:p_ X{{YWDr cE"3qf\^ɳkѼ.7%Ԡ#td/{-~hءQ0|SL7qp ܞAݓUDڥMD o)tui!ǾLd}(IjhQW~_'a Wkh )QdvֱWwdNd؞q *~ O |qd+#uvOq)`e ob)D퓙/&yD_CZ}? ؃;usΥep٭0]z$ F4[eos 9W+iybv 3`}>Vzr`͘E'/[T\R2b

"方丈"是什么意思?方丈一般是指什么样的和尚?三座仙山,中有个方丈山.方丈从那里来?
"方丈"是什么意思?
方丈一般是指什么样的和尚?
三座仙山,中有个方丈山.
方丈从那里来?

"方丈"是什么意思?方丈一般是指什么样的和尚?三座仙山,中有个方丈山.方丈从那里来?
方丈
目录·【道教中的“方丈”】
·【传说中的仙山名】
·【建筑名称】
·【佛教中的“方丈”】
【道教中的“方丈”】
【简介】
方丈原为道教固有的称谓,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这一俗称.
在道教中,方丈是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的称谓,亦可称“住持”.《庄子·天下篇》成玄英疏:“方,道也.”《大戴礼记·本命》:“丈,长也.”即对有道长辈的尊称.方丈具有开坛传戒、普度弟子的职责,方丈的选拔也很严格,必须受过三坛大戒,而且接过“方丈法”,德高望重、戒行精严,受全体道众拥戴,始许选为方丈.《三乘集要》:“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
【条件和职责】
根据《关于道教宫观方丈、住持任职离职的试行办法》,全真派方丈、正一派住持是道教宫观执事的最高教职称谓.方丈须具备的条件为:1.爱国爱教,遵纪守法;2.为人正派,办事公道,有相应的组织领导能力;3.品行端正,戒行精严,具有较高的道教素养;4.出家、入道十五年以上;5.方丈须受满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同时,方丈任职须举行升座仪式.方丈任期内,因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不能主持庙务,可提前退居;方丈可同时兼任所在宫观管理委员会主任,但一般不兼任其他宫观的相同执事.
方丈的职责为:1.遵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及规章,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2.广阐道法,纯正道风,提高道教徒自身素质;3.健全宫观的规章制度,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建设;4.保护好宫观文物、古迹、建筑和环境;5.落实宫观管理办法,决定宫观重大事项,组织管理宫观的日常事务;6.开展道教界友好交往;7.依法维护常住和宫观的合法权益.8.搞好自养经济,参与公益事业,弘扬道教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
【传说中的仙山名】
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三神山的说法对中国古代苑囿的水面布局起到了较大的影响,最早始于汉朝,《史记》记载:“汉武帝甘泉作建章宫、太掖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以象海中神山.”直到封建社会后期,仍然不绝,如明清的西苑(三海),布置有琼华、水云榭、瀛台三岛,清漪园中的昆明池里布置龙王庙,藻鉴堂、治镜阁三洲,圆明园的“蓬岛瑶台”,神仙三岛等等.
【建筑名称】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卧室虽仅仅一丈见方,却能容纳二千师子之座,有不可思议之妙.道世《法苑珠林·感通篇》载:“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西北六里有寺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垒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唐显庆年中,敕差卫尉寺承李义表前融州黄水令王玄策往西域充使.至毗耶黎城东北四里许,维摩居士宅示疾之室,遗址叠石为之,王玄策躬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故号方丈.”(《释氏要览》卷上)许多史籍都言,方丈之得名源于王玄策此举.然而,《文选》中收有王简栖《头陀寺碑》已出现“方丈”一词.其文说:“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像.”高诱注则说:“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大明”为南朝刘宋孝武帝的年号,大明五年即公元461年.不过,这里所谓的“方丈”是否即是后世所指的含义,原文语焉不详,仅备一说.)

堂头也指的是住持所居之室.《禅苑清规·请尊宿》说:“专使先看知事计会讫,上堂头人事.”《广灯录·三圣然禅师章》:“师到道吾,道吾以绯练额,持禅杖.师见,乃云:‘逐便祗候.’道吾应诺.师参堂了,再上堂头人事.道吾却具威仪方丈内坐.师才近前.道吾云:‘有事相借问,得么?’师云:‘也是适来野狐精.’便出去.”《联灯会要·香严闲禅师章》云:“屡上堂头告沩山为说.”以上二例,堂头均明显指方丈,即住持和尚之居室.
正堂也是方丈的别称.《景德传灯录·龟洋山无了禅师章》说:“师告寂,瘗于正堂.”又《酉阳杂俎》载:“嵩山普寂禅师洁正堂,焚香端坐.未久,忽闻叩门.连云:‘天师一行和尚至矣.’一行入诣,寂作礼云云.”此二例之“正堂”显然亦指住持之居处也.
【佛教中的“方丈”】
佛教中一般用方丈代表方丈和尚,他们是寺院的最高领导者,同时有老师的职责.
佛教原用以指禅寺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如《维摩诘经》载,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禅寺比附此说,故名.至唐代,怀海(公元720-814年)建立住持制度后,方丈专指住持的居室,并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僧的尊称.《景德传灯录》卷六载怀海所制《禅门规式》:“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即维摩诘译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西游记》第四四回:“打扫干净方丈,安寝一宿.”以后道教全真派亦采用此名,指道院的主持人和他居住的静室.(常正) (来自《俗语佛源》)
《佛学大辞典》中载 :(堂塔)禅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于此也.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于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说维摩经处.寺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于大唐显庆年中敕使长吏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传灯录禅门规式曰:‘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案方丈之名,先唐王玄策已有其说.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曰:‘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注,高诱曰:‘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铣曰:宋孝武皇帝时也,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家也.’则方丈唯言僧坊之狭小而已,必非由于维摩也.昙鸾之往生论注上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国号无赀,乃称广大?’
【南怀瑾老师的“丛林制度”】
中国佛教里所谓的“丛林”,本来是禅宗僧众集团的特称,等于佛经所说的修行大众们,叫做清净大海众一样的意思,丛林不能通称某一个寺院,某一个寺院里的规模,可能是禅宗的丛林.明清以后,有些地方的寺院,虽然不一定是禅宗,便也随例称呼,叫作“丛林”,并无严格的分别了.
丛林的规范
(一)住持和尚:
他职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务(行政)、戒律和清规(法律)、弘法(布道)、经济财务等事权,等于政府的元首,社会的领袖.他在寺内住的地方,叫做“方丈”,也就是佛经上说,维摩居室,仅有方丈之意,所以普通便叫一寺的住持和尚作“方丈”.有时也叫作住持,就是佛经上“住持正法”之意.《禅苑清规》称尊宿住持谓:“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名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1.住持和尚的产生: 住持是僧众们推选出来的,必须具有几个条件:第一,是禅宗的得法弟子,要确有修持见地,足为大众师范,而且形体端正,无有残缺.第二,要德孚众望,经诸山长老和其他丛林的住持们赞助.第三,得朝廷官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同意.
他具备这些众望所归的条件,经过一次极其隆重的仪式,才得升座作住持和尚.如果以上还有老师和尚的存在,在升座的仪式中,还有付法、嗣法、入院、视篆等手续,才算完成接座的一幕,相等于现代的交替教育宗旨,和职位上的移交.
2.退院的和尚: 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称为退院老和尚,他闲居养静,再不问事,或者闭关专修,大体都是功高望重,修持与德操,达到圆满的程度.他与新任接位接法的住持和尚之间,视如父子,必须极尽恭敬供养侍奉的能事,一直到了老死,务须尽到孝养,否则,会被诸山长老及僧众们所指责的,甚之,还算是犯了清规,受到责罚.但是唐宋时代的退院高僧,多半是飘然远引,从来不肯作形似恋栈的事.
3.和尚与政府的关系: 以前在中国的政治上,关于僧道制度,虽然历代都有过不大不小的争议,但因中国文化的博大优容,最后决议,都以师礼待遇僧道等人.虽然朝见帝王时,也不跪拜,只须合掌问讯,等于只有一揖了事.东汉时,僧尼隶属于鸿胪寺管理.唐以后,改变自姚秦、齐、梁以来的大僧正和大僧统,设祠部曹,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的度牒和道箓等事.祠部与僧录司,等于现代政府的宗教司.唐代是隶属于礼部的,《唐会要》称:“则天延载元年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隶祠部.”全国僧尼的户籍,也隶祠部专管,并置有僧籍的专案.迨唐宪宗元和二年,在帝部长安的左右街还置有僧录的职衔,相当于姚秦的僧正,后魏的沙门统,南齐京邑僧官的僧主.那是选拔聘请有道德学术修养的高僧,入都作僧官,主管灭下僧尼道士等的事务.元代有一时期,还专设有行宣政院,以管理僧俗喇嘛及边情等事务.明洪武时,置僧录司,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州属置僧正司.清代因其职称.度牒,是政府给僧尼的证件,等于现代的文凭和身份证明书.唐代又称为“祠部牒”,它自尚书省祠部发出.道士们的度牒,又名为“箓”.
丛林住持的和尚,虽然由僧众推行产生,但是也须得朝廷或地方官的同意聘任.如果住持和尚有失德之处,政府也可以罢免他的职位,甚至还可以追回度牒,勒令还俗,便变成庶民,像平常人一样接受政府法律的制裁.这种制度,一直到清代以后,才渐渐变质,不太严格.因为清代在精神上,乃异族统治,变相松弛,是另有它的政治作用.中国历代政权,虽然没有像现代人一样,有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可是向来都听任自由信仰宗教的,过去政府对于僧道的措施,并不是严格的管理,只是严整的监督.
4.住持和尚执行的任务: 住持在职位上,是全寺首脑的住持,由他选拔僧众,分但各种执事的职务,但是却叫作“请职”,并非分派.请职,等于说以礼聘请,并不是命令行为.各种执事的职位,虽然由住持所请,但一经请定了,便各自执行他的职掌,秉公办理,即使对住持,也不能徇私,因为他们有一最高的信仰,尽心尽力,一切都为常住,才是功德.常住,就是指丛林寺院的全体,也就是佛经所说“佛法常住”之意.所以凡关于处理或决议全寺和大众的事,住持必须请集全体执事公议以决定之,不能一意孤行,至少,也有两序执事长老,或少数重要执事参加决定才行.因此,住持在职位上,并不像专制时代政府的主官一样,他却像中国旧式教育的全体弟子们的严师一样.因为他所负的重要责任,便是指导全寺僧众们的实地修行,和品行的督导,关于这一方向,他却有无上的权威,也有无限的责任感,所以古代的丛林,有些住持,根本就不问事务,他认为执事的职掌,已经各有所司,毋需他来多管,他只需自己努力修行,随时说法,行其身教就是,要能不使学者走入歧途,这才是他应负的责任.
5.住持和尚请两序班前执事: 住持就位,就要选请全寺的执事.所谓执事,百丈旧规,称为“知事”.班首,旧规称为“头首”.他要选拔僧众中才能胜任,而且足孚众望的出任各种职司.虽然不经过选举,但是必是大众所谅解同意的.他要发表各位执事职司的手续时,先要征求本人的同意,再把各执事职司的名字职位,写在一个牌上(等于现代的公告牌),挂了出来,大家就得遵守之.须在每年正月十五、或七月十五挂牌.在请职以前,先于三五天前方丈预备了茶果,就命侍者去请某某师等同来吃茶,经过住持向他们当面请托,得到了同意,才一一由书记写好名字职位,挂牌示众.然后在就职那一天,午斋的时候,先送到斋堂,依次就座用膳.饭后再绕佛经行,送到大殿上,依次排列位置,再礼佛就位.晚课以后,各新请的执事,便到方丈礼座就职.住持便当面加以训勉,告诫尽心职务,遵守清规.退而再至各老职事房中,一一拜候,便叫作“巡寮”(这个名辞,在戒律上又作别论),这样便是简单的请职程序.请职的时候,也有请二人同任一职,每为副助,或数人同任一职的,偶也有之.但各职执事职司,虽由住持请出,却不像上下级官吏的组织,它足平行的.可以说,只有圆的关系,既不是上下,也不是纵横的隶属.他们有弟子对老师的尊敬,却没有下级对上级的班行观念.
6.古清规的住持职司和接受程序:
(1)住持的日常事务(旧称“住持日用”) 关于教育和说法者:上堂.晚参.小参.告香.普说.入室(以上统属日常说法部分).念诵.巡寮.肃众.训童行.为行者普说(以上统属日常管理部分).受法衣.迎侍尊宿.施主请升座(说法)斋僧.受嗣法人煎点.嗣法师遗书至(以上统属于平常管辖的教育和事务部分).
(2)请新住持的次序 发专使,当代住持受请.受请升座.专使特为新命煎点.山门管待新命并尊使新命辞众上堂茶汤.西堂头首受请.受请人升座.专使特为受请人煎点山门管待人并专使.受请人升座茶汤.
(3)入院视篆 山门请新命斋.开堂祝寿.山门特为新命茶汤.当晚小参.为建寺檀越升座.管待专使.留请两序.报谢出入.交割砧基什物.受两序勋旧煎点.
(4)退院
(5)迁化入龛.请主丧.请丧司执事.孝服.佛事.移龛.挂真举哀茶汤.对灵小参奠茶汤念诵致祭.祭次.出丧挂真奠茶汤.荼毗(火化).全身入塔.唱衣.灵骨入塔.下遗书.管待主丧及丧司执事人(其中火化与全身入塔及灵骨入塔,并非丧事的次序,但只视丧事情形,任选一项).
(6)议举新住持
(二)两序执事
住持和尚所请班首执事,等于古朝廷仪制,分文武两班,所以便称为两序.
1.各职的班首执事:
(1)古清规的两序:
西序班首: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知藏.参头.祖侍.烧香.记录.圣僧侍者.
执事:殿主.寮元.钟头.鼓头.印房.夜巡.清众.香灯.司水.耆宿.闲住.护病.打扫.行者.净头.
东序班首:都监寺.监院.维那.副寺.库头.知众.知客.照客.悦众.典座.值岁.知浴.监收.衣钵.汤药.侍者.庄主.
执事:化主.寮元.寮主.副寮.延寿堂主(即近代的涅盘堂主).净头.米头.饭头.茶头.园头.磨头.水头.炭头.菜头.柴头.
(2)两序请职的程序: 请立僧首座.请名德首座.两序进退.挂钵时请知事.侍者进退.寮舍交割什物.方丈特为新旧两序汤茶.堂司特为新旧侍者汤茶.库司特为新旧两序汤药.堂司送旧首座都寺钵位.方丈管待新旧两序.方丈特为新首座茶.新首座特为后堂大众茶.住持垂访头首点茶.两序交代茶.入寮出寮茶.头首就僧堂点茶.两序出班是香(其余制度,如受戒、挂褡、坐禅、节腊、法器,各有一定的规矩,因为太繁,又不关本文主要宗旨故不详述.既如以上所列,也仅举列它的次序名目,详细内容,也毋需一一申述).

方丈当然是资深的老和尚咯!
方丈从尘世来,从小僧中来......
方丈,方丈,四四方方一丈宽......
在那巴掌大的地方他说了算.

由住处得名
方丈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卧室虽仅仅一丈见方,却能容纳二千师子之座,有不可思议之妙。道世《法苑珠林·感通篇》载:“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西北六里有寺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垒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

全部展开

由住处得名
方丈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卧室虽仅仅一丈见方,却能容纳二千师子之座,有不可思议之妙。道世《法苑珠林·感通篇》载:“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西北六里有寺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垒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唐显庆年中,敕差卫尉寺承李义表前融州黄水令王玄策往西域充使。至毗耶黎城东北四里许,维摩居士宅示疾之室,遗址叠石为之,王玄策躬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故号方丈。”(《释氏要览》卷上)许多史籍都言,方丈之得名源于王玄策此举。然而,《文选》中收有王简栖《头陀寺碑》已出现“方丈”一词。其文说:“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像。”高诱注则说:“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大明”为南朝刘宋孝武帝的年号,大明五年即公元461年。不过,这里所谓的“方丈”是否即是后世所指的含义,原文语焉不详,仅备一说。
堂头也指的是住持所居之室。《禅苑清规·请尊宿》说:“专使先看知事计会讫,上堂头人事。”《广灯录·三圣然禅师章》:“师到道吾,道吾以绯练额,持禅杖。师见,乃云:‘逐便祗候。’道吾应诺。师参堂了,再上堂头人事。道吾却具威仪方丈内坐。师才近前。道吾云:‘有事相借问,得么?’师云:‘也是适来野狐精。’便出去。”《联灯会要·香严闲禅师章》云:“屡上堂头告沩山为说。”以上二例,堂头均明显指方丈,即住持和尚之居室。
正堂也是方丈的别称。《景德传灯录·龟洋山无了禅师章》说:“师告寂,瘗于正堂。”又《酉阳杂俎》载:“嵩山普寂禅师洁正堂,焚香端坐。未久,忽闻叩门。连云:‘天师一行和尚至矣。’一行入诣,寂作礼云云。”此二例之“正堂”显然亦指住持之居处也。
寝堂乃指住持接见来客、接受住僧参拜的地方,一般位于方丈的前方,与方丈室相接。《禅林象器笺》说:“旧说曰:凡禅刹堂舍位置,法堂后有茶堂,接茶堂而有寝堂,连寝堂而有方丈。盖寝堂者,住持讲礼之处。”此说很精确。如《敕修百丈清规·圣节》说:“上堂,住持于鼓初鸣,出寝堂坐。”同书《小参》又说:“小参初无定所,看众多少。或就寝堂,或就法堂。”同书《游方参请》说:“凡寝堂中,必设参椅,示尊师道也。新到相看,住持当居中位,令其插香展礼,侧坐受茶,于礼无损。”因寝堂用于行礼接待,故其比之方丈室略大,《禅林象器笺》引竺仙《仙和尚宗门千字文》自注云:“今之曰方丈者,谓之寝室,大者曰寝堂。室则幽奥深邃,堂乃堂堂明显也。”正可为证。
茶堂必在法堂后,寝堂前。本是住持行礼之所,但与寝堂不同。茶堂人员来往较杂,相当于众僧的休憩处所。《芙蓉楷禅师录》载:“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禅林象器笺·殿堂门》引)《校定清规·告香》规定:“斋退鸣鼓,特为茶,或就法堂,或茶堂,首座相伴,特为参头,有饭。”又《广灯录·黄檗断际禅师章》亦曰:“师一日在茶堂内坐,南泉下来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师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特别是《大慧杲禅师录》所载将茶堂与寝堂之别显示得很清楚:“岁节秉拂云:‘今日一队奴仆,在茶堂里村歌社舞,弄些鬼神。’”
衣钵寮是住持和尚的办事机构,其字义如《禅林象器笺》所“藏住持衣财之处。此方所谓眠藏也。”然而,衣钵寮的职能并不仅仅限于藏置方丈和尚的衣钵等物。如《校定清规·入院视篆》说:“住持看封,预都寺开封,呈过住持,就状先押字,次书日子,行者使印于日子处。状系都寺收,印子随封押,归衣钵阁,付与衣钵侍者,或亲随使者。”同书《新住持入院》载:“印子随即封押,归衣钵阁,付与衣钵侍者。”同书《法嗣师忌辰》说:“就衣钵阁支差设钱。”以上数条资料,衣钵寮或作衣钵阁,或为衣钵阁,所指皆同。从这些资料看,衣钵寮还掌握寺院及住持和尚的印信,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权力。现代丛林,衣钵寮规模不大,其职责为替住持办事,侍奉住持和尚。衣钵寮一般有以下执事:
衣钵侍者衣钵侍者是方丈和尚的机要秘书和直接助手,负责收发信件和草拟文书等。若有方丈和尚不愿见或不便见的来访者,可由衣钵侍者出面接谈。有的寺院还设有“银钱衣钵”和“庄严衣钵”。“银钱衣钵”掌管寺院每天收入的现金及其帐目,包括施主结缘、供斋和其他经济往来。“庄严衣钵”负责掌管寺院珍藏的庄严法器和贵重财物。
烧香侍者侍者寮的负责人。凡方丈和尚说法,主持佛事,出位拈香、礼拜、上堂、上供时,均由烧香高捧香炉,走在方丈前面。
记录侍者衣钵寮的记录主要替方丈说法时写法语,传戒时写请启,为各种佛事写疏文等。而且,长老语录,多由其记录整理而成。
汤药侍者汤药是方丈小灶和上客堂的厨师。方丈生病,由他煎汤熬药,故名汤药侍者。他还要做许多零星事务,如照料方丈的私人宾客,管理和分配特殊食品等。上客堂所需的菜蔬及其他用品,则由“买办”负责采购。
请客侍者衣钵寮的传达。凡来会见方丈的,先由他禀告衣钵或方丈。方丈或衣钵有指示,也由他向外传达。
圣僧侍者方丈的侍者。由他照料住持披衣、抽衣、折叠并存放袈裟等。在佛教仪式中,应为方丈传炉、开具;饭后为方丈送漱口水,出寺院为方丈背行囊等。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执事不是轮流充当,而是长期的,在每半年一期的序职时,都无须更换。
方丈行者在方丈厨房烧饭、烹茶及干杂活的僧人。也包括轮流从禅堂抽出来的清众,他们负责守门、倒茶、铺碗筷等。
祖侍负责照料退院老和尚。
方丈屋廊常常悬挂一种扁磬,玉石质,形似云板,有客来时鸣三下以通报,有如俗家的门铃。

收起

由住处得名
方丈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卧室虽仅仅一丈见方,却能容纳二千师子之座,有不可思议之妙。道世《法苑珠林·感通篇》载:“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西北六里有寺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垒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

全部展开

由住处得名
方丈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卧室虽仅仅一丈见方,却能容纳二千师子之座,有不可思议之妙。道世《法苑珠林·感通篇》载:“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西北六里有寺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垒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唐显庆年中,敕差卫尉寺承李义表前融州黄水令王玄策往西域充使。至毗耶黎城东北四里许,维摩居士宅示疾之室,遗址叠石为之,王玄策躬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故号方丈。”(《释氏要览》卷上)许多史籍都言,方丈之得名源于王玄策此举。然而,《文选》中收有王简栖《头陀寺碑》已出现“方丈”一词。其文说:“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像。”高诱注则说:“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大明”为南朝刘宋孝武帝的年号,大明五年即公元461年。不过,这里所谓的“方丈”是否即是后世所指的含义,原文语焉不详,仅备一说。
堂头也指的是住持所居之室。《禅苑清规·请尊宿》说:“专使先看知事计会讫,上堂头人事。”《广灯录·三圣然禅师章》:“师到道吾,道吾以绯练额,持禅杖。师见,乃云:‘逐便祗候。’道吾应诺。师参堂了,再上堂头人事。道吾却具威仪方丈内坐。师才近前。道吾云:‘有事相借问,得么?’师云:‘也是适来野狐精。’便出去。”《联灯会要·香严闲禅师章》云:“屡上堂头告沩山为说。”以上二例,堂头均明显指方丈,即住持和尚之居室。
正堂也是方丈的别称。《景德传灯录·龟洋山无了禅师章》说:“师告寂,瘗于正堂。”又《酉阳杂俎》载:“嵩山普寂禅师洁正堂,焚香端坐。未久,忽闻叩门。连云:‘天师一行和尚至矣。’一行入诣,寂作礼云云。”此二例之“正堂”显然亦指住持之居处也。
寝堂乃指住持接见来客、接受住僧参拜的地方,一般位于方丈的前方,与方丈室相接。《禅林象器笺》说:“旧说曰:凡禅刹堂舍位置,法堂后有茶堂,接茶堂而有寝堂,连寝堂而有方丈。盖寝堂者,住持讲礼之处。”此说很精确。如《敕修百丈清规·圣节》说:“上堂,住持于鼓初鸣,出寝堂坐。”同书《小参》又说:“小参初无定所,看众多少。或就寝堂,或就法堂。”同书《游方参请》说:“凡寝堂中,必设参椅,示尊师道也。新到相看,住持当居中位,令其插香展礼,侧坐受茶,于礼无损。”因寝堂用于行礼接待,故其比之方丈室略大,《禅林象器笺》引竺仙《仙和尚宗门千字文》自注云:“今之曰方丈者,谓之寝室,大者曰寝堂。室则幽奥深邃,堂乃堂堂明显也。”正可为证。
茶堂必在法堂后,寝堂前。本是住持行礼之所,但与寝堂不同。茶堂人员来往较杂,相当于众僧的休憩处所。《芙蓉楷禅师录》载:“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禅林象器笺·殿堂门》引)《校定清规·告香》规定:“斋退鸣鼓,特为茶,或就法堂,或茶堂,首座相伴,特为参头,有饭。”又《广灯录·黄檗断际禅师章》亦曰:“师一日在茶堂内坐,南泉下来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师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特别是《大慧杲禅师录》所载将茶堂与寝堂之别显示得很清楚:“岁节秉拂云:‘今日一队奴仆,在茶堂里村歌社舞,弄些鬼神。’”
衣钵寮是住持和尚的办事机构,其字义如《禅林象器笺》所“藏住持衣财之处。此方所谓眠藏也。”然而,衣钵寮的职能并不仅仅限于藏置方丈和尚的衣钵等物。如《校定清规·入院视篆》说:“住持看封,预都寺开封,呈过住持,就状先押字,次书日子,行者使印于日子处。状系都寺收,印子随封押,归衣钵阁,付与衣钵侍者,或亲随使者。”同书《新住持入院》载:“印子随即封押,归衣钵阁,付与衣钵侍者。”同书《法嗣师忌辰》说:“就衣钵阁支差设钱。”以上数条资料,衣钵寮或作衣钵阁,或为衣钵阁,所指皆同。从这些资料看,衣钵寮还掌握寺院及住持和尚的印信,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权力。现代丛林,衣钵寮规模不大,其职责为替住持办事,侍奉住持和尚。衣钵寮一般有以下执事:
衣钵侍者衣钵侍者是方丈和尚的机要秘书和直接助手,负责收发信件和草拟文书等。若有方丈和尚不愿见或不便见的来访者,可由衣钵侍者出面接谈。有的寺院还设有“银钱衣钵”和“庄严衣钵”。“银钱衣钵”掌管寺院每天收入的现金及其帐目,包括施主结缘、供斋和其他经济往来。“庄严衣钵”负责掌管寺院珍藏的庄严法器和贵重财物。
烧香侍者侍者寮的负责人。凡方丈和尚说法,主持佛事,出位拈香、礼拜、上堂、上供时,均由烧香高捧香炉,走在方丈前面。
记录侍者衣钵寮的记录主要替方丈说法时写法语,传戒时写请启,为各种佛事写疏文等。而且,长老语录,多由其记录整理而成。
汤药侍者汤药是方丈小灶和上客堂的厨师。方丈生病,由他煎汤熬药,故名汤药侍者。他还要做许多零星事务,如照料方丈的私人宾客,管理和分配特殊食品等。上客堂所需的菜蔬及其他用品,则由“买办”负责采购。
请客侍者衣钵寮的传达。凡来会见方丈的,先由他禀告衣钵或方丈。方丈或衣钵有指示,也由他向外传达。
圣僧侍者方丈的侍者。由他照料住持披衣、抽衣、折叠并存放袈裟等。在佛教仪式中,应为方丈传炉、开具;饭后为方丈送漱口水,出寺院为方丈背行囊等。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执事不是轮流充当,而是长期的,在每半年一期的序职时,都无须更换。
方丈行者在方丈厨房烧饭、烹茶及干杂活的僧人。也包括轮流从禅堂抽出来的清众,他们负责守门、倒茶、铺碗筷等。
祖侍负责照料退院老和尚。
方丈屋廊常常悬挂一种扁磬,玉石质,形似云板,有客来时鸣三下以通报,有如俗家的门铃。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69700.html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