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想了好久都不明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2 08:20:20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想了好久都不明白
xY[rI݊V8b~:kYD !, @ d,Y^ʬ/oaɛkbzb&#2ys}dֻ_ ݘotfOѝ㘮JsxVI̛gnb޲}&5NI'pY_ř` '1ULfƛ;,y 5 {UtzN3 fVOyxIйwm苡Cy=[V/ [_K_} Ǜ)pAV]c~3j_1 _Zo:V ߗ D^%\wf4 B x1 &'Keqex6e5,VH65Ҙ;1>KCUyOLqZ%\b&zT/]=d&LS.͒M@@6 Vrߛ H1/1N_) a}PN ,3[T!2BNg Շ"$8{bU'͉>qJs]Qhʲ#L?~y1:9ƌDbЩ􄳇s]}"Da%t a/pGlR;|ýhMX381!tҧ =`;ddzM;"I%ypԘhf1sw>țv p<@_T򃄻l+e/N3po!"ݘ1} Sٕ\EC[oD-FDI#`F./F$-īn[ChH1S&txyzAS41{{6Gġ&4#yMSG_}̀2-^.~y|@ss?VOQAL 0f'`\u .o@ ϚAy̰A%xVkm QM_k#Ĵ3{a\F gTfN> ]zȬĬ!&y5KTPt:" *!.Ȉ0YvJ`x_ԅ`OO2IY nn Fp<;3f' L9l4E]U9W C8*珰Hp#Dktb(WG$:aXp_qr%4 ,q 2F`v7`³mZ}MXxvqql\pEHCVZ&h;i򖶑R<'/LAHa52<^YR<v}^DF|hC"5p(s Z7 1U+fVO/G%se2T$h%?2][oK*B&V, pW7UZ%Ԥ9bӚ/`9b?wWޢ#:Tcx?y |0neBn\l"ts㡊GUig#T6^\ʍ$':ެJ9 .`zV*W֓'GtC$pJ:s'<4sQ3'xA.B~E-԰AMeh1"/ #_ \y8#Yk !&A@SQJ>m9tv7iVZM8r6[{ˆTb<(aAoΑg#w߆c\)Y%?[8ᨍ E,h,F=:7~e QXWuF\"i̱{PK4Gv E xE*=?eMoJ ~fGRxmF-;7 |`UيT[i_ɮdu,c/ukoS6ksZD ax昀L[\*WOKn}}1)k&mQ +bFl2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想了好久都不明白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想了好久都不明白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想了好久都不明白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回答者:西伯利亚的狼 - 状元 十四级 5-22 22:21

关于慧能的偈颂,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的偈颂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的偈颂到底是怎样写的,学术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内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内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数的中国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两家的。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为中观学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

全部展开

关于慧能的偈颂,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的偈颂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的偈颂到底是怎样写的,学术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内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内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数的中国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两家的。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为中观学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以讲空为主,破斥迷信,扫荡一切形相。它认为,一切万法,本性皆空,无论在世间还是出世间,其一切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也包括我们在世俗的认识活动中所得到的各种假名而已。佛教重在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要断除各种系缚。故中观学派之讲空,对于系缚的破除,尤其是对“见”(认识)缚的破除,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切事物总是有它的反面。中观学派讲空,最后讲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盘解脱)的程度,无疑动摇了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因此,佛教从中观的“真空”向“妙有”过渡,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后,便开始出现了宣讲“妙有”理论的一系列经典,如《法华经》、《涅盘经》等等,宣传一种永恒、普遍、绝对的佛性,以作为一切众生及万物存在的基础。在中国,这两种思想几乎同时传入。于两晋南北朝之际,经过道生等人的阐扬发挥,综合空有,结合《般若》之“缘起性空”,与《涅盘》之“佛性妙有”,从而提出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张。其理论的中心认为,所谓的“佛性”,也就是众生成佛的内在依据、内在原因,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感应一切的功能,可与一切众生及万物相应,因而能够摄持于一切众生及万物之中。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这里所说的“佛性”,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般若学所说的“缘起性空”之理,又可称为“实相”、“法性”、“空”“真如”等等。这样就在最高意义上将般若的“空”与涅盘的“有”完全同一起来,也就是说那种永恒的“佛性”,其实就是“空”。从这种思想出发,我们可以看得出:在世间的意义上,一切众生都是五蕴和合的产物;而在最高的理论意义也就是“实相”的意义上,则一切众生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宇宙间唯一无二的“空”理。这种空理是宇宙间唯一的真实,它处在众生之中就表现为众生的“佛性”,表现于万物之内则就是事物的“法性”。而对于“空”之“佛性”来说,由于它仅仅是一种空理,就不能用语言和思维加以分别,而是超出了一切语言思维可表的具体特征之处。而所谓的“染净”就正是这样的分别之一。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了。
慧能接受了《般若》的性空思想和《涅盘》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并把二者融合为一。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之下,慧能说出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著名偈颂。所谓“本来无一物”意思就是说世间万物皆为假象,没有一法为实有;所谓“何处惹尘埃”,则特别强调“尘埃”也不是真实的,没有染与不染的分别。总之,他是主张佛性本净,为唯一的真实,故没有尘埃,也没有尘埃可染。因为一切都是“空”理所表现出来的,唯此为真,其他皆假。所以,众生只要认识了自身的佛性,也就是认识了“空”理,就能觉悟成佛。慧能的这种看法,反对神秀所说。神秀把身体看作是“菩提树”,把心当成是“明镜台”,从正面肯定了事物是存在的,这就是主张“有”了,从而违背了般若“缘起性空”的原则。另一方面,神秀强调“尘埃”的存在,也就是把世间可染之物执为实有,这也与般若的原则背道而驰。另从慧能的偈文,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要简化修行程序,既然心性不存在净垢问题,也是不必通过修心以断除情欲烦恼,故修习可在日常生活之中进行,可在日常生活中顿悟成佛。神秀的修行方法则是渐修,是“时时勤拂拭”。这也反映了二者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