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亦求之,以死谁怼”里的“以”是什么意思?(出自)R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08:42:44
“盍亦求之,以死谁怼”里的“以”是什么意思?(出自)RT
xW[rHJE+GEyLTl@c@ a .G,ŕ7-Jz#R޼sN&|~5[A3/E-Ǿr\0 0{JZ0M 8b0~o\?tws'_Ԃk۴Si6)*ՀW#}8r ?e٪u~-4(Ƹ> /h4D>^Pw;O8s#JGk;c V/W~Mlem9kY*Pm3i,5Xo 1V<%")HCm2X}6.UK aͨ p~xI Hg=ԛ&c=!C͐1gsaw(Q.^r:_g6ye.Ri2rXy^^ ~bTҗ@, Bl<*qpB)P3[٥\ noq׆* Va݇~oQ&bl  nr; 22̠A Z<Ք*y=80#{ I_KB.pbhA?r4C nNG*G-..GFJΑz~ g|;XQ&Fa& {zH/>1u'/QЍ-ϚOҺXf H$ug,fѠd.9Hߞ#F@:T~Sfm] n)}&Kڙ,-K{ \ `{s̢2; 2=8Y!dػ7800r8'X~Jgd3yrݥ_72Z

“盍亦求之,以死谁怼”里的“以”是什么意思?(出自)RT
“盍亦求之,以死谁怼”里的“以”是什么意思?(出自)
RT

“盍亦求之,以死谁怼”里的“以”是什么意思?(出自)RT
以,是“(假如)就这样”的意思.
介子推部言禄《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①,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②,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③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④?”对曰:“尤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⑥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女⑦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⑧善人.”
介子推不言禄《译文 》
  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盲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
  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介之推不言禄》《左传》叙事简明生动,严谨有法,富于故事性,很有文采.它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刻画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特色.记言委婉含蓄,典美博奥,尤其所记外交辞令,婉而不晦,显而不露.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杂说上》中称赞它“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左传》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禄:俸禄
  ②祀者:原指掌管、主持祭祀的人,这里指代一国的国君
  ③诬:荒谬,荒唐
  ④怼:怨恨,不满
  ⑤尤:责备,谴责
  ⑥文:装饰,美化
  ⑦女:通"汝",你
  ⑧旌:表彰,发扬
  提示:这段文字尽管没有曲折生动的情节,但是通过人物的语言,人物的不同个性还是极其鲜明的表现出来了,因而,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尤其是介子推的性格,是学习这个语段的重点.对“天实置之”“上下相蒙”“是求显也”等几句话加以理解,也有助于把握人物的性格.